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土壤对动物有什么作用 土壤里有些什么小动物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土壤动物对土壤的主要作用

摘 要 : 土壤动物在土壤的形成与发展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重金属、农药等会影响土壤环境,同时也会改变土壤动物的生理状况,降低土壤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一些土壤动物成为反映土壤污染状况的指示生物。 关键词 : 土壤动物 土壤污染状况 指标生物

土壤动物:
是土壤中无细胞壁的活有机体,一般能为肉眼所见。主要属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 蜈蚣、千足虫等)、节肢动物(昆虫 主要是昆虫幼虫)、软体动物(蜗牛、蛞蝓等)、线形动物(钩虫、蛔虫和蛲虫)和原生动物(阿米巴、草履虫等)等。根据个体大小、栖居时间和生活方式可分为若干类型,在土壤中分布极不均匀。土壤动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对土壤有机物质进行强烈的破碎和分解,将其转化为易于植物利用或易矿化的化合物,并能释出许多活性钙、镁、钾、钠和磷酸盐类,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显著影响。土壤动物积极参与物质生物小循环。某些环节动物对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养分的富集、土壤结构的形成、土壤发育及通气透水性能等均有较好作用。但某些动物对土壤和农、林、牧业生产有一定危害。
土壤动物对土壤的作用: 1.植物和动物残体的粉碎与分解
大量的植物残体,包括落叶、落枝、落花和落果等从植物上落到地面上,以及埋在土壤中的枯根等,很快就受到土壤中动物的粉碎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崩溃。然而,在不同场所、气候和土壤等条件,以及植物残体的形状与种类不同时,土壤动物粉碎残体的顺序和速度也很不同。如在温带,蚯蚓、跳虫和螨虫等起作用;在亚热带,处蚯蚓以外等足类起重要的作用;到了热带,白蚁和蚂蚁代替了蚯蚓。
动物的残体和粪便也是由土壤动物来分解。如鸟、兽、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尸体常吸引众多土壤动物聚集起来,以惊人的速度把尸体取食殆尽。二聚集到兽类粪便上的昆虫,称为“粪虫”。粉碎、分解枯枝落叶的各类动物,也从他们所粉碎和分解枯枝的植物新鲜程度而有所不同。如马陆、等足类和蛞蝓类粉碎极新鲜的落叶,而蚂蚁、白蚁和小蠹等粉碎新鲜的落枝,然后由其他动物如跳虫和螨虫等作进一步分解。当动物残体变为更柔软的状态时,线蚓开始分解。
2.土壤的疏松与混合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自然界土壤的疏松与混合历来都是由土壤动物来承担,主要是由蚯蚓、蚂蚁、白蚁和哺乳动物等较大型的、有较强大挖掘能力的动物来进行。
例如蚯蚓对土壤的疏松,据调查通过其消化道而排出的泥土每年每公顷为数吨至30吨。除了疏松土壤以外,蚯蚓还有把深层土壤搬运到地表形成粪冢。,同时又把地面上的落叶或其他有机物拖到空穴中取食的特性,并且在此过程中,随时吞入泥土,在消化道内将有机物与无机物混合起来,在蚯蚓多的土壤中一年搬到地面的土壤层约为0.5~6.0mm厚,通常为0.76mm后,每公顷可达75t,数量可观。
除了蚯蚓外,白蚁和食虫类、啮齿类等小型哺乳动物也疏松土壤和混合掘拌土壤的作用。
3.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
土壤无脊椎动物对维护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的种群繁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物理性质方面包括土壤质的变化、团粒构造的发展及通气性、透水性、孔隙数量、含水量等的变化。
化学性质方面包括土壤PH值、碳含量、有机质含量、氮含量、碳∕氮比lu以及钠、钙、锰、钾等含量的变化。
4.土壤动物与土壤重金属含量
土壤动物生活在土壤环境中,因此它在一定程度
上能够反映土壤的污染情况。土壤动物(以蚯蚓为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生活环境的重金属浓度水平,因此它可以作为标志环境重金属浓度的指示生物。土壤动物对同一元素的吸收率有一定的差异,从总体上讲其重金属含量仍随环境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由于土壤动物种类不同而产生的元素含量平均值的差异要大于环境化学组成差异对它的影响,如蚯蚓对砷的富集能力较强,而腹足类对钙的选择性吸收能力强。
5.土壤动物与农药污染
农药是目前主要的化学性环境污染物,这里的农药污染源,主要是指来自农药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尽管有机磷农药具有残留低、降解快等特点,但由于生物内吸率高,毒性效应十分明显。从农药污染区的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土壤动物的耐药性有明显种间差异,其中耐药性最强的是蜱螨类,它不仅是一种广适性类群,而且有较强的抗药性,特别是甲螨类中的一些种类。但尽管甲螨类有较强的抗药性,在高浓度农药影响下,数量还是会减少,某些种类消失,故可用甲螨指数(甲螨数/螨类数*100%)监测土壤污染。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通过对土壤动物的了解,我们可以利用土壤动物对土壤的作用来对土壤动物加以利用:
1.保持土壤肥力的稳定增长
营养物质的循环是调节土壤肥力的最基本过程之一,就是把植物体中来自土壤中可被利用的营养物质,经过腐败、分解又被释放出来,即是通过细菌、真菌和土壤动物的作用,使营养物质循环。土壤中氮的快速循环主要有蚯蚓、跳虫或多足动物等的作用完成。另外,白蚁和共生的微生物,二者共同的作用下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直接参与碳(C)的循环;同时还能通过肠内共生菌来固定大气中的氮,或把尿酸转化为NH(3)等等。当然,在土壤群落种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微生物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它们之间的作用机理和随机变异等等阐明以后,将会更加有利于保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循环得以稳定发展。
2.作为检测(土壤)环境污染的指标生物
自然界越来越严重地受到多方面的干扰和破坏。土壤动物栖息在各种土壤之中,他们能够反映环境的细微变化。通过调查和比较,在不同地点不同群落是独特的,还是常见的,加以综合判断和计算出群落的独特指数(PC),既可作为环境污染和土壤变化的指示。利用土壤动物进行环境质量评价,不仅能对土壤环境质量的综合特性进行评价,还能直接反映不明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造成的影响,但生物评价不能对每种污染物的种类和具体数量进行表述。
3.土壤退化的治理
土壤动物能够对退化了的土壤起恢复作用,其中尤以蚯蚓的作用较为明显。

拖拉机啊kill跳舞毯jolly

气乙己己会之己了

土壤里有些什么小动物~

1、蚯蚓
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呈圆筒状(与线形动物的圆柱形区别),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在第十一节以后,每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无角质层。
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500多种,达尔文1881年就曾指出,蚯蚓是世界进化史中最重要的动物类群。

2、蚂蚁
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和胡蜂是近亲。蚂蚁已知最早在白垩纪就出现,可能是从侏罗纪出现的原始胡蜂演变出来的,主要区别是蚂蚁的触角是明显的膝状弯曲。
胡蜂的腹部是一个整体。蚂蚁一般都没有翅膀,只有雄蚁和雌蚁(雌蚁具有生育能力,但只能繁殖出雄性繁殖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脱落。
3、蛇
蛇类活动的最适温度是20~30℃,在这适宜范围内蛇的生长速度也随气温上升而直线上升。例如有一项研究结果是,在18℃、23℃、28℃温度下,眼镜蛇成蛇月增重量分别是64.7、72.7、94.3克(幼蛇相差更大)。但超过35℃左右就会厌食、生病,40~45℃以上迅速死亡。
4、线虫
线虫是线虫动物门(Aschelminthes),是动物界中数量最丰者之一,寄生于动植物,或自由生活于土壤、淡水和海水环境中,绝大多数营自生生活,营寄生生活中,只有极少部分寄生于人体并导致疾病。
此类线虫在中国已发现有35种。目前流行的线虫有蛔虫、 鞭虫、 蛲虫、 钩虫 、旋毛虫和类粪圆线虫。
5、蜈蚣
黑头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黄色,体型更小。上述三种以红头蜈蚣最佳,体型大,产量高,性情温顺,适应性强,生长快。一般在农村较为多见,常位于潮湿的墙角、砖块下、烂树叶下、破旧潮湿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较为常见。
蜈蚣是肉食性动物,食谱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喜欢捕食各种昆虫。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药用。适宜人工饲养。
《本草纲目》曰:“蜈蚣,西南处处有之,春出冬蛰,节节有足,双须岐尾。”通常身体很长,并且有许多对步足。《本草衍义》称:“蜈蚣背光黑绿色,足赤,腹下黄。”蜈蚣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五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 (无脊椎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蚁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蛇 (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线虫 (动物界中最大的门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蜈蚣

土能生万物,地球上的陆生动植物和人类必须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土壤获得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和养分。如果地球上没有土壤层,那么环境也不会有那么温和。而且动植物也不可能从水生进化到陆生那么高端完美。

相关要点总结:

18293403446: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重要性是什么?
訾胁答: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有着重要的贡献,它提供了营养、水分和生物栖息地,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一、土壤对植物的贡献 提供养分:土壤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主要养分来源。土壤中含有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如铁、锌、镉等。这些养分通过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和无机化作用释放,为植物提供养分...

18293403446:土壤对于动植物有什么作用?
訾胁答:土壤无论对植物来说还是对土壤动物来说都是重要的生态因子。植物的根系与土壤有着极大的接触面,在植物和土壤之间进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有着强烈影响,因此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对动物来说,土壤是比大气环境更为稳定的生活环境,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幅度要小得多,因此土壤常常...

18293403446: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哪些贡献?
訾胁答:5、分解转化功能:即土壤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转化功能。6、动植物栖息地功能:以保护稀有动植物为目的,确保土壤能够为植物和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土壤,无论是作为还是可能作为某种特殊或稀有物种的栖息地,都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土壤作为动植物栖息地的功能(或潜在动植物群落发展地)对于保护和提高生物多样...

18293403446:土壤对地球上的生物有什么作用
訾胁答:对动物来说,土壤是比大气环境更为稳定的生活环境,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幅度要小得多,因此土壤常常成为动物的极好隐蔽所,在土壤中可以躲避高温、干燥、大风和阳光直射。3,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底或基础,土壤中的生物活动不仅影响着土壤本身,而且也影响着土壤上面的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的很多重要...

18293403446:土壤的用途与作用
訾胁答:土壤的作用:一、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含有极为丰富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供给植物的碳素营养。二、刺激根系的生长 腐殖质物质以很稀的浓度(10-6—10-3)、以分子态进入到植物体,可刺激根系的发育,促进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三、腐殖质可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 促进...

18293403446:土壤对人类及动物有什么重要作用?
訾胁答:土壤能孕育出各种植物,包括粮食和水果,养育了人类及动物。对人类和动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8293403446:土壤污染对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訾胁答:土壤污染对动物的影响和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毒害作用: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会被动物吸收,进入体内后对其产生毒害作用。例如,土壤中的重金属铅、镉、汞等会影响动物的神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正常功能,导致生长发育受阻、繁殖能力下降、死亡等。2. 食物链传递:土壤中的有毒物质还会通过食物...

18293403446: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重要性是什么?
訾胁答: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1.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它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元素,如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这些养分通过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和无机化作用被释放,支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2. 土壤还扮演着水分的储存和供应角色。它能够吸收并...

18293403446:简述土壤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简述土壤和植物之间的关系
訾胁答:土壤为植物提供养料,植物为动物提供营养,动物的遗体和粪便使土壤更肥沃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了植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由于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土壤和植物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因而土壤...

18293403446:土壤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什么?
訾胁答:(土壤)是覆盖bai在地球表面的一一层(疏松物质)。2.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 (蚯蚓)、(蚂蚁)、(屎壳郎)、(蟋蟀)、(蜈蚣)等。3.仔细观察土壤发现土壤是(湿的),土壤里面有(小石子),有(落叶),有(植物的根),还有(小虫孔)。4.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5.将硬土...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