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石子中的碱含量过高是否能用于混凝土的生产 混凝土中碱含量怎么计算?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对于碱集料反应的预防来说,严格控制所使用水泥的碱含量(即Na+和K+含量)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也已在我国有关规范 [5,6] 中规定。但是,目前我国水泥碱含量较高的现象普 遍存在,且混凝土内部的碱不仅仅只来自于水泥,还有可能来自于含碱外加剂、含盐集料以及渗透进入混凝土内部的外界盐类介质等;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除了水泥之外可能还有掺合料,而掺合料的掺加又有助于降低发生碱集料反应的可能性[7] 。笔者认为,就当前混凝土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水平来说,不具体考虑混凝土的原材料和性质,单纯通过限定水泥碱含量的措施来预防工程中的碱集料反应尚有不妥之处,应当同时提出多种预防措施供实际工程参考。

其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认识到了碱集料反应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的危害,并对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危害以及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碱集料反应可能性的检验方法,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我国对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理论的研究水平也在唐明述院士等 [2, 4] 的领导下跨入世界前列。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水泥与集料之间的作用相当复杂,各地集料的品种、矿物组成千差万别,实际工程中各种劣化因素所引起的混凝土耐久性下降现象互相交织,这些都对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机理的研究以及混凝土结构劣化原因的界定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为防患于未然,必须从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的设计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有效预防碱集料反应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作用。

     

  三、混凝土发生碱集料反应破坏的原因       

 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是混凝土材料内水泥中的碱(KOH、NaOH)与集料中的活性成分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产物呈胶体状态,不仅减弱了集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而且遇水后发生膨胀,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内应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体开裂。      

  3.1  碱集料反应的类型         

一般认为,碱集料反应有三种类型,即:1)碱-硅反应;2)碱-碳酸盐反应;3)碱-硅酸盐反应。下面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3.1.1  碱-硅反应      碱-硅反应是集料中的反应性微晶氧化硅与混凝土孔溶液中的碱之间发生的反应。此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进行,产物为碱-硅凝胶体,它吸水膨胀,引起膨胀压而使混凝土结构体开裂(无序的网状裂纹);与碱发生反应的集料表面有凝胶环存在;混凝土内部也会产生大量裂缝;混凝土内部孔缝中存在硅酸盐凝胶,凝胶失水后硬化或粉化。           研究表明,碱-硅反应的速度随SiO2的稳定程度、比表面积、温度以及液相中OH-浓度而不同,碱的浓度对碱集料反应与否起很大作用。       

3.1.2  碱-碳酸盐反应      碱-碳酸盐反应发生在水泥石液相中的碱与石灰石集料之间。与碱-硅反应不同的是,尽管碱-碳酸盐反应表现为混凝土体内外产生开裂,但集料表面不产生凝胶体。  

    

3.1.3  碱-硅酸反应这是一种特殊的碱集料反应,集料表面也不存在反应环,但是会引起混凝土体内外开裂。        

3.2  碱集料反应所引起的混凝土破坏型式       前已述及,混凝土内部发生碱集料反应后的宏观现象为:集料表面存在凝胶环;混凝土内部和外部开裂;孔缝内有异常物质存在等。混凝土发生碱集料反应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产生开裂,这种无序的开裂将导致其力学性能下降,抗冻性、抗化学腐蚀性和抗钢筋锈蚀性严重降低。       

 3.3  混凝土发生碱集料反应缺一不可的三要素           

尽管关于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机理以及确切的规律至今尚无圆满的解答,但是人们发现,混凝土内部要发生碱集料反应,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即:          

 1)水泥(确切地应为胶凝材料)中碱含量过高。水泥碱含量越高,发生碱集料反应的可能性越大。一般认为,对于使用活性集料的混凝土,当水泥碱含量超过0.6%时,便有发生碱集料反应的可能性。      

2)所用集料内含活性物质。一些有代表性的活性集料,如蛋白石、打火石、燧石和火山喷出岩(主要是安山岩和流纹岩)等发生碱集料反应的危险性最大。     

 3)必须有水份存在。水份的存在是发生碱集料反应的必要条件之一。干燥条件下,混凝土几乎不发生碱集料反应。而当前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处于高湿度环境的混凝土发生碱集料反应的速度更大。



一般不行,碱含量超标会加快混凝土的腐蚀。

混凝土中碱含量怎么计算?~

计算方式是:Na2O+0.658K2O
碱含量就是水泥中碱物质的含量,用Na2O合计当量表达。即碱量=Na2O+0.658K2O。
碱含量主要从水泥生产原材料带入。尤其是粘土中带入。
碱含量高有可能产生碱-骨料反应。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是指来自水泥、外加剂、环境中的碱在水化过程中析出NaOH和KOH与骨料(指砂、石)中活性SiO2相互作用,形成碱的硅酸盐凝胶体,致使混凝土发生体积膨胀呈蛛网状龟裂,导致工程结构破坏。

扩展资料:
测定意义
碱含量的测定是水泥生产质量控制和交易仲裁的重要环节。
在我国水泥现行的国家标准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中均对于碱含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水泥中含碱量变化是造成混凝土离析的影响因素之一。
碱含量对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影响很大,水泥含碱量降低,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增强,所以当水泥的含碱量发生明显的变化时,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在黏度、流动度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碱含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 53:93
混凝土原料中含有碱(钾、钠离子),当混凝土处在足够湿度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混凝土中的碱(钾、钠离子)会与粗细骨料中的活性硅发生反应,造成结构膨胀和开裂,即发生碱骨料反应。由于碱骨料反应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有害影响。

相关要点总结:

18845328345:石子含硫多少不能用于混凝土
尤宙答:>1.0不能使用于混泥土。查询中国建材网显示,混凝土为碱性,含硫量超过1.0会和碱性的混凝土形成化学反应,破坏混凝土强度、耐用年限,影响混凝土质量,造成混凝土达不到设计年限和使用年限,所以石子含硫>1.0不能用于混凝土。

18845328345:混凝土工程中的碱集料反应?
尤宙答:2)B种:低碱活性集料,膨胀量大于0.02%,小于或等于0.06%;3)C种:碱活性集料,膨胀量大于0.06%,小于或等于0.1%;4)D种:高碱活性集料,膨胀量大于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按所处环境分类:既然碱来自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同时又不可避免,这就需要了解混凝土工程所处的环境是如何分类,以方便施工中...

18845328345:骨料碱含量超标怎么处理
尤宙答:从而减少混凝土中的碱含量。3、采用酸性洗涤,酸性洗涤可以有效地去除骨料表面的碱性物质,这种方法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碱含量。4、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可以通过优化配合比和使用高性能材料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并提高混凝土的抗碱性能。

18845328345:混凝土的问题
尤宙答:(1)砂率偏低或砂子中细颗粒含量少,使混凝土保水性低,砂子含泥量大易产生浆体沉降,即“抓底”。提高砂率,降低砂中含泥量,合理的砂率能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2)胶凝材料总量少,浆体体积小于300L/m3 掺加粉煤灰,特别是配制低强度等级的大流动性混凝土,粉煤灰掺量应适当提高。从而提高其保水性。(3)石子级...

18845328345:粗骨料的质量缺陷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
尤宙答:粗骨料在混凝土中存在一个最优用量的问题。一定条件下,增加粗骨料用量,可降低混凝土单位成本,减小混凝土收缩徐变,并增强抗腐蚀能力,从而使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同时,因为粗骨料本身具有比砂浆更高的强度,在一定体积含量范围内还能相应提高混凝土强度。但是骨料含量也不能太高,否则就会使浆、骨料界面粘结质量降低,混凝土整...

18845328345:因为骨料中含碱活性成分会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故必须严格控制。 选 ...
尤宙答:错,混凝土骨料含碱量过高,会产生碱---骨料反应,进而产生裂缝,对混凝土初凝时间没有很大关系。

18845328345:混凝土骨料碱活性怎么处理
尤宙答:对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的三个主要条件是使用了碱活性骨料、使用了高含碱量的水泥和混凝土结构所在处的环境中有水存在。其中结构使用环境中有水存在是发生碱骨料反应的必要条件。碱骨料反应除了可以应用复合使用矿物细掺料的方法加以抑制外,也可以破坏其产生的条件来加...

18845328345:碱对水泥质量和混凝土性能有什么影响?
尤宙答:碱含量偏高,易出现急凝、安定性不合格的现象。②混凝土性能由于可溶性碱存在,水泥早期水化快,对外加剂的吸附性大,导致混凝土 拌和料的茕结时间缩短和坍落度损失增大,表现出对外加剂相溶性差;此外水泥含碱量高,直接影响混凝土制品中的碱含量,而混凝土中的碱-骨料膨胀性反应,可引起建筑物破坏。水泥...

18845328345:为什么要限制砂石中活性氧化硅的含量,它对混凝土的性质有什么不利作用...
尤宙答:砂石集料中活性氧化硅,可与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的水化硅酸钙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自膨胀应力,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混凝土结构强度及耐久性。混凝土用砂、石必须限制其中活性氧化硅的含量,因为砂、石中的活性氧化硅会与水泥或混凝土中的碱产生碱骨料反应。该反应的结果是在骨料表面生成一种...

18845328345: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氯离子、碱含量的危害?
尤宙答: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对混凝土的危害是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造成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开裂,脱落。碱含量超标,会引起活性骨料的碱骨料反应,使混凝土膨胀,开裂,破坏。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