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氦原子里德伯常数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02

《物理常数是指什么》
量子理论的建立开辟了微观物理的新纪元,普朗克常数伴随问世。随着对原子和分子光谱的研究,出现了精细结构常数和里德伯常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伴随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物理常数,即真空中的光速。光速不变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之一。在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建立的过程中,所确立的基本物理常数的...

《计算巴尔末线系中波长最大的光的波长》
656奈米。来自氢原子所发射的光谱线在可见光有4个波长:410奈米、434奈米、486奈米和656奈米。巴耳末公式 其中 B 是一个常数,其值为B=3.6456×10⁻⁷m 此外该公式还有一个用里德伯常数改写的版本,如下:或者将v用 表示:其中R是里德伯(Rydberg)常数,其值为1.0973731569×107m&#...

《里德伯原子的电离能比普通氢原子大吗?》
里德伯原子(Rydberg atom)是一种高度激发的氢原子,它的电子位于高量子数的主量子数n中。由于电子距离原子核较远,里德伯原子的电离能要比普通氢原子高得多。普通氢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13.6电子伏特,而里德伯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可达数千电子伏特甚至更高,具体数值取决于主量子数n的值。在里德伯原子中,...

《巴尔末系公式推导》
在上面的公式中用于表示氢原子时,习惯以n对应于开始时的能阶,m对应于结束时的能阶:此处的R同样是里德伯长久以来就知道的里德伯常数。要将玻尔、里德伯和来曼联结在一起,只需要将m以1来取代:这就是里德伯公式的莱曼系。因此,每一条辐射的波长都对应于一种电子从主量子数大于1的能阶上跃迁至第...

《光谱同位素效应与氢,氘原子里德伯常数的差异之间有什么联系》
光谱(spectrum):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全称为光学频谱。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

《波数是怎么个概念》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里德伯成就》
这一发现无疑增强了他对自身工作的信心,同时也揭示了里德伯公式更深的物理内涵,它超越了巴耳末公式,成为更广泛的光谱学原理。尽管里德伯公式同样源于实验观察,而非理论推导,但它在玻尔构建原子结构理论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他未能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理,但这并不妨碍其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原子和分子发现史》
这种电子跃迁的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氢原子光谱中存在的固定位置的线条[8],并将普朗克常数与氢原子光谱的里德伯常量取得了联系。 1916年,德国化学家柯塞尔(Kossel)在考察大量事实后得出结论:任何元素的原子都要使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11]。 1919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在α粒子轰击氮原子的实验中发现质子[24]。弗朗西斯...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解析》
在这些启示下,玻尔于1913年将量子化的概念用到原子模型中,提出了玻尔的氢原子模型。这一模型的关键是玻尔引入的三个假设。定态假设:电子只能在一些分立的轨道上运动,而且不会辐射电磁波。频率条件假设:能级差与原子吸收(或放出)的光子能量相同。角动量量子化假设:电子的角动量是约花普朗克常数的...

《玻尔原子理论》
玻尔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一种理论。1913年由玻尔提出。是在卢瑟福原子模型基础上加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后建立的。玻尔假定,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轨道上运行时具有一定的、不变的能量,不会释放能量,这种状态被称为定态。能量最低的定态叫做基态;能量高于基态的定态叫做激发态。根据经典力学,电子在原子核的...


最新评论:

满品13249663671:里德伯常量计算公式
俞瑗2026 》 里德伯常量计算公式为:R=1.096 77*107m-1.里德伯常量是原子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常量之一,为一经验常数,一般取R=1.097373157*10^7m.里德伯常量起初是在为表示氢原子光谱的里德伯公式中引入的,1/λ=R[(1/n)-(1/m)].其中的R,即里德伯常量,实验测得的数值为:R=1.0967758*10^7m.

满品13249663671:里德伯常量公式
俞瑗2026 》 里德伯常量公式是λ=n²/R.里德伯常量公式(又称里德伯-里兹公式)是1889年瑞典物理学家里德伯提出的表示氢原子谱线的经验公式.在物理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里德伯公式只是一个经验公式,里德伯未能深入探究这一公式所蕴涵的物理意义.直到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创立了玻尔模型,里德伯公式的物理含义才得到合理的解释.

满品13249663671:各种原子的里德伯常数的精确值随下面哪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
俞瑗2026 》 各种原子的里德伯常数的精确值随下面哪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可见,原子核的质量影响里德伯常数的变化, 电子的质量是不变的.

满品13249663671:对于不同的原子,里德堡常数是完全一样的. - 上学吧普法考试
俞瑗2026 》 里德伯常量计算方法:R=1.097373157*10^7m.里德伯常量起初是在为表示氢原子光谱的里德伯公式中引入的,1/λ=R[(1/n)-(1/m)].其中的R,即里德伯常量,实验测得的数值为:R=1.0967758*10^7m.1913年波尔推导出其理论值,为R=1.09737315689396*10^7 m,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后来,波尔引入约化质量,计算出理论值R=10967757.8m.

满品13249663671:高中的里德伯常量要求要几个有效数字? -
俞瑗2026 》 一般取1.10*10^7就行了

满品13249663671:1摩尔的氦原子中含有多少个质子 -
俞瑗2026 》 一个氦原子中含两个质子,所以1mol氦原子中含2mol质子,质子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2倍,即12.04*10^23

满品1324966367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2NA个核外电子B.常温 -
俞瑗2026 》 A、氦气是单原子分子;1mol氦气含有2NA个核外电子,故A正确; B、常温常压下,当活泼金属转移2NA个电子时,生成氢气物质的量为1mol,但体积不是2.24L;故B错误; C、1 mol Cl2参加反应,可以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是氯气做氧化剂,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2NA;故C错误; D、含NA个Na+的Na2O物质的量为0.5mol,溶解于1 L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物质的量为1mol,溶液体积不是1L,所以物质的量难度不是1 mol?L-1 ,故D错误. 故选A.

(编辑:编辑:白云都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