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包拯凭什么判断告状的人是割牛舌者?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早在天长县时,包拯就处理过一件偷牛案.有一个无赖,将农家的牛舌割掉了.农民告到官府,包拯对那农民说,你回家把牛宰杀吃了。那农民真的回家把牛杀了。宋代法律规定,擅杀耕牛是犯法的。因此,那个无赖到县里,控告那农民杀牛。包拯大怒,立即审问那无赖,你为什么把人家的牛舌割了。无赖只得招供,并且暗自吃惊:你包拯怎么会知道是我作案的?其实,包
拯是依推理法作出的判断:既然有人要害别人,那么别人犯法,那人一定要乘机告状,所以包拯叫农人干脆把牛杀了,以引诱割牛舌者来告状。

~

相关要点总结:

13394987598:包拯巧断牛舌案
龚裴答:包拯的牛舌案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有一天,有人来县府告状,说他的牛被人割了舌头,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人干的。包拯猜测是仇家所为,于是心生一计,让这人回家把牛宰了卖肉。牛的主人也知道这断舌之牛活不长,只得回家,杀牛卖肉。不久,有人来县府告断舌之牛的主人私宰耕牛。包拯知这正是那仇家...

13394987598:包公察告
龚裴答:中的人一定都知道,刘全宰杀的是残废牛,而这个自称刘全邻居的人明知杀 残废牛而来告他,不就是诬谄好人吗?这人肯定和刘全有仇。包公出布告本 来就是要引刘全的仇人出来。现在问过姓名,知他叫李安。刘全曾告诉包公,李安曾和他有仇,看来此人定是偷割牛舌的人。一审问,李安只得供认自己割...

13394987598:包拯是怎么断割牛舌一案的?
龚裴答:“因为那牛舌……”刚说到这儿,告状人发现说错了,忙闭住嘴。“牛舌头被割了……”那人听了,大惊失色,赶紧磕头服罪:“是小人和他有仇,所以割了牛舌头……”包拯依法处罚了割牛舌头的人。从此,他善于断案的名声,到处传开了。包拯到扬州的天长县(在现在江苏省)去做知县。到任不久,就遇到...

13394987598:包公断案的故事有什么
龚裴答:包拯说农民杀牛是经过我的允许的,倒是你,为什么把农名家牛的舌头割了。这下告状的人哑口无言,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惊慌失措,只能把想要害老农名的事件从实招来。 在场的人没有不佩服包公断案的,原来包拯用了一招引蛇出洞的妙计,他假装不知道有人要害农民,故意卖个破绽,让这人一位自己的计谋得逞。 包拯干...

13394987598:民间传说包拯审过一个很有名的案件,这一案件是什么呢?
龚裴答:包拯在安徽当县令时审的。当时有个养牛人来到他那里告状,说是家中养着的牛,牛舌头被人给割掉了。牛在那个时候是属于比较贵重的物品,在那个时代牛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朝廷也是禁止私自宰杀耕牛,所以这个案情还是比较严重的。牛没有了舌头,眼看也是活不成了。包拯就让报案的人回去把牛宰了,出卖牛肉以...

13394987598:包拯在牛被盗走舌头后,为何说杀牛就能抓到凶手?
龚裴答:因为这个盗走牛舌头的人就是想陷害牛主人,古代杀牛是犯法的,这个盗贼肯定会趁机状告牛主人,因此只要杀了牛,就能抓到凶手。

13394987598:包公怎样破解杀牛破案
龚裴答:厉声喝问道:“你为什么偷偷割掉他的牛舌,又来告他的状呢?”这人大惊失色,他没想到包拯一眼就识破他的诡计,吓得赶快叩头认罪。割掉牛舌并不是害人者的目的,加害于人才是他的目的。包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就故意让告状人做出违法的事来,以引诱想加害于他的人暴露出来,最终破了案。

13394987598:农民报案,牛舌头被人割走了,包拯为何说把牛杀了,小偷会主动来投案?
龚裴答:此人大惊失色,对包拯的盘问手足无措,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罪名。原来前来告状的此人和之前杀牛的农民素有边界土地的纠纷,因此他气不过想要暗中报复,于是偷偷地割去牛舌,想要逼迫农民杀牛贩卖止损,然后到县衙上告他私杀耕牛之罪,但是却被包拯识破,最终割牛舌的人也付出了代价。这起案件水落石出。或...

13394987598:包拯智断牛舌案,他的思路是什么?
龚裴答:鸣冤鼓响起,县令包拯升堂判案。听完老农的陈述后,他觉得这个迷局有些棘手:小偷夜里作案,缺乏人证、物证。这案件又很难到周边去排查,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割了牛舌。搞不好还会打草惊蛇,让人顺势告发老农,说他自己弄伤了牛。退一步说,万一真的是老农自己弄伤了牛,然后自己跑过来报官,想开脱罪责...

13394987598:包拯巧断牛舌案的具体内容(白话文)
龚裴答:包公对告状的农民说:“你不要担心,割牛舌头的人不久就会落网。你回去以后一定要秘而不宣,悄悄地把牛杀死,把肉卖出去。”农民回去以后趁夜杀了耕牛,天不亮就把肉拉到很远的地方去卖了。隔了两天,有个人来到县衙门来控告那个私宰耕牛的农民,说他违反法令,清官府严加惩治。包公见割牛舌头的人...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