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作品出处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感觉道德经中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和西方人说的上帝是一个存在。~

把看过的所有经书放下,包括《圣经》、《道德经》、佛经等,要得到答案,你可以直接与神连接获得,方法就是冥想。当然这并不是否定这些经书的作用,而只是说它们只是文字描述,不是真相,在引你入门的同时,也有可能令你得不到真理所在。
人类的所有经书出现在人类文字之后;人类文字却出现在人类语言之后;但冥想是一种行为,即使在还没有任何语言与文字的任何生命时代,就可以使用的与神连接方式。
所以其实所有的文字与语言方式进入你的观念都有可能误解或有错误,何必听证各方神徒之言呢?闭上你的眼睛,直接自己与神对话吧。神会告诉你一切的!
要去亲自了解神、了解道、了解佛,而不要单单理解神、理解道、理解佛。

老子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大地此物从何处而来?现代科学观点如何理解?
耿阁(鸣天士君)著
老子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大地此物从何处而来?现代科学观点如何理解?
哲学鼎端:LV.5 7 分钟前
本问题的答案是这样的即:
答曰:“有物混成的那个“混成之物”之其其之的定义之结论的描述文字就是“物谛”=客观=存在=宇宙=象帝=物质=时空=有无=无极=所道=道理=规律=法则=真理。道为何物宇宙名,道是道理规律情。大远逝反乳名道。宇宙无极道谛鸣”。
耿阁:草於2020年1月11日傍晚5点55分​

●●●附:本文并其后面带有题文说明的文字


老子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大地此物从何处而来?现代科学观点如何理解?

耿阁(鸣天士君)著

老子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大地此物从何处而来?现代科学观点如何理解?

哲学鼎端:LV.5 7 分钟前

本问题的答案是这样的即:

答曰:“有物混成的那个“混成之物”之其其之的定义之结论的描述文字就是“物谛”=客观=存在=宇宙=象帝=物质=时空=有无=无极=所道=道理=规律=法则=真理。道为何物宇宙名,道是道理规律情。大远逝反乳名道。宇宙无极道谛鸣”。

耿阁:草於2020年1月11日傍晚5点55分 本文字是在其 【(老子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大地此物从何处而来?现代科学观点如何理解? )】并【(道德经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个有物混成,是同一个东西混?还是两个东西混?如果同一个东西混,混的时)】等问题之题文下的论辞答案

相关要点总结:

18012477655: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作品出处
黎胡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

1801247765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哪里
黎胡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

1801247765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什么意思?此物在哪?出处?
黎胡答:出自《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有一个浑然一体...

18012477655: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 什么意思
黎胡答:意思是: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春秋·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译文】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

1801247765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翻译
黎胡答:该句出自先秦老子的《道德经》。原文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译文: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

1801247765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黎胡答:《终论有物混成的那个老子先生心中的“物”》耿阁(鸣天士君)著 有物混成的的这个“物”是什么意思呢?答曰:“———有物混成的这个“物”说的就是“道”;指的就是“道”;用其确切的一个文字来表述就是一个“道”;用其精准无比强悍无比一个字给她所命名的名字就是个“大”就叫做“...

18012477655:道是什么意思深度解析
黎胡答:道的深度解析:道,出自老子所著《道德经·开篇》王弼版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帛书版本:“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于《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2] 》解释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

18012477655:【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
黎胡答:原文:有物①混成②,先天地③生;寂④兮寥⑤兮,独立⑥不改⑦,周行而不殆⑧,可以为天地⑨母。吾不知其名,字⑩之曰道,强为⑴之名曰大⑵。大曰逝⑶,逝曰远⑷,远曰反⑸。【注】①物:指神道。②混成:由阴阳混合而成。③天地:天与地,泛指自然界。④寂:寂静。⑤寥:冷清。⑥独立:...

1801247765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法是什么?
黎胡答: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是效法于地的,地是效法于天的,天是效法于道的,而道则纯任自然。出处《道德经·二十五章》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18012477655:道德经全文
黎胡答:《道德经》之二十四章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道德经》之二十五章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