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当阳桥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大军的张飞真有那么厉害?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演义》的重头戏,前有常山赵子龙单骑救主,于曹操百万军中,七进七出,保得阿斗全身而退。后又有燕人张翼德拒水断桥,一声怒喝,震退曹操百万军。

如果说赵云之勇武,得益于曹操活捉之令,那么张飞的表演,那就纯属开挂了。站在当阳桥上一声怒喝,桥崩断,水倒流,惊得夏侯杰当场毙命,曹操旋马而走,百万曹军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往西逃走。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三国演义》

很显然,张飞的表现已经超脱正常人类范畴了,属于小说剧情,并不是真实历史。虽然《三国志》中确实有着张飞拒水断桥的记载,但其过程绝对没有这般夸张。

话说当初刘备在长坂坡被曹操所击溃,夺路而逃,行至当阳桥,由张飞负责断后。张飞率领二十余骑,拒水断桥,并向曹军挑战。而曹军看到发怒的张飞,虽然张飞人少,但也没有人敢上,并退走。最终张飞圆满完成了断后的重任,使刘备转危为安,安全逃到江夏。

先主闻曹公猝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张翼德在此,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很显然,这里张飞并没有传说中的狮吼功,他只是凭借河水地利,事先占据了必经之路当阳桥,由此挡住了曹操的追兵。

事实上,曹操的追兵也远没有《三国演义》中那般夸张。当初曹操追刘备,为了保证速度,只带了五千精兵。而在长坂坡,曹操追兵又与刘备的军队乱战了一场,虽然最终击溃了刘备,但自身肯定也有损失。

而且曹操此时的目标已经达成,追不追刘备都不是太重要了。其实,曹操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占领南郡江陵。那里既有着荆州水军,还存放着许多辎重。最重要的是,江陵是长江线上最重要的军事关隘之一,它上扼益州,下控扬州。

有了这个据点,曹操西可以进攻益州刘璋,顺流而下便可以攻打东吴孙权。对于刘备,本就不是非要死追不可,长坂坡一战,刘备大军被击溃,显然已经无力与他争夺江陵,曹操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追刘备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再者当时刘备大军溃败,四散而逃,曹操短时间也无法集结大军追击,所以真正去追刘备的,也就是与其接战的一小部分人,相比于刘备的残兵,曹军追兵人数可能占优,但是绝对优势不到哪里去。

与此同时,张飞占据当阳桥,如此狭窄的通道极大地弥补了人数优势,张飞本就是被誉为万人敌的猛将,单挑可曾怂过谁。此外,张飞还有二十余骑的人马帮忙,他们完全可以在后面制造一下声势,故布疑兵。

这波追兵本就不是主力,之所以猛追一通,目标更多的是刘备。此时刘备不见了,前面又是不知深浅的拦路张飞,一时之间犹豫也属正常。更何况在这之前,曹军为了追击刘备,已经是超负荷行军,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而后又在长坂坡与刘备军队短兵相接,体力消耗巨大。此时称其是人困马乏也不夸张,看着对岸的张飞,着实是有心无力。

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三国志》

当然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张飞他把桥给弄断了。这些曹军可傻眼了,自己可不会造桥啊,即使有心和张飞战上一场,但这河也过不去啊。总之,以他们目前的实力,这仗不好打,也就望河兴叹,看着张飞他们离去了。

所以,挡住追兵的关键不在于张飞,而在于当阳桥!

事实上,不仅仅是当阳桥,在《三国演义》中,整个长坂坡之战都被夸大了。真实历史中,这一战刘备集团可谓是完败,根本没有什么亮眼表现。

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征讨荆州,恰逢荆州牧刘表病死,继任者刘琮投降,他兵不血刃拿下荆州,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不得不再次逃亡。

然而,刘备难逃时,还带着荆州十数万百姓,这些人拖家带口,物资繁重,极大地的拖累了行军速度。最终刘备的队伍被曹操精骑在长坂坡追杀,并且很快被击溃。当时刘备仅仅带着数十骑落荒而逃,连妻儿家眷都走丢了。大批百姓物资全部被曹操俘获。

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三国志》

最终还是赵云一心为主,保得甘夫人与少主阿斗安全,最终与刘备会和。但即使如此,刘备的两个女儿还是被曹军俘获。

至于长坂坡七进七出的戏码,正史之中全无记载。赵云很可能是由于一个人在乱军之中目标小,恰巧找到甘夫人及小阿斗,并成功带出。期间可能会遇上曹军的斥候,有过战斗,但并未遭遇曹操的大部队,否则很难脱身。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三国志》

长坂坡这一路逃亡下来,刘备的家底近乎被掏空,留下来的也就关羽的水军。如果不是刘琦宅心仁厚,收留刘备于江夏落脚,估计刘备很难翻身。

所以,长坂坡乃是刘备耻辱之地,《三国演义》出于维护刘备的形象,夸大了赵云、张飞的战果,以此来掩盖刘备的失败。所以,小说桥段一定要和正史分开,不能混为一谈。



~

相关要点总结:

18472952474:张飞在长坂桥吓退曹操百万兵马的原因
充征答:张飞遥见曹军阵脚移动。挺矛又喝曰:“尔等战又不战,退又不退,是何道理?”喝声未绝,只吓得曹操身旁大将夏侯杰肝胆俱裂,坠马而死。曹操拨马便走,众将一拥而退,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后人有诗赞之曰:“长坂桥头杀所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

18472952474:《三国》中张飞长板坡大叫一声吓退曹军百万是第几集?
充征答:曹操问起刘备动向,得知他们正携百姓向江陵溃逃,立刻焦急万分,亲率大军追杀,欲斩草除根。长坂坡,赵云在荒野中找到失踪的糜夫人,糜夫人将阿斗托付赵云,自己翻身坠井而亡。赵云携阿斗在曹军中砍杀突围,曹操对其勇武大加赞赏。张飞率兵赶到,救下了筋疲力尽的赵云。张飞在桥前大喝,惊得曹军将士不敢...

18472952474:张飞吼声退曹军
充征答:手持丈八蛇矛,站在桥头之上,咬牙切齿,大骂曹操听真:“今有你三爷在此,尔或攻或战,或争或斗,或进或退。尔不攻不战,不进不退,不争不斗,尔乃匹夫之辈!”大喊一声,曹兵倒退;大喊二声,顺水横流;大喊三声,将当阳桥折断!后人有诗赞之曰:当阳桥前救赵云,吓退曹操老奸臣,姓张名飞字...

18472952474:张飞喝断当阳桥的故事?
充征答:刘备打算率领部下逃到江陵,又不忍丢下百姓,于是只能日行十几里路。曹军追兵日行三百里,终在长阪坡追上刘军。刘备眷属失散,赵云几进曹军救出阿斗,但至当阳桥时却无力对付敌兵,幸好张飞出现,他怒喝三声,吓死曹将夏侯杰,使曹操也由疑到惊到怕,狼狈逃窜。京剧里有唱词:“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

18472952474:张飞横矛当阳桥文言文
充征答:声如巨雷,吓得曹操回马而走,众将亦一起西奔,弃枪丢盔者不计其数。有诗云:“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遂成千古趣闻。现遗址尚有清雍正九年(1731年)所立石碑,上刻“张翼德横矛处”。以纪其事。还有:第三十七回 张飞拦断当阳桥 徐庶自入曹操...

18472952474:张飞的故事
充征答:于长坂坡当阳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吓死夏侯杰。入川时一路凯歌,义释严颜,并将其收降,直捣成都。入川后率精兵击败张郃大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拜为右将军,封五虎大将,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为夺回荆州,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同年六月,张飞被部将范强(《三国...

18472952474:张飞喝断当阳桥的故事简介80字
充征答:曹操统帅五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地直奔刘备驻地新野。当时,刘备手下的战将只有关羽、张飞和赵云,士兵不过三千人,难抵曹操大军。刘备打算率领部下逃到江陵,又不忍丢下百姓,于是只能日行十几里路。曹军追兵日行三百里,终在长坂坡追上刘军。刘备眷属失散,赵云几进曹军救出阿斗,但至当阳桥时却无力对付敌兵...

18472952474:三国中,曹军将士为何不敢应战独立当阳桥的张飞?
充征答:长坂坡上张飞一声怒吼,吓退曹操百万雄师。正是应了那句诗,“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在虎牢关与吕布相战之时,他冲在最前面;徐州城下,他又与吕布大战一百回合仍难分胜负。张飞威名,可谓家喻户晓,但要说到他最经典的一次战役,还是要数长坂坡上的那一幕。话说当时刘军被...

18472952474:张飞当阳桥上一声怒吼,真的吓退曹操大军吗?
充征答:而曹操占领江陵的目的,就是希望用荆州水师打败孙权,因此,他才会豁出老命,日行300里去抢江陵啊。至于江陵有多重要,南郡有多重要?赤壁之战后,曹、孙、刘三方为此冲突不断,关羽还赔上了性命。张飞虽然勇冠三军,但是仅凭当阳桥上一声怒吼,果然吓退曹操大军?曹操:胡说八道,我忙着去争夺江陵,...

18472952474:历史上长坂坡曹军是因为张飞断了桥才不敢上去打张飞的吗?
充征答:这段看来好象是张飞一声吼吓退了曹操,其实不然,是张飞布了疑阵,他命令二十个士兵,在马尾拴上树枝在远处树林子来回奔跑,弄得烟尘四起,如万马奔腾做为疑兵。曹操看见远处烟尘,只见张飞一人立在桥上,恐怕有埋伏才不敢进攻。张飞见曹军远去,便拆了桥。曹操回来见挢断了便急令进军。此问题正如刘备...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