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中国四大名塔指的是? 中国四大名塔是什么?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中国四大名塔:嵩岳寺塔、千寻塔、释迦塔、飞虹塔

  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该塔位于登封县城西北约6公里,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距今已有1470年的历史。 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总高41米左右,周长33.72米,塔身呈平面等边十二角形,中央塔室为正八角形,塔室宽7.6米,底层砖砌塔壁厚2.45米,这样的十二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这种密檐形式在南北朝期间也是少见的。 该塔不仅以其独特的平面型制而闻名,而且还以其优美的体形轮廓而著称于世。 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塔室之内,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该塔虽高大挺拔,但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塔砖小而且簿,历经千余年风霜雨露侵蚀而依然坚固不坏,至今保存完好,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妙。嵩岳寺塔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

  千寻塔
  千寻塔中国的古塔到处都有,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矗立在一起的却为数极少。大理三塔就是以此而闻名中外。 大理三塔在大理城西郊的洱海之滨,原是崇圣寺的一部分,现寺已无存,塔却依然屹立如故。一九二五年大理地区发生大地震,城内外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但距大理城只有1 华里的三塔,却安然无恙。 大塔又名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的砖塔,共有16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典型的塔式之一。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水妖水怪。自塔顶向东眺望,洱海胜景尽入眼底。现在楼梯已坏,游人已不能登上塔顶了。塔前照壁上镶有大理石镌刻“永镇山川”四字,字体苍劲有力。 分立在大塔两侧的南、北两小塔,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 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 关于三塔的修建年代,说法颇多,一般公认千寻塔建于唐代 南诏国时期。前几年在修塔时,取塔内的木料进行碳性放射年代测定,建塔的年代又远于唐代,但就其修建三塔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看,只有在南诏晚期遥开成年间方有可能。南、北二塔是在大塔修好后增修的,大约建于宋徽宗时。 由于三塔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75年维修三塔时,把千寻塔外表的贴砖拆去,又在塔身的隐蔽部位加了钢箍,对裂缝灌了水泥浆,使古塔得到加固,又修复了塔刹,使它恢复了明代以前的原貌。

  释迦塔
  释迦塔:中国辽代高层木结构佛塔。在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佛宫寺内。因塔内供释迦佛,故名。又因塔身全是木 制构件叠架而成,所以俗称应县木塔。佛宫寺建于辽代, 历代重修,现存牌坊、钟鼓楼、大雄宝殿、配殿等均经 明清改制,惟辽清宁二年(1056)建造的释迦塔巍然独存, 后金明昌二至六年(1191~1195)曾予加固性补修,但原 状未变,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 建筑。1933年中国营造学社对木塔进行考察研究,1935 年实地测绘,1962年文物出版社又曾予以补测考察,古 建研究专家陈明达编著了《应县木塔》。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立体造型 塔为平面八角形五层六檐楼阁式,总高 67.31米。塔身矗立在一个大型砖石基座之上,基座分两 层,下层方形,上层八角形,高 4.4米。该塔每层之间 平座内设一级暗层,致使塔身实为 9层。附阶周匝,正南 面辟门,塔底层直径 30米。2层以上皆设斗□挑出平座 钩栏。每层柱间装隔子门。各层柱头上施斗□悬挑塔檐, 檐上覆盖布筒板瓦,顶层为八角攒尖屋面。铁制塔刹雄伟壮观,瑰丽精巧。
  塔身构造
  结构 塔身构造是逐层立柱,柱间额贯联,纵横 施以梁枋,其间有斗垫托,夹层撑设斜材,自下至上 逐层叠架而成。每层随塔身内外设柱子两周,遂致各层 构成塔室、围廊和平座。每面分隔 3间,有门额、立颊、 地□结成框架稳固柱身,围廊绕塔室形成八面排列的桁 架。各层外檐柱上下之间的衔接,有斗和草承托,上 层柱根较下层柱向内收进半径,既可形成塔身外观轮廓 收分的曲线美,又可保持上下层柱的稳定。塔身斗□依 其部位、结构和形状分类,达54种之多,可谓集中国古代建筑之大成。
  塔身梁架
  塔身梁架是承重塔体荷载的骨架。1~4层外槽用乳 和草乳内外贯固,内槽南北向用六椽两道,各角抹角一根,两根六椽之间用三缝足材枋相联,两六 椽当心又施一单材枋顺连接。平座夹层外槽设承重 枋和草乳直角相交,当心立柱,两向设有斜撑,枝樘 固济。第 5层梁架是塔顶结构,外槽有乳和草乳,上 置方墩承平。内槽南北向用六椽和六椽草,其上 方木墩垫架四椽、承椽枋、抹角和平梁,铸铁刹杆 插入其中。六椽之间施八角攒尖藻井。
  塔刹
  塔刹系铁铸部件组合而成。刹下砖砌莲台式基座。刹 高9.91米,有仰莲、覆钵、相轮、露盘、仰月及宝珠等。 8条铁链系于戗脊下端,久经风雨,完好无损。 塑像与壁画 塔内各层均有塑像,底层释迦如来坐像高11米,内槽四周绘有壁画,南北门楣横披板上辽画供养人像技法尤精。底层内槽上部置顶式平綦藻井,布列纤巧,是辽代小木作中佳品。 2层佛坛方形,上塑一 佛二菩萨; 3层佛坛八边形,坛周束腰镂刻精细,坛上塑四方佛;4层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5层塑一佛八大菩萨。 各像比例适度,面相俊逸,从造型风格分析,当是金明 昌年间“增修益完”时塑造。 佛宫寺释迦塔

  飞虹塔
  飞虹塔位于山西洪洞县城北17公里的广胜上寺,塔身琉璃镶嵌,俗称琉璃塔。琉璃,是一种矿物质材料。半透明体,把它涂在陶质(坩子土)制成的筒瓦、板瓦、脊鲁等构件表面,然后放至陶窑内用火烧成一层细密的彩色釉,使之成为一体的彩陶器物。釉在陶表面,有耐磨、结实、坚硬、美观的优点,是我国富有民族色彩的建筑构件材料。 据塔碑记载:塔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唐代宗大历四年(769),汾阳王郭子仪奏请重修,始改现名。广胜寺分上、下二寺,相距里许,共有殿堂11座。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临汾盆地发生强烈地震将前塔毁坏。现存的这座飞虹塔,重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至嘉靖六年(1527),历经12个春秋。
  塔的设计
  塔的设计者是明代僧人达连禅师。达连系襄陵柴村里(今山西襄汾县柴村)人。 明天启二年(1622)至六年(1626),底层增建围廊,塔形为平面八角形锥体十三级,通高47.63米。外形轮廓由下至上逐层收缩,形如锥体。塔身用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外镶黄、绿、蓝三彩琉璃烧制,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构制精巧,令人目不暇接。斗拱,主要是使用在建筑物的外檐之下的主头之上。斗,是方形木块,形状像过去量粮食的"斗"形而得名;拱,是一截两端砍削成弯曲形状的长方形木块。斗和拱相交一起形成的建筑构件,就叫"斗拱"。斗拱的功用有三:一是利用出挑,加长建筑物屋面的坡长和出檐的长度;二是增加古代木构建筑的坚固性和抗震能力;三是给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美增添了各种装饰品。是明代琉璃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地人称其为琉璃宝塔。每当雨后天晴,塔身光彩夺目,宛如天际一道长虹,故名曰"飞虹塔"。塔身中空,内设"之"字形梯道,在整个塔的十三层八角上,建造者均设计了琉璃套兽(龙头),从兽嘴向下衔悬有金铎(又称风铎、风铃),共一百一十四个,给琉璃塔增添了动听的音乐美感,使这座完美的琉璃宝塔,静中有动,动中有声。可见这座塔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彩绘鲜丽,至今色泽如新。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底层塔心室内有非常华丽的琉璃藻井。
  塔门
  塔门是铸铁粗实的门框,进门便是拱券式甬道,宽1.25米,长4.8米(这甬道长度乃是底层塔壁的厚度)。塔底,内部空间亦呈八角形,约18平方米。正北面有泥砖所砌的须弥座一方,上置莲花台,仰莲中央有一尊铜铸释迦牟尼像。坐像通高5.7米,宽2.6米,重约三千余公斤。体态端庄,高大魁梧,右手用"弹指一挥间"手势,似乎在告诫人们:人生是暂短的,切勿虚度光阴。在佛像背后的塔壁上,辟有上塔甬道和攀梯。阶梯为砖石所砌,建于塔壁本体。梯为"之"字形窄巷道,只能通过一个人。塔梯陡度为65~75之间。如若两游人相随上塔,在塔梯"之"字折处,第一个人必须是先从第二个人头顶跳过,上至上一个坡度上,第二个人才可能跟着上攀,其势十分险峻
  塔刹
  飞虹塔的塔刹部分,采取了非常突出和精密的艺术处理,使之高插云天,玲珑挺拔。在葫芦的束腰处,系有八条铁链条,向八个方向的下方紧拉接,加强了塔刹的稳固性。在葫芦顶尖上装着一根金属棍,这是古人设计的避雷针,这说明先人们很早就懂得尖端放电这一原理。1965年,国家文物局责成山西省文管会的专家重新设计了广胜寺飞虹塔避雷针,东西各接一条接地导线,完善了飞虹塔的防雷设备。
  塔轮
  飞虹塔轮廓线不是魏晋隋唐以来常见的柔和的抛物线,而是一条直线,比较僵直,但铺满全塔的琉璃贴面反映了山西民间高超的琉璃烧造技艺。明代文人王翰曾作诗赞日:一塔玲珑驾碧空, 满山翠柏起秋风。 云生宝殿僧常定, 咫尺须弥未许通。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塔与廊巧妙衔接,毫无续貂之感。加之塔正面入口处建造十字歇山式小楼阁(俗称"龟须座"、"五风楼"、"龟头屋"等),丰富了塔廊的内容和塔的总体造型。飞虹塔是我国截至目前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琉璃塔,被世人誉为广胜寺一绝。

中国四大名塔:嵩岳寺塔、千寻塔、释迦塔、飞虹塔。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该塔位于登封县城西北约6公里,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距今已有1470年的历史。
千寻塔中国的古塔到处都有,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矗立在一起的却为数极少。大理三塔就是以此而闻名中外。
释迦塔:中国辽代高层木结构佛塔。在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佛宫寺内。因塔内供释迦佛,故名。又因塔身全是木 制构件叠架而成,所以俗称应县木塔。
飞虹塔位于山西洪洞县城北17公里的广胜上寺,塔身琉璃镶嵌,俗称琉璃塔。琉璃,是一种矿物质材料。半透明体,把它涂在陶质(坩子土)制成的筒瓦、板瓦、脊鲁等构件表面,然后放至陶窑内用火烧成一层细密的彩色釉,使之成为一体的彩陶器物。釉在陶表面,有耐磨、结实、坚硬、美观的优点,是我国富有民族色彩的建筑构件材料。

百度百科上说的是:嵩岳寺塔(登封少林寺古建筑群)、千寻塔(就是云南的大理三塔)、释迦塔(山西应县木塔)、飞虹塔(山西洪洞县)。我觉得开封铁塔,杭州雷峰塔也挺有名的。

中国四大名塔:嵩岳寺塔、千寻塔、释迦塔、飞虹塔。不管从塔的设计,要求方面,都属于世界一流建筑,是值得观赏的建筑景观。

中国四大名塔:嵩岳寺塔、千寻塔、释迦塔、飞虹塔。

~

相关要点总结:

18352278621:中国四大名塔分别是
丘泪答:中国四大名塔分别是:1. 嵩岳寺塔:这座塔位于登封县城西北约六公里处,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建造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拥有1470多年的历史。2. 千寻塔:在中国,古塔四处可见,但三座塔成品字形排列的却极为罕见。大理三塔便是以此独特形态闻名于中外。3. 释迦塔...

18352278621:中国四大名塔是哪四个
丘泪答:中国历史悠久,有许多文化名胜古迹,其中,四大名塔被誉为中国佛教古建筑中的代表之作。那么,中国四大名塔是哪四个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第一大塔——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中国古都西安市的大雁塔南侧,因其规模较小而得名“小雁塔”。它始建于唐朝年间,其主体为砖木结构,高约43米。小雁塔建于...

18352278621:中国的四大古塔是哪四大古塔?
丘泪答:中国的四大古塔分别是:1. 嵩岳寺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林寺附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之一,建于北魏时期。2. 佛宫寺塔:位于山西省应县,是中国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塔,建于辽代。3. 四门塔: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塔之一,建于唐代。4. 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中国现存唯一...

18352278621:中国四大名塔的介绍
丘泪答:塔称古代汉族建筑之精品,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中国四大名塔:嵩岳寺塔、千寻塔、释迦塔、飞虹塔。不管从塔的设计,要求方面,都属于世界一流建筑,是值得观赏的建筑景观。

18352278621:四大名桥、名楼、名亭、名塔在古代到底指啥?
丘泪答:中国古代为什么那么多“四大”呢?这可能与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方位说,有很大关系吧。因为有了东南西北四方,因而就显得比较完满。各种事物选择一个“四大”,也因此显得很完满。(赵州桥)那么,我国的四大名桥、四大名楼、四大名亭、四大名塔又分别是什么呢?一、四大名桥。四大名...

18352278621:国内四大名塔有哪些
丘泪答:而千寻塔是崇圣三塔中最大的,位置处于正中,也被人们称为中塔。关于国内四大名塔有哪些就给小伙伴们介绍到这了,如果你对塔文化非常感兴趣那一定不要错过这四大名塔。相关推荐:中国四大名园有哪些 中国四大名园介绍国内四大书院是哪些 国内四大书院介绍北京四大出名寺庙有哪些 北京四大出名寺庙介绍 ...

18352278621:中国四大名塔
丘泪答:中国四大名塔 释迦塔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释迦。飞虹塔山西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嵩山寺塔郑州登封市嵩山寺塔最古的密檐式砖塔。千寻塔云南大理县城西北崇圣寺千寻塔,当地群众称为文笔塔。释迦塔山西省应县 part l基础信息中文名:释迦塔英文名:Buddha tower地理位置: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建造...

18352278621:西安大雁塔算不算四大名塔?
丘泪答:不是。中国四大名塔:嵩岳寺塔、千寻塔、释迦塔、飞虹塔。

18352278621:古代四大名塔是什么?
丘泪答:伍帆雀释迦塔,以67.31米的木质结构高度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其名气与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齐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千寻塔,屹立于洱海之滨,为大理三塔之一,是古代边疆与中原联系的重要象征,塔顶可俯瞰洱海美景。中国的"四大名桥"、"四大名楼"、"四大名亭"、"四大名塔"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