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外白渡桥日本人造的吗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外白渡桥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负责监造,所需钢材从英国进口,由位于新加坡的英商霍华斯·厄斯金有限公司负责设计,英格兰达勒姆郡达灵顿的英商克利夫兰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承建。

外白渡桥于1906年8月4日正式开工,于翌年12月29日落成。1908年1月20日,工部局举行新桥通车礼。外白渡桥是当时上海最大的钢铁桥,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座钢桁梁。

综上,外白渡桥和日本没半毛钱关系。。

总是为一件事深深感慨,说佩服到五体投地不为过。

2007年岁末,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收到英国一家工程设计公司的信函,信中说,外白渡桥的“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为一百年,现在已到期,请对该桥注意维修”,还重点强调“建议检修水下的木桩基础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

发来此函的是英国霍华思·厄斯金公司,上海外白渡桥一百年前的设计与建造单位,其全部手工绘制的图纸,完成于1903年8月25日,中方存留的一套图纸共六卷,至今保留在上海城市建设档案馆。1947年,在外白渡桥安全使用40年后,发现桥台下沉十三厘米并给予加固,这是对外白渡桥的第一次大规模维修。

从1906年打桩、1907年竣工到2007年这一百年来,外白渡桥经历了晚清(4年)、民国(38年)和新中国(61年)三个朝代,英国霍华思公司也换了四五代人,按照中国式思维,他们有一百个理由,无需在意一百年前设计建造的那座桥今天是否安然无恙;除了赵州桥和钱塘江大桥以外,我们也有一百种可能,彻底忽略一座桥的设计建造者姓甚名谁。令我感慨的不仅是一百年来外白渡桥内在质量的坚不可摧,不仅是一百年后我们能收到这样一封令人无语的函件,而是一个对方根本不会在意的商业承诺,可以让牛逼熏天的英国人不卑不亢、一丝不苟的履行了一百多年,这封信让我再一次感慨我们始终漠视甚至不常提及的这个常识问题——职业意识。

关于职业意识,我们一向有很多美丽的说法,比如过去常说的“螺丝钉精神”,比如今天挂在嘴边的“以人为本”。但是,当在建的居民楼瞬间倒掉、在建的大桥突然塌架后,你在事故现场一定会发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标语,所以,你也不必奇怪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的维修工,为什么可以没有上岗证了。

职业意识并不能靠法律、法规、企业条文这些文本要素来贯通,有关加强职业意识的意义与目的,也没必要引经据典的反复重申。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就学会干这些事了,所以,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承受着自己酿成的后果,区别只在于你是否幸运。

不说敬业,但要说自律;不说良心,但要说规矩;不说谦逊,但要说自省。遗憾的是在相关报道中也有这样的说法:“英国设计单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免除桥梁发生意外后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设计方专业严谨的态度。”

我想起了那些世界杰出人物的传记,为什么不管多傲慢的绅士在职业意识面前,也会弯下高贵的腰,而在一个职业意识基本丧失的环境里,是哪一种傲慢让行行色色的玩世不恭,披上了绅士的外衣。

向英国霍华思·厄斯金公司表示敬意吧,这就是我常说的“专业家”概念。

作者: 刘云平

外白渡桥的来历~

外白渡桥在上海的外滩,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
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当年的英国人叫它“花园桥”(Garden Bridge) ,并在桥头立铜质纪念碑刻字记载(1949年后铜碑被毁),而百姓则直呼为“外摆渡桥”。
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拆除。这也是第二代桥——“外白渡桥”的由来。 后来数十年,民间口误,读音成“外白渡桥”,于是,约定俗成地沿袭下来。
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外白渡桥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

扩展资料:关于桥名“外白渡桥”的来源至今仍存在着许多的争论,现今已知最早是由上海工部局在1873年对原先木桥的称呼。其中最为广泛认可的解释便是:“任何河流的上游称之为里,反而言之河流的下游则为外。”
在学者薛理勇的《外滩的历史和建筑》一书中有如下的表述:在一些情况下,汉语的内部和外部,指的是距离某一点的远或近的程度。这种用法至今仍旧可见于上海的一些地方,而外白渡桥即属于此类。
因此更靠近上游的便称为里白渡桥,而位于河口的,便自然而然的称作为外白渡桥。而之所以称之为白渡桥,是因为该桥建成后,凡是过河无需再支付过桥费,因此是“白”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白渡桥

简介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又称外婆桥,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同时也是自1856年以来在苏州河河口附近同样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桥梁。外白渡桥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由于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因此成为连接黄浦与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现在的外白渡桥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

历史
第一代桥
外白渡桥第一代外白渡桥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它是由供职于怡和洋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宝顺洋行的韦韧、霍梅等20人(多为洋行经理或鸦片巨贩)凑资组起的"苏州河桥梁公司"(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以桥梁建造为主的公司)投资建造的。桥长137.25米,宽7.015米,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须起吊。
第二代桥
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当年的英国人叫它"花园桥"(Garden Bridge) ,并在桥头立铜质纪念碑刻字记载(1949年后铜碑被毁),而百姓则直呼为"外摆渡桥"。 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拆除。这也是第二代桥--"外白渡桥"的由来。 后来数十年,民间口误,读音成"外白渡桥",于是,约定俗成地沿袭下来。再后来,历史走到今天,这其中的"涵括"早已经不止是一座桥的名字。
第三代桥
到了光绪年间,木桥几经补修,已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工部局决定另建新桥外白渡桥 代替。筹建时曾有钢桥、木桥两种设计图纸与预算方案供工部局参考。两种桥梁宽度相同,设计要求都能承受一级城市桥梁通常能够承受的载重。其中,木桥使用寿命20年,造价8.3万两,每年维修费用按造价的4%计算为3320两。钢桥使用寿命50年,造价20万两,每年维修费按造价的0.35%计算为700两。工部局工程师兼测绘师查尔斯·梅恩认为虽然钢桥先期投资较大,但外白渡桥位置重要,日常交通量大,又需铺设复线电车轨道,建造钢桥可以得到长久的好处。同时英商电车公司表示愿意为钢桥改建费用捐助3500英镑。通过对拟建中的钢桥、木桥不同造价及按照复利年利率6%计算50年后所获款项的比较,工部局选择了钢结构桥,并刊登广告征求
外白渡桥新桥设计和承建招标书。在17份投标书中,最后由豪沃思·厄斯金公司(Howarth Erskine Ltd.)以1.7万英镑中标,并由英国达林顿市克利夫兰桥梁建筑公司制造钢件,威斯敏特市的帕利和比德公司代表工部局在英国监督加工制作。
光绪32年,打下第一根桩,第二年竣工。该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简支铆接钢珩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两孔跨经组合各52.12米,梁底标高5.75米,桥面铺设电车轨道。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桥。新桥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交付使用,晚于法国艾菲尔铁塔十一年。桥宽60英尺(其中车道36英尺,人行道24英尺),长171英尺,为当时技术最新的钢铁结构。工业革命的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铁架桥梁兴起于18世纪的英国,钢架桥梁兴起于19世纪的美国。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桥梁,由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有钢材料皆从英国进口,由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整座桥梁的设计和架构。 类似的钢结构桥,在当时,除了上海,还有横跨天津海河的万国桥(今名解放桥),建于1902年,比外白渡桥的建成时间还要早5年,由天津法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以也叫"法国桥"。
城市象征
上海因河而兴,通江贯海,外白渡桥是上海市区连接沪东的重要通道,也把老上海金融与外贸运输两大支外白渡桥柱产业贯通一气。
1937年上海沦陷,当时中国人过桥都要毕恭毕敬地向在桥头站岗的日本兵鞠躬,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毒打或罚跪,甚至被狗咬。而在桥的东南面,就是记载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屈辱历史的黄浦公园。
研究上海历史的上海市档案馆馆员张姚俊告诉记者,直接发生在外白渡桥上的最大事件便是1915年上海镇守使郑汝成被刺案了。在上海市档案馆里可以找到的有关外白渡桥的照片中,有淞沪抗战期间大量难民从闸北潮水般向南通过外白渡桥的情景,也有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从外白渡桥进城的画面。
年逾百岁的外白渡桥默默承载着城市的荣辱,其交通功能已退居其次,如今的它乐当观景台,每天让中外游客架起相机,对着彼岸新楼拍照留念。在许多海外游子心中,外白渡桥的身影却已化成一缕抹不去的乡愁。

相关要点总结:

17633079246:外白渡桥日本人造的吗
索颜答:综上,外白渡桥和日本没半毛钱关系。。

17633079246:上海外白渡桥介绍?
索颜答:类似的钢结构桥,在当时,除了上海,还有横跨天津海河的万国桥(今名解放桥),建于1902年,比外白渡桥的建成时间还要早5年,由天津法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以也叫“法国桥”。城市象征上海因河而兴,通江贯海,外白渡桥是上海市区连接沪东的重要通道,也把老上海金融与外贸运输两大支柱产业贯通一气。1937年上海沦陷,当...

17633079246:外白渡桥的来历
索颜答:外白渡桥在上海的外滩,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当年的英国人叫它“花园桥”(Garden Bridge) ,并在桥头立铜质纪念碑刻字记载(1949年后铜碑被毁),而百姓则直呼为“外摆渡桥”。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拆除。这也是第二代桥——“...

17633079246:外白渡桥历史与意义
索颜答:类似的钢结构桥,在当时,除了上海,还有横跨天津海河的万国桥(今名解放桥),建于1902年,比外白渡桥的建成时间还要早5年,由天津法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以也叫"法国桥"。城市象征 上海因河而兴,通江贯海,外白渡桥是上海市区连接沪东的重要通道,也把老上海金融与外贸运输两大支外白渡桥柱产业...

17633079246:外白渡桥是哪个城市的特色建筑
索颜答:上海因江而兴,江接海,外白渡桥是连接上海向东的重要通道。它还将老上海的金融和外贸运输与外白渡桥支柱产业连接起来。1937年上海沦陷时,中国人过桥时,要向在桥头站岗的日本兵毕恭毕敬地鞠躬。如果他们不小心,他们会被殴打或跪下,甚至被狗咬。桥东南侧是黄埔公园,记载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

17633079246:上海有什么地方比较好玩?
索颜答:上海海洋水族馆建筑造型独特,内设富有特色的中国长江流域生物、生态展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的人造海水水族馆之一。8、锦江乐园 锦江乐园是中国上海一家大型现代化游乐园,占地面积170亩,共有40项游乐项目,适合各种年龄游客游玩,每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左右。1998年共投资9000余万元相继建成了全国独特的具...

17633079246: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中的铁桥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
索颜答:是上海的外白渡桥。白渡桥,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频临黄浦江,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和沈路中段,距和县城22公里。唐以前,此地只是一个无名渡口,夏秋水涨时,南北千余米汪洋一片,南来北往行人全靠一叶扁舟过渡,平时渡宽亦有五六百米。《情深深雨濛濛》改编自琼瑶的原著小说《烟雨濛濛...

17633079246:上海万国建筑群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啊?请告知
索颜答:主要是在上海外滩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这一段是外滩建筑群的精华所在。这一片建筑位于南京路的东端接外滩,大多具有100到120年的历史,都是上海的优秀典型建筑,多为20世纪初的折衷主义风格和巴洛克风格。这些建筑大多都有爱奥尼克式的柱子,显得庄重,再加上线条一般都是鲜明的很,当然细腻的雕刻也是少不了的...

17633079246:外白渡桥是上海什么租界和什么地区的分界.急!!!
索颜答:法租界和沪西地区的分界。

17633079246:详细介绍日本与高杉晋作有关的攘夷名人以及他们的生平事迹。_百度知 ...
索颜答:在高杉晋作的眼里,中国的风貌已荡然无存:津港里面外国商船穿梭竞逐,市街上外国商馆鳞次栉比,一队队水兵从军舰上下来执行任务,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只对外国人免费开放……他指出:“上海之势可谓大英属国矣”,“次决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逗留期间,五代友厚对晋作说:“尽管太平军有...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