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密封圈 沟槽 设计 当o型圈外径小于孔径时,沟槽怎么设计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密封圈沟槽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设计科目,在机械密封领域有着非常大的专业难度,现行的一般性密封圈槽设计,请参考国家标准GB/T 3452.3-2005《液压气动用O型橡胶密封圈  沟槽尺寸》的关于密封圈沟槽设计的相关计算方法,和因数的取值方法。

国家标准GB/T 3452.3-2005规定的主要计算方法如下图所示:



O型圈的直径是有标准的,你说的3mm应该没有。最接近的是3.53mm(美国标准)
中国标准是3.55mm

槽宽4.4~4.6
槽深2.8左右

内径用18.64
美标AS210

------------------------------------楼主问题补充的分界线-----------
一定要用3mm啊?那你以后买不到适合的ORING了。更换很烦的噢

ORING内径19~20mm
槽深2.6
槽宽3.6

我算的好辛苦╮(╯▽╰)╭,有加分米?

沟槽尺寸可以根据NOK密封件手册进行设计.具体要看你的密封圈类型和工作环境和介质 如果有疑问或需要可以QQ172233242作共同交流

  密封圈材料的选择对其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密封圈的使用性能。
  密封圈材质:
  一、NBR丁腈橡胶密封圈: 适合于石油系液压油、甘醇系液压油、二酯系润滑油、汽油、水、硅润滑脂、硅油等介质中使用。是目前用途最广、成本最低的橡胶密封件。不适用于极性溶剂之中,例如酮类、臭氧、硝基烃、MEK 和氯仿。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40~120 ℃。
  二、HNBR氢化丁腈橡胶密封圈: 具有极佳的抗腐蚀、抗撕裂和抗压缩变形特性,耐臭氧、耐阳光、耐天候性较好。比丁腈橡胶有更佳的抗磨性。适用于洗涤机械、汽车发动机系统及使用新型环保冷媒 R134a的制冷系统中。不建议使用于醇类、酯类或是芳香族的溶液中。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40~150 ℃。
  三、SIL硅橡胶密封圈: 具有极佳的耐热、耐寒、耐臭氧、耐大气老化性能。有很好的绝缘性能。但抗拉强度较一般橡胶差且不具耐油性。适用于家用电器如电热水器、电熨斗、微波炉等。还适用于各种与人体有接触的用品,如水壶、饮水机等。不建议使用于大部份浓缩溶剂、油品、浓酸及氢氧化钠中。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55~250 ℃。
  四、VITON氟素橡胶密封圈: 耐高温性优于硅橡胶,有极佳的耐候性、耐臭氧性和耐化学性,耐寒性则不良。对于大部份油品及溶剂都具有抵抗能力,尤其是酸类、脂族烃、芳香烃及动植物油。适用于柴油发动机、燃料系统及化工厂的密封需求。不建议使用于酮类、低分子量的酯类及含硝的混合物。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20~250 ℃。
  五、FLS氟硅橡胶密封圈: 其性能兼有氟素橡胶及硅橡胶的优点,耐油、耐溶剂、耐燃料油及耐高低温性均佳。能抵抗含氧的化合物、含芳香烃的溶剂及含氯的溶剂的侵蚀。一般用于航空、航天及军事用途。不建议暴露于酮类及刹车油中。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50~200 ℃。
  六、EPDM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 具有很好的耐候性、耐臭氧性、耐水性及耐化学性。可用于醇类及酮类,还可用于高温水蒸气环境之密封。适用于卫浴设备、汽车散热器及汽车刹车系统中。不建议用于食品用途或是暴露于矿物油之中。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55~150 ℃。
  七、CR氯丁橡胶密封圈: 耐阳光、耐天候性能特别好。不怕二氯二氟甲烷和氨等制冷剂,耐稀酸、耐硅脂系润滑油, 但在苯胺点低的矿物油中膨胀量大。在低温时易结晶、硬化。适用于各种接触大气、阳光、臭氧的环境及各种耐燃、耐化学腐蚀的密封环节。不建议使用于强酸、硝基烃、酯类、氯仿及酮类的化学物之中。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55~120 ℃。
  八、IIR丁基橡胶密封圈: 气密性特别好,耐热、耐阳光、耐臭氧性佳,绝缘性能好;对极性溶剂如醇、酮、酯等有很好的抵抗能力,可暴露于动植物油或可氧化物中。适合于耐化学药品或真空设备。不建议与石油溶剂、煤油或芳烃同时使用。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50~110 ℃。
  九、ACM丙烯酸脂橡胶密封圈: 对油品有极佳的抵抗力, 耐高温、耐候性均佳,但机械强度、压缩变形率及耐水性稍差。一般用于汽车传动系统及动力转向系统之中。不适用于热水、刹车油、磷酸酯之中。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25~170 ℃。
  十、NR天然橡胶密封圈: 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弹性、扯断强度及伸长率。但在空气中易老化,遇热变黏,在矿物油或汽油中易膨胀和溶解,耐碱但不耐强酸。适合于在汽车刹车油、乙醇等有氢氧根离子的液体中使用。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20~100 ℃。
  十一、PU聚氨脂橡胶密封圈: 聚氨脂橡胶的机械性能非常好,耐磨、耐高压性能均远优于其它橡胶。耐老化性、耐臭氧性、耐油性也相当好, 但高温易水解。一般用于耐高压、耐磨损密封环节,如液压缸。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45~90 ℃。
  十二、金属橡胶密封圈:采用不锈钢丝制成,不含任何橡胶成分,具有很强的使用特性。比如:在高真空、高低温、强辐射、及各种腐蚀等环境下保持正常工作。密封圈表皮根据用途不同由不同材质如不锈钢、铜、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作,被包覆的金属橡胶构件作为衬芯,具有密封强度高、效果好、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密封圈衬芯是由不同金属丝直径、 密度制造的构件,适用于不同压强场合。一般使用范围为-80~800℃。这种密封圈由于成本高,所以价格比较贵。但是良好的性能,广泛的使用环境,都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
  应用范围:

  五金塑胶,给水排水,暖通空调,消防、制药、船舶、等管道系统、汽车﹑摩托车﹑各种机械﹑家用电器﹑电子﹑玩具﹑运动器材﹑气动元件及卫浴等。

楼主提供的还不够详细啊,还要看密封介质,介质的温度、压力;
轴的运动状态-旋转,往复?
一些知道性的东西,你可以看下相关的机械设计手册

当o型圈外径小于孔径时,沟槽怎么设计~

型圈沟槽设计是O型圈在沟槽的挤压型密封。O型圈截面直径的压缩率和拉伸是密封设计的主要内容,对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O型圈一般安装在密封沟槽内起密封作用。O型密封圈良好的密封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O型圈尺寸与沟槽尺寸的正确匹配,形成合理的密封圈压缩量与拉伸量。世界各国的标准对此都有较严格的规定。
一、O型圈设计原则
1)压缩率
①.要有足够的密封接触面积
②.摩擦力尽量小
③.尽量避免永久变形。
从以上这些因素不难发现,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压缩率大就可获得大的接触压力,但是过大的压缩率无疑会增大滑动摩擦力和永久变形。而压缩率过小则可能由于密封沟槽的同轴度误差和O型圈误差不符合要求,消失部分压缩量而引起泄漏。因此,在选择O型圈的压缩率时,要权衡个方面的因素。一般静密封压缩率大于动密封,但其极值应小于35%(和橡胶材料有关),否则压缩应力明显松弛,将产生过大的永久变形,在高温工况中尤为严重。
O型圈密封压缩率W的选择应考虑使用条件,静密封或动密封;静密封又可分为径向密封与轴向密封;径向密封或称圆柱静密封的泄漏间隙是径向间隙,轴向密封或称平面静密封的泄漏间隙是轴向间隙。轴向密封根据压力介质作用于O型圈的内径还是外径又分受内压和外压两种情况,内压增加的拉伸,外压降低O型圈的初始拉伸。上述不同形式的静密封,密封介质对O型圈的作用力方向是不同的,所以预压力设计也不同。对于动密封则要区分是往复运动还是旋转运动密封。
1.静密封:圆柱静密封装置和往复运动式密封装置一样,一般取W=10%~15%;平面密封装置取W=15%~30%。
2.对于动密封而言,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a.往复运动密封一般取W=10%~15%。
b.旋转运动密封在选取压缩率时必须要考虑焦耳热效应,一般来说,旋转运动用O型圈的内径要比轴径大3%~5%,外径的压缩率W=3%~8%。
c.低摩擦运动用O型圈,为了减小摩擦阻力,一般均选取较小的压缩率,即 W=5%~8%。
此外,还要考虑到介质和温度引起的橡胶材料膨胀。通常在给定的压缩变形之外,允许的最大膨胀率为15%,超过这一范围说明材料选用不合适,应改用其他材料的O型圈,或对给定的压缩变形率予以修正。压缩变形的具体数值,一般情况下,各国都根据自己的使用经验制订出标准或给出推荐值。
2)拉伸量
O型圈在装入密封沟槽后,一般都有一定的拉伸量。与压缩率不一样,拉伸量的大小对O型圈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拉伸量大不但会导致O型圈安装困难,同时也会因截面直径do发生变化而使压缩率降低,以致引起泄漏。拉伸量α可用下式表示:
α=(d+do)/(d1+do)
式中
d——轴径(mm);
d1——O型圈的内径(mm);
do——O型圈的截面直径(mm)。
3)接触宽度
O型圈装入密封沟槽后,其横截面产生压缩变形。变形后的宽度及其与轴的接触宽度都和O型圈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关,其值过小会使密封性受到影响;过大则增加摩擦,产生摩擦热,影响O型圈的寿命。
O型圈变形后的宽度BO(mm)与O型圈的压缩率W和截面直径dO有关,可用下式计算
BO={1/(1-W)-0.6W}dO (W取10%~40%)
O型圈与轴的接触面宽度b(mm)也取决于W和dO:
b=( 4W2+0.34W+0.31)dO ( W取10%~40%)
对摩擦力限制较高的O型圈密封,如气动密封、液压伺服控制元件密封,可据此估算摩擦力。
二、O型圈的设计
绝大多数的O型圈是用合成橡胶材料制成的。合成橡胶O型圈的尺寸由国际标准(ISO3601/1)国家标准和组织标准等确定。如有些国家将O型圈的尺寸系列分为P系列(运动用)、G系列(固定用)、V系列(真空用)和ISO系列(一般工业用)四个系列组成。
密封装置的密封可靠性主要取决于O型圈的压缩量。在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压缩量都是很小的,只有十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这就要求O型圈的尺寸公差具有很高的精度。因此,O型圈需要采用高精度的模具进行加工,同时必须准确地掌握作为设计依据的O型圈材质的收缩率。
值得注意的是:
1)O型圈截面收缩率很小,一般不予考虑。只有在其截面直径大于8mm的情况下,才予以考虑
2)在配方和工艺条件一定的情况下,O型圈的收缩率会随着材质硬度的提高而减小,也会随着其内径的减小而提高。具有中等硬度(HS75±5),以及中等大小(内径d=40~70mm)的O型圈,其内径的收缩率大约为1.5%。
一般,在静密封场合,可选择截面较小的密封圈;在动密封场合,应选择截面较大的密封圈。通常,压力较高和间隙较大时,应选择较高硬度的材料;也可以选择一般硬度的材料,再安装一个聚四氟乙烯挡圈。
三、O型圈密封沟槽设计
O型密封圈的压缩量与拉伸量是由密封沟槽的尺寸来保证的,O型密封圈选定后,其压缩量、拉伸量及其工作状态由沟槽决定,所以,沟槽设计与选择对密封装置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很大,沟槽设计是O型圈密封设计的主要内容。 密封沟槽设计包括确定沟槽的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等,对动密封,还有确定相对运动间隙。沟槽设计原则是:加工容易,尺寸合理,精度容易保证,O型圈装拆较为方便。常见的槽形为矩形槽。
1)沟槽形状
矩形沟槽是液压气动用O型密封圈使用最多的沟槽形状。这种沟槽的优点是加工容易,便于保证O型密封圈具有必要的压缩量。除矩形沟槽外,还有V形、半圆形、燕尾形和三角形等型式的沟槽。 三角形沟槽截面形状是以M为直角边的等边直角三角形。截面积大约为O型圈截面面积的1.05~1.10倍。三角形沟槽式密封装置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均有应用。设计的原则是O型密封圈内径的公称尺寸相等。
密封沟槽即可开在轴上,也可开在孔上;轴向密封则沟槽开在平面上。
2)槽宽的设计
密封沟槽的尺寸参数取决于O型密封圈的尺寸参数。 沟槽尺寸可按体积计算,通常要求矩形沟槽的尺寸比O型圈的体积大15%左右。这是因为:
a.O型圈装入沟槽后,承受6%~30%的压缩,而橡胶材料本身是不可压缩的,所以应有容纳O型圈变形部分的空间。
b.处于油液中的O型圈,除了存在由于油液的浸泡而可能引起的橡胶材料的膨胀外,还有可能存在随着液体工作温度的增高,而引起橡胶材料的膨胀现象。所以沟槽必须留有一定的余量。
c.在运动状态下,能适应O型圈可能产生的轻微的滚动现象。一般认为,装配后的O型密封圈与槽壁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是必要的。但是这个间隙不能过大,否则在交变压力的作用下就会变成有害的“游隙”,而增加O型圈的磨损。
槽不宜太窄,如果O型圈截面填满了槽的截面,那么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将会特别大,O型圈无法滚动,同时引起严重的磨损。槽也不宜过宽,因为槽过宽时O型圈的游动范围很大,也容易磨损。特别是静密封时,如果工作压力是脉动的,那么静密封就不会静,它将在不适宜的宽槽内以同样的脉动频率游动,出现异常磨损,使O型圈很快失效。 O型圈的截面面积至少应占矩形槽截面面积的85%,槽宽必须大于O型圈压缩变形后的最大直径。在许多场合下保证取槽宽为O型圈截面直径的1.1~1.5倍。当内压很高时,就必须使用挡圈,这时槽宽也应相应加大。 工作方式不同,径向密封或轴向密封,动密封或静密封,液压密封或气动密封,密封沟槽尺寸不同。我国O型圈密封圈与密封沟槽尺寸系列根据国家标准GB/T3452.3—1988),也可根据对根据对密封圈压缩量与拉伸量的要求计算设计沟槽尺寸。
3)槽深的设计
沟槽的深度主要取决于O型密封圈所要求的压缩率,沟槽的深度加上间隙,至少必须小于自由状态下的O型圈截面直径,以保证密封所需的O型圈压缩的变形量。
4)槽口及槽底圆角的设计 沟槽的外边口处的圆角是为了防止O型圈装配时刮伤而设计的。它一般采用较小的圆角半径,即r=0.1~0.2mm。这样可以避免该处形成锋利的刃口,O型圈也不敢发生间隙挤出,并能使挡圈安放稳定。 沟槽槽底的圆角主要是为了避免该处产生应力集中设计的。圆角半径的取值,动密封沟槽可取R=0.3~1mm,静密封沟槽可取其O型圈截面直径的一半。
5)间隙往复运动的活塞与缸壁之间必须有间隙,其大小与介质工作压力和O型圈材料的硬度有关。间隙太小,制造、加工困难;间隙太大,O型圈会被挤入间隙而损坏。一般内压越大,间隙越小;O型圈材料硬度越大,间隙可放大。当间隙值在曲线的左下方时,将不发生间隙咬伤即“挤出”现象。 间隙的给定数值与零件的制造精度有很大关系。
6)槽壁粗糙度 密封沟槽的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着O型圈的密封性和沟槽的工艺性。静密封用O型圈工作过程中不运动,所以槽壁的粗糙度用Ra=6.3~3.2μm,对于往复运动用O型圈,因常在槽内滚动,槽壁与槽底的粗糙程度应到低一些,要求在Ra=1.60μm以下。旋转运动用的O型圈一般在沟槽内是静止的,要求轴的粗糙度Ra=0.40μm或者抛光。
四、挡圈
挡圈的作用在于防止O型圈发生“间隙咬伤”现象,提高其使用压力。安有挡圈的O型圈在高压作用下,首先向挡圈靠拢。随着压力的增加,O型圈与挡圈互相挤压。由于它们是弹性体,两者同时发生变形,此变形首先向它们的上下两角扩展,直到压力超过10.5MPa。这种变形一直在两者之间进行,而不致使挡圈发生“挤出”现象。根据挡圈材料和结构形式的不同,其承压能力提高的程度也不同。当压力足够大时,挡圈也会产生“挤出”现象。 O型圈使用挡圈后,工作压力可以大大提高。使用挡圈后虽可防止O型圈发生“间隙咬伤”现象,但会增加密封装置的摩擦阻力。而以聚四氟乙烯挡圈最为常用。

沟槽的尺寸:槽底直径,槽宽,槽深等数据。确定O型圈尺寸,如果是静密封,那一般可以这样来确认:槽底直径/1.04(拉伸率按4%计算)=O型圈内径;槽深*1.2(压缩率按20%计算)=O型圈线径;考虑到压缩后O型圈截面会变型铺开,槽宽一般为线径的1.3倍左右。当然需视密封的工况综合考虑,只能说大体是这样。另外还有动密封,旋转密封,往复密封,轴向密封,径向密封等等。百度文库中找一下有关O型圈设计方面的资料会一目了然。希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要点总结: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