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洛神赋》原名叫什么? 《洛神赋》原名叫什么?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其实她就是
甄氏

曹植的《洛神赋》原名《感甄赋》,改名的原因据说有两条。一是曹丕的儿子有所顾忌,觉得脸面上挂不住,另一原因是曹植把对甄氏的思恋寄化为洛神。我更喜欢第二种说法,洛神似乎是甄氏的升华,翩若惊鸿,姣若游龙的风资甄氏有,洛神也有,但洛神的思想是随意自在的无止境,就象她的美一样是没有界限的。洛神是曹植心中永远幻化鲜活的美人,而甄氏是将美分解成了现实的烦怨和苦难,甄氏的美是逝者如斯后人老珠黄的落寞和遗弃。

甄氏作为一个美丽又有才气的女人,被三个有着血缘关系的男人宠幸过,爱慕过,曹操曾感叹说,我就是为了这个女人才打一场战的。甄氏成了战利品,成了曹丕抢来细细玩赏的上等玩意,就连那尚且年糼的曹植也对她暗许深情和爱慕,并且影响了他的一生。

甄氏的美成就了一段段男人的历史。而这些个男人也成就了甄氏绝世的美,甄氏从一个男人手上转到另外一个男人手上,象是传着一件稀世珍品,然后被细细品玩,但总归是身外之物。这个女人的命运自己无法掌握,她的思想和生活被男人左右着,即使她有着瑰姿艳逸仪静体闲的美和仪态,但总归有一天会逝去的。曹丕宠幸过她,但最后还是“二年六日遣使赐死”。甄氏只是曹丕眼里众多繁花中的一朵,谢了也就谢了。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说甄氏的美昂贵的如同稀世画里的美人让人渴羡希翼拥有,却不能象杨玉环那样是用一个平凡女人的爱心温情牵动一个男人最真实的柔情。

看了这段话,我要为甄氏说上几句了,甄氏在袁家时就过得并不幸福,她的忿反曾在她的一首诗里表现的很是淋漓,后被迫嫁给曹丕,也不曾有爱。正因为她没有爱过谁,所以才不会用一个女人最平实的柔情和爱去带动另一个男人的心,如果没有爱而让她刻意去求宠示爱,那甄氏和后宫三千佳丽间的争斗庸俗又有何区别。

甄氏死后,曹丕把她的盘金镶玉枕赠给了曹植,这是一幕十分尴尬而荒唐的事,但不管怎样,甄氏的魂魄总算得到了停留,曹植的爱情纯粹而又幻美,于是,他把《感甄赋,改成了《洛神赋。他宁愿甄氏是一个自然飘逸没有怨恨痛苦自由随意的神。

距离产生美,如果娶甄氏是的曹植而不是曹丕,甄氏比曹值大了十几岁。或许,日子久了曹植也会厌倦,把她当瓷器一样的身外物置于脑后,也就不会有《洛神赋》的传说和永恒。有时候,缺憾也是一种永恒的美。

甄氏的命运是悲哀的,她没有主动选自己命运的权力,这是当时的历史所改变不了的,即使她有曹值的爱和《洛神赋》的化身,但洛神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她却是个有血有肉光鲜明媚会慢慢逝去的女人,洛神和甄氏是传说中的同一个人但有时却飘忽成了不同气质的两个人,让人一时摸不到历史真实的影子。

回到现实中,歌舞升平,美女如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动权和自由权,但还是有那么多沦落的人,他们的态度让人感到可悲而不是可怜,甄氏的悲哀让我同情又惋惜,如果换作现今的社会背景,不知甄氏的命运又将是怎样一出戏。

至今,我们仍无法回避历史。《洛神赋》也一直会流传下去,此恨绵绵无绝期,曹植一生事业无成,爱情失意,仅以《洛神赋》展示了自己无尽希望,求索,彷徨,失意的感怀寄思。而甄氏绝世美丽如同落水桃花,飘零无度,未得善终。如果她得知曹植把她幻化为了洛神,我想她在九泉也定会然含笑随由了。

作品原名:感甄赋

《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曹植模仿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神女赋》中对巫山神女的描写,叙述自己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描写上多有借鉴宋赋。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作者非常爱慕洛神,她既识礼仪又善言辞,作者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骗,极言爱慕之深;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第五段为全篇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写别后作者对洛神的思念。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洛神赋》的原名是《感甄赋》,是曹植描写自己与甄氏爱情的真实情感,用人神相恋,可望而不可及的隐晦笔法表现出来,只是原名太过于直接,甄氏之子曹睿才把其改名为《洛神赋》。

《洛神赋》原名《感甄赋》,...

感甄赋

《洛神赋》原名叫什么?~

作品原名:感甄赋
《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曹植模仿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神女赋》中对巫山神女的描写,叙述自己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描写上多有借鉴宋赋。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作者非常爱慕洛神,她既识礼仪又善言辞,作者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骗,极言爱慕之深;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第五段为全篇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写别后作者对洛神的思念。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又叫 感甄赋

相关要点总结:

19887346876:《洛神赋》又叫?
邹砍答: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但也有人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明帝曹睿继位,因觉原赋名字不雅,遂改为《洛神赋》。

19887346876:洛神赋的原文及创作背景
邹砍答:三国时代文学名家曹植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洛神赋》原名《感甄赋》。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汉献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东汉献帝七年,官渡之战,袁绍兵败病死。曹操乘机出兵,甄氏成...

19887346876:想问一下,曹植的《洛神赋》是不是《感甄赋》,顺便发一下《洛神赋》的...
邹砍答:《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juàn),但也有人认为其写作牵涉洛神赋图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

19887346876:曹植写的《洛神赋》是以哪位女子为原形?诗歌的背景是什么?
邹砍答:文字部分三国时期文学名家曹植(曹子建)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juàn),但也有人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据《文昭甄皇后传》: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

19887346876:洛神赋的资料啊
邹砍答:三国时代文学名家曹植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但也有人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元配甄氏(即曹植之嫂)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间,...

19887346876:曹植的《洛神赋》为谁而作?
邹砍答:《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juàn),因魏明帝曹睿将《感鄄赋》改名为《洛神赋》,世人多认为其写作牵涉 洛神赋图到曹植与魏明帝曹睿之母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 据《文昭甄皇后传》: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

19887346876:洛神是什么故事里的?
邹砍答:三国时代文学名家曹植(曹子建)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但也有人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间,她...

19887346876:洛神赋的作者是谁
邹砍答:《洛神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写的浪漫主义名篇。其原名《感甄赋》,曹植用“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形容洛神。《洛神赋》是曹植模仿战国时宋玉《神女赋》对楚王梦巫山神女之事而作,虚构自己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

19887346876:洛神赋的原名叫什么?
邹砍答:《洛神赋》的原名是《感甄赋》,是曹植描写自己与甄氏爱情的真实情感,用人神相恋,可望而不可及的隐晦笔法表现出来,只是原名太过于直接,甄氏之子曹睿才把其改名为《洛神赋》。

19887346876:曹植写《洛神赋》是为了怀念甄氏吗﹖
邹砍答: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东汉献帝七年,官渡之战,袁绍兵败病死。曹操乘机出兵,甄氏成了曹军的俘虏,继而嫁曹丕为妻。甄氏,又名甄洛。曹丕去世后,曹丕与文昭甄皇后之子曹睿继位为帝。被追谥为“文昭皇后”。《洛神赋》原名《...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