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文言文塔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1. 文言文中的“他”应该怎么说

原发布者: *** 亚

他文言文怎么说【篇一:他文言文怎么说】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例: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我忘记了拿尺码.”“吾”用于句首,作主语,代替“我”.2、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公输》——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我,但我不说.“我”用于句末,代替说话之人,作宾语.3、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我越听越觉得悲伤.“余”用于句首,代替听话之人,也就是柳宗元,作主语.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集中在洞庭湖上.“予”字用于句首,代替“我”,作主语.5、朕乃天子,说话岂能儿戏?——我乃一国之君,说话岂能反悔?“朕”便是皇帝的自称“我”.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孤”字用于句首,代替刘备,作主语.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7、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尔”字用于句首,用来称代卖油老人,译为“你”,作主语.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你的思想顽固啊,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汝”字用于句首,用来指代“智叟”译为“你”,作主语.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都明白了吗?

2. 糯米古代文言文他用什么做的

五色糯米饭,俗称五色饭,又称乌饭、青精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是壮家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

每逢清明节、农历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端午节等民间传统节日,壮族群众家家户户都喜欢做五色糯米饭吃,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 他们选好优质糯米,采来紫蕃藤、黄花、枫叶、红蓝草,浸泡出液,分别拌着糯米,然后合而蒸之,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味道香纯,象征生活美好。

四月初八,早稻已插完返青,人们用五色糯米饭揉成小团团,粘附在竹枝上,插于祖宗神龛,又从田中取回一蔸生长旺盛的禾苗,以南瓜叶包根,放在碗里,一并祭祀祖宗,祈求祖宗保佑五谷丰登。 这种风味食品与祭祖娱神活动融在一起,充满着民族、地方情趣。

家人、戚友、情人往往共尝五色糯米饭,自然特别鲜香。这一习俗沿袭久远,清代《武缘县图经》载:“三月三日,取枫叶泡汁染饭为黑色,即青精饭也。”

3. 文言文 喻皓造塔 翻译

它的译文是: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氏带人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说:“木塔上没有铺瓦,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铺上瓦,然而木塔还是像原来一样晃动。匠人无可奈何,暗中叫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赠送给她金钗首饰,询问塔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每层铺完了木板,便用铁钉钉牢,就不会晃动了。”匠师照喻皓说的办法做,塔就稳定了。大概钉牢的木板上下紧紧约束,六个方位像箱子一样相互连接,人走在楼板上,下及四周板壁相护持,塔自然不能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精明练达。

4. 文言文 喻皓造塔 翻译

它的译文是: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抄氏带人登上木塔,嫌它袭晃动。

工匠师说:“木塔上没有铺瓦,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铺上瓦,然而木塔还是像原来一样晃动。

匠人无可奈何,暗中叫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赠送给她金钗首饰,询百问塔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每层铺完了木板,便用铁钉钉牢,就不会晃度动了。”

匠师照喻皓说的办法做,塔就稳定了知。大概钉牢的木板上下紧紧约束,六个方位像箱子一样相互连接,人走在楼板上,道下及四周板壁相护持,塔自然不能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精明练达。

5. 拜求关于宝塔的古文和国外写塔的文章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唐。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6. 文言问 喻皓造塔 翻译

喻皓造塔传真经

喻皓是五代吴越国时有名的建筑工匠,祖居浙东,擅长造塔。

钱镏定吴越国都于杭州后,在凤凰山麓的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建至第三层,这位征战多年而又笃信佛教的大帅前来巡看。当他登上塔斯社的三层后,觉得木塔框架晃动不稳,正在施工的工匠解释说:“因为还未盖上瓦,框加轻了点,所以才晃动。”接着就往塔檐面上盖瓦,试图以瓦的沉重使塔架稳固,不料塔晃动如初,工匠束手无策。

有人提议:“何不请教喻皓解此难题。”造塔工匠赶紧让他妻子去见喻皓之妻,随带金钗之类为谢礼。喻皓得知此事后,笑道:“这不难解决。可以在各层铺上木板,用铁钉钉实,就不会晃动了。”工匠们照此办理,果如其言,一时传为美谈。

喻皓还曾主持河南开封开宝寺塔的建造,他针对开封地处平原多刮西北风的实际情况,特意让塔身略朝西北倾斜,预计在当地主导风力的作用下,大约一百年后塔身可以正直。相传他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撰成《木经》三卷,为中国古建筑重要著述之一。

7. 报恩塔文言文翻译

白话译文:

中国的大古董,明朝永乐年间烧制的大窑器,就在报恩寺了。报恩寺在永乐年间建成,如果没有明成祖朱棣开国之初奋发的精神、雄厚的物力、严明的法令,如果不是他的胆智才略足以经营这项工程的话,这座塔不可能建成的。塔身上上下下有千百亿个琉璃制的金刚佛像。一个金身佛像是用十几块琉璃砖拼凑连接而成的,金身佛像的衣服褶皱、容貌眼睛、胡须眉毛都丝毫不差,接接榫的地方严丝合缝,真是鬼斧神工。

听说建塔的琉璃砖烧成的时候,一共有三副,一副用来造塔,其他两副被埋藏起来,都编了号码作为标记。现在塔上如果损坏了一块砖,只要把损坏的那块砖的编号报给工部,工部立刻就能发送一块砖补上,跟原来的一样。这里夜晚必定点上灯火,一年耗费好几斛的灯油。天气晴朗、太阳高照的时候,报恩塔周围烟雾霏霏霭霭,光影摇摇曳曳,有光怪出现在塔的上方,就像香烟缭绕在塔上,大半天才散开。永乐年间,海外蛮荒夷族辗转千里来到这里的有一百多个国家,他们的使者见到报恩塔,必定顶礼膜拜,大加赞叹后方才离开,说这座塔在四大洲都是绝无仅有的。

参考文献:(明)张岱著;李妍译. 陶庵梦忆 精装典藏版.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2016.03.



~

相关要点总结:

13799221919:【古文阅读】报恩塔 ① [明]张岱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 ② ,则报 ...
双羽答:小题3:示例:成一金身信属鬼工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苏省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 是 ”“ 去 ”两词的翻译,常...

13799221919:预浩造塔文言文阅读答案?
双羽答:《预浩造塔》文言文出自欧阳修《归田录》,开宝寺塔,是在汴京各塔中最高的一座,它的建造和设计都很精巧,是预浩主持建造的。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预浩造塔》文言文阅读材料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

13799221919:报恩塔文言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双羽答:标题、背景介绍、建筑特点、建筑意义、建筑传说、文化价值、结论。报恩塔文言文的说明顺序分为标题、背景介绍、建筑特点、建筑意义、建筑传说、文化价值、结论7个步骤。

13799221919:开宝寺塔文言文阅读答案至今木是什么意思
双羽答: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勘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有《木经》三卷,今行於世...

13799221919:梵天寺木塔文言文中而字什么意思
双羽答: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可是、然而)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而: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可是、然而。

13799221919:文言文梵天寺木塔中的匠师是个怎样的人
双羽答:工匠说:“还没有铺瓦,上面轻,所以才会这样。”于是就用瓦铺在上面,但是,还是像原来那样晃动,实在没办法了。工匠就暗地里让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给她送了金钗,求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上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晃动了。”工匠按他说的去做,塔...

13799221919:雪屋记文言文翻译
双羽答:1. 报恩塔文言文翻译 白话译文:中国的大古董,明朝永乐年间烧制的大窑器,就在报恩寺了。报恩寺在永乐年间建成,如果没有明成祖朱棣开国之初奋发的精神、雄厚的物力、严明的法令,如果不是他的胆智才略足以经营这项工程的话,这座塔不可能建成的。塔身上上下下有千百亿个琉璃制的金刚佛像。一个...

13799221919:文言文塔
双羽答:喻皓还曾主持河南开封开宝寺塔的建造,他针对开封地处平原多刮西北风的实际情况,特意让塔身略朝西北倾斜,预计在当地主导风力的作用下,大约一百年后塔身可以正直。相传他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撰成《木经》三卷,为中国古建筑重要著述之一。7. 报恩塔文言文翻译 白话译文:中国的大古董,明朝永乐年间...

13799221919:梵天寺木塔文言文翻译
双羽答:梵天寺木塔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以其精湛的建筑工艺和美丽的外观而闻名。整座塔高36.7米,共九层,每层都有独特的雕刻和装饰,其中以顶层的玲珑剔透最为惹人注目。塔身上呈现出复杂的构造,其秘密全在于结构设计和木材选择完美结合。梵天寺木塔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塔内装饰精美迷人也让人...

13799221919:文言文西湖三塔记的体会与感受?
双羽答:在《西湖三塔记》故事里,白蛇依旧是个无情无义的害人妖精,不过比唐朝时的故事,这个故事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故事逻辑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白卯奴虽然也是妖怪,但知恩图报,她的形象已经隐约有了人类的善良,与过去纯粹的害人妖精不同了。而道士对应的就是法海,机械降神斩妖除魔,他就是一个正义...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