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谁知道有性蔡的,有名的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多个姓蔡的名人,哪几位最有名。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蔡邕、蔡文姬、蔡元培、蔡伦、蔡锷、蔡铤楷等等
蔡 伦:东汉宦官。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 进造纸术,采9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时称"蔡侯 纸"。被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 邕:东汉时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博学多才,爱好辞章, 精通音律。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以定"六经"文字而著称,世称"熹 平石经"。而且还是东汉四大画家(其他为:刘褒、赵岐、张衡)之 一。又工隶书,创"飞白"书。
蔡 琰:东汉女诗人,蔡邕之女,字文姬,故又称蔡文姬。博学 有才辩,且通音律,有"才女"之称。以《胡笳十八拍》著称。 蔡 襄:北宋时杰出书法家。工书善画。其正楷端重沉着,行书 淳淡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谓"散草"、"飞草"自成一体。与苏轼、 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蔡 泽:战国时燕人。秦相国,以善辩多智著称。
蔡锡勇:清末洋务派。他受张之洞之命,创办湖北炮厂,织布局 ,马鞍山煤矿局等。并精通速记术,将速记应用于翻译,是中国速记 的创始人。
△蔡楚生,(1906-1968)电影导演。广东潮阳人。1927年进入电影界。曾编导《都会的早晨》、《渔光曲》、《新女性》、《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郑君里合作)。
△蔡锷,(1882-1916)近代军事家。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清宣统三年(1911)在云南领导新军起义,被举为云南都督。1915年12月,在云南发动护国军起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后任四川督军。1916年赴日本治病,不久病逝。
△蔡和森,(1895-1931)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字润寰,号泽膺,湖南湘乡人。曾同毛泽东一起建立新民学会并创办《湘江评论》。五四运动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冬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共第二至六届中央委员。1925年领导五卅运动。1931年夏在香港被捕,同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蔡廷锴,(1892-1968)爱国将领。广东罗定人,字贤初。广东陆军讲武堂毕业。曾任国民党第19路军军长、副总指挥。1932年1月28日率领19路军与上海人民共同抵抗日军侵略。1933年11月,与李济深、蒋光鼐等发动福建事变,建立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48年在香港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蔡元培,(1868-1940)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子民,浙江绍兴人。清光绪进士。光绪二十四年(1898)投身于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曾参加同盟会。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积极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1940年在香港病逝。著有《蔡元培全集》。

蔡 邕: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南)人,东汉时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博学多才,通经史、音律、天文,善散文词赋,又工隶书,曾创“飞白”书,且善画,是东汉四大画家之一。
蔡 伦:桂阳(今湖南省郴州)人,东汉宦官,改进了造纸术,他总结西汉以来用汀质纤维造纸的经验,创造用树皮、麻头、敝布、渔网造纸之法。时称蔡侯纸。被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 襄:兴化仙游(今属福建省)人,北宋时杰出书法家,工书善画,其楷、行、草书皆具特色,为“宋四家”之一。著有《茶录》、《荔枝谱》等。
蔡 锷:湖南省邵阳人,自幼聪明好学,立志献身我国民族事业,早年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反对封建专制,为我国的共和事业奉献了终生。
蔡 畅:湖南省双丰人,我国著名的女革命家、中共党员,早年积极参加民主救国运动,历任全国妇联主席、中央政府委员、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陈留圉人,蔡邕之女,东汉时著名女诗人,她天生丽质,博学有才辨,且通音律,有“才女”之称。其入胡的故事家喻户晓,作品《胡笳十八拍》尤为著名。
蔡元定:福建省建阳人,南宋著名理学家,自幼学习孔孟和“二程”理学,博学而聪悟,在理学、易学与音律研究等方面均有成就,著有《大衍详说》、《皇极经世》、《八图阵》传世。
蔡元培:浙江省绍兴人,早年参加民主革命运动,积极倡导科教育人,实行先进办学方针,提倡民主、科学,曾先后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司法部长等职。
蔡和森:湖南省双丰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早年积极倡导并参加革命运动,历任我党重要职务,后因被叛徒出卖而壮烈牺牲。
蔡廷锴:广东省罗定县龙岩乡人,著名的爱国将领,早年从军,积极投入革命斗争事业,曾在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中奋勇抗击日军进攻,给予其沉重打击,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写下光辉篇章。
蔡锡勇:清末洋务派。他受张之洞之命,创办湖北炮厂,织布局 ,马鞍山煤矿局等。并精通速记术,将速记应用于翻译,是中国速记的创始人。
蔡雄:(1907—1927),大革命时期温州地区的学运先驱,浙江瑞安人。1924年参加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温州学生救国联合会领导人和共青团温州支部书记。1927年5 月在温州被捕,拒不招供,遭受毒刑后双臂和大腿全被打断,仍一身傲骨,视死如归。5 月23日,血肉模糊的蔡雄被敌人装入箩筐,抬往刑场就义,死时年仅20岁。

蔡 邕: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南)人,东汉时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博学多才,通经史、音律、天文,善散文词赋,又工隶书,曾创“飞白”书,且善画,是东汉四大画家之一。
蔡 伦:桂阳(今湖南省郴州)人,东汉宦官,改进了造纸术,他总结西汉以来用汀质纤维造纸的经验,创造用树皮、麻头、敝布、鱼网造纸之法。时称蔡侯纸。被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 襄:兴化仙游(今属福建省)人,北宋时杰出书法家,工书善画,其楷、行、草书皆具特色,为“宋四家”之一。著有《茶录》、《荔枝谱》等。
蔡 锷:湖南省邵阳人,自幼聪明好学,立志献身我国民族事业,早年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反对封建专制,为我国的共和事业奉献了终生。
蔡 畅:湖南省双丰人,我国著名的女革命家、中共党员,早年积极参加民主救国运动,历任全国妇联主席、中央政府委员、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陈留圉人,蔡邕之女,东汉时著名女诗人,她天生丽质,博学有才辨,且通音律,有“才女”之称。其入胡的故事家喻户晓,作品《胡茄十八拍》尤为著名。
蔡元定:福建省建阳人,南宋著名理学家,自幼学习孔孟和“二程”理学,博学而聪悟,在理学、易学与音律研究等方面均有成就,著有《大衍详说》、《皇极经世》、《八图阵》传世。
蔡元培:浙江省绍兴人,早年参加民主革命运动,积极倡导科教育人,实行先进办学方针,提倡民主、科学,曾先后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司法部长等职。
蔡和森:湖南省双丰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早年积极倡导并参加革命运动,历任我党重要职务,后因被叛徒出卖而壮烈牺牲。
蔡廷锴:广东省罗定县龙岩乡人,著名的爱国将领,早年从军,积极投入革命斗争事业,曾在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中奋勇抗击日军进攻,给予其沉重打击,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写下光辉篇章。
蔡锡勇:清末洋务派。他受张之洞之命,创办湖北炮厂,织布局 ,马鞍山煤矿局等。并精通速记术,将速记应用于翻译,是中国速记的创始人。

蔡文姬的爸爸

蔡鄂

蔡廷锴

蔡伦造纸

抗元英雄蔡蒙吉

宰相蔡京

多明显阿 蔡文姬

在中国历史上有多个姓蔡的名人,哪几位最有名。~

蔡 邕: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南)人,东汉时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博学多才,通经史、音律、天文,善散文词赋,又工隶书,曾创“飞白”书,且善画,是东汉四大画家之一。
蔡 伦:桂阳(今湖南省郴州)人,东汉宦官,改进了造纸术,他总结西汉以来用汀质纤维造纸的经验,创造用树皮、麻头、敝布、渔网造纸之法。时称蔡侯纸。被后世传为我国蔡姓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 襄:兴化仙游(今属福建省)人,北宋时杰出书法家,工书善画,其楷、行、草书皆具特色,为“宋四家”之一。著有《茶录》、《荔枝谱》等。
蔡 锷:湖南省邵阳人,自幼聪明好学,立志献身我国民族事业,早年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反对封建专制,为我国的共和事业奉献了终生。
蔡 畅:湖南省双丰人,我国著名的女革命家、中共党员,早年积极参加民主救国运动,历任全国妇联主席、中央政府委员、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陈留圉人,蔡邕之女,东汉时著名女诗人,她天生丽质,博学有才辨,且通音律,有“才女”之称。其入胡的故事家喻户晓,作品《胡笳十八拍》尤为著名。
蔡元定:福建省建阳人,南宋著名理学家,自幼学习孔孟和“二程”理学,博学而聪悟,在理学、易学与音律研究等方面均有成就,著有《大衍详说》、《皇极经世》、《八图阵》传世。
蔡元培:浙江省绍兴人,早年参加民主革命运动,积极倡导科教育人,实行先进办学方针,提倡民主、科学,曾先后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司法部长等职。
蔡和森:湖南省双丰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早年积极倡导并参加革命运动,历任我党重要职务,后因被叛徒出卖而壮烈牺牲。
蔡廷锴:广东省罗定县龙岩乡人,著名的爱国将领,早年从军,积极投入革命斗争事业,曾在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中奋勇抗击日军进攻,给予其沉重打击,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写下光辉篇章。
蔡锡勇:清末洋务派。他受张之洞之命,创办湖北炮厂,织布局 ,马鞍山煤矿局等。并精通速记术,将速记应用于翻译,是中国速记的创始人。
蔡雄:(1907—1927),大革命时期温州地区的学运先驱,浙江瑞安人。1924年参加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温州学生救国联合会领导人和共青团温州支部书记。1927年5 月在温州被捕,拒不招供,遭受毒刑后双臂和大腿全被打断,仍一身傲骨,视死如归。5 月23日,血肉模糊的蔡雄被敌人装入箩筐,抬往刑场就义,死时年仅20岁。
蔡仪(1906.6.2——1992.2.28)中国当代机械自然唯物主义美学家。原名蔡南冠。湖南攸县人。早年曾留学日本等。建国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兼研究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 在美学思想上,他撇开美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机械地运用自然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美学,提出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把美学研究引向了又一错误方向。有人把蔡仪解读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此种解读存在极大偏差,是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实际弄清楚,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精髓!主要美学著作:《新艺术论》、《新美学》、《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主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和《美学原理》。
蔡斌:(1966—今),浙江慈溪人,排球运动员、教练员,97年担任上海女排主教练,99年开始执教国青队,2009年当选国家女排主教练。
蔡 騄 男,19209月生,浙江省吴兴县人。1943年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外语水平能阅读翻译英文、德文、日文科技资料并担任译审工作;在口译方面能用英语与外国专家直接对口。本人退休前担任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享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待遇。主要社会学术团体兼职:黄石市科技外语研究会、黄石市科技口语研究会、黄石市土建学会名誉理事长。本人技术专长:工业、民用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铁路桥梁施工;国外科技资料的翻译与评审。退休后91年—95年曾任湖南省政协基建办公室技术负责人。60年以前完成湖南长沙钢厂、衡阳硅钢片厂、株洲钢厂等规划设计;负责完成湖北大冶湖一号铁路桥,在施工中采用土的电动双液硅化加固法,使桥台贯入阻力提高60%,中墩贯入阻力提高130%,地基承载承力提高一倍。70年代参加武钢一米七轧机连铸车间引进工程建设,80年代参加江西贵溪冶炼厂引进工程建设分别担任引进技术资料的全部翻译及审定工作。著述:《蓄热法冬季施工》、《防水工程施工总结》、西德引进武钢连铸车间各项技术资料翻译共1000万字,贵溪冶炼厂引进日本成套设备技术资料共500万字。80年代负责组织编写中国有色总公司持种结构施工操作规程等。
蔡 敦 男,1932年生,广东潮州人。汕头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从事口腔 科专业30多年,有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医疗医德良好,深受汕头地区口腔疾患者的赞扬 。其医疗特长是额面外科的治疗。曾抢救危重的下额骨血管瘤大出血病例多例,在1990年第 三届全国口腔额面外科学术会议发表的《下额骨血管瘤治疗病例探讨》被收入专集。并成功 地为年纪仅11岁的患者切除先天性巨舌症。所写论文《先天性巨舌症(淋已管瘤)切除术改 进法探讨》曾在1990年汕头市中华医学会分会学术论文宣读。汕头市的口腔额肿瘤病例较多 ,在开展额面外科时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挽救了不少口腔肿瘤病人。他在1970年—1977年 7年中共成功摘除14例额骨肿瘤,病例中有上、下颌骨巨大肿瘤及上颌骨恶性肿瘤,对颌面 部整容手术颇有研究。30年中曾为数千先天性唇胯裂进行过整容手术,深受患者好评,对常 见的口腔疾息牙周病亦有研究,用中西结合为数千患者治疗,效果尚好,为疾患解除痛苦, 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蔡 俊 男,1938年11月生,江苏徐州人。主任医师。大学文化。现任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医院主任,疑难病专家门诊主任,传统医学博土,国际传统医学会国际中医药学院、香港中华中医药学院教授,国际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理事,香港名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国颈椎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传统医学会委员,世界医药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传统医学风湿病研究员,中国福州生物医学研究所及中国侨光医药保健科研所研究员。从事医、研、教40年,擅长男女老幼诸般疑难病症,对于骨科、精神、神经科、内分泌、类风湿、脑瘫、脑萎缩、重症肝胆疾病,以及各类癌症等治疗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尤对于各类骨质增生,颈、腰椎病,以及各类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的造诣极深。成为国内外知名度颇高的疑难病治疗专家。独创的“小刀疗法”,以小手术代替大开刀,为一些腰痛、颈椎病、淋巴结核、癫痫、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病在治疗上开拓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著医案2部,参著医书21部。经常参加、主持国内大型学术会。撰有《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论文荣获1992年国际医药科技进步奖;《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滕蚣汤配合小刀疗法治疗腰椎病》二篇论文,获1994年国家级特等奖,分获“振兴国医”金质勋章各1枚;肝癌》、《肺癌的治疗进展与讨论》2篇论文荣获第六届国际优秀论文一等奖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等3篇论文1996年评为世界优秀论文一等奖;1998年应邀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跨世纪医学新进展暨世界名医颁奖大会,其论文《腰椎病的治疗进展及讨论》荣获世界优秀一等金杯奖,同年应邀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四届传统医学授奖大会,其论文《强直性脊柱炎的误诊与治疗展望》荣获优秀成果奖、获金牌、金杯奖。共撰文190余篇,国内获奖162篇,国际获奖24篇。国际医学部及美国传记协会指定为1999年全世界科学名人并颁发金牌纪念。因在本世纪内取得了辉煌成就,国际医学部授予其“世界紫荆花医学金奖”、“20世纪风云人物医学家金奖”。
5.1 蔡顺礼中将
蔡顺礼(1913-——),江西省吉安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1师3团青年干事,2团连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第12团总支部书记,中央保卫营政治委员,红一军团骑兵连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骑兵营、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兼干部科科长,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党校组教科科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除奸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9旅、7旅政治委员,第8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19兵团65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武装保卫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政治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察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5.2 蔡永少将
蔡永(1919-2001),江西省泰和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第2师4团战士、宣传员、团政治处青年干事,第2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三、四、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政治处干事、营政治教导员,苏鲁豫支队鲁南独立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4师10旅28团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淮海军分区特务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支队政治处主任、支队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和段村、襄安、钱上集及苏鲁豫、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多次反扫荡、反蚕食战斗,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6师17团团长,师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39军116师副师长等职。指挥所部参加了怀德、昌图、四平、彰武、闻家屯战斗和平津、湘西、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9军145师师长兼广西平乐军分区司令员、军参谋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3军参谋长,后兼志愿军空军前方指挥所参谋长、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前方指挥所参谋长。回国后,任空3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空军某军军长,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参与指挥了湘西剿匪、抗美援朝中的空战等战斗,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国土防空作战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9月10日因病在大连逝世,享年83岁。
5.3 蔡长元少将
蔡长元(1917-——),四川省宣汉县人。1933年红军打开宣汉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9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9军第27师79团3营通讯员。1934年到团部当了青年干事,1936年10月,红9军西渡黄河,转战河西走廊。所在的27师在古浪受挫,1000余人仅剩400余人突围出来。红9军经过两次倪家营子缩编为一个团,只有5个连。随红9军残部向西走了两天,又奉命重返梨园口,掩护红30军西进。在梨园口血战了一场,部队开始分散突围。时任军供给部部长吴先恩(后授中将衔)的警卫员,他和吴先恩突围后,在祁连山躲了三个月,过着野人的生活。后来两人出山,昼伏夜行,沿途乞讨,在凉州被敌人冲散。几经辗转,投奔了邓宝珊部。1937年,在邓宝珊部打听到我军的消息,带枪找到了八路军358旅。不久,被送往延安抗大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毕业后,分配到晋察冀军区任组织部青年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4纵11旅政治部主任,1947年,杨成武将善于打山地战的11旅充实到3纵,改称3纵9旅,升任旅副政治委员。第9旅在清风店战役中露了一手,一天一夜走了200多里,抢先到达清风店,取得了清风店战役的胜利。任9旅政治委员时,率领9旅两天一夜走了300多里山路,赶到新保安镇,完成了对敌35军“围而不打”的任务。9旅还有一个记录:两天三夜,走了500来里,9旅因此有“神行太保”的美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第3纵9旅改编为63军198师,做了多年政工干部的出任189师师长。在太原战役中,198师激战攻克太原外围核心工事双塔寺,活捉了敌人一名军长,被授予“立功太原”红旗。在兰州战役中,彭德怀点名189师的老红军团566团主攻豆家山,566团占领豆家山一号阵地,565团占领二号阵地,189师又血战7个小时,打退了敌军的反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189师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189师师长,在第五次战役中,189师在铁原阻击美军4个机械化师和2个南韩师进攻,以保证我军主力的安全。美军利用现代化武器的威力,天上飞机狂轰烂炸,地面坦克开道,火焰喷射器跟进喷烧,189师整整阻击了三天。1953年回国,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7年升任第24军副军长,1961年升任第66军政治委员,1963年回到第63军任政治委员。在邢台大地震救灾工作中,第63军出色的纪律和作风受到周恩来的赞扬,后来周恩来将189师调入北京卫戍区。1967年因患重病离职休息,1979年自愿到陕西省军区任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5.4 蔡长风少将
蔡长风(1910-2001),江西省吉水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战士,红12军第36师军需处管理员、粮秣股股长、军需处处长,红1军团第2师5团供给处主任、师供给处处长。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供给处主任,115师后方留守处主任、科长,教导第5旅供给部部长,新四军独立旅供给部部长,鲁南县财政科长兼税务局长,鲁南行署财政科长,旅供给部部长,山东滨海军区供给部部长、后勤部部长兼政委等职。随部队东渡黄河,首战平型关,回师晋西,挺进鲁南,圆满完成了战时物资的供应保障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山东野战军供给部部长,华东野战军供给部部长,华东军区供给部副部长,第三野战军供给部部长等职,参加了鲁南、鲁中、莱芜、孟良崮、临驹、南麻、泰安、济南、许昌、洛阳、开封、淮海、渡江、南京、上海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0兵团后勤部部长,华东军区海军后勤部部长,海军财务部部长,海军后勤部副部长,海军后勤部顾问等职。为建立和完善海军后勤保障体系作出了贡献。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1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5.5 蔡炳臣少将
蔡炳臣(1915-1978),河南商城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73师217团排长,商城县区游击队政治指导员、便衣队队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4支队7团政治处主任,第2师4旅11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松江军区第2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4野战军第40军153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军师政委,吉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广东公安总队第二政委治委员,湖北省军区独立师政治委员,河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8年8月24日逝世,终年63岁。
5.6 蔡爱卿少将
蔡爱卿(1913-1978),湖南省岳阳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4师9团排长,第11团连长,第12团副营长、营长,第11团参谋长。1931年参加了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一纵队中队长、大队长,第38团团长。1942年日军炮制了在沁源建立“山岳剿共实验区”的计划,刘伯承、邓小平指示对入侵之敌实行长期围困、逼走逼死的方针,把敌人据点内的群众全部动员起来,实行彻底空室清野。38团和沁源县委组成了“沁源围困指挥部”,任总指挥,将全县划分为11个“战区”,以部队为骨干,和游击队民兵组成了13个游击集团,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围困战。后任太岳军区第1军分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4纵11旅副旅长,第9纵25旅旅长,豫西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河南军区警备2旅旅长。参加了上党、邯郸等战役。1946年获战斗英雄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高射炮师师长,华南军区防空司令部副司令员,中南军区防空部队副司令员,广州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8年3月3日逝世,终年65岁。
5.7 当代将军
蔡毓通少将
蔡毓通(1931-——),山东省荣成市成山卫镇柳夼村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连长。参加过解放战争中的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作战和解放福建、夏门东山岛等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报话站站长、团参谋长、卫星测控站站长、某基地后勤部部长,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第26基地(西昌卫星发射测量控制中心)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尉官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解放勋章。1988年9月被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蔡鸿猷烈士蔡鸿猷(1897年—1928年10月6日),男,汉族。乳名德宣,字辉甫,号哲臣,浙江缙云小章村人。 蔡鸿猷于1915年县立第一高等五云小学毕业后,蔡鸿猷随父母迁居兰溪县(今兰溪市)马埠区方家租种地主土地,后任小学教员。1919年,外出从军,在浙江陆军中服务。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入浙江陆军无线电话教导队第一期学习。1924年8月,受组织选派从上海大学考入中国国民党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学习。在校其间,先后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第一次东征、削平滇桂军叛乱等战斗。1925年9月军校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连党代表等职,参加了广东革命军第二次东征。1926年,奉调广东革命政府财政部缉私卫商总队(后改名税警团)任第一团第一营党代表。1927年2月,任税警团上校党代表。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为革命政府筹集经费、打击走私、查禁烟苗和维护经济秩序,与军阀和帝国主义反动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同年4月15日,广州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员遭抓捕。他也于4月16日被捕入狱,关押在广州郊外南石头惩戒场。经数次拷审,始终坚贞不屈,还劝前来探监的同乡同学吴震参加共产党。后转囚于国民党广州公安局拘留所。1928年10月5日,审讯后押回狱中,写下给父母的遗书和诗二首。其一首:“赤血染黄花,磷光照万家。两度中秋月,半生志未酬。”1928年10月6日,拖着脚镣手铐,昂首挺胸,迈向刑场,英勇就义于广州郊外。 1951年中央内务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蔡永祥烈士
蔡永祥(1948-1966),安徽省肥东县湖滨乡(现六家畈镇)大蔡村(曾名大红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66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入伍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3支队3连(现为武警3支队3中队)战士,成为一名守卫钱塘江大桥的哨兵。蔡永祥立志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以董存瑞、雷锋、欧阳海、王杰、刘英俊等英雄模范为榜样,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在连队里,时时处处把方便让给他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平时搞内务卫生,站岗放哨,事事抢在前面,还经常帮助战友洗衣服、洗被单,帮助伙房挑水、洗菜、做饭,被同志们称为“半个炊事员”。
1966年10月10日凌晨,蔡永祥守卫在钱塘江大桥上。2时34分,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向大桥飞驰而来,蔡永祥突然发现离他40多米的铁轨上,横着一根大木头。为保证列车的安全,蔡永祥不假思索地抱住大木头跃出铁轨。列车安全地停在大桥上,而年仅18岁的蔡永祥却在火车强大气流冲撞下壮烈牺牲。
为表彰他的英雄业绩,中共南京军区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1968年10月29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在钱塘江大桥北面的月轮山上,蔡永祥塑像和事迹陈列室落成,以志纪念。从1968年11月到1978年12月,陈列馆接待各界瞻仰人士达480多万人次,接待来自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华侨、港澳同胞,计102批,共1000多人次。

1、蔡伦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
2、蔡邕
蔡邕(yōng)(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蔡邕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后因罪被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
董卓掌权时,强召蔡邕为祭酒。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董卓被诛杀后,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叹而被下狱。
不久便死于狱中,年六十。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
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唐张怀瓘《书断》评蔡邕飞白书“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他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仍存四千卷。有文集二十卷,早佚。明人张溥辑有《蔡中郎集》,《全后汉文》对其著作也多有收录。
3、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
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4、蔡元培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
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7年参与发起“护国救党运动”,认为应当清党但反对杀人。
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并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5、蔡和森
蔡和森(1895—1931),字润寰,号泽膺,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蔡和森同志是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担任过中共中央代理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两广省委书记。
1895年3月,蔡和森出生于上海,后随母亲回到家乡湖南双峰。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
1921年10月,蔡和森从法国归来,在中共三大、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局委员,参与中央领导工作。并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随后又兼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1年,蔡和森在组织广州地下工人运动时遭叛徒出卖被捕,牺牲在广州军政监狱,终年36岁。2009年9月14日,蔡和森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姓

相关要点总结:

13240966849:蔡姓最出名的名人,史上蔡姓名人都有谁?
苍伯答:1、蔡伦 蔡伦(?-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13240966849:姓蔡的古今中外名人有哪些啊
苍伯答:1. 蔡邕:字伯喈,东汉时期文学家、书法家,出生于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南)。他博学多才,通经史、音律、天文,擅长散文和词赋,又工于隶书,首创“飞白”书体,且擅长绘画,是东汉四大画家之一。2. 蔡伦:字敬仲,东汉宦官,出生于桂阳(今湖南省郴州)。他改进了造纸术,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创造...

13240966849:谁知道有性蔡的,有名的人物?
苍伯答:蔡 琰:东汉女诗人,蔡邕之女,字文姬,故又称蔡文姬。博学 有才辩,且通音律,有"才女"之称。以《胡笳十八拍》著称。 蔡 襄:北宋时杰出书法家。工书善画。其正楷端重沉着,行书 淳淡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谓"散草"、"飞草"自成一体。与苏轼、 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蔡 泽:战国时...

13240966849:请说出我国古代中姓蔡的9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苍伯答:蔡锷 南朝宋代画家:蔡斌 齐国有大夫:蔡朝 楚国有大夫:蔡鸠居 晋国有太史:蔡墨 东汉还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 其女蔡琰,字文姬,博学善诗,通音律,有《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金朝有文学家;蔡松年、蔡珪。元代有江西农民起义首领:蔡五九。明代有四川农民起义首领;蔡伯贯。

13240966849:历史中姓“蔡”的有什么名人?
苍伯答:回答:蔡伦:造纸的

13240966849:姓蔡的名人有哪些!!!
苍伯答:蔡锷 蔡伦 蔡国庆

13240966849:历史上姓蔡的名人
苍伯答:历史上姓蔡的名人:蔡 邕: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南)人,东汉时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博学多才,通经史、音律、天文,善散文词赋,又工隶书,曾创“飞白”书,且善画,是东汉四大画家之一。蔡 伦:桂阳(今湖南省郴州)人,东汉宦官,改进了造纸术,他总结西汉以来用汀质纤维造纸的经验,创造用树皮...

13240966849:古代有多少姓蔡的著名人物
苍伯答:蔡伦 东汉 50年-121年 桂阳郡 尚方令、改进造纸术 蔡邕 东汉 133年—192年 陈留郡圉 文学家、书法家 蔡文姬 东汉 生卒不详 陈留郡圉 女诗人 蔡襄 北宋 1012年-1067年 泉州府 书法家,政治家 蔡元定 南宋 1135年-1198年 建宁府建阳 ...

13240966849:蔡氏有哪些历史名人
苍伯答:有:蔡邕、蔡伦、蔡襄、蔡文姬、蔡京等。1、蔡邕 蔡邕(yōng)(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后...

13240966849:姓蔡的名人有哪些?
苍伯答:历史上姓蔡的名人有蔡襄、蔡伦、蔡元定、蔡元培、蔡琰。1、蔡襄 字君谟,号莆阳居士,谥号忠惠,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人。中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书法家和茶学专家。著有《茶录》、《荔枝谱》等书。2、蔡伦 字敬仲,东汉桂阳郡耒阳人。他改进了东汉时的造纸技术,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把树皮、破...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