百韵网 >>  正文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提要: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浇筑
1、蜂窝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粘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3、麻面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4、孔洞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
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5、缝隙及夹渣
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6、墙柱底部缺陷(烂脚)
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7、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殷,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8、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9、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
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是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10、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产生原因:
(1)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2)水泥用量越大,含水量越高,坍落度越大,收缩越大。一般高强混凝土比中低强度收缩大(水泥用量较少的中低标号混凝土,大部分收缩完成时间约一年。
用量较多的高标号水泥混凝土约为二、三年或更长。)。
(3)砂岩作骨料收缩幅度增加。骨料粒径越粗,收缩越小,骨料粒径越细,砂率越高,收缩越大。粗细骨料中含泥量越大收缩越大。
(4)环境湿度越大,收缩越小,越干燥收缩越大。早期养护时间越长,收缩越小,混凝土收缩和环境降温同时发生,收缩和裂缝产生加剧。
(5)水泥活性越高,颗粒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收缩越大。矿渣水泥收缩比普通水泥收缩大,粉煤灰水泥及矾土水泥收缩较小,快硬水泥收缩较大。
(6)暴露面积越大,包罗面积越小,收缩越大。因此,尽早回填土,尽早封闭结构物和装修对减小收缩有利。
(7)外加剂及掺合料选择不当,严重增加收缩,选择适宜则可减少收缩。
预防措施:
(1)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
(2)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
(3)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通过混凝土试配,优选材料和配合比;
(4)优选缓凝型外加剂及掺和料;
(5)选择合适的骨料品种,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
(6)做好设备及计量装置的检验。
(7)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及水灰比;
(8)做好保温保湿养护的技术措施;
(9)和搅拌站进行协调,做好混凝土的级配及外加剂的优选;
(10)加强和气象站的联系,掌握混凝土浇筑期间的气候。
11、缺棱掉角
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12、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
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上人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13、柱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时,应按图在梁柱接头周边用钢网或木板定位,并先浇梁柱接头,随后浇梁板混凝土。
14、计量不准确。砂、石、水泥(包括散装水泥和水)未经计量或计量不准:外加剂没有按程序操作,而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
15、有台阶的构件,应先待下层台阶浇筑层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防止砂浆从吊扳下冒出导致烂根。
16、浇筑悬臂梁应使用垫块,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17、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①、麻面: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
②、蜂窝、露筋: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孔洞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

相关要点总结:

18729184325: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莫蓓答: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3、麻面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

18729184325: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措施?
莫蓓答:(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2)...

18729184325: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
莫蓓答:振捣不实。(2)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及马凳铁高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h 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捣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4、孔洞 (1)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2)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

18729184325: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莫蓓答:1、加强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强度均匀增长。2、设计模板时,将直角处设计成圆角或略大于90度。3、拆模时精心操作,保护好结构物。4、按成品防护措施防护,防止意外伤害。砼强度增长缓慢或砼强度达不的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1、认真阅读设计文件及图纸;2、执行规范及施工工艺操作流程;3、选择试砼配合比反复...

18729184325:水泥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莫蓓答:水泥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1、混凝土蜂窝1.1现象: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这样造成混凝土不密实、强度低,无抗渗性,易产生冻害。1.2原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不准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

18729184325: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主要是什么具体说明其质量控制点
莫蓓答:防治工程质量通病是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职责。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有效根治质量通病,制定如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钢筋工程一般质量通病(一)原材料1、表面锈蚀(1)现象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18729184325: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莫蓓答:在雨季,商品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下面是中达咨询带来的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一、表面不平整(一)现象商品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二)原因1、商品混凝土浇...

18729184325: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莫蓓答: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防范于未然,在问题发生前就找到原因并解决才是关键,降低损失。中达咨询就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为大家说明一下。一、混凝土表面蜂窝(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2)原因: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

18729184325:有没有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修补的技术标准 或者规范啥的?
莫蓓答: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

18729184325:混凝土施工中有哪些质量通病?如何防治?
莫蓓答: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h 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捣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4. 孔洞(1)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2)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捣器。5....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