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被子植物哪些是原始特征或衍生的特征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被子植物最显著的衍生特征就是花。开花植物的花朵是其和其他种子植物间最显著的不同.花朵让开花植物能够有更广阔的演化关系,且延展了其生态上的利基,以致能使开花植物在陆地上的生态系中称霸.
1、含有两对花粉囊的雄蕊:开花植物的雄蕊比起和其相对应的裸子植物的器官要轻小的多,且随着时间使花朵更具多样性,因其对不同特定的授粉方式的适应能力,如某些特殊的授粉媒介.雄蕊亦随着时间演化出了防止自体授粉的机制,更增加了其多样性,让开花植物有着更多的优势.
2、缩小的雄体:开花植物雄体的缩小可能是演化来减少其由授粉(即花粉到达母株)至进入子房受精的时间缩短.在裸子植物中,受精的时间可能长达一年之久,而开花植物则可以在授粉后的很短时间内开始其受精的程序.这使得开花植物能够比裸子植物以极快的速度来产生种子.
3、紧密地包围着胚珠的心皮:被子植物紧密的心皮允许其去适应不同的授粉方式,且避免其自体授精的发生,因此维持其多样性的续增.当胚珠受精了之后,心皮和其他周围的组织便会发展成一颗果实,另一个使被子植物可以增加其在陆地生态系优势的机会,以其演化出多样机制的适应能力.心皮和其他补助部份可能会变为果实.
4、缩小的雌体:缩小的雌体如同缩小的雄体一般,演化成有较快结实的能力,终致开花植物有一年生草本的生命周期,而使其占有更多的利基.
5、胚乳:胚乳约在受精后至受精卵第一期前开始成形,有很高的养分可提供胚胎发育之用,且有时亦可提供给幼苗.
  
这些不同的特征一齐使得被子植物为最多样性且大量的陆生植物,并且也对人类最有经济重要性.开花植物在陆地生态系中的优势,有个重大的例外,即在针叶林里.

被子植物主要系统分类有哪些~

被子植物的几个主要分类系统
1. 恩格勒学派
恩格勒系统是一个自然系统,它是在Eichler(1883)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和林奈的人为系统完全不同,林奈把植物界分为一雄蕊纲、二雄蕊纲……等24纲,1-23纲是有花植物,第24纲为隐花植物,林奈的贡献,在于他首创二名法来命名动植物种。
恩格勒系统把植物界划分为13门,种子植物为13门,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各为1亚门。1964年恩格勒系统植物分科纲要第12版将原来被子植物280科提升到344科,被子植物独立为门。恩格勒系统的特点:
(1) 以假花说为基础,双子叶植物以柔荑花序类为原始类群,放置在系统的最低位置,整个系统的安排是从无花被——有花被,从单被——双被,花被分离——合生,单性——两性,花各部由少数——多数,简单——复杂,风媒——虫媒。
(2) 把双子叶植物排在单子叶后面,1964年系统把这一次序颠倒过来。
(3) 合瓣花被认为是较为进化的类群。
2. 多心皮学派系统
(1) 哈钦松Hutchinson,1926年出版有花植物科志,提出他的被子植物系统,实际他的系统是在Bentham和Hooker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73年最后修改了他的系统,总科数增至411科,其主要的特点是:
a. 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部分离,多数,螺旋状排列的比花各部合生、定数、轮生的进化,虫媒比风媒原始。在现代被子植物中,多心皮类包括木兰目和毛茛目是最原始的。
b. 单被花和无被花是次生的,来源于双被花类;柔荑花序类群较进化,起源于金缕梅目。
c.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有共同的起源,木本植物起源于木兰目,草本植物起源于毛茛目。
哈钦松系统分科比较小,较易运用和掌握,被子植物在最后修正的系统里有411科。目前在我国,建立较晚的标本室,如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华南植物所、广西植物所、福建、贵州的经济植物标本室,多用哈钦松系统。南方的高等院校植物标本室也多采用哈钦松系统排列标本。
有人认为1973年版比原版更不好用,比如有些双子叶植物科本来关系较接近,如唇形目与马鞭草目用草本支、木本支为标准在系统树很早被分开,但实际上关系很近,五加科与伞形科亦是如此。人们宁可用旧版而不用它的新版系统,认为新版加重二元思想的色彩。
(2) 塔赫他间Takhtajan系统:1954年出版了关于被子植物起源的专著,其理论认为:
a. 坚持真花说,提出了幼态成熟的理论,主张被子植物起源于种子蕨。
b. 全部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具单沟花粉的水生双子叶植物睡莲目,木兰目更原始,其为木本,由它发展出毛茛目和睡莲目。
c. 柔荑花序类起源于金缕梅目。
d. 草本植物由木本植物演化而来,菊科、唇形目是高级类型,较原始的处于低级发展阶段的是木本类型。
1980年新系统打破了离瓣花和合瓣花的界限,使目的安排更为合理,把芍药属独立为科,处理柔荑花序比原来更为进步,但增加了“超目”这一分类单元,科的数目达410科,似乎繁杂了一些。
(3) Cronquist系统:1958年发表了他的分类系统,1981年经过修订,他的系统类似于塔赫他间。
a. 以真花说为理论,被子植物起源于种子蕨,现存的被子植物不可能由现存的原始类群发展而来,而只能是已灭绝的类群。
b. 木兰目是现存被子植物中的原始类群。
c. 柔荑花序类起源于金缕梅目。
d. 单子叶植物起源于类似现代睡莲目的祖先。
虽然Cronquist系统和Takhtajan接近,但他不采用超目,把木兰亚纲和毛茛亚纲合并成木兰亚纲,与Takhtajan不同。并且引用了解剖学、古植物学、植物化学、地理学证据。
(4) 达格瑞Dahlgren系统(1975):达格瑞系统对单子叶植物的起源上有独特的见解。他以表相分类作为基础,处理分类群亲缘关系以相似性程度作为决定,其种系发生树以横切面图解表示,用间隔远近作为亲缘关系的根据,用数学统计(聚类分析)研究系统亲缘关系。他的系统树具有如下的特点:
a. 被子植物是由裸子植物演化来的,这一祖先已有比较明显、稳定的性状:在韧皮部里有筛管和伴胞;具有双受精现象、内胚乳;胚囊型雌配子体;小孢子囊具有4个室;具有心皮。只有具备这些特征才能演化出被子植物。
b. 关于原始被子植物的花是三基数、螺旋状排列的。
c.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单子叶植物由双子叶植物毛茛类但不是睡莲类演化出来。
d. 柔荑花序类和金缕梅目有联系,但把山毛榉科、榆科合到蔷薇类,把Takhtajan和Cronquist金缕梅亚纲的某些类群如荨麻目等放在锦葵超目,使之成为复合群。
e. 合瓣花类群中的一些科如报春花科应抽出,不应属于合瓣花类。合瓣花类沿着三条路线前进:
山茱萸超目——刺莲花超目——唇形超目——龙胆超目:以含虹彩类化合物为特征;
五加超目——菊超目:以聚炔类化合物-伴萜类化合物为特征;
茄超目:常含莨菪碱或耐逊生物碱。
3. 张宏达种子植物系统
1986年张宏达提出种子植物系统,打破传统上把种子植物划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法,把全部种子植物,及已经发现的种子蕨,包括在他的系统里,作为种子植物门,并在门下设立了10个亚门,有花植物作为最后一个亚门。对于有花植物,也在恩格勒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系统。其最重要的观点是:① 种子植物的胚珠分别来自无孢子叶的顶枝及孕性的孢子叶,并形成了五种不同类型的种子和果实,即银杏型、科达狄—本内苏铁型、紫杉型、苏铁—有花植物型和松柏型。只有松柏类才是真正的裸子植物。买麻藤类具有雏形的双受精现象,再加上买麻藤的营养器官,包括茎、叶、维管束的各种结构,应将其归并于有花植物。② 有花植物起源不迟于三叠纪,因为地球联合古陆自三叠纪开始解体,再不可能产生全世界统一的有花植物区系。③ 有花植物起源自种子蕨,从有花植物的子房及胚珠的结构,具有异形孢子和孢子叶的种子蕨才是它可能的祖先。现代有花植物,包括木兰目,都不是最古老的有花植物,因为木兰目种系繁衍、花的结构完整,虽然雄蕊及离生心皮是原始的性状,但次生木质部却具有明显的次生特征。莽草科(Winteraceae)具管胞,但种系也比较发达。不同意把木兰目当作最原始的有花植物,以及全部被子植物均出自木兰目的单元单系观点,主张有花植物的起源是单元多系的。④ 孔型和3沟的花粉是古老的,单沟花粉从3沟花粉演化而来;孔型花粉不可能来自沟型花粉。⑤ 原始的有花植物只能从风媒的种子植物脱胎而来。不赞成虫媒植物先于风媒植物、风媒植物源于虫媒植物的观点,认为风媒植物即使不先于虫媒植物,二者至少也是齐头并进的。⑥ 单花和两性花是次生的,花序和单性花是原生的,花被的出现是为了加强对雌、雄蕊的保护,因而无被花、单被花是原始的。⑦ 柔荑花序类并不限于无被、单被和单性花,榆科、荨麻科、马尾树科甚至山毛榉科都存在两性花或两性花的痕迹。2轮花被同样也出现在榆科、山毛榉科、桦木科、马尾树科。柔荑花序类基本上是孔型花粉,只有栎属(Quercus)是沟型花粉,因而不可能从多心皮类衍生。它的孔型花粉,合点受精,风媒花,花被退化或不显眼;但开花时发出的臭气,同样吸引了蝇类等昆虫传粉;木质部不具原始的管胞,可能是由非离生心皮祖先派生出来。⑧ 不同意用百合植物来代表全部单子叶植物,至少不能代表泽泻目和棕榈目。
张宏达的种子植物分类系统把化石植物与现生植物统一起来,纳入他的分类系统中,其最新的种子植物分类系统发表于2000年。



花序

单生的
总状花序
穗状花序
伞房花序
伞形花序
簇生的
头状花序
聚伞花序
圆锥花序
佛焰花序
柔荑花序
舌状花
筒状花
聚伞圆锥花序
茎生花

花的性别

两性的
单性的
杂性的
中性的

花的对称性

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

花盘




花被片数目

0
1
2
3
4
5
6
7
8
9+

花被片特性

花被裂片相似
花被包括花萼和花冠
鳞片状的
刚毛状的

萼片数目/花萼裂片数

0
1
2
3
4
5
6
7+

萼片位置

离生
合生或基部合生

萼片/花萼特性

覆瓦状或旋转状的
镊合状的
管状的
钟状的
具距的
杯状的
具腺点的
截形的

花瓣数目/花冠裂片数

0
1
2
3
4
5
6
7
8+

花瓣位置

离生的
合生的或基部合生的

花瓣特性

旋转状的
镊合状的
覆瓦状的
具距的
具爪的
具蜜腺的
具附属物的

副花冠




雄蕊

雄蕊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雄蕊排列方式

与花瓣对生的
与萼片互生或对生的
单体雄蕊
二强雄蕊
四强雄蕊
雄蕊与花瓣或萼片同数
雄蕊为花瓣或萼片数的两倍或多倍

花药

背着药
基着药
药室内向
药室外向
花药纵向裂
花药顶孔裂
花药瓣裂
一室
二室
三室
四室
花药着生子房基部

花丝

与花冠离生
着生在花冠上
离生
合生成一管或一束
合生成数束

雄蕊其他特性

花药具明显或不明显的附属物
花粉粘成花粉团
具退化雄蕊
花丝基部具鳞片或腺点
花丝具毛

雌蕊

雌蕊柄




花柱


多于1
花柱一个, 或花柱或多或少合生
花柱着生在子房基部

心皮

1
2
3
4
5
6+

子房

一室
二室
三室
四室
五室
六室
七或多于七室

胚珠

每室一颗
每室二颗
每室三颗
每室四颗或多于四颗
0

雌蕊
1. 心皮离生
2. 侧膜胎座
3. 中轴胎座
4. 特立中央胎座
5. 胚珠着生在子房顶端
6. 胚珠着生在子房基部
7. 合生或基部合生
下面是中国被子植物科的交互式检索表,你自己看看,里面还有图片呢
http://www.efloras.org/key_page.aspx?set_id=10059&flora_id=1001

相关要点总结:

17711311909:被子植物有哪些特点 被子植物的特点都有什么
龙霄答:被子植物是指裸子植物以外的一类植物,它们的种子通常由种皮(即果皮)和胚珠组成,而不是像裸子植物一样裸露在外。被子植物有如下特点:1. 种子被覆:被子植物的种子被覆盖着一层或多层的种皮,即果皮,这一层果皮既可以很薄,也可以很厚。种皮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胚种子,使其不受环境污染和机械损伤,...

17711311909:被子植物
龙霄答:下面我们列举的被子植物的五个进化特征,是与裸子植物相比较而得出的,至于能产生种子、精子靠花粉管传送、有胚乳等种子植物共有的特征,在此就不赘述了。别名 被子植物亦称显花植物。现代植物中最大的类群,种类数目(约250,000种以上)和个体数目都占优势,构成当今地球表面的优势植被。其分类位置尚无定论,早期的分类...

17711311909:何谓被子植物其生活史有哪些特点
龙霄答:1、被子植物的配子体比裸子植物的更加退化,而孢子体更为复杂。2、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生活史上的一大特征,也是被子植物在地球上占优势的主要原因。3、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必须经历两个阶段或两个世代,即孢子体世代和配子体世代。孢子体: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结构复杂完善,适应性强,在生活周期中占...

17711311909: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及演化规律
龙霄答:植物传统或经典的分类法是以植物的形态特征,特别是花和果的形态特征为主要分类依据。由于被子植物几乎是在距今1.3亿年的白至纪同时兴盛起来的,所以就难于根据化石的年龄去论断谁比谁更原始,特别是几乎找不到有关花的化石,而花部的特点又是被子植物演化分类的重要方面,这就使得研究被子植物的演化和...

17711311909: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龙霄答:大多数直立生长,但也有缠绕、匍匐或靠其他植物的机械支持而生长的。多含叶绿素,自己制造养料,但也有腐生和寄生的。有几个科的植物是肉食的,如茅膏菜属(Drosera)植物以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为食物。许多是木本的(乔木和灌木),但多为草本,草本被子植物比木本具有更进化的特征。多异花传粉,少数自花传粉...

17711311909:被子植物有哪些特点(简述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龙霄答:被子植物(英语:Angiosperms),又称开花植物(英语:floweringplants)、真花植物或有花植物,是指有胚植物中的一类种子植物,其种子有较完整的保护构造,在胚胎时期即被子房包覆;可依其子叶数目,再细分为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被子植物是当今世界植物界中最进化、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现知全世界...

17711311909: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进化的类群
龙霄答:下面我们列举的被子植物的五个进化特征,是与裸子植物相比较而得出的,至于能产生种子、精子靠花粉管传送、有胚乳等种子植物共有的特征,在此就不赘述了。被子植物亦称显花植物。现代植物中最大的类群,种类数目(约250,000种以上)和个体数目都占优势,构成当今地球表面的优势植被。其分类位置尚无定论,...

17711311909:被子植物各个科的详细特点?
龙霄答:http://www.comva.cn/Botany/index.htm 里面要啥有啥,摘抄禾本科的作为介绍:禾本科: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的一个大科。是被子植物五大科(菊科、兰科、豆科、禾本科、蔷薇科)之一。约600属,6000种以上。广布于世界各地。我国193属,约1200种。通常为草本(竹类为木本),除竹类外通称...

17711311909: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世代交替各有何重要特征
龙霄答:并为其发育提供了营养物质。被子:孢子体进一步发达,木质部有导管,韧皮部有伴胞,输导组织更加完善,具有专门的机械组织。配子体进一步退化。具有真正的花,适应虫媒、风媒、鸟媒、水媒传粉。子房包被胚珠并发育成果实。具有特殊的双受精现象。 各门首先出现的进化特征及其意义所在。

17711311909:被子植物亚门的原始花被亚纲
龙霄答:哈钦松的被子植物系统,木本植物以木兰科为起点,草本植物则以毛茛科为起点,都认为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演化出其它较为进化的类群。1. 主要特征(1) 体态:全为草本,常具须根系,茎中维管束多为环状,偶具散生维管束,导管端壁多为单穿孔。植物体无精油细胞,但含生物碱;(2) 叶:基生或茎上互生,常分裂,并形成复叶。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