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牛舌头被人割走了,包拯为何把牛杀了,还说小偷会来自首? 一农夫报案,牛舌头被割走了,包拯却说:把牛宰了,小偷自然会来...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包拯的大名,作为《三侠五义》中的经典角色和戏剧舞台上经典出入的形象,包拯也是过去清廉正直官员的代表,而他用自己的智慧,同样破解过不少难题,在《宋史包拯传》当中,曾经记载过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

早年的包拯,是庐州合肥人,考中进士的他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后来朝廷派遣他去担任建昌县的知县,然而因为父母年迈,因此包拯不赴任,一直到父母去世,守丧期满,包拯才接受朝廷调遣,担任起了天长县的知县。

然而包拯一上任,就遇见了一则麻烦的事情,一日包拯坐堂,一名愁眉苦脸的农民却来告状说:我家的耕牛被人割走了舌头。包拯一听,还有这种事?到了现场,那头牛正奄奄一息的卧在牛棚里呢!没有了舌头,牛也没有办法吃草,眼看活不长了。古代偷牛的屡见不鲜,偷窃牛舌的却还是头一回,农民为此也悲伤不已,这可是一家的生计啊!该如何是好呢?

对此包拯却胸有成竹的告诉农民,你等下就将牛杀掉,将它身上的肉在市场上卖掉,小偷自然会自首。周围人听了,都不信包拯的话,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傻子呢?但是农民也没有别的办法,眼看这头耕牛快死掉了,于是随之将其宰杀。

而过了两天,很快就有人来告官,说之前丢牛的农民擅自杀牛,希望包拯对他进行严厉的处罚。

原来在古代的农耕文明社会,耕牛作为耕地的工具,是极为宝贵的生产工具,《礼记》上就曾经记载::“天子无故不杀牛”,而后来的统治者为了保护耕牛这项资源,更是做了严格的规定,擅自杀耕牛的人要被处以重罚,

《汉律》规定只有年老体衰之牛才可以杀,唐代则明确表明,必须要等到牛只有正常死亡之后,才能够屠宰,唐玄宗曾发布过《禁屠杀马牛驴诏》,而北宋的《宋刑统》规定:“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

很显然,那一名告状的人对于这一条律法是了然于胸,而包拯倒也不作答复,反而询问来询问这个上告的人:“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你为什么割了牛舌,反倒过来去陷害他呢?此人大惊失色,对包拯的盘问手足无措,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罪名。原来前来告状的此人和之前杀牛的农民素有边界土地的纠纷,因此他气不过想要暗中报复,于是偷偷的割去牛舌,想要逼迫农民杀牛贩卖止损,然后到县衙上告他私杀耕牛之罪,但是却被包拯识破,最终割牛舌的人也付出了代价。这起案件水落石出。

或许有人会感到疑问,既然宋朝严禁杀牛,为何《水浒传》中好汉们吃牛肉会如此不亦乐乎?这确实是一个违背现实的现象,先不提是否违反宋律,好汉们也很难消费得起昂贵而又稀缺的牛肉,施耐庵更多的意思,是想表达一种反抗的精神在其中吧!



因为当时杀牛是犯法的,牛是用来耕田的,所以在农夫杀掉牛之后,小偷就去举报了,算自首了。

包拯对农夫说:“如果想要将小偷找出来,也非常简单,你只要回去把牛杀死,明天小偷自然就会上门前来投案自首了。”
第二天,就有人前来报案,说是一个农夫自己私下将牛杀死,让县令将农夫抓起来,但是包大人听完,将这个报案的人给抓到了大牢里进行审问,说是牛已经没有舌头,农夫杀牛的时候肯定不会有声音,那你又是怎么得知道的呢?报案的人听完包大人这样说,就知道大人已经知道是自己偷走了牛舌头,还在这里等着自己上门。

因为包拯有大智慧,心中有了断案的好方法,他让农民把牛杀了,这个人小偷为了下一步的报复行动,马上就会到官府报官。牛在古代是杀不得的,除非是即将病死,包拯把人性分析的非常透彻,所以一举把盗贼拿下。

一农夫报案,牛舌头被割走了,包拯却说:把牛宰了,小偷自然会来自首,这是为何?~

包拯让农夫把牛给宰了,结果割牛舌头的小偷真的主动跳出来了,对包拯说农夫杀了牛,要给他定死罪!熟不知包拯就等着他来自首呢,古代主要的劳动力就是牛,牛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的动物,所以当时北宋的法律就规定了杀牛是死罪。

因为这个盗走牛舌头的人就是想陷害牛主人,古代杀牛是犯法的,这个盗贼肯定会趁机状告牛主人,因此只要杀了牛,就能抓到凶手。

相关要点总结:

13315044632:一农夫报案,牛舌头被割走,包拯:把牛宰了,小偷自然会来自首,结果...
东宜答:牛被宰了的第二天,包拯就派人去告诉农夫,凶手抓到了。原来这凶手正是农夫的邻居,平日里因为发生口角,所以邻居就把农夫的牛舍头给割了,好让农夫私自把牛给杀了而受到处罚。在得知农夫真的把牛给杀了并拿到集市上面卖,凶手便主动去报案说农夫私自杀牛,以为衙门会处罚农夫,没想到包拯把他抓了...

13315044632:包拯巧断牛舌案
东宜答:包拯的牛舌案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有一天,有人来县府告状,说他的牛被人割了舌头,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人干的。包拯猜测是仇家所为,于是心生一计,让这人回家把牛宰了卖肉。牛的主人也知道这断舌之牛活不长,只得回家,杀牛卖肉。不久,有人来县府告断舌之牛的主人私宰耕牛。包拯知这正是那仇家...

13315044632:包拯断牛的主要内容简短
东宜答:包拯看李安鬼头鬼脑的样子,就紧盯着他问:“你告他私杀耕牛,你说,他为什么要杀牛?” “因为那牛舌……”刚说到这儿,李安发现说错了,忙闭住嘴。包拯猛一下站起来,“啪”的一拍惊堂木,追问说:“说!牛舌头怎么样?”“牛舌头被割了……” “你怎么知道牛舌头被割了?”李安被问得张口...

13315044632:民间传说包拯审过一个很有名的案件,这一案件是什么呢?
东宜答:包拯在安徽当县令时审的。当时有个养牛人来到他那里告状,说是家中养着的牛,牛舌头被人给割掉了。牛在那个时候是属于比较贵重的物品,在那个时代牛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朝廷也是禁止私自宰杀耕牛,所以这个案情还是比较严重的。牛没有了舌头,眼看也是活不成了。包拯就让报案的人回去把牛宰了,出卖牛肉以...

13315044632:宋朝奇案:牛舌头被人偷了,包拯:把牛宰了,小偷自然会来呢?
东宜答:慢慢地没有线索,差兵也只能就此作罢。但包拯一眼便看出端倪,随后低头沉吟,忽而豁然开朗,颔首轻笑道:“你去把牛宰了吧,杀了牛小偷自然便来自首了”。农夫也是一愣,但毕竟获得官府同意,他便向大人告退,回家杀牛。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机灵的贼说到头也是贼,贼人贼胆,坏人坏...

13315044632:包公是怎么断案的?
东宜答:包公所断的案件:1、牛舌案 一个农民报案说他家的牛无端被人割了舌头,这时候包公说,那你就干脆把牛杀了肉吧。农民听衙门老爷都这么说了,自然就回家把牛杀了。这时候,当地的一个无就来举报这个农民说他私率耕牛了,包公立刻派人把这个无赖抓了起来,问他:“你为啥要割别人家牛的舌头?”原...

13315044632:老农的牛半夜被人割掉舌头了,包拯是怎么断案的?
东宜答:看到这里,有人便会疑问了,这个人为什么只割掉了牛的舌头?而不是割掉鼻子、眼睛?又或者为什么不直接把牛杀死?包拯在看到牛舌之时,便已经明白了,割牛舌的人意图不在牛,而是在于养牛的农夫。割掉牛舌头的牛无法存活农夫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眼睁睁看着这头牛饿死,要么就把牛杀掉。若是把牛杀...

13315044632:农夫的牛被割了舌头,包拯:回家把牛宰了,凶手自会归案自首
东宜答:第二天一大早,县衙外就来了一个鬼鬼祟祟的人,说是要举报,包拯让人把他带进县衙,问他有什么事情。 此人称他和昨天牛舌被割的农夫是一个村子的,他声称要告发农夫,因为他发现农夫昨天晚上把牛给杀了,违反了宋朝法律。 包拯一听,大声喝到:“大胆小人,你为什么要割牛的舌头。”告密的人...

13315044632:农民报案牛舌被割了,包拯:把牛杀了,隔天凶手就能抓到!这是什么原理...
东宜答:农民报案牛舌被割了,包拯:把牛杀了,隔天凶手就能抓到!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漫长的进程中,涌现出的清官好官不计其数,但是人们只要一提起清官廉吏,可能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第一个人就会是宋朝的包拯,这足以看出他是多么深受爱戴。他的形象从书本上走出,随着影视剧的播出,更是成为了...

13315044632:农夫报案牛舌头被人偷割了,包拯把牛杀了,小偷必来自首为什么呢?
东宜答:此时,包拯又差人带来了老汉,两人一见面,事情就跃然纸上了,原来此前二人结仇,此人深知私杀耕牛会获刑,于是将牛舌割掉,等待耕牛流血而死之后,再嫁祸老汉私杀耕牛,以此报复。此时若是碰到昏庸无能的官员,老汉可能会因此受冤获刑,贼人将会得逞,但是谁料到包大人早就看穿事实,假借老汉被迫杀牛,...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