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为什么水分子间是取向力为主 氦与水为什么会有取向力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取向力发生在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由于极性分子的电性分布不均匀,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形成偶极。因此,当两个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它们偶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两个分子必将发生相对转动。这种偶极子的互相转动,就使偶极子的相反的极相对,叫做“取向”。这时由于相反的极相距较近,同极相距较远,结果引力大于斥力,两个分子靠近,当接近到一定距离之后,斥力与引力达到相对平衡。这种由于极性分子的取向而产生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叫做取向力。取向力的大小与偶极距的平方成正比。极性分子的偶极矩越大,取向力越大。
水分子极性大,取向力为主 。

一般分子的分子间力以色散力为主,只有分子极性非常强、且易形成氢键的情况下,分子间力以取向力为主。
常见简单分子中,大约只有H2O和HF以取向力为主,其他的分子,包括NH3、HCl等在内,都是以色散力为主。

因为它们相同元素两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

氦与水为什么会有取向力~

取向力发生在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由于极性分子的电性分布不均匀,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形成偶极。因此,当两个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它们偶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两个分子必将发生相对转动。这种偶极子的互相转动,就使偶极子的相反的极相对,叫做“取向”。这时由于相反的极相距较近,同极相距较远,结果引力大于斥力,两个分子靠近,当接近到一定距离之后,斥力与引力达到相对平衡。这种由于极性分子的取向而产生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叫做取向力。取向力的大小与偶极距的平方成正比。极性分子的偶极矩越大,取向力越大。
水分子极性大,取向力为主 。

这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
AsH3<PH3<NH3

相关要点总结:

17325543385:天气到多少度,水才会结冰啊?
阮宽答:水分子之间没有共价键,共价键是存在于氢和氧之间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而且氧的电负性比较强,所以分子间作用包括氢键,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一般认为在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freezing-point是283K,低到283K时水分子动能很小,又由于强烈的氢键作用形成密度比较小的晶格,从宏观上看就是结成冰了。...

17325543385:水有永久分子作用力因为它是弯(BENT)结构并且O原子周围有更强电子,这...
阮宽答:分子间作用力一般分三种:诱导力、取向力、色散力 取向力是在极性分子间产生的,可以想像成一个两端带有异种电荷的小球,两个小球由于电荷不均匀分布,从而倾向于形成“正-负-正-负”这样的排列。水分子正好是这种情况。水分子结构是 V 形的。由于中心原子 O 是 sp3 杂化,所以理论上应该是个四面体...

17325543385:从分子间作用力角度分析一下,常温常压状态下,为何氧气为气态,水为液...
阮宽答: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大。氧分子之间只存在色散力,而水分子之间不仅存在色散力、还存在诱导力、取向力和分子间的氢键。

17325543385:水分子间互相存在吸引力哪个,不属于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的情景
阮宽答:水分子之间存在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吸引力。氢键吸引力是由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的,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化学键。不属于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的情景包括:在水流中漂浮的物体,它们的漂浮原理不是依靠水的表面张力,而是因为它们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被水流支持起来。当水蒸发...

17325543385:甲醇和水分子之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是什么?怎样判断?
阮宽答:可以把甲醇看做是 h2o 的一个h 被ch3—取代。由于c 的非金属性比h 强,所以c 和o 形成的电子对与h 和o 形成的电子对相比离o 要远些,因而ch3oh 中的o 非金属性比h2o 中o 的要更强些,吸附另外一个h 原子的力量要更大些,所以甲醇比水中的氢键更强些。所以甲醇分子间作用力比水强 ...

17325543385:乙醇与水分子间存在何种做用力 简述理由
阮宽答:1。如果是大学题就回答: 氢键 取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 因为两者都是极性分子固存在 取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 2。如果是高中题就回答 : 氢键和范德华力 取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属于范德华力

17325543385:氖和水之间存在何种分子间作用力
阮宽答:范德华力根据来源不同,分为“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色散力所有分子或原子间都存在。诱导力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都存在诱导力。取向力取向力发生在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氖是稀有气体,存在色散力。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存在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液态不...

17325543385:水分子之间力的作用力以及形成原因
阮宽答:水分子之间力的作用力以及形成原因如下: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分子作用力产生于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分子间作用力指存在于分子(molecule)与分子之间或惰性气体(noblegas)原子(atom)间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vanderwaals),具有加和性属于次级键。氢键(hydrogenbond)、范德华力...

17325543385:分子之间为什么存在引力与排斥力?
阮宽答:从而产生作用力.在非极性非子中只存在色散力,如氧分子之间.诱导力:这是由于极性分子具有永久偶极,会对非极性分子产生影响,诱导之产生偶极从而产生作用力.比如当一个水分子(极性分子)靠近氧分子(非极性分子)时,会使氧分子产生一个偶极.取向力:极性分子之间偶极相互作用.例如水分子之间存在取向力.

17325543385:关于初中化学溶液问题,
阮宽答:第二个问题 溶液中溶质微粒和溶剂微粒的相互作用导致溶解。若溶质、溶剂都是非极性分子,如I2和CCl4,白磷和CS2,相互作用以色散力为主;若一种为极性分子,另一种为非极性分子,如I2和C2H5OH,相互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在强极性分子间以取向力为主;若一种溶剂微粒是离子,在水中形成水合离子,在...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