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句话的意思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什么意思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意思是: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出处:《宿新市徐公店》

原文:

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翻译: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彼时杨万里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诗题中的“新市”,是当时一处城镇,在今浙江德清东北,位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建康之间。这里水陆环绕,舟车通利,是作者离开临安去建康任所,或从建康返回临安述职的必经之地。

作者途经这里,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见景生情,有感而发,于是赋写这组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宿新市徐公店



整首诗诗意:
( 篱落疏疏一径深):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头花落未成阴):树上的花儿刚刚凋谢,树叶稀疏还不茂密。(儿童急走追黄蝶):一个儿童在奔跑着追逐一只黄色的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蝴蝶翩翩飞进了菜花中,儿童怎么也找不到。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后两句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意思就是儿童追蝴蝶,蝴蝶飞进了菜地里,小孩找不见了!至于为什么不见了,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1蝴蝶的颜色应该和菜花的颜色差不多,距离远了造成人眼无法辨认,二一个可能是菜比较高了,蝴蝶飞到菜花相互的缝隙中了!

此诗是在抒发诗人客居他乡遇到挫折后的无助心情。“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其实是言物喻己,是说自己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而远走他乡,到了梦想的门口,却又不知梦在何方,故生惆怅

一个儿童在奔跑着追逐一只黄色的蝴蝶,蝴蝶翩翩飞进了菜花中,儿童怎么也找不到。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什么意思~

一个儿童在奔跑着追逐一只黄色的蝴蝶,蝴蝶翩翩飞进了菜花中,儿童怎么也找不到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其一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其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组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彼时杨万里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诗题中的“新市”,是当时一处城镇,在今浙江德清东北,位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建康之间。这里水陆环绕,舟车通利,是作者离开临安去建康任所,或从建康返回临安述职的必经之地。作者途经这里,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见景生情,有感而发,于是赋写这组诗。

扩展资料
第一首诗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的村歌社舞。首二句点明季节与地点,先写柳梢,再写酒楼。古典诗词常把柳与酒两种意象放在一起,如“鳀鱼苦笋香味新,杨柳酒旗三月春”(韩偓《江楼二首》)“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通常以这两种意象表达一种愁情别绪,而杨万里在这里写杨柳和酒楼却显示了一种悠闲的情怀。后二句通过观察乡土风俗暗示自己身在他乡,而偏说“便作在家寒食看”,表明自己并没有那种寓居他乡的愁绪,并且着意于“村歌社舞更风流”,更表现出一种恬然闲适的心境。
这组诗的第一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远不如第二首,但第一首诗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闲适心境,为整组诗奠定了情感基调。第二首诗所提供的场景只不过是作者这种心境下的外在反映而已。
第二首诗流传甚广。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头二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画面上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
春意盎然。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末二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前二句写农村景色,是静态描写;后二句写儿童和蝴蝶,是动态描写。这首诗除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外,还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此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参考资料宿新市徐公店二首_百度百科

整首诗诗意:

篱落疏疏一径深):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头花落未成阴):树上的花儿刚刚凋谢,树叶稀疏还不茂密。(儿童急走追黄蝶):一个儿童在奔跑着追逐一只黄色的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蝴蝶翩翩飞进了菜花中,儿童怎么也找不到。

相关要点总结:

1809695723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什么诗名?
冷于答: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杨万里的诗作《宿新市徐公店》。诗句描绘了农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儿童活泼好动、嬉戏玩耍的生动画面。【出处】《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原文】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

18096957230:如何解释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冷于答:“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两句诗在我眼前让我们想起春意盎然的景象,在春的召唤下一群少年在菜花海洋里追打嬉闹的场景,春的美景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面颊让人羡慕。全诗原文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宋代〕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译文:稀稀...

1809695723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两句诗生动展现出什么的儿童形象?
冷于答:“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两句诗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生动的展现出儿童天真活泼地捕蝶的欢乐形象。全诗如下 《宿新市徐公店》宋朝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译文: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

18096957230:“儿童急走追黄蝶”的下一句是什么?
冷于答:“儿童急走追黄蝶”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作《宿新市徐公店》。原文:《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

1809695723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两句诗出自诗人杨万里的什么?_百度...
冷于答: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两句出自宋朝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如下: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诗人看到一片盛开的油菜花,孩子们在追扑黄色的蝴蝶游戏。蝴蝶飞进了黄色的油菜花中,融为一色,再也找...

1809695723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两句诗出自诗人杨万里的什么?_百度...
冷于答: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两句出自宋朝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如下: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诗人看到一片盛开的油菜花,孩子们在追扑黄色的蝴蝶游戏。蝴蝶飞进了黄色的油菜花中,融为一色,再也找...

18096957230:"飞入菜花无处寻"的上一句是什么
冷于答: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解说】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鉴赏】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

1809695723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什么意思
冷于答:意思: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出自: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其二》原诗:宿新市徐公店 其二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释义: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

1809695723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上一句
冷于答: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上一句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 一作:花落)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译文: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

1809695723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什么意思?
冷于答:作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