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中国古建筑若以屋顶式样来区分等级,哪一种是等级最高的 中国古建筑若以屋顶式样来区分等级,哪一种是等级最高的?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重檐庑殿顶
庑殿式屋顶是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且四个面都是曲面,又称四阿顶。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 最高级的屋顶样式。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单檐,特别隆重的用重檐,著名的如北京的太和殿。
详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5ER2XZEGKez3XUVk7iAYD6zrRwrEiZ6ubkZzM1qCO0rVUUiN2JdVO_i4bCRIjD-BfpCBiluUTvnPIQH7vz_NK

中国古建筑若以屋顶式样来区分等级,哪一种是等级最高的?~

太和殿使用了最尊贵的重檐庑殿顶,所以这种屋顶是等级最高的。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在故宫这座古建筑群中,现存有房屋八千七百余间,大多是按照我国传统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组成,各个庭院之间以及每一座院落内部房屋的组成,又是根据使用者所处的地位和建筑物的功能来确定其屋顶式样。
故宫中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三大殿和内廷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后三宫,这六座大殿是皇帝活动的中心,占据着紫禁城最重要的部位,因为大多是重檐庑殿和重檐歇山式屋顶。故宫中的东西六宫是后妃生活区,它的主体宫殿则是次一等的单檐庑殿或单檐歇山式屋顶。皇帝的内家庙奉先殿和乾隆做太上皇用的皇极殿,用的是重檐庑殿屋顶,而老太后用的宫殿一般用单檐歇山顶。
三大殿的正门----太和门是重檐歇山顶,进门立于三屋汉白玉石雕凿的台基上的太和殿,是皇帝的“大朝正殿”,俗称“金銮殿”,使用了最尊贵的重檐庑殿顶。太和殿的东厢房为体仁阁,西厢房为弘义阁,左右对称,同是单檐庑殿顶。两阁之南还有东西相映的庑房。在这一正两厢之间,缀以单檐歇山的门庑,形成以太和殿为主体的广大庭院。其后以保和殿为主体的第二进院,两庑是连檐漫长的通脊硬山顶。三大殿的四周或以墙垣,或以门庑,或以楼阁加以连结,四隅有重檐歇山顶方形的崇楼,形成封闭式的空间。
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保和殿是重檐歇山顶,两殿之间布置一个较为矮小的四角攒尖式屋顶的中各殿。这三大殿四周房屋有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硬山顶等数种,这种屋顶的变化,不仅起到区别主次的作用,而且体现了统一和多变的艺术手法,使整个宫殿建筑在严谨中又有了一定的变化。

您好,中国古建筑知识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  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  2.建筑结构的特征  木构架结构(木构架: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基本做法: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  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  组合原则: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有显著的中轴线,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置。  4.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  装饰细部: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建经艺术加工发挥装饰作用。  色彩:古代建筑中最显著特征之一。宫殿庙宇中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在衬以白色石台基,轮廓鲜明富丽堂皇。一般住宅中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或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门窗等多用黑色,褐色或本色木面。  彩画:建筑装饰中的重要部分。做在檐下及室市内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构图密切结合构件本身的形式,色彩丰富。明清时期常用的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二、屋顶  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著特征是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著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盝顶、卷棚顶等形式。屋顶使建筑物显得稳重协调,而且还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宫殿、房舍的顶部,是整座建筑物暴露最多、最为醒目的地方,也是等级观念最强之处。清朝把《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的27种房屋规格,纳入《大清会典》,作为法律等级制度固定下来。屋顶按照式样等级次序由高到低为: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盝顶,卷棚顶。另外还有重檐和单檐之分,重檐顶等级高于单檐顶。总的说来,屋顶的等级由高到低排序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四角攒尖顶,盝顶,卷棚顶。  1.重檐庑殿顶  这种顶式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庑殿顶又叫四阿顶,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如故宫中的太和殿、长陵譡恩殿即此种殿顶。  2.重檐歇山顶  歇山顶亦叫九脊殿。除正脊、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上的脊)。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整座建筑物造型富丽堂皇。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如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乾清宫等均为此种形式。  3.单檐庑殿顶  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如故宫中配庑的主殿,如体仁阁,弘义阁等。  4.单檐歇山顶  其外形一如重檐歇山顶的上半部,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配殿的大部分是这种顶式,如故宫中的东、西六宫的殿宇等。  5.悬山顶  悬山顶是两坡出水(两坡伸出山墙之外)的殿顶,五脊二坡,又称挑山顶。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钉以搏风板,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此种殿顶用处不少,如故宫中神橱、神库中的房屋等。  6.硬山顶  硬山顶亦是五脊二坡的殿顶,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宫墙中两庑殿房以此顶为多。  7.攒尖顶  攒尖顶有多种形式,且易辨认。无论什么形式,顶部都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攒尖顶有四角、六角和圆形之分。角式攒尖顶有与其角数相同的垂脊,圆攒尖顶则由竹节瓦逐渐收小,故无垂脊。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故宫中和殿、天坛祈年殿属攒尖顶。  8.盝顶  盝顶亦分多角,但垂脊上端有横脊,横脊的数目与角数相同。各条横脊首尾相连,故亦称圈脊,如故宫御花园及太庙中的井亭即是六角盝顶。  9.卷棚顶  卷棚顶的最明显的标志是没有外露的主脊,两坡出水的瓦陇一脉相通,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左右两山墙可有悬山和硬山的不同。此种建筑,园林中居多,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故宫宫殿建筑群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  在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精品,除去上述单一造型的屋顶外。还有由这些单体屋顶组合而成的复杂形体:北京故宫、颐和园和被烧毁的圆明园都是以屋顶形式的主次分明、变化多样,来加强感染力的,尤其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故宫角楼屋顶的组合造型。 三、吻兽  殿宇屋顶的吻兽,是一种装饰性建筑构件,在封建社会中,构件的造型与安装位置,都被蒙上迷信色彩。《唐会要》中记载,汉代的柏梁殿上已有“鱼虬尾似鸱”一类的东西,其作用有“避火”之意。晋代之后的记载中,出现“鸱尾”一词。中唐之后,“尾”字变成“吻”字,故又称为鸱吻,官式建筑殿宇屋顶上的正脊和垂脊上,各有不同形状和名称的吻兽,以其形状之大小和数目之多少,代表殿宇等级之高低。  1.大吻(正脊吻)  大吻,即殿宇顶上正脊两端的吻兽,一般是龙头形,张大口衔住脊端,故又称吞脊兽。  屋顶正脊,两个坡顶相交而产生正脊,相交处必然不会十分严密,为了使屋顶两个面的瓦件相交妥贴,不致漏水,在脊的位置上就需要加砖瓦封口,结果是高出屋面,有碍观瞻。于是古人想到在这些高出的脊上做出各种装饰,如动物、植物,以及后来形成的鸱吻,美观又实用。这个鸱吻也是很有讲究的,明清时它荣升为龙之九子之一,性格“好望好吞”。好张望使他往屋顶上爬,好吞噬使他张口咬着屋脊,工匠一剑就把他牢牢钉在屋顶,一旦打雷着火,可喷水。  目前我国最大的吞脊兽,在故宫太和殿的殿顶上。太和殿的大吻,由13块琉璃件构成,总高34米,重43吨,是我国明清时代宫殿正脊吻的典型作品。  2.垂脊吻  殿宇顶上除正脊外,还有垂脊。垂脊上的吻兽名称较多,除叫垂脊吻外,还叫屋脊走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等。檐角最前面的一个叫“骑凤仙人”,也叫“仙人骑鸡”。它的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块瓦件。在未形成“仙人骑鸡”这一造型之前,是用一个大长钉来固定的。传说齐国国君在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走头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他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  从“仙人骑鸡”向后上方排列着若干小兽,均称垂脊兽,随着殿宇等级的不同而数目不一。最高等级的殿宇,如太和殿,垂脊兽的数目最多,有11个。房屋品级的不同决定了垂脊兽的数量,殿宇降级,垂脊兽的数目也随之减少。如乾清宫9个,坤宁宫7个,东西六宫的殿顶上大部是5个。每个垂脊兽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含意。  园林建筑对规格的要求就不象皇宫那么严格,颐和园里最高级的屋顶是排云殿,既是琉璃屋顶,又是全园垂脊兽数量最多的大殿,但也只有七个垂脊兽,分别是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四大部洲部分建筑是庑殿式屋顶,但只有五个垂脊兽,分别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德和园大戏楼屋脊上虽有七只小兽,但却无仙人引路。颐和园内布瓦屋顶上垂脊兽的顺序与琉璃瓦屋顶有所不同,第一个是狮子,又叫抱头狮,以下为龙、凤、海马、天马等;还有些建筑垂脊兽顺序排列混乱,可见清晚期重修颐和园时皇宫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有所欠缺,规矩也不象前朝那么森严,亦或内务府有偷工减料之嫌。  垂脊兽从前面向后上方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①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有鳞有须有爪,能兴云作雨,在封建社会被看作是皇帝的象征。  ②凤: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凤。是封建时代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  ③狮:古代人们认为它是兽中之王,是威武的象征。  ④天马:意为神马。汉朝时,对来自西域良马的统称。  ⑤海马:亦叫落龙子,海龙科动物,可入中药。天马和海马象征着皇家的威德可通天入海。  ⑥狻猊: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  ⑦押鱼:海中异兽,亦可兴云作雨。  ⑧獬豸:传说中能辨别是非曲直的一种独角猛兽。是皇帝“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  ⑨斗牛:亦叫蚪牛,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即虬、螭之类。虬有独角,螭无角。  ⑩行什: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人像,是压尾兽。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  垂脊兽的递减从后面的“行什”开始。  把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古人把建筑装饰上这些走兽,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 四、彩画  彩画是我国古典建筑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建筑装饰艺术。  1.檩枋部位名称  枋心:檩枋中心,可随檩枋本身的长短而增减,但其长度以不影响谐调感为宜。  找头:是指檩端至枋心的中间部位,由找头本身、皮条线、盒子、箍头等部分组成。如檩枋较长,找头部分可延长,皮条线沿边用双线,加箍头、盒子等。  箍头:是檩枋尽端处的彩画线。  盒子:是找头部分的一段小空间。  皮条线:是五大线之一,亦是组成找头的一个部分。  2.种类和等级  ①和玺彩画  和玺彩画是彩画等级中的最高级,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物的主殿。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白粉或加晕。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看起来非常华贵。  和玺彩画分为数级,重点有:  金龙和玺:整组图案用各种姿态的龙为主要内容。枋心是二龙戏珠,找头中青地画升龙(龙头向上),绿地画降龙(龙头向下)。盒子中画坐龙。如果找头较长,可画双龙。除龙之外,再衬以云气、火焰等图案,具有强烈的神威气氛。  龙凤和玺:其级别低于金龙和玺,枋心、找头、盒子等主要部位由龙凤二种图案组成。一般是青地画龙,绿地画凤。图案中亦有双龙或双凤。龙凤和玺中有“龙凤呈祥”、“双凤昭富”等名称。  龙草和玺:其级别低于龙凤和玺,主要由龙和大草构图组成。绿地画龙,红地画草。  ②旋子彩画  在等级上次于和玺彩画,在构图上有明显区别,但也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做得很华贵或很素雅。这种彩画用途广,一般官衙、庙宇、牌楼和园林中都采用。  旋花:是构成旋子彩画的主要图案,在找头内用旋涡状的几何图形构成一组圆形的花纹图案。  旋眼:旋花的中心。  旋瓣:旋子花圈由三层组成,最外一层为一路瓣,依次是二路和三路瓣,一般找头内,由一个整圆的旋子图案和二个半圆旋子组成一个单元图案,俗称:“一整两破”。  头部位经常出现的图案:找头部位大于“一整两破”的面积时采用“一整两破加金道冠”和“一整两破加两道”等形式。找头部位小于“一整两破”单元图案时,采用“喜相逢”即整旋花与半旋花,公用一路瓣。“勾丝咬”,即只用一路瓣组成图案。“四分之一旋子”,即只用两个半旋花的一半。  旋子彩画中的等级:  金琢墨石碾玉:这种是旋子彩画中的最高级,各大线及各路瓣都沥粉贴金,相当华贵。  烟琢墨石碾玉:是次一级旋子彩画,图案中“五大线”贴金,各路瓣用墨线。旋子彩画中的等级,基本上以用金量的多少为依据。其等级依次为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雄黄玉等。  ③苏式彩画  苏式彩画是另一种风格的彩画,多用于园林和住宅。最近修饰复古的琉璃厂街道的铺面,多用这种彩画。苏式彩画除了有生动活泼的图案外,“包袱”内还有人物、故事、山水等。颐和园中的长廊,可以说是苏式彩画的展览画廊。典型的苏式彩画是将檩枋联在一起,画成半圆形的“包袱”,内层“烟云”,外层“托子”。  苏式彩画中的等级:  金琢墨苏画:这是苏式彩画中最华丽的一种,用金量大,包袱内的画面很精致。  金线苏画:这是一种常用的苏式彩画,主要线条用贴金法。其他还有海漫苏画等。这些苏画内均无大型包袱,花型、图案等也较简单。  ④其他  古典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部位很多,凡外露部位的木结构,大都有彩画装饰。于是形成了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彩画,如斗拱、天花、角梁、金瓶、椽头等。望采纳,谢谢

相关要点总结:

13437974421: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中等级最高的是
冯初答:中国传统屋顶的式样丰富多样,其中顶等级最高的是重檐庑殿顶和重檐歇山顶,其次依次是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十字脊顶、盝顶和盔顶。

13437974421:建筑的屋顶主要有哪些样式最高级的屋
冯初答:2、东汉时期的庑殿顶陶楼 到唐朝时,庑殿顶已经被应用于佛寺建筑,比如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发现的佛光寺大殿,就是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建筑。大约同一时期,庑殿顶传入日本,称为寄栋造。3、佛光寺东大殿模型 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的最高级。这可能是因为庑殿顶出现得最早,在其他屋顶形式诞生时,庑殿顶已经...

13437974421: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形式?
冯初答:屋顶不仅是古代建筑艺术形象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是建筑等级的重要标志,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在地方建筑或民居上,还有盔顶、盝顶、单坡、囤顶等多种形式。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显弧度,又称四阿顶。庑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

13437974421: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态有那几个特征
冯初答:故宫宫殿建筑群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在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精品,除去上述单一造型的屋顶外。还有由这些单体屋顶组合而成的复杂形体:北京故宫、颐和园和被烧毁的圆明园都是以屋顶形式的主次分明、变化多样,来加强感染力的,尤其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故宫角楼屋顶的组合造型。

13437974421: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有哪些
冯初答:7、卷棚式屋顶,又称元宝顶,是古代中国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为双坡屋顶,两坡相交处不作大脊,由瓦垄直接卷过屋面成弧形的曲面,卷棚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总结:关于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

13437974421: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主要样式有哪些
冯初答:随着文化的繁荣发展,房屋屋顶在建筑方面的色彩以及样式也越来越丰富了,与现在屋顶相比,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的屋顶就显得格外有特色。那么,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主要样式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 1、庑殿顶 庑殿顶是我国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在明清时代只有皇家与...

13437974421:中国古代建筑中歇山顶、庑殿顶、悬山顶、应山顶都有什么特点,怎么区分...
冯初答:2、庑殿顶出现最早,约出现于先秦时期。3、歇山式屋顶最早见于汉厥石刻。4、硬山顶出现于明清时期。(三)等级不同 1、歇山顶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2、庑殿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至高无上的建筑形式,在各屋顶样式中的等级最高。3、在古代,悬山顶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4、硬山顶...

1343797442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主要有哪些样式?
冯初答:庑殿式,庑殿式屋顶是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且四个面都是曲面,又称四阿顶。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 最高级的屋顶样式。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单檐,特别隆重的用重檐,著名的如北京故宫太和殿。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它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故...

13437974421:通过古建筑的哪些特征判断它是不是“豪宅”?
冯初答:所以,中国的古建筑也是有等级之分的,这就如古人通过冠服制度、礼器制度等来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地位一样。那么,究竟如何通过古建筑的特征来判断它是不是“豪宅”呢,简言之,如何看古建筑的等级呢?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建筑的屋顶、式样、饰物、台基、面阔开间、色彩、门钉、庭院摆设等来...

13437974421:中国古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冯初答: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2、色彩: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