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什么是中庸之道? 什么是中庸之道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中庸之道”的意思有:
1. 作为成语使用,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2. 延伸深一层的含义,即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1)中不偏,庸不易;(2)指中正、平和;(3)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

“中庸之道”的知识延展:
1. 拼音:zhōng yōng zhī dào
2. 近义词:不偏不倚
3. 反义词:厚此薄彼、偏听偏信
4.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5.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6. 造句:
(1)如果律师都能秉持一种和谐的人文精神,理性的扬弃中庸之道,将传统的人文道德精神融入律师固有的气质,律师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2)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触及的问题过于透彻就没有品尝的口感与深远的意味,表面上虽然不痛不痒,不动声色,却能直指心灵深处。
(3)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中,作为一种根本的处世之道,中庸之道一方面使人们普遍认识到行为的适度性,从而避免过激行为的出现,这使得中国社会有着某种特殊的稳定性,这是它积极的一面。
(4)因为采取直入本质的方式,所以佛教浩如烟海的被历代僧人研习,但并不拘泥,故中国的佛教的门派之间没有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这正合乎儒家哲学的中庸之道。
(5)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中正与两端保持等距离,是最完美的均衡状态,无论偏向任何一端,都将破坏均衡,同样这与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处】: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很多时候 出世也好 入世也好 最难的就是 以出世之心 经营入世的生活 最难的就是 入世的做事 出世地处事 所以最难的是 在两者之间 达成一条中道 在两者当中 保持一种平衡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是我从别处复制的信息,嗯,我觉得你问的问题我不太能回答你,所以我找了一个专业的回答,虽然是复制的,也希望你能够采纳,谢谢毕竟我很用心咯

什么是中庸之道~

1、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2、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1)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2)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3)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4、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5、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扩展资料:
1、中庸之道同《大学》之道一样,是儒家修己治人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方面,首先是性情的中和修养。《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开篇就是在讲性。又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讲情。
2、《中庸》是主张内中,外和的。为什么要说喜怒哀乐,不说一个喜字或其它一方面?因为古代的“和”必须是多元构成,“物一不讲”。接着《中庸》引用了大段孔子的话论述中庸,归纳起来有时中、中正、中和三种。
3、时中就是因时变化以求其中,孟子赞扬孔子“圣之时也”即此意。中正,一是认识论,要客观;二是思不出其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是讲秩序之正。中和则是一个外在的和谐状态。《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之道。不过,中、和有主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庸之道

很多时候 出世也好 入世也好 最难的就是 以出世之心 经营入世的生活 最难的就是 入世的做事 出世地处事 所以最难的是 在两者之间 达成一条中道 在两者当中 保持一种平衡

相关要点总结:

13444945623: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单娄答: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介绍如下:中庸之道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中庸之道,汉语成语,拼音是 zhōng yōng zhī dào,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道近义词:不偏不倚。中庸之道反义词:厚此薄彼、偏听偏信。中庸之道出处 《论语·庸也》:“...

13444945623:什么是中庸之道?为什么说过犹不及
单娄答:中:特中、适中,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走极端,适可而止。庸:平常。其主张的做人之道为喜怒哀乐不表于色、温和‘这也是中国人的基本性格。子思(孔攸)学说——中庸之道 其发生年代是孔子“仁”、“礼”学说与孟子“仁政”学说之间的时期,从此影响中国政治、社会数千年,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

13444945623: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单娄答:中庸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第一层理论:中不偏...

13444945623: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
单娄答:人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中庸之道认为,人的修养贵在坚持,贵在严以律己,时时处处都要符合中正、中和之道。这是为人性中合理的欲望和需求正名。欲望和需求只要有节制,符合中庸之道,也就符合天理大道。严以律己是中庸的起点,一个人从自己的道德品行和精神追求出发,向内不断自省,对外持续践行...

13444945623: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究竟是什么?它会使人变得平庸吗?
单娄答:与中庸相对的,是走极端。中庸之道可以让我们变得通达、包容、平和、淡定,中庸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充实而有光辉,让我们在发挥人生的作用时,是那么的雍容自在。《礼记》中有说过孔子的这样一段话:“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里,为我们揭示了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13444945623:什么是真正的中庸之道?能为我们所用吗?
单娄答:真正的中庸之道,是指"执两端而取中用",也就是把事物的可能存在的极端找到,然后取其中间最适度的部分应用,我认为这一道理还是值得我们运用的。现在很多人一提到"中庸",首先想到的是庸碌无为,懦弱而没有锋芒,这其实是由于对儒家学说的肤浅认知,导致了对"中庸"的误解,这其实不是"中庸",而是"平庸",...

13444945623:什么是中庸之道?
单娄答:很多人以为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总站在中立的立场,既不左也不右,既不缺也不过,那即是中庸了,其实不然。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这就是说,中庸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伦理行为:中庸是人的伦理行为之‘中’。然而伦理行为之‘中’并不都是中庸。那么,中庸究竟是一种什么伦理行为之‘中...

13444945623:儒家所说的“中庸之道”到底讲的什么?
单娄答:就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庸是国人最为推崇的,但中国人是最懂何为中庸的,如果国人哪怕明白一点中庸的道理,中国的问题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复杂。难怪孔子在《论语》中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的体现,应该是最高尚最完美的了!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庸之道呢?如果通俗理解就是:“中”就是指做人做事不偏不倚...

13444945623:什么是中庸之道
单娄答:所谓中庸之道就是:不为最先,不耻最后。意思是为人者,不出风头,不做第一那个,但是也要让自己保持著一种不落后的状态,比较起来也不会差过别人。鲁迅曾经批评过国人的这种所谓最佳的处世之道,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庸之道确实是明哲保身的方法。顺便提一提,欧美国家是和我们相反的,他们提倡的是...

13444945623:中庸之道是什么
单娄答:中庸之道是什么如下: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一种道德实践原则和处世待人的方法,最早由孔子提出。中庸之道的含义非常广泛,涵盖了人生哲学、人际关系、道德修养等多个方面。首先,中庸之道的基本内涵是“执中守正”,即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不偏不倚,不激进也不保守。这种态度可以应用于生活中...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