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电力电缆终端制作安装是什么意思 户内干包式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1KV以下|35 以下)...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一、高压电缆头的基本要求
  电缆终端头是将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部件,电缆中间头是将两根电缆连接起来的部件,电缆终端头与中间头统称为电缆附件。电缆附件应与电缆本体一样能长期安全运行,并具有与电缆相同的使用寿命。良好的电缆附件应具有以下性能:
  线芯联接好:
  主要是联接电阻小而且联接稳定,能经受起故障电流的冲击;长期运行后其接触电阻不应大于电缆线芯本体同长度电阻的1.2倍;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振动、耐腐蚀性能;此外还应体积小、成本低、便于现场安装。
  绝缘性能好:
  电缆附件的绝缘性能应不低于电缆本体,所用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要低,在结构上应对电缆附件中电场的突变能完善处理,有改变电场分布的措施。
  2、电场分布原理
  高压电缆每一相线芯外均有一接地的(铜)屏蔽层,导电线芯与屏蔽层之间形成径向分布的电场。也就是说,正常电缆的电场只有从(铜)导线沿半径向(铜)屏蔽层的电力线,没有芯线轴向的电场(电力线),电场分布是均匀的。
  在做电缆头时,剥去了屏蔽层,改变了电缆原有的电场分布,将产生对绝缘极为不利的切向电场(沿导线轴向的电力线)。在剥去屏蔽层芯线的电力线向屏蔽层断口处集中。那么在屏蔽层断口处就是电缆最容易击穿的部位。
  电缆最容易击穿的屏蔽层断口处,我们采取分散这集中的电力线(电应力),用介电常数为20~30,体积电阻率为108~1012Ω•cm 材料制作的电应力控制管(简称应力管),套在屏蔽层断口处,以分散断口处的电场应力(电力线),保证电缆能可靠运行。
  要使电缆可靠运行,电缆头制作中应力管非常重要,而应力管是在不破坏主绝缘层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分散电应力的效果的。在电缆本体中,芯线外表面不可能是标准圆,芯线对屏蔽层的距离会不相等,根据电场原理,电场强度也会有大小,这对电缆绝缘也是不利的。为尽量使电缆内部电场均匀,芯线外有一外表面圆形的半导体层,使主绝缘层的厚度基本相等,达到电场均匀分布的目的。
  在主绝缘层外,铜屏蔽层内的外半导体层,同样也是消除铜屏蔽层不平,防止电场不均匀而设置的。
  为尽量使电缆在屏蔽层断口处电场应力分散,应力管与铜屏蔽层的接触长度要求不小于20mm,短了会使应力管的接触面不足,应力管上的电力线会传导不足(因为应力管长度是一定的),长了会使电场分散区(段)减小,电场分散不足。一般在20~25mm左右。
  在做中间接头时,必须把主绝缘层也剥去一部分,芯线用铜接管压接后,用填料包平(圆)。有二种制作方法:
  热缩套管: 用热缩材料制作的主绝缘套管缩住,主绝缘套管外缩半导体管,再包金属屏蔽层,最后外护套管。
  预制式附件: 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为中空的圆柱体,内孔壁是半导体层,半导体层外是主绝缘材料。
  预制式安装要求比热缩的高,难度大。管式预制件的孔径比电缆主绝缘层外径小2~5mm。
  中间接头预制管要两头都套在电缆的主绝缘层外,各与主绝缘层连接长度不小于10mm。电缆主绝缘头上不必削铅笔头(在电缆芯线上尽量留半导体层)。
  铜接管表面要处理光滑,包适量填料。
关键技术问题:附件的尺寸与待安装的电缆的尺寸配合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另外也需采用硅脂润滑界面,以便于安装,同时填充界面的气隙,消除电晕。预制附件一般靠自身橡胶弹力可以具有一定密封作用,有时可采用密封胶及弹性夹具增强密封。预制管外面同热缩的一样,半导体层和铜屏蔽层,最外面是外护层。目前35KV以上电压的基本上都用预制式电缆附件。
  三、电缆附件适用标准
  电缆附件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IEC标准:
  IEC62067《额定电压150kV(Um=170kV)以上至500kV(Um=550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
  IEC60840《额定电压30kV(Um=36kV)以上至150kV(Um=170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
  IEC60859《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的电缆联接装置》;
  IEC60502《额定电压1kV(Um=1.2kV)以上至30kV(Um=36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IEC60055《额定电压18/30kV及以下纸绝缘金属护套(带有铜或铝导体,但不包括压气和充油电缆)》第1部分"电缆及附件试验"中第七章:附件的型式试验;
  IEC61442《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方法》。
  第二层次:国家标准(GB标准):
  GB/Z 18890《额定电压220kV(Um=2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GB/T 11017《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GB5589《电缆附件试验方法》;
  GB9327《电缆导体压缩和机械连接接头试验方法》;
  GB14315《电线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GB11033《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已下放为JB/T8144
  行业标准:
  JB标准(机械行业协会标准);
  JB/T8144《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原GB11033;
  JB6464《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直通型绕包式接头》;
  JB6465《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瓷套式终端》;
  JB6466《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瓷套式终端》;
  JB6468《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绕包式终端》;
  JB7829《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热收缩式终端》;
  JB7830《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直通型热收缩式接头》;
  JB7831《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浇注式终端》;
  JB7832《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直通型浇注式接头》;
  JB/T8501.1《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塑料绝缘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预制装配式终端》;
  JB/T8503.2《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塑料绝缘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预制装配式接头》;

四、电缆终端电应力控制方法
  电应力控制是中高压电缆附件设计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电应力控制是对电缆附件内部的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实行控制,也就是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得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电缆附件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对于电缆终端而言,电场畸变最为严重,影响终端运行可靠性最大的是电缆外屏蔽切断处,而电缆中间接头电场畸变的影响,除了电缆外屏蔽切断处,还有电缆末端绝缘切断处。为了改善电缆绝缘屏蔽层切断处的电应力分布,一般采用
  以下几种方法:
  1、几何形状法
  采用应力锥缓解电场应力集中:
  应力锥设计是常见的方法,从电气的角度上来看也是最可靠的最有效的方法。应力锥通过将绝缘屏蔽层的切断处进行延伸,使零电位形成喇叭状,改善了绝缘屏蔽层的电场分布,降低了电晕产生的可能性,减少了绝缘的破坏,保证了电缆的运行寿命。
  采用应力锥设计的电缆附件有绕包式终端、预制式终端、冷缩式终端。
  2、参数控制法
  采用高介电常数材料缓解电场应力集中
  高介电常数材料:采用应力控制层---上世纪末国外开发了适用于中压电缆附件的所谓应力控制层。其原理是采用合适的电气参数的材料复合在电缆末端屏蔽切断处的绝缘表面上,以改变绝缘表面的电位分布,从而达到改善电场的目的。另一方法是增大屏蔽末端绝缘表面电容(Cs),从而降低这部分的容抗,也能使电位降下来,容抗减小会使表面电容电流增加,但不会导致发热,由于电容正比于材料的介电常数,也就是说要想增大表面电容,可以在电缆屏蔽末端绝缘表面附加一层高介电常数的材料。
  目前应力控制材料的产品已有热缩应力管、冷缩应力管、应力控制带等等,一般这些应力控制材料的介电常数都大于20,体积电阻率为108-1012Ω.cm。应力控制材料的应用,要兼顾应力控制和体积电阻两项技术要求。
  虽然在理论上介电常数是越高越好,但是介电常数过大引起的电容电流也会产生热量,促使应力控制材料老化。同时应力控制材料作为一种高分子多相结构复合材料,在材料本身配合上,介电常数与体积电阻率是一对矛盾,介电常数做得越高,体积电阻率相应就会降低,并且材料电气参数的稳定性也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长时间电场中运行,温度、外部环境变化都将使应力控制材料老化,老化后的应力控制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体积电阻率变大,应力控制材料成了绝缘材料,起不到改善电场的作用,体积电阻率变小,应力控制材料成了导电材料,使电缆出现故障。这就是应用应力控制材料改善电场的热缩式电缆附件为什么只能用于中压电力电缆线路和热缩式电缆附件经常出现故障的原因所在,同样采用冷缩应力管和应力控制带的电缆附件也有类似问题。

采用非线性电阻材料---非线性电阻材料(FSD)也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它利用材料本身电阻率与外施电场成非线性关系变化的特性,来解决电缆绝缘屏蔽切断处电场集中分布的问题。非线性电阻材料具有对不同的电压有变化电阻值的特性。当电压很低的时候,呈现出较大的电阻性能;当电压很高的时候,呈现出较小的电阻性能。采用非线性电阻材料能够生产出较短的应力控制管,从而解决电缆采用高介电常数应力控制管终端无法适用于小型开关柜的问题。
  非线性电阻材料亦可制成非线性电阻片(应力控制片),直接绕包在电缆绝缘屏蔽切断处上,缓解这一点的应力集中的问题。
  五、中低压电缆附件主要种类
  中低压电缆附件目前使用得比较多的产品种类主要有热收缩附件、预制式附件、冷缩式附件。它们分别有以下特点:
  1、热收缩附件
  所用材料一般为以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EVA)及乙丙橡胶等多种材料组分的共混物组成。该类产品主要采用应力管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亦即采用参数控制法缓解电场应力集中。主要优点是轻便、安装容易、性能尚好,价格便宜。
  应力管是一种体积电阻率适中(1010-1012Ωcm),介电常数较大(20--25)的特殊电性参数的热收缩管,利用电气参数强迫电缆绝缘屏蔽断口处的应力疏散成沿应力管较均匀的分布。这一技术一般用于35kV及以下电缆附件中。因为电压等级高时应力管将发热而不能可靠工作。
  其使用中关键技术问题是:
  要保证应力管的电性参数必须达到上述标准规定值方能可靠工作。另外要注意用硅脂填充电缆绝缘半导电层断口出的气隙以排除气体,达到减小局部放电的目的。交联电缆因内应力处理不良时在运行中会发生较大收缩,因而在安装附件时
  注意应力管与绝缘屏蔽搭盖不少于20mm,以防收缩时应力管与绝缘屏蔽脱离。热收缩附件因弹性较小,运行中热胀冷缩时可能使界面产生气隙,因此密封技术很重要,以防止潮气浸入。
  2、预制式附件
  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主要采用几何结构法即应力锥来处理应力集中问题。
  其主要优点是材料性能优良,安装更简便快捷,无需加热即可安装,弹性好,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是近年来中低压以及高压电缆采用的主要形式。存在的不足在于对电缆的绝缘层外径尺寸要求高,通常的过盈量在2~5mm(即电缆绝缘外径要大于电缆附件的内孔直径2~5mm),过盈量过小,电缆附件将出现故障;过盈量过大,电缆附件安装非常困难(工艺要求高)。特别在中间接头上问题突出,安装既不方便,又常常成为故障点。此外价格较贵。
  其使用中关键技术问题是:
  附件的尺寸与待安装的电缆的尺寸配合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另外也需采用硅脂润滑界面,以便于安装,同时填充界面的气隙。预制附件一般靠自身橡胶弹力可以具有一定密封作用,有时可采用密封胶及弹性夹具增强密封。
  3、冷缩式附件
  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冷缩式附件一般采用几何结构法与参数控制法来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几何结构法即采用应力锥缓解电场集中分布的方式要优于参数控制法的产品。
  与预制式附件一样,材料性能优良、无需加热即可安装、弹性好,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与预制式附件相比,它的优势在如安装更为方便,只需在正确位置上抽出电缆附件内衬芯管即可安装完工。所使用的材料从机械强度上说比预制式附件更好,对电缆的绝缘层外径尺寸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电缆附件的内径小于电缆绝缘外径2mm(资料上这样的,这与预制式附件要求2~5mm有偏差-编者)就完全能够满足要求。因此冷缩式附件施工安装比较方便。
其最大特点是安装工艺更方便快捷,安装到位后,其工作性能与预制式附件一样。
  价格与预制式附件相当,比热收缩附件略高,是性价比最合理的产品。
  其使用中关键技术问题与预制式附件相同。
  另外,冷缩式附件产品从扩张状况还可分为工厂扩张式和现场扩张式两种,一般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冷缩式附件多采用工厂扩张式,其有效安装期在6个月内,最长安装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否则电缆附件的使用寿命将受到影响。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冷缩式附件则多为现场扩张式,安装期限不受限制,但需采用专用工具进行安装,专用工具一般附件制造厂均能提供,安装十分方便,安装质量可靠。
  六、铅笔头问题
  制作电缆头(端头和接头)时,为什么在电缆端部将主绝缘层削"铅笔头"形状?不削会有什么害处?
  在制作终端头时,可以不削铅笔头。但是,如电缆绝缘端部与接线金具之间需包绕密封带时,为保证密封效果,通常将绝缘端部削成锥体,以保证包绕的密封带与绝缘能很好的粘合。在制作中间接头时,如果所装接头为预制型结构(含预制接头、冷缩接头),绝缘端部不要削成锥体,因为这种类型的接头,在接头内部中间部分都有一根屏蔽管,该屏蔽管的长度只比铜或铝连接管稍长,如电缆绝缘削成锥体,锥体的根部将离开屏蔽管,连接管部分的空隙将不会被屏蔽,从而影响到接头的性能,造成接头在中部击穿。如果所装接头为热缩型或绕包型结构时,绝缘端部必须削成锥体,即制成反应力锥,同时必须将锥面用砂带抛光,因为锥面的长度远大于绝缘端部直角边的长度,故而沿着锥面的切向场强远小于绝缘直角边的切向场强,沿锥面击穿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接头的性能。
  七、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
  电缆附件中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主要用于缓和分散电应力的作用,能否介绍一下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的材质构成,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中是否含有半导体成分?
  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的材质构成都是由多种高分子材料共混或共聚而成,一般基材是极性高分子,再加入高介电常数的填料等等。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中是否含有半导体成分这就要看生产厂家的材料配方了,有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八、电缆接地问题
  高压电力电缆的铜屏蔽和钢铠一般都需要接地,两端接地和一端接地有什么区别?制作电缆终端头时,钢铠和铜屏蔽层能否焊接在一块?制作电缆中间头时,钢铠和铜屏蔽层能否焊接在一块?
  35KV高压电缆多为单芯电缆,单芯电缆在通电运行时,在屏蔽层会形成感应电压,如果两端的屏蔽同时接地,在屏蔽层与大地之间形成回路,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样电缆屏蔽层会发热,损耗大量的电能,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通常采用一端接地的方式,当线路很长时还可以采用中点接地和交叉互联等方式。
  在制作电缆头时,将钢铠和铜屏蔽层分开焊接接地,是为了便于检测电缆内护层的好坏,在检测电缆护层时,钢铠与铜屏蔽间通上电压,如果能承受一定的电压就证明内护层是完好无损。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要求,用不着检测电缆内护层,也可以将钢铠与铜屏蔽层连在一起接地(我们提倡分开引出后接地)。
为什么高压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要采用特殊的接地方式?
  电力安全规程规定: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都采用两端接地方式,这是因为这些电缆大多数是三芯电缆,在正常运行中,流过三个线芯的电流总和为零,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外基本上没有磁链,这样,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就基本上没有感应电压,所以两端接地后不会有感应电流流过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但是当电压超过35kV时,大多数采用单芯电缆,单芯电缆的线芯与金属屏蔽的关系,可看作一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当单芯电缆线芯通过电流时就会有磁力线交链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使它的两端出现感应电压。
  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过电压或雷电冲击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可能击穿护套绝缘。
  此时,如果仍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则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将会出现很大的环流,其值可达线芯电流的50%--95%,形成损耗,使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发热,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电能,而且降低了电缆的载流量,并加速了电缆绝缘老化,因此单芯电缆不应两端接地。[个别情况(如短电缆或轻载运行时)方可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
  然而,当铝包或金属屏蔽层有一端不接地后,接着带来了下列问题:当雷电流或过电压波沿线芯流动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会出现很高的冲击电压;在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流经线芯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也会出现较高的工频感应电压,在电缆外护层绝缘不能承受这种过电压的作用而损坏时,将导致出现多点接地,形成环流。因此,在采用一端互联接地时,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护层上的过电压,安装时应根据线路的不同情况,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的一定位置采用特殊的连接和接地方式,并同时装设护层保护器,以防止电缆护层绝缘被击穿。
  据此,高压电缆线路安装时,应该按照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程》的要求,单芯电缆线路的金属护套只有一点接地时,金属护套任一点的感应电压不应超过50-100V(未采取不能任意接触金属护套的安全措施时不大于50V;如采取了有效措施时,不得大于100V),并应对地绝缘。如果大于此规定电压时,应采取金属护套分段绝缘或绝缘后连接成交叉互联的接线。为了减小单芯电缆线路对邻近辅助电缆及通信电缆的感应电压,应尽量采用交叉互联接线。对于电缆长度不长的情况下,可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为保护电缆护层绝缘,在不接地的一端应加装护层保护器。

电力电缆终端制作安装其实就是电缆两端压接端子,该术语一般用于比较粗的电缆上面,处理工艺比较复杂

户内干包式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1KV以下|35 以下),是什么意思?~

截面积16mm2及以下规格电缆的电缆终端头,凡是按照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工艺要求据实进行了终端头制作的,都必须据实进行电缆终端头制的工程量计算并套35平方毫米以内动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的定额子目。而应该按照焊压铜接线端子计算或者按照有端子(无端子)外部接线计算的。
电缆头附件点件检查,开箱检查实物是否配套且符合装箱单数量,外观有无异常现象,按操作顺序摆放在大瓷盘中。将电缆封口打开,检查电缆是否受潮用2500V摇表测试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00MΩ,电缆摇测完毕,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扩展资料:
电力电缆注意事项:
1、电缆与热力管道平行安装时应保持2m的距离,交叉时应保持0.5m。
2、电缆与其它管道平行或交叉安装时均要保持0.5m的距离。
3、电缆直埋安装时,1-35kV电缆直埋深度应不小于0.7m。
4、10kV 及以下电缆平行安装时相互净距不小于0.1m,10- 35kV不小于0.25m,交叉时距离不小于0.5m。
5、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多芯电缆不得低于15D,单芯电缆不得低于20D(D为电缆外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软管型电缆线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缆终端头

就是把热缩式电缆终端安装在电缆头上,因为电缆头必须安装终端,不然的话会很快炸掉

相关要点总结:

17638131749:电力电缆终端制作安装是什么意思
宫纪答:电缆终端头是将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部件,电缆中间头是将两根电缆连接起来的部件,电缆终端头与中间头统称为电缆附件。电缆附件应与电缆本体一样能长期安全运行,并具有与电缆相同的使用寿命。良好的电缆附件应具有以下性能: 线芯联接好: 主要是联接电阻小而且联接稳定,能经受起故障电流的冲击;长期运行后其接触电阻...

17638131749:户内干包式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1KV以下|35 以下),是什么意思?
宫纪答:截面积16mm2及以下规格电缆的电缆终端头,凡是按照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工艺要求据实进行了终端头制作的,都必须据实进行电缆终端头制的工程量计算并套35平方毫米以内动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的定额子目。而应该按照焊压铜接线端子计算或者按照有端子(无端子)外部接线计算的。电缆头附件点件检查,开箱检查实物...

17638131749:什么是电缆头制作
宫纪答:就是制作电缆终端(电缆与设备连接的东西),10kv以下的电缆终端比较简单,主要包括端子连接、热缩或者冷缩管的安装、接地与屏蔽的处理等,一般买来的电缆终端都有安装指导说明。110kv以上的就复杂多了,必须要专门的安装公司或厂家安装。你可以去网上搜下这方面的视频,蛮多。

17638131749:电缆终端是什么意思
宫纪答:电缆终端是指电缆的接头处,是一种连接电缆的重要部分。它通常由插头和插座组成,其中插头和插座各自与电缆的引线相连。电缆终端的作用是实现信号或电力的传输,保证电缆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可便于维护和维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缆终端具有高可靠性和成本效益的特点。同时,电缆终端的材质也有多种...

17638131749:什么是电缆终端头?电缆终端头是什么意思?
宫纪答:热收缩电缆附件适用于0.5-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及各种类型的电缆头制作安装。户内热缩式电力电缆终端头工艺:锯断,剥切清洗,内屏蔽层处理,焊接地线,压扎锁管和接线端子,装热缩管,加热成形,安装,接线。2.干包式电力电缆头制作安装不采用填充剂,也不用任何壳体,因而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

17638131749:1kv低压电缆头的施工方法
宫纪答: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 (1)概述 低压电缆规格型号较多,以 1KV 以下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为例说明电力电缆终端电缆头制作。(2)施工流程 摇测接地电阻→剥开电缆头→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器具连接 (3)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摇测电缆绝缘 a.选用 1KV 摇表对电缆...

17638131749:电缆终端头是什么?
宫纪答:问题二:电力电缆终端头的作用是什么啊? 电缆终端头集防水、应力控制、屏蔽、绝缘于一体,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具有重量轻、安装方便等优点。电缆终端头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铁路港口和建筑各个领域。按安装材料分为:热缩电缆终端头和冷缩电缆...

17638131749:电力电缆头的制作方式
宫纪答:热缩式电力电缆头制作安装:热缩式电力电缆头是由聚烯泾、硅酸胶和多种添加剂共混得到多相聚合物,经过γ射线或电子束等高能射线辐照而成的多相聚合物辐射交联热收缩材料,既电缆头是由辐射交联热收缩电缆附件制成的。热(收)缩式用高分子材料加工成绝缘管、应力管、伞裙等在现场经装配加热能紧缩在电缆...

17638131749:电力电缆安装工是做什么的?
宫纪答: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敷设发电厂和变电站(所)的高压与低压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做头及接线;(2)敷设伴热电缆和伴热电缆接线;(3)配管与变制及预埋电缆保护管;(4)制作和安装厂区电缆沟、电缆夹层和竖井的支架、吊架、电缆桥架;(5)敷设电缆防火隔板;(6)填写电缆及附属部件检查、测试...

17638131749:电缆头的制作
宫纪答: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2.1.1 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2.1.2 ...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