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舆情和舆论分别是什么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问题一:舆情和舆论有什么区别? 您好,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

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 *** 体。

希望您能点击右下角“采纳答案”,谢谢!

问题二:网络舆论是什么意思 “舆论”一词在中国出现较早,在周朝的《国语》中就有了“舆人之诵”的提法。“舆”的本顶是车厢或轿子,赶车抬轿的人便称为“舆人”,后来泛指下层平民百姓。在古代国家政权与社会舆论之间,存在着一个恶性循环的脉络:国势愈衰,抱怨批判之声愈多愈强;抱怨批判之声愈烈,国势则愈衰,直到江山易主,政权更迭,社会舆论才告一段落。
网络舆论简单地说就是网民的看法、评论,更直接的说就是网民的批判质疑之身。

问题三:舆情监测平台和搜索引擎有什么区别? 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算法的不同。搜索引擎每个网站的算法是不同的,但是大多是根据网站的权重啊,网络用户的点击行为等因素进行排序。舆情监测是比较注重信息收集的全面、快速和准确,并且有些行业内的网站虽然权重不高,但是在目标客户里非常普遍,企业也希望对这些网站重点监控,另外人工监测存在不及时、不能随时监测的问题,这也是舆情监测平台的优势所在。据我所知,目前慧科讯业的舆情监测系统是做得多大的,能够实现对全媒体的监测,包括平媒、网媒、社交媒体的全媒体监测范围,并且自动生成每日报告汇总,重要舆情30分钟提供预警。

问题四:网络舆情都有什么特点 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互联网舆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但网络舆情还不能等同于全民立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跟帖、论坛、博客的出现,中国网民们有了空前的话语权,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但由于网络空间中法律道德的约束较弱,如果网民缺乏自律,就会导致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比如热衷于揭人隐私、谣言惑众,反社会倾向,偏激和非理性,群体盲从与冲动等等。
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问题五:舆论什么意思? 舆论是指公众的意见或言论。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 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 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问题六:次生舆情是什么意思 次生舆情:当下热点事件中有一种舆论现象值得关注,就是一个地方曝出某个大丑闻后,这个地方常会连续性地曝出多起丑闻,可以称之为“次生舆情”(也就是次生丑闻)。
比如:地震灾难之后会有泥石流之类的“次生灾害”,地方丑闻之后,举国媒体云集关注接力“扒粪”,官场生态被置于舆论监督的放大镜下,很多平常被掩盖和忽略的问题都被“扒”出来,形成一波又一波躺着中枪的“次生舆情”。
次生舆情曝光的四种情况:
第一种是舆论监督“报复性”的曝光。网友不满某个官员或某个部门的所作所为,但在既有体制下又拿那个部门或官员没有办法,便会采取“报复性人肉”的方式去找官员的贪腐问题。比如看这个部门有没有超标,那个官员戴的什么手表。很多地方 *** 和官员很不争气,根本“经不起监督”。杨达才一被人肉,就查出了经济问题;周久耕一被搜索,就搜出了一堆见不得阳光的破事,从“九五至尊”查出了很多“次生丑闻”。
第二种是媒体监督“顺带性”的曝光。某地发生一起大的丑闻后,比如城管打死人,拆迁引发的 *** ,往往会引起举国媒体的集中。一些地方非常封闭,平常基本就是县太爷的“土围子”,缺乏监督阳光的照射,累积了很多社会问题,当然经受不住举国媒体的舆论监督,那些问题都会被顺带着挖了出来。记者到这个地方采访,自然也会“捎带”回很多新闻。
第三种是地方 *** 错误的危机公关中引发的连锁丑闻,形成舆论次生灾难。发生丑闻后,地方总想迅速息事宁人和“控负”灭火,但常常是欲速而不达,一蠢再蠢地制造了新的丑闻。典型如当年故宫(微博)失窃案,由于故宫方面应对不当,竟由“失窃门”引出了“错字门”、“会所门”、“瞒报门”等十重门。前段时间延安城管踩人事件,当地昏招频出,也形成了“临时工”、“城管大楼”、“伪造道歉”等多重门,出现一连串次生丑闻。
第四种是顺藤摸瓜式的次生丑闻,案中有案,由一起事件在深入调查后发现有更深的水、更深层次的问题,背后有更大的“老虎”。
这些次生丑闻往往都带着很大的偶然性,仿佛都是意外中发现的,充满了戏剧性。这暴露了舆论监督的局限,更暴露了常态监督的缺位和无力。一个地方的很多问题,本地媒体无法监督,甚至形成监督的真空,只有当这个地方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时,问题才被异地媒体“顺带”地发现并曝光。当社会问题的曝光基本靠这样的“顺带”和“不小心暴露”,当我们的日常监督机制失效和失灵的时候,社会是非常危险的。
数据来源于乐思官网knowlesys/wp/article/9682

问题七:什么是舆情风险 舆情风险是指, *** 部门和企业单位在从事社会管理和经济活动的时候,可能面临的来自社会或者网络的负面信息、虚假信息、谣言等,这些负面信息通过发酵可能才产生的舆情危机叫舆情风险。

规避舆情风险需要通过实时的舆情监测做好舆情预警和舆情发展动态分析,监控网络上与其相关的各种言论话题,对于存在引发危机风险的言论及时引导化解。因此应用专罚性强的 *** 和企业舆情监测软件如乐思舆情就很有必要了!

问题八:舆情信息指什么方面 舆情信息是对舆情的一种描述和反映。
从理论上讲,所谓舆情信息,就是指在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收集、整理、分析、报送、利用和反馈的信息运动过程中,用以客观反映舆情状态及其运动情况的资讯、消息、音信、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广义上的舆情信息又叫社会舆情信息,它属于社会信息范畴,包括了经过人们意识而产生的、能够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各种知识、消息、信号、情报、讯息的总和。狭义上的舆情信息是指反映舆情状态及其运动情况的各种载体。宣传思想战线舆情信息工作中的舆情信息,是特指经过舆情信息工作者对收集到的舆情,进行整理、分析、加工后形成的以文本形态(也可以其他形态)存在的一种反映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文字(也可有其他方式)材料。或者说,舆情信息是专门反映民众各种思想意识状态及其变化情况的以文字为主的书面材料。简单说,舆情信息就是指反映舆情的文字材料。它是宣传思想战线舆情信息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载体。
舆情信息说到底是民众思想状况的一种反映方式。无机界信息、生物界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文献信息等都不属于舆情信息,只有人们接受这些信息后产生了普遍看法和认识后,这些“普遍看法和认识”才能称之为舆情信息。比如非典和禽流感,其本身不是舆情而是舆情因变事项,只有发生了非典和禽流感,引起社会民众恐慌和不安而形成的某种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看法和意见,才能算是舆情。我们将人们的社会政治态度、看法和意见进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文字材料,才是舆情信息。

~

相关要点总结:

18362331498:舆情是什么意思?
叔待答:舆情主要就是能够在社会中传播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信息,这种类型的信息会对社会或经营者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果检测到这些负面的舆情信息呢,那么你可以使用五节舆情信息系统进行检测,能够帮助你又快,又准的监测到舆情信息。

18362331498:舆论是什么意思?
叔待答:意思:公众的言论。读音: yú lùn 引证: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翻译:假若孙登傲慢狠毒,一点都没有入侍於孙权,给孙权做事的意向,害怕舆人的消息不畅通,只看表象的东西,而且喜欢乱说话的人。引用:冰心《寄小读者》十八:“最可敬的是...

18362331498:什么是舆论?它有什么特点?
叔待答:舆论是公众在特定的时空里,对特定的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趋于一致的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情绪的总和。它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1)给舆论下定义有许多困难。简单的定义是,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2)个人或团体的自我语言,对...

18362331498:什么是舆情
叔待答:舆情信息 “舆情信息”指的是将人民百姓对某一公共事件的态度、看法以及意见收集整理后的文字材料。在整理、撰写舆情信息时,我们必须要有敏锐的意识,并且注意选准角度,找到写作的合理的切入点。无机界信息、生物界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文献信息等都不属于舆情信息,只有人们接受这些信息后...

18362331498:什么是社会舆情?社会舆情包含内容?
叔待答:社会舆情包含:新闻舆情、金融舆情、涉税舆情、网络舆情plus 1、新闻舆情:新闻舆情是媒体验证包装过的舆论,所以具备客观性和准确性的特性。新闻类舆情必须就某报道事件进行客观与诚实的媒体分析和报道,它在社会公众面前具有权威性的社会舆论地位,需要通过新闻界的方式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2、金融舆情:金融...

18362331498:舆论是什么
叔待答:舆论意思如下:舆论的定义非常多样化,人们都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什么是舆论却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就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舆论学对舆论的定义决定了舆论学的发展。一种定义是: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而也有的学者认为:...

18362331498:舆论是什么意思
叔待答:词语出处:出自《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舆论造句 1、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对群众的意见、批评和舆论监督要闻过则喜、闻过则改、立行立改,使得我们的工作更接地气、更加贴近群众。2、布莱尔最后一次以首相身份开始他的访美之行...

18362331498:舆论是什么意思
叔待答:2、它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舆论简单的定义是: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 个人或团体的自我语言,对某一事件发表意见,影响人们的思想,行动。3、舆论的定义非常多样化,人们都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什么是舆论却从来没有达成...

18362331498:舆论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叔待答: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以公众的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 2.特点:公开性——舆论在公开讨论中形成,又公开表达以实施干预。 公共性——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即利益上对公众而言的切近性、涉及公共利益。 急迫性——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8362331498:舆论的意思是什么 舆论造句 近义词
叔待答:”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 老杜 律仅七篇,而首録《张氏隐居》之作,既於舆论不合,又己调不同。”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最可敬的是他们很关心于船上别国人对于 中国 学生的舆论。”舆论的近义词: 公论,议论,群情,言论,舆情,言谈 舆论造句: 1、舆论的力量就像排...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