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氧气的跨膜运输方式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摘要:“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其所涉及的概念很容易记住,但不容易理解,而且容易理解错误,属于高中生物中的易错点。此外,物质跨膜运输穿过细胞膜层数的分析判断也是近年来高考的难点,需要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考点分析,提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跨膜运输;考点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是通过顺浓度梯度的扩散,此过程叫做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如O2、CO2)

(2)协助扩散:物质借助载体蛋白进出细胞的扩散方式。(蛙细胞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2.主动运输:通常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能量,这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做主动运输。(如某些小分子物质、离子)

3.胞吞和胞吐: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二、大分子物质和颗粒进出细胞的方式

1.过程

(1)胞吞:

(2)胞吐:

2.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

3.条件:二者都需要消耗能量。

三、易错点拨

1.上述“高浓度”“低浓度”是指运输的离子或小分子本身的浓度,而不是它们所处溶液的浓度。

2.被动运输的动力来自于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主动运输的动力来自ATP。

3.胞吞和胞吐进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胞吞和胞吐与主动运输一样也需要能量供应,如果分泌细胞中的ATP合成受阻,则胞吐不能继续进行。

4.载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不同物质分子的运输载体不同,即载体具有专一性,不同生物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目不同。

5.在低浓度时,物质利用协助扩散通过细胞膜的速度要比自由扩散快得多,这是由于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能与特定的物质结合。

6.主动运输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是一种对生命活动来说最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7.抑制某载体蛋白活性,则只会导致以该蛋白为载体转运的物质运输停止,对其他物质运输不影响。

8.若抑制呼吸作用,所有以主动运输跨膜的物质运输都会受到抑制。

四、知识拓展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1.自由扩散中物质运输速率和浓度梯度的关系

O

(1)甲图中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载体协助,所以此图是指物质通过细胞膜时的自由扩散过程。

(2)可以预测,甲图中随着细胞膜外物质浓度的降低,自由扩散的速率会越来越慢。

(3)甲图中箭头表示当细胞外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时的物质转运方向。

(4)乙图表示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差呈正比关系,说明自由扩散过程只受物质浓度差的影响。

2.协助扩散中物质运输速率和浓度梯度的关系

(1)A图代表协助扩散过程,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不消耗能量,但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2)可以预测,A图中物质转运速率会受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制约,如B图ab段,细胞内外的物质浓度差达到a点后若继续增大,物质运输速率也不再增加。

(3)B图Oa段随浓度的升高,物质运输速率逐渐加快,说明此段的限制因素是物质浓度梯度,而载体蛋白是充足的。

3.主动运输中物质的运输速率与氧分压的关系

(1)由A图可判断为主动运输,因为此物质的运输方向是由低浓度的一侧到高浓度的一侧,并且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2)B图中,a点表示氧气浓度为零时,也可发生主动运输(所需能量来自无氧呼吸);ab段表示随氧分压的升高,物质运输速率逐渐增加,此时,限制物质运输速率的直接因素是能量;bc段随氧分压的升高,物质运输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物质运输速率的直接因素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

五、物质跨膜运输层数的分析判断

1.物质在细胞内不同细胞器之间的跨膜分析

(1)线粒体与叶绿体之间的跨膜由产生场所到利用场所共跨4层膜。

(2)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跨膜问题

①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肽链后,肽链直接进入内质网中加工,不跨膜。

②蛋白质在内质网中完成初步加工后,经“出芽”形成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不跨膜

③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后,成熟蛋白也以囊泡形式分泌,并与细胞膜融合,以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整个过程均不跨膜。

2.血浆、组织液等内环境与细胞之间的跨膜分析

(1)几种由单层细胞形成的结构 人体中有很多由单层细胞构成的管状或泡状结构,如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肺泡、肾小球和肾小管等,这些非常薄的结构有利于物质交换,物质透过这些管壁或泡壁时,要经过两层细胞膜。

(2)物质由血浆进入组织液的跨膜 葡萄糖、氧气等物质从血浆进入组织液,至少要跨毛细血管壁(一层上皮细胞,共2层细胞膜)。

(3)物质由组织液进入细胞并被利用的跨膜 要分析该物质在细胞中被利用的具体场所,然后计算出跨膜层数。如葡萄糖利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因此组织液中的葡萄糖只跨1层膜,进入细胞质基质即被利用。氧气利用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要跨3层膜进入线粒体中被利用。

3.体外环境与血浆之间的跨膜分析

(1)物质由体外环境(肺泡、小肠等)进入血浆,至少要跨1层上皮细胞和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即要跨4层膜,才能进入到血浆中。

(2)物质进入血浆后,由循环系统转运到全身各处,该过程不跨膜。

例:外界空气中氧气进入人体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

A.5层 B.10层 C.11层 D.12层

思路点拨:氧气经过肺泡壁细胞(2层膜)+肺部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红细胞进和出(2层膜)+组织处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组织细胞膜(1层膜)+线粒体(2层膜) =11层。

答案:C

教学启示:在《物质跨膜运输》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考点,注重基础,引导学生落实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易错点。此外,培养学生掌握读图的能力,在做题过程中,从概念着手,提高解题效率。

摘要:“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其所涉及的概念很容易记住,但不容易理解,而且容易理解错误,属于高中生物中的易错点。此外,物质跨膜运输穿过细胞膜层数的分析判断也是近年来高考的难点,需要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考点分析,提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跨膜运输;考点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是通过顺浓度梯度的扩散,此过程叫做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如O2、CO2)

(2)协助扩散:物质借助载体蛋白进出细胞的扩散方式。(蛙细胞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2.主动运输:通常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能量,这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做主动运输。(如某些小分子物质、离子)

3.胞吞和胞吐: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二、大分子物质和颗粒进出细胞的方式

1.过程

(1)胞吞:

(2)胞吐:

2.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

3.条件:二者都需要消耗能量。

三、易错点拨

1.上述“高浓度”“低浓度”是指运输的离子或小分子本身的浓度,而不是它们所处溶液的浓度。

2.被动运输的动力来自于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主动运输的动力来自ATP。

3.胞吞和胞吐进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胞吞和胞吐与主动运输一样也需要能量供应,如果分泌细胞中的ATP合成受阻,则胞吐不能继续进行。

4.载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不同物质分子的运输载体不同,即载体具有专一性,不同生物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目不同。

5.在低浓度时,物质利用协助扩散通过细胞膜的速度要比自由扩散快得多,这是由于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能与特定的物质结合。

6.主动运输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是一种对生命活动来说最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7.抑制某载体蛋白活性,则只会导致以该蛋白为载体转运的物质运输停止,对其他物质运输不影响。

8.若抑制呼吸作用,所有以主动运输跨膜的物质运输都会受到抑制。

四、知识拓展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1.自由扩散中物质运输速率和浓度梯度的关系

~

相关要点总结:

1911543493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蓝思答:1、简单扩散 疏水性气体小分子O2、CO2、N2,等能迅速通过细胞膜。乙醇等脂溶性高的小分子也能迅速通过细胞膜。H2O、尿素、甘油等分子带有强极性,脂溶解度低,故通过膜比较缓慢。2、易化扩散 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亲水性营养物质以及Na+,K+,Ca2+等带电荷的离子都能通过易化扩散进行跨膜运输。3...

1911543493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几种?
蓝思答: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种。1、被动运输是顺着膜两侧浓度梯度扩散,即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以及扩散的物质的性质(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进出细胞)对自由扩散的速率有影响。常见的能...

19115434933:试述小分子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
蓝思答:1、被动转运:不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运输的方式,被动运输方式有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两种。常见简单扩散为氧气、二氧化碳的跨膜转运。常见易化扩散有载体介导的葡萄糖、氨基酸的跨膜转运和经通道介导的钠离子、钾离子的跨膜转运。2、主动转运:借助能量,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运输的方式,分为...

1911543493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
蓝思答:(一)被动转运 被动转运是指物质依靠电化学驱动力或渗透压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细胞本身不需要消耗生物能。1. 单纯扩散 (1)概念:没有生物学转运机制参与的、简单的物理扩散。(2)特点:1)膜本身不需要消耗能量:因物质转运是顺电化学梯度或依靠渗透压梯度进行的,物质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高浓度...

19115434933: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有哪两种类型?
蓝思答: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又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可以逆浓度运输,比如: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只能顺浓度运输,高一只记一个例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高三再加两个例子神经细胞中钾离子外流和钠...

19115434933:氧气,水通过细胞膜分别是什么运输方式呢?
蓝思答:氧气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自由扩散;水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分类:自由扩散;2.协助扩散;3.主动运输。

19115434933:细胞的跨膜物质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蓝思答:事实上细胞的物质转运过程中,透过脂双层的简单扩散现象很少,绝大多数情况下,物质是通过载体或者通道来转运的.离子、葡萄糖、核苷酸等物质有的是通过质膜上的运输蛋白的协助,按浓度梯度扩散进入质膜的,有的则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转运.举例:氧气,二氧化碳,水,甘油,乙醇,苯,脂肪酸,尿素,胆固醇,脂溶性...

19115434933:自由扩散,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被动运输,运输速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最...
蓝思答:我不能传图片,给你描述一下吧 1、自由扩散:小分子或者是脂溶性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的跨膜运输方式:水,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笨,乙醇等都是 其跨膜运输过程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动力来源于膜两侧的浓度差,所以不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运输。物质运输...

19115434933: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几种?举例说明
蓝思答:故称为膜泡运输,转运过程中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是需要消耗细胞代谢能。根据转运方向可以分为胞吞和胞吐两种方式。5、穿胞运输 在细胞的一侧形成胞饮小泡穿越细胞质,另一侧使小泡中的物质释放出去。6、胞内膜泡运输 细胞内膜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物质传递也通过膜泡运输方式进行。

19115434933: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蓝思答: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物质通过简单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自由扩散是指一些脂溶性的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影响单纯扩散的主要因素有二:①膜两侧的溶质分子浓度梯度。浓度梯度大,物质顺浓度梯度扩散就多;浓度梯度消失,扩散就停止。②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由于细胞膜的结构...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