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手绘室内效果图表现技法 [手绘表现技法在教学中的新思考]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摘 要】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一些教学经验的体会和思考,探讨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新思路,在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中结合行业的需求和设计思维表达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性教学尝试。
  【关键词】手绘表现技法 环境艺术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3-0072-02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丰富的空间创造能力,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设计表现是运用各种媒介、材料、技巧和手段,以图形(图像)生动而直观的方式说明设计方案构思、设计理念的视觉传达技术。设计表现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设计思维与表达的技能,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
  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方法课,是与专业紧密联系的基础课程。它以各种工具、材料、手法表现出丰富而具有个性化的视觉语言,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在设计程序中,手绘表现是描述环境空间、进行形象设计更为形象直白的语言形式,它对创意方案的推导和完善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沟通与交流设计思想最便利的方法和手段,人可以通过手绘表现来认识设计的本质内容和主旨思想。表现技法运用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设计创意表现的准确性与视觉效果的展现以及设计方案是否被采纳。
  一 手绘表现技法的重要性及广泛应用
  手绘是创意的灵魂,是设计师独有的创作语言。许多著名的世界建筑师、室内外环境设计师常把手绘效果图作为表现手段,快速记录瞬间的灵感和信息。一个设计师想要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除了与人语言沟通、设计作品的陈述等,另一途径就是手绘设计表现,它是一种更直观、更直接的方式,能够把设计师的意图和思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其过程就是设计师对工程设计任务的创意理念与审美修养的艺术体现,用快速生动、简约精确的设计手法将设计师大脑中瞬间产生的某种意念、观念、形态迅速地在图纸上记录并表达出来,并以一种可观可视的形象与业主进行视觉交流与沟通,实现方案设计的顺利进行。
  手绘效果图是设计者之间以及与其他人员之间最好的交流工具之一。设计者在绘制过程中则能更好地交流,是设计者将自己的设计思路、目的和思想予以表达的途径,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设计理念,也是设计者之间很好的交流工具。如设计双方不在同一个地方,就可通过网络传送手绘构思方案及效果图来了解该项目的设计意图,从而进一步设计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另外,手绘效果图及绘图技能是设计者与施工人员之间最好的交流工具。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旦遇到个别无法按照效果图方案正常施工时,或者施工人员不能理解电脑效果图描绘的个别方案时,设计人员应亲临现场,现场在白纸上直接描绘某些结构、尺寸、纹样、节点等手绘图纸,快速地表达并解决施工现场所提出的问题。
  一个设计方案从开始谋划至绘制完成,是一项集艺术与技术、材料与工艺、工程与进度相互协调的伟大工程。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手绘表现技法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使其具有艺术表现力,给人以美的享受。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强化其绘画技能素养、提高其艺术修养、转换其思维模式,环境艺术设计表现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实践、就业,甚至是未来的职业发展。
  二 当前手绘表现技法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国环境艺术专业设置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专业课的前提。设计表现课作为环境艺术课程中的基础课应属于专业技法的范畴,精通这门技法是学好环境艺术专业的先决条件。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脑设计成为设计表现的主要手段,而对手绘效果表现重视不够,甚至部分学生不会运用手绘技法,以至于在专业课程前期草案设计中手绘草图的运用不尽理想。缺少设计草图,就意味着设计过程不完善,不能很直观地表达设计意图、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尤其是一些绘图软件中带有大量已经设计好的模块,学生在设计绘图时可以不假思索地拿来就用,久而久之,形成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动手能力降低,设计语言与创新思维异常匮乏,变成没有设计思想的机器操作工,绘制出的效果图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其次,多年来的应试教育理念与方式对学生的思维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思维模式程式化、固定化、常规化,缺乏大胆的突破和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过多依赖临摹与照搬套用。
  如果认真审视我们的教学方法,会发现手绘效果图课程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受制于某些惯性教学模式,多沿袭以前的教学方法,虽然借用了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观看欣赏范品资料,但实质的变革不多。综合性、整体性、更新性是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中的三大主要特征,也是具体课程的教学标准与要求,但现有的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很难达到这些要求。从整体来看,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具有文、理、艺相结合的交叉性特点,而在课程的设置上却缺乏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课程结构的系统性。总体来说,关键是要解决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观与教师的教学观以及课程设置上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 手绘表现技法的创新性教学探讨
  手绘表现技法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包含了许多其他的相关课程,它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思维与创意付诸实施的视觉表现形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安排上,要做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与整合,可根据实际的各种设计课题和任务所涉及的相关科目去编排和设置课程。这样既能合理划分各门课程之间的位置关系,又能使学校教育真正地结合实际,使得每门课程的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合理的课程内容设计十分重要,它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手绘设计表现方面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临摹为主,让学生临摹一些优秀的手绘设计表现作品,使其在临摹过程中认识表现材料的特性,掌握各种工具的运用技巧。有了一定基础后,让学生临摹真实场景照片,使学生经过思考与练习领会到如何把实际的场景转化为具有艺术性的设计表现画面;第二阶段以命题创作为主,主要是让学生逐步摆脱临摹的束缚,由单纯的临摹向设计的转变。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多思考,把设计表现不仅仅当作一种表现工具,而是作为一件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设计创意,学生通过灵活运用各种绘图技巧,把个人的潜力充分地表达出来。
  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设计与表现中存在问题的效果图,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进行修改与完善,锻炼与巩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创造性与表现力。鼓励和倡导学生走出教室,去寻找与发现存在于我们生活周围的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并且要养成随身携带相机与速写本的习惯,随时记录下设计素材资料与自己的设计灵感,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更深入地解读技法课程的作用与意义,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学以致用,变被动为主动。如可适时带学生出去写生,通过转化场景、物体,使学生带着主动性和新鲜感去理解和完成作业,这样作业才能保质保量,使其不再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让其认识到手绘设计表现的重要性。
  对从事设计专业教学的老师来说,要在不断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到教学中。在表现技法课程中,要理论与实践并重,让实践有理可依,有思想、有内容,让理论不虚空,能够落在实处。其间,要注意表现技法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知识贯通,必须在侧重技法的同时综合融入与之相关的知识内容,形成环环相扣的整体式、综合式、循环式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主动调动兴趣并形成知识内容与结构的整合。
  四 结束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是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创造能力是学生具有的基本素能。从手绘基础课开始,就应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学会思考和分析方案,另外,还应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特别是在当今科技信息的全盛时期,手绘表现的方式使设计更具个性化、亲和力和艺术感染力,应当加以重视并且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具体表现在对于手绘表现技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反思与革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成为真正的设计师,能够真正地适应和驾驭现代社会的需求。作为一线教师,应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真正提高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展翔、李泳絮.设计表现技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张绮曼、郑曙�.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崔笑声.设计手绘表达[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4]陈新生.建筑快速表现技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王捷.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6]符宗荣.室内设计表现图技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王以富〕

~

相关要点总结: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