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十位中国历史名人资料要有文字介绍要有人物图片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简介、小故事、评价,还要有图片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第十名:孙武。孙武(约公元前535-?),字长卿,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人,是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提起《孙子兵法》,相信大多数人都不陌生,甚至有人还可以背诵其中的名言警句。这部中国古代兵学名著虽然仅有5000余字,却以其博大精深的战争哲理、启迪心灵的斗争智慧在中外军事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第九名:蔡伦。蔡伦(61~121)字敬仲,汉族,东汉桂阳郡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造者(非发明者)。作为一名古代宦官,他曾在昂贵的丝绸和竹板上书写过,但是,他改造了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压制成纸。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八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在位期间将皇权政治推向顶峰,同时也是中国衰落的起点。主要奠定了中国的大致版图。
第七名:杨坚。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文帝在位期间,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巅峰时期。三省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加强中央集权。对唐及以后历代王朝影响都十分巨大。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
  杨坚最大的贡献是科举制度的创立。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第六名:老子。老子即李耳,字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老子》一书中还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第五名:李白,杜甫。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李白和杜甫,是照耀着唐代乃至整个古典诗坛的两面万古常新的旗帜。他们二人的作品无疑"同样都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李白和杜甫,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来说,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
 第四名:司马迁。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同时造就了西方无法比拟的历史传承记载。
  第三名:毛泽东。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其主要贡献:
  一、毛泽东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二、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三、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
  四、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五、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
  第二名:秦始皇。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故又称赵政,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第一位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以后历代有为皇帝无不以大一统为目标。
 第一名: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孔子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为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作正统学科,以至作为任贤用能的标准,影响延绵数千年至今。

第十名:孙武。孙武(约公元前535-),字长青,春秋时生于齐国乐安。他是吴国的将军。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和政治家。他曾率领吴国军队摧毁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首府营城,几乎摧毁楚国。他写了13部《孙子兵法》,为后世军事家所推崇,被誉为“军事科学圣典”。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熟悉孙子兵法。有些人甚至能背诵名言和格言。这部中国古代军事学名著虽然只有五千多字,但以其博大精深的战争哲学和启蒙的斗争智慧,在中外军事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第九名:蔡伦。蔡伦(61~121),东汉,字为荆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创新者(非发明者)。作为一名古代太监,他在昂贵的丝绸和竹子板上写字,但他改进了造纸工艺,将树皮、渔网和竹子压成纸。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使蔡伦义成为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一。造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过程。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方面作出的非常宝贵的贡献。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八位:艾新觉罗宣业(1654年5月4日至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皇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朝后第二位皇帝,定都北京。康熙。他8岁登基,14岁就职。它统治了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为清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康、乾隆鼎盛时期的大局。

在他的统治下,帝国强权政治达到了顶峰,这也是中国衰落的起点。它主要是绘制了一幅中国的粗略地图。

第七名:杨健。隋朝开国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至604年8月13日)。在他的统治下,他成功地统一了数百年来严重分裂的中国,建立了先进的官员选拔制度,发展了文化经济。使中国成为一个繁荣的国家。隋文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700多万。这是中国农业文明的鼎盛时期。三省六部的建立成为未来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分工明确,组织严密,集权力度加大。它对唐代及以后的朝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文帝建立的一整套规模宏大、组织严密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朝以来,一直延续到清代。

杨坚最大的贡献是建立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对中国、东亚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和人文思想都受到科举考试的影响。今天,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仍然可以看到科举考试的一些习惯。例如,分省录取、将考卷头与考生身份信息绑定,以防止评委与考生串通作弊、将高考最高分作为冠军等等,都是科举的遗物。

第六:老子。老子,李二,出生于楚国库县李乡曲仁里(现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生活在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道教创始人。世界上有《道德经》(又名老子)。他的作品的本质是简单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他的理论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道教中,老子是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简介、小故事、评价,还要有图片~

你到先面这个网址去,想要谁的,就有谁的,只要你想知道的伟人名人都有……
http://baike.baidu.com/

www.hxlsw.com/ 华夏历史网

相关要点总结:

19444044849:历史名人的资料
咸戴答: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3、王莽(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邯郸大名县)人,西汉权臣,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19444044849:十位历史人物简介有哪些
咸戴答: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秦、隋两朝都有巨大的贡献,不能因为历年短促,忽视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4、唐太宗。假如中国历史上没有李世民这样一位卓越的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华夏民族究竟会演变到怎样的境地?

19444044849:求10个中国古代科学家的详细简介
咸戴答: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2008年北京...

19444044849: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咸戴答:4、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5、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19444044849:中国历史名人有什么 中国历史名人介绍
咸戴答: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2、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

19444044849:几个历史人物的简介(200字左右)
咸戴答: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

19444044849:古代名人介绍 200字
咸戴答:夏衍(1900-1995),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祖籍河南 开封,1900年10月 30日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彭埠镇严家弄,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杰出的革命文艺家、社会活动家和电影艺术家。1995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

19444044849: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有哪些
咸戴答: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5、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19444044849:中国古代有哪些有名的人物?
咸戴答:利斯特 、奥托 、皮萨罗 、托马斯杰弗逊、伊莎贝拉一世、威廉一世、弗洛伊格 、伦琴、巴赫、伏尔泰 、开普勒、费米、卢梭 、马尔萨斯 、肯尼迪、平克斯、摩尼、达迦马 、居鲁士大帝 、彼得大帝、培根、福特 、索洛亚斯德等等。二、历史人物简介:1、中国:(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

19444044849: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简介,十个就行,大家比较熟悉的,我要办手抄报,要快...
咸戴答: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大智大勇,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三征葛尔丹,平定漠北,亲征雅克萨,打败俄罗斯,稳定疆域,整饬吏治,广揽人才,重农贵粟,勤勉好学。风流天子——乾隆大帝弘历乾隆大帝,爱新觉罗.弘历是我国最后一个有所作为的封建君主。...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