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寒窑赋》北宋•吕蒙正著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吕蒙正的《寒窑赋》可谓名篇,流传最广,共有三版本,篇中稍有差异,如此经典名篇在《宋史》和《古文观止》中都无收录记载,令人费解,是编撰者们疏漏或是其它原因?不得而知,遗憾。下为正文:

吕蒙正破窑赋 原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现形式不同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歌谣、传说、神话、故事、寓言、童话、传记、诗篇、稗史、游记、剧本、小说、随笔、评论……繁多的体裁构成了文学,也构成了文学的历史。然而,并不是每种抒怀或记叙文字都能进入文学史。就每个具体时代而言,能以经受时光的筛簸,穿越后世历代的传述而存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必是少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的历史实质上是精品文学的历史、经典文学的历史。
在一个技术手段已经能够无限量提供资讯与娱乐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在阅读?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在探究心灵和人性方面,在摹写生存状态方面,在张扬想像力方面,在文明的传承与塑造方面,有哪一种文化样式的能力可在文学之上?答案是没有。文学无疑是表现力最为宽广最为强大的人类情感工具,其生命力既古远又蓬勃,自从以歌谣传说之类的形式诞生于口述年代以来,它的历史从未中断过-哪所是洪水滔天还是暴政窒息一切之时。只要生活在继续,人类就会把故事一直讲下去,把情愫不断表达出来。面对文学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特质-核心作品的价值亘古不变。尽管作家的写作技巧在不断提高,大众的阅读趣味也日新月异,但即使在已经进入电子阅读的今天,《荷马史诗》或唐吉诃德的魅力依然丝毫无减。

相关要点总结:

13317291020:寒窑赋多少字不含标点
郟丁答:674字。根据查询中国诗词网显示,《寒窑赋》全文(正文)一共有739字(含标点),不含标点符号的话674字。《寒窑赋》又名《破窑赋》《劝世章》,相传为北宋名相吕蒙正所作。

13317291020:宋词里面录有寒窑赋吗?
郟丁答:《破窑赋》,又名《寒窑赋》、《劝世章》,是北宋贤宰相吕蒙正的作品(存疑),吕蒙正曾任当时太子(即位后为宋真宗)的太子太傅,这篇文章吕蒙正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全文透出的是人生命运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的思想,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经历的各种命运和磨难,来说明人生命运的起起落落。开...

13317291020:千古奇文《寒窑赋》的一些感想
郟丁答:可以说,诗词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下到孩童,上到老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们能够流传自今,自然离不了古人的智慧与学识,正是这些智慧与学识的结晶孕育出了诗词文化的精髓。其中有一篇千古奇文《寒窑赋》,可以说是劝学篇,诗词简练,且通俗易懂。这篇《寒窑赋》是北...

13317291020:寒窑赋多少字不含标点
郟丁答:674字。根据查询中国诗词网官网得知,《寒窑赋》相传是北宋大臣吕蒙正的作品,作者以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思想,全文含标点一共有739字,不含标点符号的话674字。

13317291020:寒窑赋行书书法作品
郟丁答:关于寒窑赋行书书法作品回答如下:《寒窑赋》为北宋宰相吕蒙正所撰,堪称千古奇文!吕蒙正,字圣功,北宋初宰相。吕蒙正出身贫寒,少小便体味世间疾苦,勤奋读书,曾与寇准在破窑共学,后状元夺魁,步步高升,官至宰相。《阴符经》有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老祖宗的话实在有理。“一命;...

13317291020:寒窑赋给人的启示
郟丁答:寒窑赋给人的启示如下: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世事无常,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坎坷或是坦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讲述人世间的贫富祸福无定的道理,既然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是人世间的常态,我们就应该怀抱着平常心面对眼前的富贵或是贫贱。全文主要通过举例论证来论证全文的主旨,即“天有不测风云,...

13317291020:寒窑赋为什么一直是禁文
郟丁答:《寒窑赋》并非一直是禁文。首先,寒窑赋被很多人吹捧成为四大奇文之一。寒窑赋也名破窑赋,或做劝世章,命运赋。在中国四大奇闻之中列为首位。相传是北宋宰相吕蒙正位劝解太子所做。其次,寒窑赋从文章体裁上来说是赋,赋讲究的是音律和对仗,但寒窑赋通篇没有韵脚,前后句对不上,上下句对不上...

13317291020:蜈蚣百足行不及蛇是什么意思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解释
郟丁答:2、《破窑赋》,又名《寒窑赋》、《劝世章》,是北宋贤宰相吕蒙正的作品,吕蒙正曾任当时太子(即位后为宋真宗)的太子太傅,这篇文章吕蒙正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吕蒙正自述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思想。此文文字通俗易懂,但是义理深刻,...

13317291020:寒窑赋什么时候学
郟丁答:初三的时候学。《破窑赋》又称《寒窑赋》,也叫劝世文,是一篇警世之文。吕蒙正的《寒窑赋》可谓ming篇,流传广,共有三版本,篇中稍有差异,如此经典名篇在《宋史》和《古文观止》中都无收录记载,令人费解。吕蒙正(944年 - 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本贯东莱。北宋初年宰相。吕蒙正宽厚...

13317291020:吕蒙正是哪个潮剧
郟丁答:潮剧《彩楼记》中吕蒙正的状元文寒窑赋。吕蒙正,北宋大臣。三次登上相位。后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出身贫寒,曾经和寇准一起在破窑勤奋读书,体会了人间冷暖,后来,做了宰相,更体会到人心的宠辱。所以他写了一段《破窑赋》又称《寒窑赋》、《命运赋》、《劝世章》。吕蒙正是中国历史上第...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