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些?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种。

1、被动运输
是顺着膜两侧浓度梯度扩散,即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以及扩散的物质的性质(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进出细胞)对自由扩散的速率有影响。常见的能进行自由扩散的物质有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尿素、胆固醇、水、氨等。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扩散,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以及载体的种类和数目对协助扩散的速率有影响。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依靠协助扩散。

2、主动运输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主动运输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各种离子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过膜都是依靠主动运输。

能进行跨膜运输的都是离子和小分子。当大分子进出细胞时,包裹大分子物质的囊泡从细胞膜上分离或者与细胞膜融合(胞吞和胞吐)。大分子不需跨膜便可进出细胞。


主动运输的三种能量供应原理:
1、ATP驱动泵
能直接把ATP水解(ATPase)并利用该能量介导离子或小分子物质逆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泵)。运输物质的载体蛋白质既是载体也是催化ATP水解的酶。另外,最常见的钠钾泵也是。Na+-K+泵又称Na+-K+ ATP酶,既能运输Na+和K+又能水解ATP,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将3个Na+泵出细胞,而将2个K+泵入细胞。

2、协同转运
协同转运不直接消耗ATP,转运蛋白能同时顺浓度运输一种物质和逆浓度运输另一种物质,顺浓度运输物质时可以释放电化学势能(或浓度梯度势能),驱动另一种物质的逆浓度运输。而顺浓度梯度是由ATP驱动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因此,协同转运是一种间接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小肠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或氨基酸等有机物就是伴随着Na+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完成的。工作原理是:载体蛋白上有两个结合位点,可分别与Na+和葡萄糖结合。由于Na+泵需要ATP供能,并不断地将Na+输出到细胞外,结果造成了Na+浓度膜外高于膜内,由此产生了电化学梯度。Na+和葡萄糖分别与载体蛋白结合,借助电化学梯度的驱动力,使Na+和葡萄糖结伴而行,进入细胞,进入细胞后葡萄糖与载体蛋白分开,Na+又被泵出细胞外。

小肠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或氨基酸等有机物、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离都是同向协同转运(即偶联物的转运方向相同),另外还有反向协同转运的情况。

3、光驱动泵
光驱动主要发现于细菌细胞,光驱动蛋白可以利用光能逆浓度运输物质。如菌紫红质利用光能驱动H+的转运。



~

相关要点总结:

17214132925:生理学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举例
弘鲍答: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转运——盐离子出入细胞 被动转运,又包括扩散——氧气进入组织细胞;易化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胞吞胞吐:蛋白质出入细胞

17214132925:大分子颗粒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弘鲍答:【答案】:D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包括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其中内吞作用按其形成的小囊大小和内容物分为两种:内吞物为固体(如颗粒),囊泡较大则称吞噬作用;反之若为液体或溶质,囊泡较小则称胞饮作用。多数的内吞作用都通过受体介导。外排作用包括分泌途径(针对多数的蛋白多糖和糖蛋白...

17214132925:细胞膜有哪四种主要的物质跨膜转运方式?
弘鲍答:四种物质跨膜转运方式的特点如下:1、单纯扩散:物质(O2,CO2,乙醇等小分子和离子)从高浓度的一侧到的浓度的一侧。物质的运输速度既依赖于膜两侧的运输物质的浓度差,又与被运输物质的分子量大小、电荷,在脂双层中的溶解度等有关。2、易化扩散:葡萄糖等顺浓度梯度扩散,有专一的蛋白的结合。有饱和...

17214132925:怎样区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弘鲍答: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有三种(高中阶段):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自由扩散:物质由高浓度一边到低浓度一边,不消耗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如:氧气、二氧化碳、甘油、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的运输方式。协助扩散:物质由高浓度一边到低浓度一边,不消耗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能量...

17214132925:物质运输的途径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弘鲍答: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无机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同种植物对不同种类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植物对同一种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微生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物质的跨膜运输既有顺浓度...

17214132925:举例说明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弘鲍答:其他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如下:1、胞吞胞吐: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细胞膜的内陷或突出形成囊泡,将小分子物质包裹在囊泡中,然后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进行运输。2、离子通道:除了传统的离子通道蛋白外,还有一种新型的离子通道——水孔蛋白。水孔蛋白是...

17214132925:细胞跨膜物质转运方式
弘鲍答:3、主动运输:这是一种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通常由ATP提供能量。主动运输涉及特殊蛋白质,如钠-钾泵,它们能够将物质分子或离子从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通常逆着浓度差进行。胞吞和胞吐。这两种方式涉及细胞膜的流动性,胞吞是通过细胞膜的内陷将大分子或团块物质包裹并吞入细胞内;胞吐则...

17214132925:关于细胞膜物质的跨膜运输
弘鲍答:促进扩散的特点是:(1)不耗能,速度较快;(2)动力是浓度梯度;(3)有运输蛋白参加,对扩散的物质具有选择性。促进扩散与简单扩散的不同是有运输蛋白参加,由于蛋白的作用,使速度加快,而且对运输的物质有选择性。运输蛋白是跨膜蛋白分子或是跨膜蛋白分子复合物,它们以多种形式存在,并发现存在于...

17214132925: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弘鲍答:即将本来不能或极难进行的跨膜扩散变得容易进行,所以叫做易化扩散。参与易化扩散的镶嵌蛋白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载体蛋白质,另一种是通道蛋白质。因而易化扩散可分为两种①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载体的作用是在细胞膜的一侧与某物质相结合,再通过本身的变构作用将其运往膜的另一侧。以此种方式转运...

17214132925:物质的跨膜运输中,跨细胞途径、细胞旁途径和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 ...
弘鲍答: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简单扩散指的是一些小物质顺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载体不耗能;易化扩散是指顺梯度需要载体或通道,不耗能。主动运输是逆梯度运输,要耗能,且需要载体或通道,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跨细胞途径不是载体易化扩散,载体易化扩散是跨细胞途径的一种;细胞旁途径不是通道易化扩散...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