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中国工人阶级包括哪些社会群体? “社会底层”这个词,指哪个阶层或群体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工人阶级(又称劳动阶级、劳动阶层等;英文:working class)通常用于表示社会地位与社会等级,无论何时,该阶层在社会所占比例最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比例减少,一般为产业工人阶层为主。该术语没有一致的解释,主要依赖个人的立场与观点的不同来理解。比如美国划分阶级标准是依照经常性收入和就业率来确定。

那么,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应该怎么界定工人阶级呢?即:新时期的工人阶级究竟包括哪些群体?

假如说工人阶级就是阶级、劳动阶层,那么,社会主义中一切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者,都属于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农民、知识分子、工人等一切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都是工人阶级。

然而,我们并不习惯这么界定中国工人阶级的,而是,按照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是那些靠出卖劳动力(包括体力和脑力)、不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劳动成果大部分被资产阶级剥削,并为社会创造主要财富的阶层,包括大部分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如此,农民自然不在工人阶级行列,因为,农民占有一点生产资料(农场农民例外),私营业主,个体业主肯定不能列入工人阶级行列。即使蜗居菜市场的农民工,也不能列入工人阶级行列。如此一划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贫富阶层,并是工人阶级以外阶层和工人阶级了,而是,十分混浊,理不清,讲不清的。由此可见,机械地按照马克思主义认为,去界定工人阶级,那么,我们无法去探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问题。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以“工人阶级就是劳动阶级、劳动阶层等;英文:working class。如此一界定,社会主义社会就存在两大阶层:劳动阶层和非劳动阶层。凡是参与社会主义劳动的人都是劳动阶级的人,凡是不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的人都不是劳动阶级的人(当然,法定退休人员、病休人员、及未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少年儿童不在此列)。

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中非劳动阶层有哪些人群呢?啃族,包括啃老、啃富(如:被包的二奶等),啃国(如:没有丧失劳动力,却享有国家救济的人)等。啃族并非是穷人,而且有不少是富人,比如:游手好闲的富二代,被包二奶,国家单位中的阿混等。当然,也有许多贫穷的啃族,下岗、待业等。然而,不管怎么说,啃族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各尽所能的原则的,所以,社会主义的政治任务就要把啃族,转变为劳动者。

啃族出现,除了旧思想回潮因素外,比如:游手好闲的富二代,被包二奶,国家单位中的阿混等现象,就是如此;也有分配不公所引起的,比如:一些人因为收入问题而下岗、待业的,就是如此。

社会主义社会分配不公,除了制度不完善外,还有一股破坏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势力存在。这就是贪官污吏、奸商及一些不法的私营业主、不法国企承包者。

由此可见,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依法打击一股破坏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势力,在客观上,能促使了啃族转变劳动者,从而,达到壮大和加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1、产业工人,如制造、建筑、运输等行业的劳动者;
2、机关事业单位、商业单位的劳动者(职员);
3、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
4、 农民工群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传统工人阶级日益商品化的同时,农村劳动者不断无产者化,同时大量知识分子也不断落入无产阶级队伍之中。在全球化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城市和农村的扩张使“阶级对立简单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年均970万。从1988年~1991年治理整顿时期,乡镇企业普遍停滞,非农就业增长减弱。南巡讲话以后,城镇私营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就业人数迅速增长,离土离乡的人数每年增加1000万,形成民工潮。据有关数据,目前我国农民工群体总数在2~3亿,其中进城农民工应有1.4亿。农民工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

有找到那段文字了么?你好,能不能分享下,我也在找。

“社会底层”这个词,指哪个阶层或群体~

一、两个需要区分的词 在英语学界中,现在至少有两个词可以被用来界定劳苦大众的身份。一个是underclass,一个是subalternate groups。前者在严格意义上应该译为“下层阶级”,后者则通常被译为“底层群体”,在很多时候,也可简称“底层”(subaltern)。在中国社会学界,很多人认为“下层阶级”和“底层群体”、underclass和subaltern这两个词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因而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然而,事实上,无论是在价值取向上,还是事实判断上,这两个词都截然不同,每个词都有约定俗成的意义和预设,由此推导出的政策取向也大相径庭。 Underclass,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它由under和class两个部分组成。Class这个后缀告诉我们,这个词归根到底仍然属于社会学“阶级分析”(class analysis)的范畴——尽管从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上你可以把它翻译为“阶级”,在韦伯主义的意义上翻译为“阶层”;而under这个前缀则表示,它是一个低于××阶级的阶级,说白了,是一个比工人阶级还低的(新)阶级。 说到这里,就有必要讲一下underclass这个词的由来。这个词很早就被“发明”出来,但真正引起广泛讨论是在1970年代末。在此之前,那些没有技能和文凭的工人阶级的子弟即使“不好好学习”,也仍然可以谋得一份“工人阶级的工作”。要知道,随着战后福利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及近两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工人阶级已不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绘的工人阶级,而是一个福利和组织水平大大提高、有着共同经历和意识的“阶级”。但到了1970年代末,去工业化(de-industried)和制造业资本转移的浪潮席卷欧美,市场上已不能再提供充足的“工人阶级的工作”。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那就是大规模的青年长期失业。这些长期失业的青年人,没有技术,也没有文凭,更糟糕的是,他们整日里吊儿郎当,甚至偷鸡摸狗、违法犯罪,或者宁可依赖公共福利和社会救济,也不去做那些“脏乱差”的活,让来自第三世界来的移民“抢”去了工作——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简直就是“朽木不可雕”的社会渣滓。于是,下层阶级(underclass)这个词就被专门用来指称那些缺乏技能和训练,经历过长期失业或不能成为劳动力的人,包括那些参与街头犯罪和其他形式越轨行为,并且其家庭长期遭受贫困或需依赖福利供给的人。换句话说,他们被看作了一个单独隔离开来的、处于传统的阶级分类模式之外的“新阶级”。关于这个阶级的成因,各种版本的“下层阶级议论”(underclass talk)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个观点是,他们实际上形成了一种“贫困的文化”或“下层阶级的文化”,这种文化使他们不求上进、自甘堕落。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选择的,该为他们这种境况负主要责任的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或机构。 Subaltern代表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取向。从词源上说,葛兰西是最早在“底层”这个意义上使用subaltern一词的学者之一,他认为资本主义对底层的统治必须通过底层自身的认可才能够实现,从而将“支配”、“霸权”这样的因素纳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之中。后来的学者从葛兰西那里借用了这个词汇,并把它应用到范围更加广泛的社会分析中去。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以查特吉、斯皮瓦克、查克里巴蒂等人为代表的南亚“底层研究”学派。这个学派主张底层群体生活在一个与精英完全不同的场域,有着自己的行动逻辑和政治空间,简单地移植那些分析精英的概念和方法来分析底层是缺乏解释力的,且往往导致严重的误解。 事实上,南亚“底层研究”学派并不是唯一使用这个术语的学术流派,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中的许多重要人物也更喜欢subalternate groups一词而不是underclass。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在于,subaltern不像underclass那样,预设那些最贫困的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品行、道德和禀赋问题而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相反,研究这些人的行为,一定要关注他们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强调结构性因素与个人的主体性因素之间所发生的复杂的互动。 二、中国的现实是“下层阶级”还是“底层群体”?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面对中国目前出现的大规模的失业青年,我们究竟是用下层阶级,还是底层群体这个概念来界定他们更为合适呢? 从表面上看,中国的失业青年几乎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那些失业青年的翻版,使用下层阶级一词来概括他们似乎没有太大的争议。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两个严重的问题。首先的一点就在于,我们不可能像西方学者主张的那样,认为先有一个工人阶级存在,再将这些失业青年看作是一个位于工人阶级之下的新阶级或新阶层。的确,中国确实曾经有过一个高度组织化的、享受良好福利待遇的“工人队伍”,但这已经是一个历史名词,他们留给现在的城市青年的,不是西方发达工业国家里工人阶级留给其子女的工人阶级文化,而是对于做工人这回事的可怕的社会记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中国的工人阶级正在经历一个“阶级再造”的过程,传统的工人阶级已经解体,新的工人阶级尚在发育;另一方面,那些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不管是在工厂里做流水线的工人,还是在所谓“非正规经济”中谋生,或者处于长期失业的状态中,他们的生计和生活都是脆弱的和不确定的,而且,这几种身份之间的转换也及其频繁。换句话说,在中国,那些被排斥在雇佣工作世界之外的、处于社会边缘的人,不管他是长期失业、间歇性失业,还是依赖黑色收入维生,都并没有成为一个新的什么阶级,而是与在劳动力市场上出卖体力的劳动者一道,构成了正在形成的“底层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的人是“弱势群体”,失去生活来源的阴影就像齐脖的洪水,随时会将他们淹没,有的人则不能归入此类——底层更像是一个自我维系的生态圈,人们有分化和分工,也有互惠和共生,但他们都无法突破这个被封锁的世界。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正如我们在前面介绍的那样,由于将道德堕落、婚姻不稳定、违法犯罪视为下层阶级的标志性特征,underclass这个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污名化”了。如果政策的制定者像主张下层阶级理论的学者那样,也认为年轻人和下岗工人不去就业,是懒惰和丧失市场能力,从而主张减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提高救助的门槛,以逼迫他们走向市场,甚至在打击青少年犯罪和镇压社会运动中推行“零容忍”的政策,那么结果可能恰恰会适得其反。失业者的行动逻辑绝不能仅仅从文化、品性、禀赋这样的因素中去寻找。

现代工业社会,工业化生产方式,生产力最先进,产业工人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相关要点总结:

13460452110:八大群体指的是什么?
墨映答:八大群体:“八大群体”存在流动性大、 组织性弱、 权益维护难等问题。组织他们入会,有 利于工会更充分、更有效地为农民工维权、服务,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八大群体”职工们用自己的智慧、心血和汗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社会多维发展...

13460452110:中国工人阶级包括哪些人?
墨映答: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我国的政权基础。工人阶级之所以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是由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质和它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工农联盟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是我国的政权基础。以工农两个阶级的联盟为我国政权的基础,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工农联盟代表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13460452110: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墨映答:中国工人阶级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相对较高,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具有较高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和社会变革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1、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13460452110: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
墨映答: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干部阶层、企业家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等。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阶级,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干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企业家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个体工商户阶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13460452110:工人包括哪些职业
墨映答:2. 技术工人是指哪些人 技术工人是指那些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的劳动者。他们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具体职业包括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如车工、铣工、焊工、电工等。3. 中国工人阶级包括哪些社会群体?中国工人阶级包括:- ...

13460452110:工人阶级与无产阶级有什么区别
墨映答:1、所指的对象不同:无产阶级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工人阶级仅表示以依靠工资为生的工业劳动或手工劳动者阶级。2、定义不同:无产阶级指丧失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被雇佣的劳动者阶级。工人阶级通常是指为挣工资而被雇用从事体力或技术劳动的一类人。3、划分标准不同:无产阶级经济上,生产资料...

13460452110: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
墨映答: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1、工人阶级:通常用于表示社会地位与社会等级,依靠工资为生的工业劳动或手工劳动者阶级。2、农民阶级: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阶级(不包括农业工人)。3、民族资产阶级:殖民地半殖民地和民族独立国家中致力于发展民族工商业的中等资产阶级。4、城市小...

13460452110:工人包括哪些?
墨映答:中国工人阶级包括哪些社会群体?具体点 中国工人阶级包括:1、产业工人,如制造、建筑、运输等行业的劳动者;2、机关事业单位、商业单位的劳动者(职员);3、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可以说,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78);4、 有关数据,目前我国农民工群体总数在2~3亿,其中进城农民工应...

13460452110:列宁所说的群众的内涵包括什么党
墨映答:1.群众的内涵 列宁所说的群众的内涵是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各个社会群体,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贫苦农民、小资产阶级、城市贫民、失业工人、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妇女、青年等。这些群体是社会的基础,他们的利益和命运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是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生产力...

13460452110:中国社会阶层划分
墨映答:法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具体包括: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经理人员阶层3、私营企业主阶层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办事人员阶层6、个体工商户阶层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8、产业工人阶层9、农业劳动者阶层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