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猜一猜,下面的描写符合《三国演义》的谁? 身长八尺,面如冠王,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慨。 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描写的是...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诸葛亮。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不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就是遁甲仙人左慈,要不就是赐《太平要术》的华南老仙一类的人物,一定是隐士。
我认为不是周瑜、诸葛亮,反倒应该是司马徽。
我的最终答案:司马徽!因为“面如冠玉”“飘飘然有神仙之姿。”所以决对不是诸葛亮和周瑜。

诸葛亮
周瑜的描写是:“瑜长壮有姿貌”《三国志》;“美姿貌”《吴地记》 ;“资质风流,仪容秀丽”《三国演义》

肯定是诸葛亮!

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描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谁?~

这句话描写的是诸葛孔明,出处是《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是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看到他后的外貌描写。
译文:只见他身高八尺(一米九左右),脸上如同美玉一般光滑,头上戴着纶巾,身上披着画有仙鹤的袍子,整个人的神态仿佛像是一位神仙。

扩展资料:
诸葛亮的一生呈现出传奇的色彩,一生与“术”“命”相抗争,但最终依旧难逃命运的束缚,造成悲剧形象。诸葛亮的悲剧形象主要表现在“未逢其时”,“未得明主”也可以说是造成悲剧形象的主要原因。
在蜀汉的政权决策过程中,出现过几次重大的决策性失误均是刘备一意孤行,不听众人劝阻而造成的,从此可以看出诸葛亮“未得明主”。以荆州为例,分析诸葛亮的隆中对可以看出荆州的重要性,其中描述先取荆州,以此为基础取西川建立基础,构建成鼎足之势,逐渐徐徐图之,兴复汉室,并且在后续的发展中也证实了诸葛亮的观点。
但对于诸葛亮来说,虽然提出了观点,但依旧要遵循主公的意愿,至此埋下蜀汉灭亡的引线。在关羽守荆州时,诸葛亮曾对关羽说道“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但关羽并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最终造成荆州失守,造成严重的后果。
荆州的失手最终造成刘备失去军事基地,也为后续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刘备多次不听劝阻最终造成了其悲惨的一生,例如在为关羽报仇的观点上,刘备一意孤行,不听众人的阻拦,最终造成黄忠惨死、陆逊营烧七百里,刘备军事力量损失殆尽,蜀国伤了自身的元气根基,造成最终的一统局面。

描写的是诸葛亮,即诸葛孔明.此句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刘备三顾茅庐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在他的草庐看到他时的描写。
译文:只见他身高八尺(大约现在的一米九),脸上像玉一样光滑,头上戴着纶巾,身上披着画有仙鹤的袍子,神态仿佛像是一位神仙般。

扩展资料:
出自《三国演义》以下节选片段: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
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茶罢,孔明曰:“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孔明曰:“德操、元直,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
二公谬举矣.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相关要点总结:

18230354878:-我们和地球-猜一猜:成语"如鱼得水"中的"水"喻指哪位三国人物诸葛亮周瑜...
裴卸答:2、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为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诸葛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智慧和才能被后人传颂不衰。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绘成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人物。他曾多次协助刘备化解...

18230354878:请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10个)_百 ...
裴卸答: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以及相应的人物及故事:1、桃园结义 人物及故事:刘备、关羽和张飞,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2、草船借箭 人物及故事: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支箭...

18230354878:猜一猜(作业)
裴卸答:4.一个字儿生的巧,半边长鳞半边毛,半边入水难活命,半边没水活不了。猜一字(鲜 )5

18230354878:问:问一问谁有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和这个成语的故事
裴卸答: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该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

18230354878:三国演义》描写的是哪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
裴卸答: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

18230354878:描写《三国演义》中英雄人物的成语
裴卸答:【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8230354878:有关于《三国演义》的考题20条
裴卸答:1 《三国演义》正文出现的第一个人是( ) A刘志 B刘宏 C刘邦 D刘秀 2 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 A吴质 B曹植 C王璨 D杨修 3 下列不符合官渡之战形势的是( ) A袁绍军数倍于曹操军 B曹操面临腹背受敌之势 C袁绍幕僚多有不和 D曹军虽寡但兵精粮足 4 在《三国演义》中从未遭受战火洗礼的城市是(...

18230354878:《三国演义》中所有的成语,歇后语
裴卸答:三国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现将有关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收集如下:·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

18230354878:关于<三国演义>的问题
裴卸答: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