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艾灸的功效跟禁忌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艾灸是中医手法中的一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艾灸来缓解身体的不适,比如,女性痛经、腹泻、美容等。不过,你知道吗,艾灸除了这些作用,还能够抗癌,下面我们就了解下有关艾灸的知识吧。

  艾灸是中医特色疗法中的一种,但是大家清楚吗,艾灸还能够防癌哦。

  艾灸中硒含量很高,是公认抗癌植物芦荟的10倍,具有抗肿瘤,延缓衰老的效果。现在秋季肺部排毒艾灸正当时,首选艾灸养生。艾灸渗透性强,在体内循环运行,调脏腑,养气血,驱邪,排寒,排湿,肺部排毒灸疗法。

  艾灸疗法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

  现在已经是秋天了,这时候已经没有夏季的炎热了,这时的嗖嗖凉意也在慢慢的随着夜晚的提前而渐渐侵入。

  在秋季中,胆经和肝经处于最衰状态。因此秋季保健的关键就是艾灸胆经和肝经,加强胆经和肝经的功能。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是通过刺激身体表面一定的穴位,可以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镇痛止痛、回阳举陷、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作用。

  除此之外,艾灸还能调节内分泌,祛寒祛湿,改善睡眠。对于女人来说,最惊喜的功效是美容驻颜,包括祛痘、淡斑等,还能延缓衰老和瘦身哦!~

  我们在艾灸的时候可能会消耗到一些精血,因此,在有的时候是不能够艾灸的。

   以下七点不适宜施灸

  1、孕妇;

  2、生理期;

  3、过饥过饱;

  4、某些传染病;

  5、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

  6、严重贫血(低血糖)、急性传染性疾病;

  7、极度疲劳、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

   艾灸为什么能防病治病

  艾灸是中医学中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一种简便易行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艾灸是用艾绒或其它药料点燃后,在体表一定部位或腧穴上进行烧灼、烘烤、薰熨,或用鲜品捣敷,借助艾火或药物的作用使施灸部位发热、充血甚至起泡,从而达到温散寒邪、温通经络、回阳救逆、消瘀散结、强身健体等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防并治病的作用大多源于艾灸的补益作用。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艾灸所以能够防病治病,是因为艾灸能使人体起到以下一些作用。

   1.调节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2.调和气血

  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3.温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4.扶正祛邪

  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另外,现代研究还证实,艾灸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艾灸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正是通过以上原理,艾灸能达到养生保舰防治多种常见病的目的。

   美容常灸5个穴

  好气色往往反映出健康的`身体状况,针灸科医生指出,只有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旺盛,才能保持青春、容光焕发。出现黑眼圈、眼袋和面部皱纹时往往需要滋阴补肾、清降虚火、化瘀通络,艾灸以下这些穴位,有助你从内而外调出好气色。

   合谷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汇聚的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具有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背部腧穴

  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这些穴位,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太溪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穴,可滋阴益肾。

   水分

  水分脐上1寸处。此穴可助收腹去脂,同时可消除水肿。

   三阴交

  三阴交在内脚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艾灸此穴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调节内分泌。

  做美容灸时,用无烟艾灸条温和灸以上穴位,每次艾灸10-15分钟,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每天艾灸一次,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

   艾灸时需要注意什么

  灸疗虽然方法简便,但在临床应用时,尚须注意以下各点,以保证其安全有效。那么艾灸时需要注意什么?

  ①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施术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若需选用瘢痕灸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

  ②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患者的体位平正舒适,既有利于准确选定穴位,又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

  ③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壮的多少为标准。一般情况,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按施灸部位的特点,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及两股皮厚而肌肉丰满处,宜大炷多壮。更应结合病情施灸,如属沉寒痼冷,阳气欲脱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属风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产生不良后果。

  ④灸治应用广泛,虽可益阳亦能伤阴,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证,应慎用灸法。

  ⑤施灸时,对颜面五官、心区、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对于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⑥在施灸或温针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以免造成皮肤及衣物的烧损。灸疗过程中,要随时了解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掌握灸疗的量,以免造成施灸太过,亦可引起灸伤。

  灸后若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泡过大,可用消毒针从泡底刺破,放出水液后,再涂以龙胆紫药水,并嘱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数日后即可吸收自愈。对于化脓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均应忌酒、鱼腥及刺激性食物,,严防感染。若有继发感染,应及时对症处理。此外,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灸治时,更应注意。

  ⑦施术的诊室,应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烟尘过浓,污染空气,伤害人体。艾炷或艾条灸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绒熄灭,以防复燃事故发生。

   灸法禁忌有哪些

  灸法适应范围广泛,但也有其禁忌。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禁忌:部位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禁灸穴位的记载,但各种书籍之间互有出入,颇不一致。如《针灸甲乙经》仅载禁灸穴24个穴位,《针灸集成》则达49个之多。从临床实践看,其中多数穴位没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疗,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妇少腹部亦禁灸。

  2.禁忌:病证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头痛等症,一般不适宜用灸疗,但并非绝对。

  3.其他禁忌: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疗。另外,近年来还发现少数患者对艾叶发生过敏,此类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疗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结语: 原来艾灸还能够有效抗癌,大家是不是都觉得非常的神奇啊,因此,大家平时不妨施灸吧。但是,艾灸也是有注意事项以及禁忌的,有些人群同样也是不能够艾灸的哦。



艾灸的作用

1、调和阴阳

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

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艾灸的禁忌:

1.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3.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iknow-pic.cdn.bcebos.com/21a4462309f79052ed14c92301f3d7ca7bcbd5a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1a4462309f79052ed14c92301f3d7ca7bcbd5a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1a4462309f79052ed14c92301f3d7ca7bcbd5a0"/>

扩展资料:

什么是艾灸:

1.艾灸,顾名思义,和艾叶及针灸有着紧密的关系。不错,艾灸确实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点燃,熏烤人体的穴位,再利用其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2.艾灸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其由来已久,在中国的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所以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可是艾灸却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因此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参考资料:/health.people.com.cn/n1/2017/0511/c14739-29267391.html"target="_blank"title="艾灸有四大禁忌--人民网">艾灸有四大禁忌--人民网



~

相关要点总结:

17073006353:艾灸的适用人群和禁忌人群
闵眨答:艾灸是一种中医养生的疗法,它用艾条熏穴位以达到治病养生的功效,能治疗失眠、身体乏力、记忆力不集中、关节疼痛等症状。但是一般来说,普通孕妇是不适宜做艾灸的,特别是妊娠初期,艾灸讲究穴位疗法,可致动血,稍有不慎对胎儿反而有害无益。孕妇禁忌普通孕妇是不适宜做艾灸的,特别是妊娠初期,稍有不慎对胎儿反而有害...

17073006353:孕妇可以艾灸吗
闵眨答: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就是拿艾条熏穴位以起到防病治病的养生功效,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强身健体的作用。但艾灸的禁忌里有一条明显说明孕妇不可以艾灸。孕妇禁忌孕妇不可以用艾灸,因为灸有舒经通络的作用,容易导致流产。‍⚕️产后艾灸产后艾灸也应等身体稍微复原后再做,身体太虚弱时也不适宜做...

17073006353:艾灸的作用和禁忌有什么啊?
闵眨答:艾灸的作用主要的就是能够缓解身体的疼痛,尤其就是由于外界的寒气入侵啊然后导致的一种疼痛的情况的话,还有就是对于身体的湿气过重或者就是寒气过重的话都是有很好的作用的,或者就是女性的宫寒还有月经不调也是有调节的作用的,艾灸的副作用就是使用的方法如果是不正确的话,那么就是很容易的出现皮肤...

17073006353: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闵眨答:艾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

17073006353:艾灸禁忌有哪些?
闵眨答: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艾灸的禁忌:1.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

17073006353:艾灸的功效
闵眨答: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诊治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拔毒泻热:艾灸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17073006353:艾灸的好处与禁忌艾灸的好处与禁忌是什么
闵眨答:1、艾灸的功效与作用:调节气血;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扶阳祛邪;活血化瘀;调节阴阳平衡;消肿止痛。2、艾灸的禁忌:热性体质的人群,如口腔溃疡、脓疱,怕热不怕冷的人不宜进行艾灸;艾灸的整个过程中不能喝凉水,吃凉的食物;艾灸时不能吹空调,室内不能有穿堂风;艾灸后不能马上洗手洗澡,注意保暖...

17073006353: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闵眨答:禁忌:1、凡颜面部不用直接灸法,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关节活动处不宜用瘢痕灸,以防化脓、溃烂,不宜愈合。此外,大动脉处、心脏部位、静脉血管、肌腱潜在部位,妊娠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以及乳头,阴部、睾丸等处均不宜施灸。2、外感温病、阴虚,内热、实热证一般不宜施灸。另外,传染病、高热...

17073006353:艾灸的功效跟禁忌
闵眨答:灸法适应范围广泛,但也有其禁忌。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禁忌:部位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禁灸穴位的记载,但各种书籍之间互有出入,颇不一致。如《针灸甲乙经》仅载禁灸穴24个穴位,《针灸集成》则达49个之多。从临床实践看,其中多数穴位没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