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薛丁山为什么要三请樊梨花? 古代薛丁山为什么要三请樊梨花?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樊梨花既与丁山订婚,回关告父,樊洪因已将其许嫁白虎关守将杨藩,怒斥其私订终身,梨花反唇,樊怒,持剑欲杀,失足误触剑锋而死;

樊龙、樊虎怒而刺梨花,又被梨花失手杀死,开关降唐。薛仁贵即从其志,令丁山成婚,丁山误以其有心杀父,休弃之;仁贵怒而责令赔礼,丁山不从。

丁山陷烈焰阵,梨花救之,丁山再休之。梨花收薛应龙为义子,救丁山,丁山疑而三次休之。后丁山兵败,不得已再求助于梨花,梨花诈死,丁山悔悟,夫妻合好。

扩展资料:

樊梨花,大唐贞观年间人,中国古代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她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

其传奇故事被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歌舞戏剧等多次演绎,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樊梨花,在我国地方史记、掌故稗史中都有记载,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主要原因是:
其一:樊梨花一直想嫁给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人。
樊梨花是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亲樊洪为西凉国寒江关守将,兄长樊龙、樊虎协助镇守。樊梨花自由跟随骊山老母习艺,历时八载,道法高强。当艺成下山之际,骊山老母给了樊梨花一句话:"将嫁与大唐小将薛丁山协助征西。"作为性格豪爽,敢作敢为的樊梨花,是不愿意接受其父亲安排的嫁与西凉大将军杨藩的。樊梨花心中,一直渴望着嫁给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更不喜欢杨藩城府深的自视过高,因此在大婚前夕毅然离家出走。
其二:薛丁山没思想准备,不打算与樊梨花成婚。
薛丁山是大唐平辽王薛仁贵的儿子,个性单纯,愚忠愚孝,非常传统,眼中只有黑与白。当薛仁贵带兵来到寒江关的时候,樊梨花遵从师命开关降唐,薛仁贵要薛丁山与樊梨花结为连理,协助大唐继续平西。梨花感到矛盾为难,因为她心中的夙世姻缘不但是个她眼中的又顽固又不懂变通的笨人,更是敌国的将领。但梨花相信师父圣母的话,认为丁山可保住自己一家的性命,唯有遵从师命顺应天意,决定阵上招亲。但是丁山根本从没想过要娶樊梨花,当然没打算承认跟梨花阵上成婚之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丁山其实从小就对老师的养女陈金定甚有好感,丁山对金定照顾有加,所以要丁山接纳梨花是很复杂的。也因为丁山一开始就没准备于樊梨花成婚,才会误认为樊梨花杀父降唐是不轨不能接受的事情,才会三次休了樊梨花,又三次请出樊梨花。
其三:樊梨花以德报怨,薛丁山被梨花的真情所感动。
樊梨花为追求幸福的爱情,先是请求两朝元老程咬金相助,程咬金知道梨花的武功和法术很厉害,如梨花嫁到薛家归顺大唐是好事,便答应帮助梨花游说薛家两老。梨花和程咬金把事情闹到大唐皇帝处,皇帝下旨令丁山与梨花成婚。
丁山无奈,但是屈服在圣旨之下,心中更认定陈金定是更理想的人选。于是丁山便想到要设法令梨花知难而退,不断留难挑剔梨花,也就有了丁山三休梨花的故事。但梨花一点也不气馁,更用心学习中原礼仪,学做一个好妻子。丁山知道梨花用尽心思为薛家付出了很多,被梨花的真情感动。

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凉国(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樊梨花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巾帼英雄。和花木兰、穆桂英相比,她身上的神话色彩似乎还要浓厚一些。《说唐》《薛家将》在讲到薛仁贵征西的故事时,无一例外都要讲到这样一位富有叛逆精神并且敢于大胆追求理想爱情的古代女子。故事说的是在大唐贞观年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宝座之后,以现在甘肃武威为中心的西凉国等一些西北小国不愿接受唐王朝的管辖,并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对抗。为此,唐太宗李世民决定派薛仁贵前去征讨。所有关于樊梨花的传说便都发生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上。 樊梨花,美丽无双,武艺最高,天下无敌;虽受辱含冤,却申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德报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丽的,深刻的,她所体现的正是中国妇女伟大的独立于世的精神。 樊梨花形象最早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如莲居士作《说唐三传》,又名《异说后唐三集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全传》,后人亦称《征西全传》。书中叙述樊梨花与薛丁山马上订亲及薛丁山三休、三请樊梨花的故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故而在民间有很大影响。戏曲中一些剧目即取材于此。如《马上缘》《三休樊梨花》(或《三请樊梨花》)。 明清小说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历史小说、英雄传奇采自民间口头传说,经文人创作加工为案头读物,随即又为广大的市井说唱艺人借鉴为话本,进行再加工、再创作,口传心授,世代流传.后来也有人整理为“说书体小说”.以纯散文形式出版。在由民问传说、小说到说唱,再到“说书体小说”的过程中,故事情节得到提炼,人物形象愈加丰满。 《征西全传》中的樊梨花,性格尚嫌模糊,缺乏生活依据。因作者采用神魔小说笔法,有些情节荒诞离奇,如移山填海、上天入地,神箭飞刀、摄魂铃、捆仙绳等,在人物塑造上成就不高。然而在后来民间说唱中,樊梨花形象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说书人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从现实中寻找人物思想性格形成及发展变化的轨迹,把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在众多有关樊梨花故事的说书体小说中,西河大鼓名家郝艳霞所作《薛丁山征西》对樊梨花形象塑造的再度加工创作,就最具代表性。

唐代。薛仁贵率兵征讨樊江关。阵间樊梨花钟情薛丁山,私订终身,回关告父。其父国已将樊梨花许嫁白虎关守将杨藩,怒斥其女,持剑欲杀,不料失足自触剑锋而死。樊龙、樊虎不饶其妹,亦被梨花失手杀死。开关降唐,薛仁贵收梨花,令与丁山成婚,丁山误其杀父,休弃之;丁山陷烈焰阵,梨花赶救,丁山再休之;梨花收薛应龙为义子,再救丁山,丁山疑而三次休之,后丁山兵败,不得已救助于梨花,梨花诈死,丁山悔悟,夫妻和好。 若是依典故来解: 求平安或婚姻最终都会有好结果的,过程中是多磨难,不过真的经过风浪的佳偶才真正能白头偕老

古代薛丁山为什么要三请樊梨花?~

因为新婚之夜樊梨花被薛丁山气走了,所以引出了“三请樊梨花”的故事。
唐初,樊江关守将樊洪受西凉国引诱,叛变投敌,程咬金奉命征讨。樊洪之女樊梨花武艺高强,深明大义,毅然献关归唐,并经程咬金撮合与薛丁山结为夫妻。
薛丁山疑樊梨花投唐有假,又因日前被其枪挑落马而怨恨不已,花烛夜,乱加羞辱,气走梨花。后迫于军情,丁山单人匹马赴寒江关请樊梨花,被守关将当面奚落,一怒之下返回。
军情紧急,薛丁山奉命二请梨花。女婢铁珍见 丁山来意不诚,将其驱逐 出关。西凉国杨番再次兴兵犯境,唐军兵困,薛丁山不得已三请樊梨花。樊梨花领兵助阵,终破强敌。

扩展资料:
相关人物:
1、樊梨花
樊梨花,大唐贞观年间人,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她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
其传奇故事被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歌舞戏剧等多次演绎,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2、薛丁山
薛丁山(公元649年—公元720年),小说演义人物,其历史原型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
母亲柳金花。娶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为妻,曾率军平定西凉(西突厥),后因其子薛刚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惊死高宗被武则天下令处死。

薛丁山(公元649年—公元720年),小说演义人物,其历史原型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樊梨花,大唐贞观年间人,中国古代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她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樊梨花是薛丁山的妻子之一。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因征东有功,被封为平辽王。由于与皇叔李道宗结怨,薛仁贵被陷下狱。危急之际,西凉哈迷国犯境,徐茂公力荐薛仁贵挂帅征战,从而逃过此劫。薛仁贵征西,误中圈套,被困锁阳城,为苏宝同飞镖所伤。当他伤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际,得知儿子薛丁山尚在人间,并知自己与儿子有一段难解死结。唐高宗见出征不利,征召能人挂二路元帅。薛丁山请缨,以无敌之势夺得帅印,后薛丁山杀死苏宝同,救出了父亲薛仁贵。但薛仁贵却不满于薛丁山阵上招亲,于是将之锁入天牢,以示惩戒。苏宝同的死讯传至哈迷国,群臣为之震惊,寒江关关主樊洪悲愤不绝。樊洪有女樊梨花,临下山前,其师告知她与白袍薛丁山有一段前世姻缘。樊梨花与薛丁山阵前交锋,一见钟情。樊梨花装败退走,薛丁山欲乘胜追击,被樊梨花所擒,薛丁山遂娶樊梨花为妻。在樊梨花相助下,薛丁山征西成功。

薛丁山要三请樊梨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樊梨花一直想嫁给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樊梨花是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亲樊洪为西凉国寒江关守将,兄长樊龙、樊虎协助镇守,其父准备让其嫁给西凉大将军杨藩。作为性格豪爽,敢作敢为的樊梨花,是不愿意接受其父亲安排的嫁与西凉大将军杨藩的,于是其离家出走;二、当时薛丁山没思想准备,不打算与樊梨花成婚。樊梨花阵前招亲时,丁山根本从没想过要娶樊梨花,当然没打算承认跟梨花阵上成婚之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丁山其实从小就对老师的养女陈金定甚有好感,丁山对金定照顾有加,所以要丁山接纳梨花是很复杂的。也因为丁山一开始就没准备于樊梨花成婚,才会误认为樊梨花杀父降唐是不轨不能接受的事情,才会三次休了樊梨花,又三次请出樊梨花。三、樊梨花以德报怨,薛丁山被梨花的真情所感动。

其实正是樊梨花与薛丁山之间存在真情,又有樊梨花以德报怨,才能够使得薛丁山能够有机会三次请回樊梨花,樊梨花又能够答应。

相关要点总结:

18295976161:戏曲三打金枝的主要内容
路邹答:“三打金枝”是根据薛仁贵征辽的一段故事改编的。讲述的是薛丁山征讨杨凡,被杨凡飞刀所伤。程咬金请樊梨花出手相救。樊梨花与薛丁山情投意合,后来却因为误会,而三打樊梨花。程咬金三请樊梨花,樊梨花不计前嫌,出兵帮助唐军打败杨凡的叛军。最终薛丁山向樊梨花承认错误,然后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18295976161:三请樊梨花的介绍
路邹答:《三请樊梨花》又名《薛丁山三请樊梨花》又名《薛丁山》由中国台湾导演顾辉雄执导,狄珊编剧,杨丽花、司马玉娇、王金樱、许秀年、洪秀玉、小凤仙、叶文琼、李如麟主演的历史、传记类电视歌仔戏,《三请樊梨花》又名《薛丁山三请樊梨花》又名《薛丁山》是1982年的中国台湾拍摄的一部电视歌仔戏。该...

18295976161:三请樊梨花的谁
路邹答:薛丁山~薛丁山和樊梨花结了三回婚…除去第一次请樊梨花而后,第一次结婚薛丁山把梨花打了一顿,气走了樊梨花,然后二请。然后结第二次婚时候薛丁山又把樊梨花打了一顿…再次把樊梨花气走了…然后就以后了第三请。听薛家将的时候就觉得薛丁山欠打…...

18295976161:薛丁山娶了几个老婆?
路邹答:小说演义人物 薛丁山,薛家将人物,曾参与征讨西凉,先后娶窦仙童、陈金定、樊梨花为妻,之间曾三休三请樊梨花,薛仁贵去世,樊梨花挂帅,小姑薛金莲不服,违反军令,樊梨花重责薛金莲八十军棍。薛丁山和窦一虎(薛金莲夫君)秉公调和,才使姑嫂和睦如此,最终平定西凉,后薛丁山因其子薛刚元宵夜酒醉打死...

18295976161:隋唐薛丁山为什么死也不娶樊梨花
路邹答:这就是薛丁山三请樊梨花的故事。故事中的樊梨花美丽无双,武艺最高,天下无敌,虽受辱含冤,却申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德报怨。樊梨花所体现的正是中国妇女伟大的独立于世的精神,樊梨花也成为巾帼英雄。那么,樊梨花为何会爱上薛丁山?薛丁山又为何要三请樊梨花?主要原因是:其一:樊梨花一直想嫁给一个...

18295976161:樊梨花究竟厉害在哪里?为什么薛丁山会把元帅让给他?
路邹答:众所周知,此女神通广大,文武双全,能够撒豆成兵,排兵布阵之术更是了不得。而她的丈夫便是薛仁贵之子薛丁山,她的丈夫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不仅武艺超群,而且足智多谋。据说樊梨花自幼跟在黎山老母身边学习武艺,长达八年的修炼使她拥有非常高超的武艺。在机缘巧合之下她认识了她的丈夫薛丁山...

18295976161:薛丁山如何对待三个妻子?
路邹答:1、樊梨花 樊梨花中国古代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她因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传奇故事被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歌舞戏剧等多次演绎,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三度“被休”,樊梨花忍辱负重,默默地承受一切,鲜明而生动地...

18295976161:薛丁山哪三次休樊梨花的
路邹答:樊梨花钟情薛丁山,私订终身,回关告父,其父怒斥其女,持剑欲杀,不料失足自触剑锋而死。之后,薛仁贵收梨花,令与丁山成婚,丁山误其杀父,休弃之;丁山陷烈焰阵,梨花赶救,丁山再休之;梨花收薛应龙为义子,再救丁山,丁山疑而三次休之;后丁山兵败,不得已救助于梨花,梨花诈死,丁山悔悟,夫妻...

18295976161:历史上有薛丁山与樊梨花吗?
路邹答:薛丁山其历史原型是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樊梨花是存在的,是西凉寒江关守将樊洪之女。薛丁山,薛家将人物,曾参与征讨西凉,先后娶窦仙童、陈金定、樊梨花为妻,之间曾三休三请樊梨花。薛仁贵去世,樊梨花挂帅,小姑薛金莲不服,违反军令,樊梨花重责薛金莲八十军棍,薛丁山和窦一虎(薛金莲夫君...

18295976161:薛丁山是将门之后,为什么打不过土匪樊梨花?
路邹答:因为樊梨花也是将门之后,而且她天赋异禀,比自己的哥哥功夫还要高,打一个薛丁山,自然是不在话下。我们都知道薛丁山三休三请樊梨花的故事,薛丁山之所以休樊梨花,肯定是他觉得两人之间感情出现裂痕,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几次三番的请樊梨花回来呢?还不是因为樊梨花功夫高,自己根本离不开她。李世民即位...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