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道德经第25章原文及译文解读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道德经第25章原文及译文解读如下: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有一种物质,混然而成,先于天地而生。它处在寂静、清澈的状态之中。它独立存在着,不依赖于任何其他力量而改变。它循环往复地运动不息,可以说它就是生天生地的母亲。本人不知晓它的名字,就给它起个字叫“道”,勉强给它起个名就叫“大”。

它极其博大,无边无际,就消逝在茫茫太空了。它消逝的地方,极远极远。由极其远大的地方,就又返回来了。所以,道,天,地,王也。国中有这四大,而王只是其中的一个。人依存于地,地依存于天,天依存于道,道依存于自然。

道德经启示:

1、宇宙中万事万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源于大道,统一于大道。大道是宇宙的本原、本元。这是老子《道德经》的一个根本观点。

2、本章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一,道是一种混沌状态的物质,在天地之前就产生了。二,它没有名字,老子给它起的名字明“大道”。

3、大道周而复始地运作,大道独立存在。任何其他力量也改变不了。所以,才会生天生地生万物。动不息。正因为它不停地在运动之中。

4、任何一个有组织的地方,都存在着四样的东西,这就是道、天、地和人中。在这里,老子所说的王,不单是指国王,也是指得道的高人。

5、讲述了人与天地大道的关系。人依存于地,地依存于天,天依存于大道,大道只依存于自然规律。这里连用了四个“法"字,当效法、依赖讲。在世界哲学中,只有老子把人与天地并提,也只有中国哲学是讲天人合一-观点的。



~

相关要点总结:

13075565163:《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汪堵答:道经·第二十五章 作者:李耳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

13075565163:道德经第25章原文及译文解读
汪堵答:道德经第25章原文及译文解读如下: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译文:有一种...

13075565163: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汪堵答: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原文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翻译是:有...

13075565163: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描述的是不是黑洞?
汪堵答:你说的黑洞,也有可能会是白洞,在其它章中有类似说,二十五章中说的是道,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白中黑洞或黑点),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黑中白洞或白点),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黑),有生于无(白),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太极图象不是吗?),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13075565163: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汪堵答:[原文] 大道废①,有仁义;智慧出②,有大伪;六亲不和③,有孝慈④;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

13075565163: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的翻译
汪堵答: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译文:知道雄的道理...

13075565163:《道德经说什么》第二十八章 常德乃足
汪堵答: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xī)。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译文:越是自己雄强刚猛,越是...

13075565163: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汪堵答:[原文] 大道废①,有仁义;智慧出②,有大伪;六亲不和③,有孝慈④;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

13075565163:《道德经》德经·第五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汪堵答:德经·第五十五章 作者:李耳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译文及注释 译文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

13075565163:道德经1到81章原文及译文
汪堵答:道德经1到81章原文及译文如下:【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翻译】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