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围棋十诀是什么?含义是什么? 围棋十诀的意思是什么?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围棋十诀”:
一、不得贪胜;
二、入界宜缓;
三、攻彼顾我;
四、弃子争先;
五、舍小救大;
六、逢危须弃;
七、慎勿轻速;
八、动须相应;
九、彼强自保;
十、势孤取和。

第一句,濑越宪作曾改为“贪不得胜”,本质未变,侧重不同,大意是:下围棋不得走不讲道理和过份的棋。着法过份不仅赢不了棋,反而输的更快更惨。濑越先生认为:局势领先以后则不应再去为赢得更多去闹事,把局势搞复杂,这样也会输多赢少。�

第二句,“入界宜缓”,意为打入对方阵势要徐徐图之,不求一击而得逞。�

第三句,“攻彼顾我”是指进攻对方时要注意保持节奏,有急有缓,该补自己的棋时要补自己的棋。�
第四句,“弃子争先”,和《棋经》中“宁失数子不失一先”是一个意思,不要因小处纠缠而丧失“先手”的主动。�

第五句,“舍小就大”,围棋中的每一步棋都是面临一次选择,广义的说除了填眼的棋没有价值,所下的每一步棋都会有所得,但是要选价值最大的那步棋走。�

第六句,“逢危须弃”,《棋经》上讲“善败者不乱”。孙子兵法上也有类似的意思。专指形势不利时,自己的棋已经危险,越逃可能死的会越多,就须放弃,放弃的越早损失越小 。�

第七句,“慎勿轻速”,是指对局时的态度,不要轻易落子,考虑成熟了再走。也指发动一场鱼死网破式的战斗时,千万要小心,考虑周到了再行动。�
第八句,“动须相应”,意为:下棋时要有全局观念,要全局在胸,明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所落下的棋子前后要有呼应。�

第九句,“彼强自保”一般在中盘战斗开始以后,或因为抢了实空,或打入了对方阵势,或不得不在对方势力范围内有所行动,在对方势强,自己势弱时所采取的对局方针,赶快求活或赶快将孤棋走畅,不要以弱击强。�

第十句,“势孤取和”,这一句和第九句意思差不多,处于劣势状态下,不要奢求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要心图侥幸,寄希望于对手出错误,而是争取减少损失,不输就是胜利。

一、不得贪胜;
二、入界宜缓;
三、攻彼顾我;
四、弃子争先;
五、舍小救大;
六、逢危须弃;
七、慎勿轻速;
八、动须相应;
九、彼强自保;
十、势孤取和。
第一句是在下棋是不能太贪婪
第二句是??

《传》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有博弈者乎?”言谭《新论》曰: “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以定;下者,则守边隅,趍作罫以自生于小地。”春秋而下,代有其人,则弈棋之道,从来尚矣。今取胜败之要,分十三篇,有与兵法合者,亦附于中云尔。
○棋局篇第一
夫万物之数,从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数之主,据其极而运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分而为四,以象四时;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外周七十二路,以象其候。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阴阳。局之线道谓之枰,线道之间谓之罫。局方而静,棋圆而动。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曰“日日新”。故宜用意深而存虑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
○得算篇第二
棋者,以正合其势,以权制其敌。故计定于内而势成于外,战未合而算胜者,得算多也。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战已合而不知胜负者,无算也。《兵法》曰: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由此观之,胜负见矣。
○权舆篇第三
权舆者,弈棋布置,务守网格。先于四隅分定势子,然后坼二、斜飞,下势子一等。立二可以坼三,立三可以坼四,与势子相望可以坼五。近不必比,远不必乖。此皆古人之论,后学之规,舍此改作,未之或知。《书》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合战篇第四
博弈之道,贵乎谨严。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然法曰:“宁输数子,勿失一先。”有先而后,有后而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两生勿断,皆活勿连。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取势。与其无事而强行,不若因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善胜敌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必也四顾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备。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绝之意也;弃小而不救者,有图大之心也。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虚实篇第五
夫弈棋绪多则势分,势分则难救。投棋勿逼,逼则使彼实而我虚。虚则易攻,实则难破,临时变通,宜勿执。《传》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自知篇第六
夫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故知己之害而图彼之利者胜,知可以战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以逸待劳者胜,不战而屈人棋者胜。《老子》曰:“自知者明。”
○审局篇第七
夫弈棋布势,务相接连,自始至终,着着求先。临局交争,雌雄未决,毫厘不可以差焉。局势已赢,专精求生;局势已弱,锐意侵绰。沿边而走,虽得其生者败。弱而不伏者愈屈,躁而求胜者多败。两势相围,先蹙其外,势孤援寡则勿走,是故,棋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误人者多方,成功者一路而已。能审局者则多胜矣。《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度情篇第八
人生而静,其情难见,感物而动,然后可辨。推之于棋,胜败可得而先验。法曰:“夫持重而廉者多得,轻易而贪者多丧,不争而自保者多胜,务杀而不顾者多败。”因败而思者,其势进;战胜而骄者,其势退。求己弊而不求人之弊者,益;攻其敌而不知敌之攻己者,损。目凝一局者其思周,心役他事者其虑散。行远而正者吉,机浅而诈者凶,能自畏敌者强,谓人莫己若者亡,意旁通者高,心执一者卑。语默有常,使敌难量;动静无度,招人所恶。《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斜正篇第九
或曰:“棋以变诈为务,劫杀为名,岂非诡道耶?”予曰:“不然。《易》曰:‘师出以律,否臧凶兵。’本不尚诈谋,言诡道者,乃战国纵横之说。棋虽小道,实与兵合。故棋之品甚繁,而弈之者不一。得品之下者,举无思虑,动则变诈,或用手以影其势,或发言以泄其机;得品之上者则异于是,皆沉思而远虑,因形而用权,神游局内,意在子先,图胜于无胜,灭行于未然。岂敢假言词喋喋,手势翩翩者哉?《传》曰:“正而不谲。”其是之谓也。
○洞微篇第十
凡棋有益之而损者,有损之而益者;有侵而利者,有侵而害者;有宜左投者,有宜右投者;有先着者,有后着者;有紧{山辟}者,有慢行者。粘子勿前,弃子思后。有始近而终远者,有始少而终多者。欲强外先攻内,欲实东先击西。路虚而无眼则先觑,无害于他棋则做劫;饶路则宜疏,受路则勿战。择地而侵,无碍则进。此皆棋家之幽微也,不可不知。大《易》曰:“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名数篇第十一
夫弈者,凡下一子,皆有定名。棋之形势、死生、存亡,因名而可见。有冲,有斡,有绰,有约,有飞,有关,有札,有粘,有顶,有尖,有觑,有门,有打,有断,有行,有立,有捺,有点,有聚,有跷,有夹,有拶,有{山辟},有刺,有勒,有扑,有征,有劫,有持,有杀,有松,有盘。用棋之名,三十有二。围棋之人,意在万周。临局变化,远近纵横,我不得而前知也。用幸取胜,难逃此名。《传》曰:“必也,正名乎!”棋亦谓欤?
○品格篇第十二
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不可胜计,未能入格,今不复云。《传》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杂说篇第十三
夫棋,边不如角,角不如腹。约轻于捺,捺轻于{山辟}。夹有虚实,打有情伪。逢绰多约,遇拶多粘。大眼可赢小眼,斜行不如正行。两关对直则先觑,前途有碍则勿征。施行末成,不可先动。角盘曲四,局终乃亡。直四板六,皆是活棋。花聚透点,多无生路。十字不可先纽,势子在心,勿打角图。弈不欲数,数则怠,怠则不精。弈不欲疏,疏则忘,忘则多失。胜不言,败不语,振廉让之风者,乃君子也。起忿怒之色者,小人也。高者无亢,卑者无怯,气和而韵舒者,有喜其将胜也;色变者,忧其将败也。赧莫赧于易,耻莫耻于盗,妙莫妙于用松,
昏莫昏于覆劫。凡棋,直行三则改,方聚四则非。胜而路多,名曰赢局;败而无路,名曰输筹。皆筹为溢,停路为吊。打筹不得过三,淘子不限其数。劫有金井、辘轳,有无休之势,有交递之图,弈棋者不可不知也。凡棋有敌手,有半先,有先两,有桃花五,有北斗七。夫棋,有无之相生,远近之相成,强弱之相形,利害之相倾,不可不察也。是以安而不泰,存而不骄;安而泰则危,存而骄则亡。《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跋
我朝善弈显名天下者,昔年待诏老刘宗,今日刘仲甫、杨中隐,以至王琬、孙侁、郭范、李百祥辈,从皆能诵此十三篇,体其常而生其变也。古人谓: “犹盘中去圆,横斜曲直,系于临时,不可尽知。而必可知者,是圆不绊出于盘也。”《棋经》,盘也;弈者,圆也。士君子无所用心,则可欢焉。

1.空角最大,缔角次之。
2.同形时先手方有利。
3.两打不打。
4.立二拆三,立三拆四。
5.莫爬二路,休压四路。
6.压强不压弱。
7.逢关无恶手。
8.不会征子别下棋。
9.初棋无劫。
10.远离厚势。
11.漏风处不围空。
12.缓三气劫不是劫。
13.断哪边吃哪边。
14.两翼展开是好形。
15.点方勿接。
16.死始于扳。
17.左右同形走中央。
18.七死八活。
19.二.一位妙手。
20.二.二位妙手。
21.一路小尖是妙手。
22.四角无边,棋必输。
23.紧气要紧外气。
24.有眼杀无眼。
25.长气杀有眼。
26.棋长一尺,无眼自活。
27.盘角曲四是净死(日韩规则,中国是实战解决)。
28.三三,四五,五八,六十二。(曲三直三3口气,方四5口气,刀把五8口
气,葡萄六12口气)
29.遇劫先提。
30.打单不打双。
31.两扳长一气。
32.成一方空者棋必输。
33.一扳得两目。
34.金角、银边、草肚皮。
35.攻勿靠。
36.棋勿被分隔。
37.勿紧公气。
38.中央开花30目。
39.龟壳60目。
40.逢靠必扳。
41.二子头必扳。
42.侵消用尖冲。
43.上手的棋成直线,下手的棋走斜线。
44.多送一子方可弃。
45.扭十字长一方。
46.追要飞,逃要跳。
47.不打损劫。
48.精华已尽多堪弃。
49.逢飞需跨。
50.敌之要点,我之要点。

围棋十诀的意思是什么?~

《围棋十诀》仅四十余字,相传为唐代王积薪所著。内容如下:“一、不得贪胜;二、入界宜缓;三、攻彼顾我;四、弃子争先;五、舍小就大;六、逢危须弃;七、慎勿轻速;八、动须相应;九、彼强自保;十、势孤取和。” 第一句,濑越宪作曾改为“贪不得胜”,本质未变,侧重不同,大意是:下围棋不得走不讲道理和过份的棋。着法过份不仅赢不了棋,反而输的更快更惨。濑越先生认为:局势领先以后则不应再去为赢得更多去闹事,把局势搞复杂,这样也会输多赢少。 第二句,“入界宜缓”,意为打入对方阵势要徐徐图之,不求一击而得逞。 第三句,“攻彼顾我”是指进攻对方时要注意保持节奏,有急有缓,该补自己的棋时要补自己的棋。 第四句,“弃子争先”,和《棋经》中“宁失数子不失一先”是一个意思,不要因小处纠缠而丧失“先手”的主动。 第五句,“舍小就大”,围棋中的每一步棋都是面临一次选择,广义的说除了填眼的棋没有价值,所下的每一步棋都会有所得,但是要选价值最大的那步棋走。 第六句,“逢危须弃”,《棋经》上讲“善败者不乱”。孙子兵法上也有类似的意思。专指形势不利时,自己的棋已经危险,越逃可能死的会越多,就须放弃,放弃的越早损失越小 。 第七句,“慎勿轻速”,是指对局时的态度,不要轻易落子,考虑成熟了再走。也指发动一场鱼死网破式的战斗时,千万要小心,考虑周到了再行动。 第八句,“动须相应”,意为:下棋时要有全局观念,要全局在胸,明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所落下的棋子前后要有呼应。 第九句,“彼强自保”一般在中盘战斗开始以后,或因为抢了实空,或打入了对方阵势,或不得不在对方势力范围内有所行动,在对方势强,自己势弱时所采取的对局方针,赶快求活或赶快将孤棋走畅,不要以弱击强。 第十句,“势孤取和”,这一句和第九句意思差不多,处于劣势状态下,不要奢求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要心图侥幸,寄希望于对手出错误,而是争取减少损失,不输就是胜利。

《围棋十诀》仅四十余字,相传为唐代王积薪所著。内容如下:
一、不得贪胜;
二、入界宜缓;
三、攻彼顾我;
四、弃子争先;
五、舍小就大;
六、逢危须弃;
七、慎勿轻速;
八、动须相应;
九、彼强自保;
十、势孤取和。
第一句,濑越宪作曾改为“贪不得胜”,本质未变,侧重不同,大意是:下围棋不得走不讲道理和过份的棋。着法过份不仅赢不了棋,反而输的更快更惨。濑越先生认为:局势领先以后则不应再去为赢得更多去闹事,把局势搞复杂,这样也会输多赢少。
第二句,“入界宜缓”,意为打入对方阵势要徐徐图之,不求一击而得逞。
第三句,“攻彼顾我”是指进攻对方时要注意保持节奏,有急有缓,该补自己的棋时要补自己的棋。
第四句,“弃子争先”,和《棋经》中“宁失数子不失一先”是一个意思,不要因小处纠缠而丧失“先手”的主动。
第五句,“舍小就大”,围棋中的每一步棋都是面临一次选择,广义的说除了填眼的棋没有价值,所下的每一步棋都会有所得,但是要选价值最大的那步棋走。
第六句,“逢危须弃”,《棋经》上讲“善败者不乱”。孙子兵法上也有类似的意思。专指形势不利时,自己的棋已经危险,越逃可能死的会越多,就须放弃,放弃的越早损失越小 。
第七句,“慎勿轻速”,是指对局时的态度,不要轻易落子,考虑成熟了再走。也指发动一场鱼死网破式的战斗时,千万要小心,考虑周到了再行动。
第八句,“动须相应”,意为:下棋时要有全局观念,要全局在胸,明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所落下的棋子前后要有呼应。
第九句,“彼强自保”一般在中盘战斗开始以后,或因为抢了实空,或打入了对方阵势,或不得不在对方势力范围内有所行动,在对方势强,自己势弱时所采取的对局方针,赶快求活或赶快将孤棋走畅,不要以弱击强。
第十句,“势孤取和”,这一句和第九句意思差不多,处于劣势状态下,不要奢求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要心图侥幸,寄希望于对手出错误,而是争取减少损失,不输就是胜利。

相关要点总结:

18156079723:围棋十诀
鲁习答:指形势不利时,自己的棋已经危险,越逃可能死的会越多,或者越逃跑对方借攻击获得利益越多的情况下,就须放弃,放弃的越早损失越小。“危”,一般指形势受到损害,棋子受到攻击或遭到某种危险状况。“危”的另一层涵义是“居安思危”,这是从全局来讲的,是己方的弱棋,在尚未直接遇到危险时,就已...

18156079723:实用围棋作战理论——围棋十诀,据说是从唐朝流传下来的哦
鲁习答:围棋十诀,顾名思义就是下围棋时的十句口诀,也是下围棋的一种经验总结和积累要素。相传有唐王积薪, 宋刘仲甫等多种说法,最早见载于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标题为《象棋十诀》),该诀对后世中外棋界有广泛影响。跟我一起去了解一下这“十诀”的具体释义吧~《围棋十诀》一. 不得贪胜 二....

18156079723:围棋口诀 下围棋的口诀是什么
鲁习答:围棋十诀:1、不得贪胜 2、入界宜缓 3、攻彼顾我 4、弃子争先 5、舍小就大 6、逢危须弃 7、慎勿轻速 8、动须相应 9、彼强自保 10、势孤取和 说明:作者相传有唐王积薪,宋刘仲甫等多种说法。最早见载于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标题为《象棋十诀》),明刘仲达《鸿书》、《秋仙遗谱...

18156079723:关于围棋棋力的问题!
鲁习答:五、要十二分的热爱围棋,兴趣保持长久的浓厚,要树立达5段,6段的人生目标。记得职业六段黄希文说过“成围棋大师不易,达5段、6段不难。”六、选择围棋一些棋理论指导方面的著作读熟,并理解其中的含义。比如说围棋“五赋三论”,唐积薪围棋十诀,棋经十三篇,加籐正夫围棋格言三十条,刘仲甫棋诀...

18156079723:围棋的含义是什么?围棋起源于中国吗?下围棋的步骤是怎样的
鲁习答:围棋的棋具 一、棋盘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19×19=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 “点”)。 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二、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均为扁圆形。 棋子的数量以黑子181、白子180个为宜。第二条 围棋的下法 一、对局...

18156079723:围棋中过一手是啥意思
鲁习答:提:无气的棋子要被提子,拿离棋盘。提吃对方的棋子,称为“提子”。目:棋盘上,被一方棋子所围的空白交点,称为“目”。地:活棋所包围的目数和活棋本身之总和,称为“地”。空:用棋子围成的地域。劫:双方可以轮流提取对方棋子的情况。围棋规则规定,打劫时,被提取的一方不能直接提回,必须在...

18156079723:不得贪胜怎么样
鲁习答:"不得贪胜"原为中国古人总结《围棋十诀》的第一条,是围棋行棋艺术的总纲领,即:越是对胜利存有贪念,就越得不到胜利。"不得贪胜"所体现出来的含义,并不仅仅只适用于围棋,更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生哲学。面对社会上各个领域中人们所渴求的目标,"贪胜"的人,往往过于执着,容易心浮气躁,...

18156079723:如何提高围棋棋力?
鲁习答:”六、选择围棋一些棋理论指导方面的著作读熟,并理解其中的含义。比如说围棋“五赋三论”,唐积薪围棋十诀,棋经十三篇,加籐正夫围棋格言三十条,刘仲甫棋诀,施襄夏凡遇要处总诀,钱长泽三十字母歌,敦煌棋经等等,七、选择与自己风格相似的经典名局,一而再,再而三,多次打谱,进行感悟。学围棋...

18156079723:弃子围棋术语
鲁习答:在围棋中,"弃子"是一种常见的战术术语,指的是棋手主动放弃一些棋子,以换取更优的棋局布局或者战略优势。这种策略并非随意的舍弃,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主动选择。例如,如图所示,黑棋在14手时,选择放弃三子,以换取厚势,这正是《围棋十诀》中提到的"弃子争先"的体现。对于初学者而言,理解弃子的真正...

18156079723:“纹枰论道中 气随天地转”的意思
鲁习答:纹枰论道中 气随天地转 文称就是古人说的“围棋”连起来意思就是下围棋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讨论人生哲理的过程 个中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气息随着天地的变化而流转 差不多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吧!!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