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人的眼球是由什么构成的? 人的眼由什么组成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简介】 眼睛是人类感观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中大约有一半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读书认字、看图赏画、看人物、欣赏美景等都要用到眼睛。眼睛能辨别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光线,再将这些视觉 人的眼睛非常敏感,形象转变成神经信号,传送给大脑。由于视觉对人如此重要,所以每个人每隔一两年都应检查一次视力。 【器官部位】 人的眼睛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内。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睑保护。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 【器官结构】 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 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 前1/6为透明的角膜,其余5/6为白色的巩膜,俗称“眼白”。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角膜是接受信息的最前哨入口。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角膜稍呈椭圆形,略向前突。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周边厚约1mm,中央为0.6mm。角膜前的一层泪液膜有防止角膜干燥、保持角膜平滑和光学特性的作用。 角膜含丰富的神经,感觉敏锐。因此角膜除了是光线进入眼内和折射成像的主要结构外,也起保护作用,并是测定人体知觉的重要部位。 巩膜为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构,不透明,呈乳白色,质地坚韧。 中层又称葡萄膜,色素膜,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呈环圆形,在葡萄膜的最前部分,位于晶体前,有辐射状皱褶称纹理,表面含不平的隐窝。不同种族人的虹膜颜色不同。中央有一2.5-4mm的圆孔,称瞳孔。 睫状体前接虹膜根部,后接脉络膜,外侧为巩膜,内侧则通过悬韧带与晶体赤道部相连。 脉络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脉络膜的血循环营养视网膜外层,其含有的丰富色素起遮光暗房作用。 内层为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也是视觉形成的神经信息传递的第一站。具有很精细的网络结构及丰富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视网膜的视轴正对终点为黄斑中心凹。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特殊区域,直径约1-3mm,其中央为一小凹,即中心凹。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区,为视盘,亦称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眼球部位,无感光细胞,故视野上呈现为固有的暗区,称生理盲点。 眼内腔和内容物 眼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三者均透明,与角膜一起共称为屈光介质。 房水由睫状突产生,有营养角膜、晶体及玻璃体,维持眼压的作用。 晶体为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形如双凸透镜,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 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眼球后4/5的空腔内。主要成分为水。玻璃体有屈光作用,也起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视神经、视路 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 视路是指从视网膜接受视信息到大脑视皮层形成视觉的整个神经冲动传递的径路。 眼附属器 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 眼睑分上睑和下睑,居眼眶前口,覆盖眼球前面。上睑以眉为界,下睑与颜面皮肤相连。上下睑间的裂隙称睑裂。两睑相联接处,分别称为内眦及外眦。内眦处有肉状隆起称为泪阜。上下睑缘的内侧各有一有孔的乳头状突起,称泪点,为泪小管的开口。生理功能:主要功能是保护眼球,由于经常瞬目,故可使泪液润湿眼球表面,使角膜保持光泽,并可清洁结膜囊内灰尘及细菌。 结膜是一层薄而透明的粘膜,覆盖在眼睑后面和眼球前面。按解剖部位可分为睑结膜、球结膜和穹隆结膜三部分。由结膜形成的囊状间隙称为结膜囊。 泪器包括分泌泪液的泪腺和排泄泪液的泪道。 眼外肌共有6条,司眼球的运动。4条直肌是: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外直肌。2条斜肌是:上斜肌和下斜肌。 眼眶是由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和颧骨7块颅骨构成,呈稍向内,向上倾斜,四边锥形的骨窝,其口向前,尖朝后,有上下内外四壁。成人眶深4~5cm。眶内除眼球、眼外肌、血管、神经、泪腺和筋膜外,各组织之间充满脂肪,起软垫作用。

【角膜】 角膜分为五层,由前向后依次为:上皮细胞层(epithelium)、前弹力层(lamina elastica anterior又称Bowman膜)、基质层(stroma)、后弹力层(lamina elastica porterior又称Descemet膜)、内皮细胞层(endothelium)。上皮细胞层厚约50um,占整个角膜厚度的10%,由5-6层细胞所组成,角膜周边部上皮增厚,细胞增加到8-10层。过去认为前弹力层是一层特殊的膜,用电镜观察显示该膜主要由胶原纤维所构成。基质层由胶原纤维构成,厚约500um,占整个角膜厚度的90%,实质层共包含200-250个板层,板层相互重叠在一起。板层与角膜表面平行,板层与板层之间也平行,保证了角膜的透明性。后弹力层是角膜内皮细胞的基底膜,很容易与相邻的基质层及内皮细胞分离,后弹力层坚固,对化学物质和病理损害的抵抗力强。内皮细胞为一单层细胞,约由500000个六边形细胞所组成,细胞高5um,宽18-20um,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部,为椭圆形,直径约7um。 【主要病症】 三大类眼病—高度近视、白内障和青光眼 近视与远视 要形成一个清晰的某物的影像(聚焦),我们的眼睛必须使从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发生曲折,使光线直接落在视网膜上。近视者仅能看清近距离的物体,远距离的物体看起来很模糊,这是因为图像被聚焦到视网膜的前方了。纠正的方法是让近视者戴凹透镜,这样可使聚焦后的光线稍向后移,恰好落到视网膜上。远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变短。近距离的物体发出的光线聚焦到视网膜后面,这样看起来就很模糊,只有远距离物体能看清晰。远视患可戴凸透镜,使光线稍向内折屈,帮助光线落在视网膜上。 【主要病因】 1高度近视 成因:高度近视的成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的因素大致划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营养体质因素。 1、遗传因素:高度近视的遗传类型,多数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父代与子代可以不同时出现近视。 2、环境因素:从大量国内外有关调查研究报告看,已公认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眼形成的客观因素。 3、营养体质学说:从一些数据分析到,微量元素镉、锶和锌等的缺乏和体质的薄弱也可影响到近视的发生,但是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近视则各有说法。近视的自我鉴别: 1、视力减退近视眼主要是远视力逐渐下降,视远物模糊不清,近视力正常,但高度近视常因屈光间质混浊和视网膜、脉络膜变性引起,其远近视力都不好,有时还伴有眼前黑影浮动。 2、视力疲劳其表现为眼胀、眼痛、头痛、视物有双影虚边等自觉症状。 3、眼底改变轻度近视患者眼底一般无改变。中度以上近视患者视乳头较大、色淡,其边缘有新月形或半月形弧形斑。高度近视患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眼底呈豹纹状,严重者可视网膜相继萎缩变性,从而发生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 4、眼球突出高度近视眼由于服轴增长,眼球变大,外观上呈现眼球向外突出的状态。 眼病 2白内障 成因:人眼的晶状体发生了混浊,医学上称白内障。人的眼睛犹如一部照相机,晶状体就像照相机的镜头,而人眼眼底的视网膜则相当于胶卷。白内障就如照相机的镜头变混浊了,光就难以照射至胶卷——人眼的视网膜,也就难以得到良好的图像。白内障的自我鉴别: 1、渐进性视力下降,看东西变得模糊 常见的症状是视物逐渐模糊,有时会觉得光线周围出现光圈以及物体的颜色不够明亮。若是在夜间开车的话,会觉得对面过来的汽车车头灯太刺眼而感不适或烦躁。但一般而言,症状发展的过程相当缓慢,并视晶状体最混浊的位置及其发展过程而定。 2、不需要戴老花镜了部分老年人平时需要戴老花眼镜来看书读报,但忽然,他们发现自己不需要戴老花眼镜看得也很清楚了,有的老年人很开心,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返老还童”了,事实上,这却不是个好兆头,这是白内障的早期症状之一。 眼病 3青光眼 病因:青光眼在日本又称为“绿内障”,是指眼内压升高,引起视神经损伤萎缩,进而造成各种视觉的障碍和视野的缺损,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 眼球的前房和后房充满着一种稀薄而透明的液体———房水。正常情况下,房水在后房产生,通过瞳孔进入前房,然后经过外引流通道出眼。如果某些因素使房水的这种循环途径受阻(通常受阻部位位于前房外引流通道),致使房水在眼内积聚,引起眼压升高,从而损伤到视神经。青光眼的自我诊断: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急骤,典型表现为患眼侧头部剧痛,眼球充血,视力骤降。疼痛向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眶周围、鼻窦、耳根、牙齿等处放射;眼压可迅速升高,眼球坚硬,常引起恶心、呕吐、出汗等;患者可看到白炽灯周围出现彩色晕轮或像雨后彩虹即虹视现象。 2、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包括亚临床期、前驱期和间歇期),患者仅感轻度不适,甚至无任何症状,可有视力下降,眼球充血较轻,常在傍晚发病,经睡眠后缓解。如没及时诊治,以后发作间歇将逐渐缩短,每次发作时间逐渐延长,并向急性发作或慢性转化。 3、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自觉症状不明显,发作时轻度眼胀,头痛,阅读困难,常有虹视现象,到亮处或睡眠后症状可缓解。此型青光眼常反复发作,早期发作间歇时间较长,症状持续时间短,多次发作后,发作间隔缩短,持续时间延长。如治疗不当,病情逐渐进展,晚期可视力明显下降,视野严重缺损。

眼球是由哪些组织构成的? 眼球壁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纤维膜、色素膜、视网膜。纤维膜由纤维组织构成,较硬,坚韧而有弹性,对眼球有保护作用,并能维持眼球的形状,似鸡蛋壳一样,纤维膜又可分为角膜、巩膜、角巩膜缘。色素膜又叫葡萄膜,具有营养眼内组织及遮光的作用,自前向后又可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虹膜中间有一直径2.5~4mm的圆孔,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瞳孔。不同人种的虹膜是有差别的,黄种人含色素较多,呈棕褐色,远看如黑色,而白种人色素少,呈浅灰色或淡蓝色。在虹膜的表层有凹凸不平的皱褶,据科学家研究,这些皱褶像指纹一样每个人都不相同,而且不会改变。根据虹膜的这一特点,制成了电子密码门锁,当开门者把眼睛凑近扫描孔,扫描装置就会将虹膜的图像扫描下来,并与预先设置好的图形进行对比,如果吻合,门锁自动打开。最里面是视网膜,它紧贴着脉络膜内面,为高度分化的神经组织薄膜,具有感光作用。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这三部分加上外层中的角膜,就构成了眼的屈光系统。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前后房,约有0.15~0.3ml,它具有营养和维持眼内压力的作用。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借助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联系,是一种富有弹性、透明的半固体,形状似双凸透镜,是眼球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体,充满晶状体后面的空腔里,具有屈光

人的眼由什么组成~

眼睛的组成 角膜是一凸形的高度透明物质,其直径大约12毫米,在垂直方向要略小于水平方向,其中央部的厚度通常在0.5毫米和0.6毫米之间。在角膜的前表面覆盖有一层薄薄的泪膜,但其对屈光度几乎没有影响。角膜的前后表面可以近似认为球面,其曲率半径值分别为+7.7毫米(前表面)和+6.8毫米(后表面)。所以角膜在切面上如同一个凹半月形透镜。 视网膜就像一架照相机里的感光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当我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通过屈光系统,落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上的感觉层是由三个神经元组成。第一神经元是视细胞层,专司感光,它包括锥细胞和柱细胞。人的视网膜上共约有1.1~1.3 亿个柱细胞,有600~700万个锥细胞。柱细胞主要在离中心凹较远的视网膜上,而锥细胞则在中心凹处最多。第二层叫双节细胞,约有10到数百个视细胞通过双节细胞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联系,负责联络作用。第三层叫节细胞层,专管传导。 视信息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神经冲动,沿视路将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形成视觉,这样在我们的头脑中建立起图像。 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视神经是指从视盘起,至视交叉前角止的这段神经,全长约42~47mm。分为四部分:眼内段,长1mm;眶内段,长25~30mm;管内段,长4~10mm;颅内段,长10mm。 晶状体是眼球中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它呈双凸透镜状,前面的曲率半径约10mm,后面的约6mm,富有弹性。晶状体的直径约9mm,厚约4~5mm,前后两面交界处称为赤道部,两面的顶点分别称为晶状体前极、后极。晶状体就像照相机里的镜头一样,对光线有屈光作用,同时也能滤去一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但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松弛改变屈光度,使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晶状体囊为一透明薄膜,完整地包围在晶状体外面。前囊下有一层上皮细胞,当上皮细胞到达赤道部后,不断伸长、弯曲,移向晶状体内,成为晶状体纤维。晶状体纤维在人一生中不断生长,并将旧的纤维挤向晶状体的中心,并逐渐硬化而成为晶状体核,晶状体核外较新的纤维称为晶状体皮质。 不同人种的虹膜是有差别的,黄种人含色素较多,呈棕褐色,远看如黑色,而白种人色素少,呈浅灰色或淡蓝色。在虹膜的表层有凹凸不平的皱褶,据科学家研究,这些皱褶像指纹一样每个人都不相同,而且不会改变。根据虹膜的这一特点,制成了电子密码门锁,当开门者把眼睛凑近扫描孔,扫描装置就会将虹膜的图像扫描下来,并与预先设置好的图形进行对比,如果吻合,门锁自动打开。最里面是视网膜,它紧贴着脉络膜内面,为高度分化的神经组织薄膜,具有感光作用。 虹膜中间有一直径2.5~4mm的圆孔,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瞳孔。 瞳孔是虹膜中间的一个小圆孔,由虹膜围成。眼睛中的虹膜呈圆盘状,中间有一个小圆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瞳孔,也叫“瞳仁”。 瞳孔虽然不是眼球光学系统当中的一个屈光元件,但是,在眼球光学系统当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瞳孔不仅可以对明暗作出反应,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也影响眼球光学系统的焦深和球差。 在虹膜中有两种细小的肌肉,一种叫瞳孔括约肌,它围绕在瞳孔的周围,宽不足1mm,它主管瞳孔的缩小,受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另一种叫瞳孔开大肌,它在虹膜中呈放射状排列,主管瞳孔的开大,受交感神经支配。这两条肌肉相互协调,彼此制约,一张一缩,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是人体中极少数由神经外胚层分化而来的肌肉。 瞳孔的变化范围可以非常大,当极度收缩时,人眼瞳孔的直径可小于1mm,而极度扩大时,可大于9mm,虹膜的括约肌能缩到其长度的87%,这是人体其它的平滑肌或横纹肌几乎不可能达到。 眼的附属器虽然与视觉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们也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是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等。 眼睑分为上下两部分,俗称为上下眼皮,其游离缘称为睑缘。上下睑缘间的裂隙称睑裂,其内外连结处分别称为内眦和外眦。正常平视时睑裂高度约8mm,上睑遮盖角膜上部1~2mm。内眦处有一小的肉样隆起,称泪阜,为变态的皮肤组织。眼睑起保护眼睛的作用。当遇到危险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地把眼睛闭上。 眼睑边缘的睫毛也有重要的作用,它像房屋的屋檐一样伸出,起着挡灰、遮光、防水的作用,长长的睫毛总是讨人喜欢的,所以有的人要戴假的睫毛。有时候睫毛也不能尽心尽职,它会背叛你,它不向外长,而是倒过来向里长,就像有一把小刷子在刷眼球,这时就要找医生了。 结膜是一层极薄的粘膜,表面光滑,质地透明,覆盖于眼球的前面和眼睑的后面。覆盖于眼睑后面的为睑结膜,覆盖于眼球前面的为球结膜,二者连接部位称为穹窿部结膜,此部结膜组织疏松,多皱褶,便于眼球运动。结膜的分泌腺可分泌液体(泪液的组成部分),起湿润眼球表面的作用。 泪器分为泪腺和泪道两部分,泪腺就是分泌眼泪的,泪道则是眼泪水排泄的通道,泪道包括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眼泪除了表达感情外,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湿润眼睛,此外还有杀菌、预防感染的作用。如果缺少眼泪水的话,眼睛就会干涩不舒,严重的还会导致角膜溃疡。

麻烦采纳,谢谢!

人有一双眼睛,但在胚胎期却只有一个眼睛原基,在发育过程中向两侧分离,从而形成两只眼睛。1998年,国际著名杂志《科学》、《自然》、《发现》等先后撰文报道,中国35岁的旅美科学家饶毅博士领导的一个实验室,发现了一个命名为ET的新基因,证实了上述论点。饶毅因此获得美国1997年度约翰·默克奖。这个奖经严格审评,每年只发给3位神经生物学家和认知科学家。 在脊椎动物的实验胚胎学研究中,人们很早便注意到胚胎结构的对称性,例如胳膊和腿在胚胎中就是成双成对发育的。然而,在16万个活的新生儿中就有一个独眼婴儿。自16世纪以来,这种独眼个体的发生,在不同种系动物中均有报道。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困惑了人们一个多世纪。有人认为在胚胎期眼睛有左右两个原基,分别在发育时向中轴线靠拢,最终形成对称的两只眼。独眼的形成是向中轴线靠拢时速度过快而导致两眼融合。还有人认为,在胚胎期只有一个眼原基,在发育中向左右两侧分离,而形成两只眼睛,独眼是分离失败造成的
记得采纳啊

相关要点总结:

17345891469:眼球结构
闻蒋答:帮助的人:20.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眼球:近似球型,由眼球壁与眼内容物所组成。婴儿出生时眼球较小,前后径为12.5~15.8mm,前后径(称为眼轴)随着年龄生长,至成人时眼球前后径(外径)平均24mm。这在眼科屈光学中有重要的意义——就是从婴幼儿到成人,是一个轻度远视正视化的过程。婴儿常有...

17345891469:眼睛是由什么构成的,由什么物质组成,人
闻蒋答:简单地说,眼睛是眼球壁+眼球内容物;眼球壁包括三层,角巩膜,葡萄膜,视网膜,内容物有晶状体,玻璃体,其他地方充满水.人为构造现在还没有达到,眼球虽小,结构精细,功能复杂,尤其视网膜,薄薄一片却是有着10层复杂结构的神经、血管组织.大体说不可再生,某些组织中的某些细胞是可再分裂生成的.

17345891469:眼睛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是由( ),(),( )构成的
闻蒋答:(1)眼球壁 分3层,由外向内顺次为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2)眼球内容物 眼球内容物是眼球内一些无色透明的折光结构,包括晶状体、眼房水和玻璃体,它们与角膜一起组成眼的折光系统。(3)玻璃体(Corpusvitreum):为无色透明的胶冻状物质,充满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外包一层透明的玻璃体膜。

17345891469:眼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闻蒋答:眼是人体的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神经及附属器官。眼球成人的眼球直径约24毫米,重约7.5克,由以下部分组成。巩膜:是眼球的最外层,为白色坚韧的纤维膜,与角膜共同保持着眼球的一定形状。角膜:位于眼球最前面,无色透明,像表蒙子一样。脉络膜:是眼球壁的中层,富于色素细胞和血管。由于此膜类似...

17345891469:眼球各部分名称
闻蒋答:人的眼睛是一个近似球状体,前后直径约为23~24mm,横向直径约为20mm,通常成为眼球。眼球是由屈光系统和感光系统两部分构成的。如彩图1所示。 1、眼球壁。眼球壁由三层质地不同的膜组成。 (1)角膜和巩膜。眼球壁的最外层是角膜和巩膜。角膜在眼球的正前方,约占整个眼球壁面积的1/6,是一层厚约1mm的透明薄膜,折...

17345891469:我们的眼睛是由什么构成的?
闻蒋答:我们知道包裹在最外围的是角膜和巩膜,中间一层是脉络膜,再往内贴牢脉络膜的是视网膜,这是眼球壁的三部分,有了眼球壁中间还有什么内融物,就包括了防水晶状体还有玻璃体,透明的角膜以及防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构成了人的屈光系统透过光的通路,所以说人的眼球相对来说像照相机一样是比较复杂的....

17345891469:眼睛结构是哪些?
闻蒋答:睫状体功能:1)营养眼球 2)分泌的房水营养晶状体和眼前段结构,且有维持眼压的功能。 3)改变晶状体形态, 产生调节作用。 脉络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是色素丰富的血管性结构,由3个血管层组成: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中间的中血管层、外层的大血管层 脉络膜的功能:1)营养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内颗粒层以外的视网膜。 2)散...

17345891469:人眼睛的构造
闻蒋答: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前1/6为透明的角膜,其余5/6为白色的巩膜,俗称“眼白”。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角膜是接受信息的最前哨入口。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角膜稍呈椭圆形,略向前突。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约10....

17345891469:眼由什么和什么组成
闻蒋答:问题一:眼睛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 眼睛即 眼球,包括眼球壁、眼球内腔和内容物 眼球壁: 外层(纤维层):角膜、巩膜 中层(血管层):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神经层):视网膜 眼球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玻璃体,晶状体 瞳孔是虹膜中央部的圆孔 记得采纳啊 问题二:人的眼由什么组成 眼睛...

17345891469:人的眼睛组成部分
闻蒋答:眼睛的组成是有眼球和附属器组成的 眼球壁,通常分为三层内层的视网膜,中层的脉络膜和外层的巩膜。眼球内有房水,晶体和玻璃体的眼球,就像照相机一样,有镜片有底片,底片就是我们所说的视网膜,视网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视力的好坏。所有的透明结构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主要构成有玻璃体,晶状体,房水和...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