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起承转合的特点 起承转合是什么意思?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 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28这么解释起承转合,演讲就会行云流水



起承转合是什么意思?~

[起承转合],出自金圣叹的《西厢记读法》:“有此许多起承转合,便令题目透出文字。”第一种解释是文章的做法,第二种解释是指固定呆板的形式,近义词有[承上启下]、[起承回合]。

《高山流水》是古琴曲。据《神奇秘谱》所记载《流水》的解题:
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者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落,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后来流传的《流水》多为清代琴家张孔山所传。它充分运用了“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进一步表现了流水中奔腾澎湃的效果,有“七十二滚拂流水”之称。
《流水》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流水的各种动态;有淙淙的山泉、潺潺的小溪、滔滔的江水。用真挚的感情,热情地歌颂了壮丽的山川。
《高山流水》全曲共9个小段,可分为起、承、转、合四大部分。全曲的引子由缓慢的速度以散音奏出。这个引子音乐气氛静穆,接着旋律在宽广的音域内不断跳跃,变换音区,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
整个“起部”曲调节奏明朗,情绪活泼轻快,清澈的泛音犹如“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抒发了在深山茂林息心静听流水淙淙时的愉悦心情。
承: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细流。这一部分用实音演奏,音乐进一步展开。音乐写情多于写实,“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
转:用大幅度的滑音,伴以“滚”、“拂”等手法,如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高山流水的“转部”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在前面一部分中,旋律出现大幅度的上、下滑音,犹见“激流中之洄澜,飞溅之浪花。”
后一部分连续运用“拂”、“滋”等复杂的演奏技巧,“盖右手滚拂略无停机,而左手实音动宕其中,或往或来无窒碍,缓急轻重之间最难取音”。
这些演奏技巧使得乐曲形象地描绘出流水“极沸腾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使听众似“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只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
一连串的在高音区先降后升的泛音群过后,江水已不是那样的汹涌澎湃,而是“轻舟已过,势就徜徉,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变化中再现了“承”、“转”部分音调,并引进了一些新的音乐材料,它在速度和力度方面比前面快而强,因而音乐比以前更为激动。
曲子中还用泛音演奏节奏欢畅的短小乐句,从属音到主音终结全曲。人们极目远眺,烟波浩渺,心旷神怡。《高山流水》全曲形象生动,气势磅礴,是一曲对壮丽河山的颂歌。

相关要点总结:

15270622796:起承转合的特点
倪狐答:“起”是起因,即文 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

15270622796:《花轿到门前》的音乐结构具有什么特点?
倪狐答:《花轿到门前》是一首具有明显传统音乐特点的器乐曲,它的音乐结构采用了典型的“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1. 起句:乐曲开始,由高音区奏出一段短小的旋律,这段旋律音调明快、欢乐,是全曲的核心动机,也是整个旋律的起点,为后面的旋律发展提供了基础。2. 承句:接着,乐曲进入中音区,以起句的动...

15270622796:对绝句起承转合的分析
倪狐答:近来研读绝句,觉得起承转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分别是起——承——顺转——合;起——承——奇转——合;起——起——合——承;起——起——转——合;起——承——并列句顺势收尾;起——承——并列句反转收尾。这种结构的特点是转句在句意上没有明显的转,是承着起句而来的,之所...

15270622796:起承转合创作手法作曲
倪狐答:起承转合创作手法如下:1、起:这是乐曲的开始部分,通常会引入一个主题或动机。这个主题或动机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2、承:在起之后,承会承接主题或动机,对其进行发展和变化。承通常会通过重复、变化、扩展等方式对主题或动机进行展开,使其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3、转:转是...

15270622796:求古诗文中的起承转合
倪狐答:起承转合 ( qǐ chéng zhuǎn hé ) 解 释 ①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开端;“承”是承 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正面反面立论;“合”是结束全文。 ②比喻说话时的过渡。 ③比喻固定呆板、矫揉造作。 出 处 元·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

15270622796:也谈对联的「起承转合」
倪狐答:律诗起承转合,中间承转是两副对联 浅谈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所谓起承转合,是“诗文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立论;‘合'是结束全文。” 展开来说,起承转合就是创作诗文的基本章法。所谓‘起'就是“起头”,也可称之为“开头”或“开端”。“万事...

15270622796:小说起承转合是什么意思
倪狐答:” 起承转合之间 的关系,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 首尾呼应,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所以四者之间 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人思考、或引人注目,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承接或正起反接...

15270622796:起承转合音乐创作手法
倪狐答:起承转合是民族曲式结构原则之一,在乐句、乐段等各种结构等级上都可以体现:1、起部即呈示,主题最初陈述,需要写一个有特点的音乐主题;2、承部即巩固,通过重复或变化重复来巩固主题;3、转部即发展,发展主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4、合部即结束,结束全段音乐。起承转合在创作中一般的形式是a...

15270622796:起承转合是什么意思?
倪狐答: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也比喻说话时的过渡;固定呆板、矫揉造作。起承转合,读音qǐ chéng zhuǎn hé ,汉语成语,艺术创作常用的结构技巧之一,旧时作文惯用的行文方法,后来逐渐泛指...

15270622796:武式太极拳的"起承转合"与"起承开合"
倪狐答:继武禹襄拳谱“起、承、转、合”之后,第三代传人郝为桢又将其发展为“起、承、开、合”。郝为桢从学于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畲。得其衣钵后,他在精通武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又与近亲杨班侯(杨班侯继配郝氏系郝为桢近亲)学得一套自己喜爱的杨式太极拳小架。杨式太极拳小架特点是姿势高、速度慢...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