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为什么套管下到井底,应先采用小排量开泵循环钻井液? 钻井事故及处理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泥浆静止时间过长切力较大,加之环空较小,所以要先小排量循环,以防憋漏地层

防止克服泥浆静切力,压漏地层!

以防冲通套管底部,便于让套管底部稳定。

预防鳖漏地层~~~

钻井事故及处理~

下面这个是一部分 ,给我你的邮箱,太长了,word 500多页。是各种钻井事故及处理方法以及实例
例一 大港油田 W-29井
1.基础资料
(1)表层套管:Φ339.7mm,下深102.53m。
(2)技术套管:Φ244.5mm,下深998.10m。
(3)裸眼:Φ215.9mm钻头,钻深2612m。
(4)钻具结构:Φ215.9mm钻头+Φ159mm钻铤141.77m+Φ127mm钻杆1505m。
2.事故发生经过
下钻至1667.61m,循环钻井液,泵压13.5MPa。因气管线爆破而停泵。修好后开泵,泵压升至20MPa憋不通,活动钻具无效,钻头位置1658.11m。
3.事故处理经过
(1)原钻具倒扣,一次倒出1247.24m,鱼长410.37m。
(2)原钻具对扣后,爆松倒扣,起出钻杆1490.52m,鱼长177.09m。
(3)下外径193.7mm套铣筒,铣至1640m。
(4)下震击器对扣,震击解卡。
4.认识与建议
(1)本井在停泵时,已提起一个单根,连同方钻杆在内有二十多米的下放馀地,但到卡钻时,丝毫末动,说明粘吸卡钻的可能性最大。
(2)本井下有技术套管,已将易塌层封隔,环空堵塞的可能性不大。不应该是坍塌或砂桥卡钻,应是粘吸卡钻。如果是环空堵塞而不是钻头水眼堵塞的话,要不了20MPa,就可以把地层憋漏。
(3)本井下钻至中途循环钻井液正常,但停泵后再开泵就憋泵,看来是钻头水眼堵塞,很可能是放回水造成的。因一个小小的误操作,丧失了注解卡剂的机会,十分可惜。
(4)本井可以下爆炸筒,炸掉钻头水眼或炸裂钻铤,恢复循环,再注解卡剂解卡.这样处理起来比套铣倒扣的危险性少得多。

例二 河南油田 T-491井
1.基础资料
(1)表层套管:Φ339.7mm,下深50.64m。
(2)裸眼:Φ215.9mm钻头,钻深2195m。
(3)钻井液性能:密度1.03g/cm3,粘度32s,滤失量8ml。
2.事故发生经过
钻进至井深2195m,循环好钻井液,准备起钻。因吊卡不能用,等吊卡一个多小时,也没有循环钻井液,活动钻柱不及时,造成卡钻。
3.事故处理过程
(1)注解卡剂12m3浸泡,末解卡。
(2)第二次注原油10m3浸泡,末解卡。
(3)第三次注解卡剂12m3,浸泡24小时,解卡。
4.认识与建议
(1)本井钻井液密度1.03g/cm3,接近海水密度,仍然发生卡钻,说明压差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2)等吊卡一个多小时,不循环钻井液,不及时活动钻具,是极大的错误。
(3)本井连续注三次解卡剂才解卡,说明注一次解卡剂不能解卡,并不等于绝望,可以改变解卡剂类型及浸泡时间,就有可能取得效果。


例三 胜利油田 F-23井
1.基础资料
(1)表层套管:Φ339.7mm,下深84m。
(2)技术套管:Φ244.5mm,下深1970m。
(3)裸眼:Φ215.9mm钻头,钻深2994.14m。
2.事故发生经过
钻至2994.14m,因一档链条断,将钻具提起21m,检修链条,未及时下放活动。待链条接好后,上提钻具由原悬重840kN提至1200kN,下放到零。循环过程发现泵压由16MPa降至8MPa。
3.事故处理过程
(1)注入解卡剂40m3,替钻井液时,泵压由12MPa降至10MPa,15分钟后,发现井口有解卡剂返出,判断是钻具剌漏,循环短路。经测试剌漏位置在1530m。
(2)原钻具倒扣,一次倒出钻杆1651.80m,将剌漏钻杆倒出。
(3)下Φ127mm公锥打捞三次,均末成功。
(4)下Φ114mm公锥打捞,造扣后,上提到1100kN,停3分钟,悬重下降到1000kN,活动数次后,恢复到原悬重840kN。开泵循环,泵压正常,事故解除。
4.认识与建议
(1)循环钻井液时,已经发现泵压由16MPa降至8MPa,如地面无问题,那肯定是钻具剌漏,短路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应该注解卡剂,而应测一个循环周,确定钻具剌漏位置,然后,直接倒扣或爆松倒扣,将剌漏的钻具起出,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第一次注入解卡剂40m3,纯粹是浪费。
(2)一次倒出钻杆1651.80m,将剌漏钻杆倒出,是非常幸运的事。当然,本井有技术套管1970m,一次倒不成,还可以对扣再倒,反正上部不会卡钻。
(3)同是Φ127mm的钻杆,其接头水眼是不同的,下井时,必须逐根丈量,记录在案,这样在发生事故时,下什么打捞工具才心中有数。本井下三次Φ127mm公锥打捞无效,而下Φ114mm公锥却一次成功,可能是接头水眼尺寸未弄清处造成的。每次起出公锥,都应该检查公锥上有什么印痕,以便帮助我们判明鱼顶情况。犯一次错误尚可容忍,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类错误,就十分不应该了。

例四 大港油田 B-15-2井
1.基础资料
(1)表层套管:Φ339.7mm,下深202.10m。
(2)裸眼:Φ311.1mm钻头,钻深1939m。
(3)钻具结构:Φ311.1mm钻头+Φ310mm扶正器1.85m+Φ203mm钻铤8.73m+Φ310mm扶正器1.32m+Φ198mm无磁钻铤8.61m+Φ310mm扶正器1.87m+Φ203mm钻铤26.25m+Φ178mm钻铤104.81m+Φ127mm钻杆1771.64m。
(4)钻井液性能:密度1.15g/cm3,粘度30s,滤失量5ml,滤饼0.5mm,切力5/11mg/cm2,含砂量1%,pH9。
2.事故发生经过
钻至井深1939m,接单根遇卡,甩下单根,接方钻杆循环钻井液,上提钻柱由原悬重665kN提至1700kN,下放到200kN,无效。计算卡点为1814m。钻头位置为1929.60m。
3.事故处理过程
(1)注入原油18m3,柴油9m3,浸泡18小时,上提至1480kN,将钻杆提断。鱼顶井深273.02m,鱼长1656.58m。
(2)下铅模打印。
(3)下套筒磨鞋修鱼顶。
(4)用Φ114mm母锥造扣成功,爆松倒扣,起出坏鱼头。
(5)下钻对扣,在1761.53m处爆松倒扣,起出全部钻杆。
(6)下Φ311.1mm钻头通井,循环钻井液。
(7)下Φ244.5mm套铣筒155,49m,从1761.53m铣至1912,59m,(最上面扶正器位置)。
(8)下入上击器对扣,震击解卡。
4.认识与建议
(1)注解卡剂后,活动钻具要有一定的限制,不宜多提,可以多压,因为此时主要靠解卡剂起作用,而不是靠拉、压的力量起作用。如果把钻具提断,一是有可能堵塞水眼,二是解卡剂排不出来,泡垮井壁,堵塞环空,这样就失去了再一次注解卡剂的可能。
(2)对于所使用的钻杆,一定要有清楚的了解,是什么钢级的?什么等级的?使用了多长时间?经历过什么复杂情况?不能按新钻杆计算其抗拉抗扭强度。因此,不能冒然地提到1700kN。
(3)提断钻具,一般来说,鱼头是直的,不必打铅印,也不必修鱼头,因为根据起上来的断口,可以推知鱼顶情况。可以直接下卡瓦打捞筒或母锥进行打捞,这样可以争取时间,恢复循环。
(4)本井只是钻铤被卡,如果处理得好,不必浪费这么多时间。

例五 青海油田 L-3井
1.基础资料
(1)表层套管:Φ339.7mm,下深402m。
(2)技术套管:Φ244.5mm,下深3601.63m。
(3)裸眼:Φ215.9mm钻头,钻深5086m。
(4)钻具结构:Φ215.9mm钻头+Φ177.8mm钻铤110.82m+Φ127mm钻杆。
(5)钻井液性能:密度2.14g/cm3,粘度58s,滤失量5ml,滤饼0.5mm,切力12/27mg/cm2,含砂量0.5%,pH11。
2.事故发生经过
本井设计井深5200m,钻至5086m,接单根用了6分钟卡钻,钻头位置5076.64m,上提最大拉力2000kN,无效。循环正常,泵压21MPa。计算卡点位置4200m。
3.事故处理过程
时值隆冬,柴达木盆地内,气温很低,该井又距冷湖基地二百多千米,组织拉原油很困难,而且原油与钻井液的密度相差很悬殊。配制解卡剂更无条件。但盆地内到处是盐水湖,浓度高,密度大,冬季又不结冻,因此决定就地取材,用高浓度盐水浸泡。注入密度1.18g/cm3的盐水50m3,浸泡15分钟就解卡了。
4.认识与建议
(1)在柴达木盆地用盐水浸泡解卡是一个创举。不但在L-3井应用成功,在J-2井.E-3井,NC—1井都一次解卡成功。深井能应用,浅井也能应用。不但节省了原油,而且施工也方便得多了。
(2)用盐水浸泡解卡,必须谨慎从事,在柴达木盆地有一个特点,井壁泡不垮,在其它地区就得考虑井壁稳定问题了。
(3)施工时,盐水与淡水钻井液之间必须用淡水或柴油分隔开,否则泥桨稠化后,泵送不了。

例六 江汉油田 H-26井
1.基础资料
(1)表层套管:Φ323,85mm,下深85m。
(2)裸眼:Φ215.9mm钻头,钻深2142.53m。
(3)钻具结构:Φ215.9mm钻头+Φ178mm钻铤112.35m+Φ139.7mm钻杆。
(4)钻井液性能:密度1.20g/cm3,粘度28s,滤失量17ml,滤饼2mm,切力0/8mg/cm2,含砂量2%,pH值8。
2.事故发生经过
钻至2142.53m,水龙头冲管盘根剌,将水龙头坐在转盘上换盘根,没有循环钻井液,也没有活动钻具。盘根换好后,开泵循环正常,但钻具被卡,卡点在表层套管鞋附近。
3.事故处理过程
本井浸泡解卡剂需要100m3。时值雨季,道路泥泞,拉运原油的难度很大。所以决定分段浸泡,实际注入原油48m3,先浸泡下部井段,四小时后,一次将原油替至上部井段,浸泡两小时后,由原悬重750kN提至1000kN,解卡。
4.认识与建议
 (1)坐在转盘上修水龙头,是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的事,这样,既不能循环钻井液,又不能活动钻具,不卡钻才是怪事。
(2)本井是全井段卡钻,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井段是泥岩,如果单纯用压差理论来解释,是说不通的。
(3)在全井段卡钻的情况下,分段浸泡是个好办法,既节约了大量的解卡剂,又可以维持环空有一定的液柱压力。

例七 江汉油田 S-3井
1.基础资料
(1)表层套管:Φ323.85m,下深106.05m。
(2)裸眼:Φ215.9mm钻头,钻深2453,20m。
(3)钻具结构:Φ215.9mm钻头+Φ177.8mm钻铤101.53m+Φ139.7mm钻杆。
(4)钻井液性能:密度1.26g/cm3,粘度37s,滤失量12ml,滤饼1.2mm,切力6/17mg/cm2,含砂量2%,pH值9。
2.事故发生经过
钻至井深2453.20m,循环钻井液,准备起钻。但绞车传动链条链片飞出,随停机修理,历时20分钟,钻具不能活动,被卡。计算卡点为1730m。
3.事故处理过程
(1)正常循环钻井液,准备浸泡原油,泵压8MPa,因两台泵都发生故障,停泵修理。泵修好后,开泵时泵压上升至15MPa,循环不通。认为是放回水时,钻井液倒返,将钻头水眼堵死,绝了泡油的通路。
(2)下Φ48.3mm爆炸筒,准备在钻头附近爆炸,炸掉钻头或炸裂钻铤,但下至2354m处遇阻,下不到钻头位置。
(3)决定从Φ139.7mm钻杆内冲洗,下带笔尖的Φ40.26mm油管150m加Φ60.3mm油管2300m,通水眼,配水泥车循环钻井液,一直通到钻头位置。
(4)下Φ48.3mm爆炸筒至钻头上部爆炸,恢复循环。
(5)注入原油20m3,柴油10m3,浸泡11小时20分钟,解卡。
4.认识与建议
(1)这是一次特殊地也是成功地处理方法,没有走倒扣的道路,而是想办法打开通道,浸泡解卡剂解卡,一方面节约了时间,更重的是避免了套铣倒扣的风险性。解卡以后,连同钻头一起起出,既没有炸掉钻头,也没有炸断钻铤,只是把钻铤炸开了二条纵向长1.5m左右的裂缝。
(2)这种炸开通道的办法,只有在环空不堵塞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因此必须严密组织,争取时间,在井壁坍塌之前把循环通道打开。
(3)粘吸卡钻之后,保持循环通路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情况之下,不允许钻井液倒流。因此,要是修泵的话,必须先关好高压管线上的截止阀。最好是在钻杆上装回压阀,可以避免人为的失误。

例八 南疆 KS-1井
1.基础资料
(1)表层套管:Φ500mm,下深280m。
(2)技术套管:Φ339.7mm下深3570m。
(3)裸眼:Φ311.1mm钻头,钻深5015.85m。
(4)钻具结构:Φ311.1mm钻头+Φ203mm钻铤81m+Φ203mm随钻震击器+Φ127mm加重钻杆+Φ127mm钻杆。
2.事故发生经过及处理过程
本井在同一井段连续卡钻多次,耗时近百日。
(1)第一次卡钻:钻至井深5014.08m,钻井液密度1.42g/cm3,井口外溢,每小时11.5m3,返出钻井液密度为1.29g/cm3,关井3.5小时,立管压力升至10.2MPa。加重钻井液密度到1.72g/cm3,井口仍有溢流。活动钻具时卡钻,由原悬重1650kN提到2200kN,下压到400kN,解卡。
(2)第二次卡钻:钻进到5015.85m,钻井液密度降到1.42g/cm3,又加重到1.76g/cm3。活动钻具时卡钻,由原悬重1650kN上提至2400kN,下压至400kN,并转动15圈无效。处理步骤如下:
①注解卡剂12.4m3,浸泡42小时无效。
②又注解卡剂20m3,浸泡35小时30分钟,无效。
③把井内钻井液密度提高到1.85g/cm3,又注解卡剂27.5m3,关井浸泡,经7.5小时后,立管压力上升到3.2MPa。计算井底压力应为94.1MPa,平衡地层压力的钻井液密度应为1.88g/cm3。共浸泡71小时40分钟无效。
④用测卡仪测卡点为3660m。
⑤从3640m处爆松倒扣成功,起出上部钻具。
⑥下Φ244.5mm套铣筒180m,套铣至4057m。
⑦下钻对扣,提到2100kN,震击解卡。
(3)第三次卡钻:第二次卡钻解除后,下钻通井划眼到4102.54m,上提到4088.49m,接单根,只停止活动3分钟,卡钻。处理步骤如下:
①注入密度1.95g/cm3的解卡剂31.45m3,浸泡6天未解卡。
②从3650m处爆松倒扣,起出上部钻具。
③下震击器对扣,上提到1800kN,震击解卡。
(4)第四次卡钻:下钻划眼至4107m,卡钻。上提到1500kN,下压到800kN,强转解卡。
(5)第五次卡钻:下钻划眼到4862m,卡钻。由原悬重1500kN提到1800kN,解卡。上起五立柱又卡,下压到600kN解卡。上起一单根又卡,下压到800kN转动解卡。起到4106m又卡,上提拉力1400kN转动解卡。
(6)第六次卡钻:下钻划眼到4995m后起钻,起至第六柱时,由原悬重1350kN提到2120kN,下压到300kN,转动,无效,卡钻。处理步骤如下:
①从3655m处爆松倒扣,起出上部钻具。
②下震击器对扣,震击无效。
③又从3655m处倒开,起出上部钻具。
④下Φ244.5mm套铣筒,套铣倒扣,套至4100m解卡。
3.认识与建议
(1)本井到了连续卡钻几乎无法前进一步的程度,究其原因在于高压盐水层没有压稳,没有认识到高压盐水层是导致卡钻的主要原因。在钻进过程中,只要遇到高压盐水层,不论出水量大小,都必须坚决压死,这一点无论是工程师还是地质师都应有统一的认识,丝毫含糊不得,否则,将是后患无穷。本井在有关专家论证之后,把钻井液密度提上去,把高压盐水层压稳后,还是顺利地钻达6421米。
(2)浸泡解卡剂之前,一定要测准卡点位置,解卡剂液面必须超过卡点。根据历次处理的情况来看,本井主要卡钻位置应在3660-4100m之间,但第一次注解卡剂12.4m3,只能泡到4850m。第二次注解卡剂20m3,只能浸泡到4750m。第三次注解卡剂27.5m3,也只能浸泡到4670m,根本泡不到卡点位置。第三次卡钻后,注入解卡剂31.45m3,只能浸泡到3700m,也泡不到卡点位置。难怪解卡剂不起作用,难怪浸泡六天不起作用。并由此而得出解卡剂对本井不适用的错误结论,以后再也不用解卡剂了,真有点不可思议。请注意:第三次卡钻所以能震击解卡,正是解卡剂起了作用,已经浸泡到距卡点不到50m,所以才能震击解卡。
(3)由于技术性的错误,带来认识性的错误,从第三次卡钻以后,再也不用解卡剂了,而采用爆炸松扣,套铣倒扣的办法来解除卡钻事故。要知道,这是一种危险的作法,也是迫不得已的作法。所幸的是这个地区的地层条件比较好,没有坍塌现象,经多次套铣,未将钻头水眼堵死,还能维持循环通路。同样的作法,如果发生在东部地区,早已无法收拾了。本井还有个最大的特点,4100m以下未卡,如果从3660m一直卡到5000m,套铣倒扣也很难解决问题。既使能解决问题,顺利的话,花费的时间也得一年半载,不顺利的话,那就很难说了。

固井时使用的下胶塞何时顶入套管内?用下胶塞比打隔离液有哪些优点?答:下胶塞的位置是放在钻井液与水泥浆之间,起隔离作用。因此,循环好钻井液在注水泥之前,先把它顶入套管内,然后注水泥。主要优点:1由于水泥浆的密度一般都会大于钻井液密度,注入套管后下行速度快,容易与隔离液或钻井液相混合。使用下胶塞可以有效的防止钻井液与水泥浆在套管内相混;2可以清除套管壁上的一些脏物;3比配隔离液施工方便。214.套管内的上胶塞起什么作用?固井施工中何时把它顶入套管内?答:上胶塞的作用有三个:1把水泥浆与钻井液隔开;清除套管壁上的脏物;3“碰压”,预示水泥浆已全部替出套管。因此,注完水泥后先把它顶入套管内,然后就开始替钻井液。215.固井中的“碰压”一词是什么意思?当套管内的上胶塞被钻井液顶至回压凡尔处(或与下胶塞相遇),此时泵压会迅速升高,因此叫做“碰压”

相关要点总结:

17076504254:为什么要做低泵冲实验?怎么做?
孔赖答:为了简便起见,以单凡尔或者把柴油机油门降到800转循环,记录当时的泵压,一般来说,更换钻具结构、泥浆性能变化等情况都应该做低泵冲实验,按班组来说一般每班一次即可,当然了,起下钻、下套管、电测等非钻进期间是没有必要做的。 压井时候必须要用小排量压井,只要钻井液循环就会有循环压耗。由于溢流...

17076504254:怎么控制油气井?
孔赖答:综上所述,压井循环的特点可归纳为:在控制井口的前提下,使用小排量进行循环,同时不断调节节流阀的开启度,造成不同的井口回压作用于井底,自始至终保持回压与钻井液柱压力之和等于地层压力,直到加重钻井液充满整个环空,恢复井内的压力平衡为止。 三、轨迹控制定向钻井技术是在井口与井底需要有一定水平位移时,采用合理...

17076504254:钻探事故的一些处理方法?要具体的。埋钻,烧钻。井内坍塌,漏水,等等事故...
孔赖答:7.套管柱偏斜,管鞋突出 用套管护壁时,套管没有下直、下正,或没有下到基岩硬盘,或下套管换径后孔身弯曲,使得套管鞋突出于孔底,钻具提升时就会受阻。特别时钻具带有取粉管时,取粉管顶部往往被套管鞋挂住。如果组昂于粗径连接得不同心,更会加重上述情况的发生,如图8-28.8.小物件落入孔内 由于操作不慎,粗心...

17076504254:什么是固井?如何进行油井固井?
孔赖答:先期裸眼完井是先钻至油层顶部,下油层套管,然后再钻开生产层;后期裸眼完井是在钻穿生产层之后将油层套管下至油气层顶部。裸眼完井法的最大优点是油气层和井底直接连通,油流面积大,油流阻力小。 裸眼完井法虽然保证了油层和井底具有良好的连通性,但不能克服井壁坍塌和油层出砂对油井生产的影响,不能防止油、气...

17076504254:什么是石油固井技术?
孔赖答:套管本身具有一定的抵抗外载的能力,称为强度。在轴向拉力作用下,套管具有抗拉强度;在外挤压力作用下,套管具有抗挤强度。只要保证套管柱上任意截面处的套管强度大于外载,套管柱就是安全的。 由于套管柱的受力是两头大(井口最大轴向拉力,井底最大外挤力)中间小,因此可以选用不同强度的套管,构成强度两头大、中间小的...

17076504254:套管和固井技术方案
孔赖答:该程序的基本思路是:在活动套管内先采用小直径钻进,需要下套管时回收活动套管,将井眼扩大到下套管、固井所需的尺寸。小直径钻进可以解决钻井上部大直径井段的取心钻进、垂孔钻进和测井技术难题并降低施工成本。下活动套管的目的是改善环空中岩屑的携带效果;改善钻柱的受力状况和钻柱寿命;改善取心钻进...

17076504254:油井采油技术是什么?
孔赖答:对某一油层来说,在一定的开采阶段,油层压力稳定于某一数值不变,这时井底压力变大,油井的产出量就会减少;井底压力变小,则油井产量就会增加。可见,在油层渗流阶段,井底压力是阻力,而对垂直管流阶段,井底压力是把油气举出地面的动力。把油气推举到井口后剩余的压力称为井口油管压力。井口油管压力对油气在井内垂直管流...

17076504254:如何正确使用螺杆钻具
孔赖答:(3)用油管通井规对所用油管进行通径,防止钻具水眼中的杂物堵塞螺杆钻具或钻头水眼;4.3 入井检查 (1)检查螺杆钻旁通阀活塞是否灵活;(2)开泵。先小排量,然后逐渐增大到正常排量检查旁通阀是否关闭,芯轴转动是否灵活;(3)上提钻具检查旁通阀关闭情况,一切正常后,方可下钻;(4)下钻过程...

17076504254:套管结构设计
孔赖答:套管层间级配一般是上一层套管最小内径要比下一层套管串最大外径≥5mm。为了减少扩孔次数,上一级钻进孔径应满足下一级套管下孔要求。若套管下入后需用水泥固井,套管外径与孔壁环状间隙应不小于20mm。套管内径与钻具之间的级配原则是环状间隙不大于10mm(金刚石钻进应在3~5mm之间),以保证钻具回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17076504254:pvc排水管安装施工规范
孔赖答:支墩与管道之间应设橡胶片垫层,以防止管道的破坏。管道弯曲的曲率半径管道弯曲的曲率半径不得大于管径的300倍。️管道穿墙处管道穿墙处应设予留孔或安套管。管道不得在套管范围内有接口。管道与套管内用油麻填塞。管道上设置的井室管道上设置的井室,井壁应勾缝抹面,井底应做防水处理,井壁与管道连接处...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