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软陶的历史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一、陶泥的历史

通俗地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 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瓷包括的范围较广,有些能耐水,有些并能耐酸.广泛应用于建筑, 化工, 电力,机械等工业及日用装饰等方面.此外,用粘土以外的其它原料, 依陶瓷制造的工艺方法制成的制品,也叫做陶瓷,如块滑石瓷,金属陶瓷,电容器陶瓷, 磁性瓷等. 广泛应用于无线电,原子能,火箭,半导体等工业.目前,将所有陶瓷制品通称为"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

陶器和瓷器是人们经常接触的日用品,有时从表面看来很相似,但是,它们毕竟各有其特色而不同。

陶器一般是用陶土作胎。烧制陶器的温度大体在900-1050℃之间。若温度太高,陶器就要被烧坏变形。陶器的胎体质地比较疏松,有不少孔隙,因而有较强的吸水性。一般的陶器表面无釉,即使有釉也是低温釉。

我国烧制陶器的历史约有1万年之久。原始社会制造陶器,开始是用手工捏制的方法制成一定器形,后来发展为将陶土搓成粗细一样的泥条,再把泥条盘筑成一定器形,将其内外用手抹平。到父系社会阶段出现了轮制法。进入封建社会后,又发明了模制法,即将陶泥填入模中,脱出器物的全形。人们推测,最原始的烧制方法是堆烧法,把晒干的陶坯放在露天柴草中烧。在六七千年前,开始使用陶窑烧制陶器。

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陶器的颜色,把陶器分为红陶、灰陶、彩陶、白陶、彩绘陶、黑陶和釉陶等系列。

红陶是原始社会最常见的一种陶器,它的颜色有如红砖色。这是在烧窑时,充分供应气体,形成氧化气氛,使陶土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便呈现出红色了。

灰陶即指陶器为灰色或灰黑色。这是在烧窑后期,控制火候,形成还原气氛,由于窑中缺少氧气,陶土中铁的氧化物转化为二价铁,陶器便呈灰色或黑色了。灰陶最常见,一般都比较粗糙。

彩陶是陶器入窑前,在陶坯上进行彩绘,烧后有赭、黑、白等色。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盆即为一例。

白陶,即白色的陶器,这是新石器时代后期才有的,主要是因为陶土中氧化铁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干扰便呈现白色了。

彩绘陶也是带彩色的,它和彩陶的区别是陶器烧成后再着色。由于颜色没有经过焙烧,与坯体粘结不牢,很容易脱落。西安出土的秦兵马俑就属于彩绘陶。

黑陶是指光亮漆黑的陶器主要见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这是在焙烧后期用浓烟熏翳,使烟中的碳微粒渗入,充填陶器的空隙,便能呈现黑色。黑陶制品中有的壁像蛋壳一样薄,被称为“蛋壳陶”,十分珍贵。

二、软陶公仔起源于那里 有多久的历史

软陶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欧美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软陶艺术历史。

这种新型捏塑材料,自97年由台湾引进国内,"软陶"就是从台湾引进时的名称。而FIMO是指德国产FIMO(赛魔)"软陶",在国内也已经成为软陶的代名词。

观察国内的软陶创作,部份是商业生产型,产品具有很浓厚的中国艺术特色,但大多以模仿为主,以商业为目地。忽略了软陶可以作为一门艺术。

软陶的最大乐趣在于体现创作的原创性。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融入其中,让其发散出不同的个人艺术气息。

随着大家对软陶的认识,国内逐步也出现了一批软陶爱好者,创作出的作品也都体现了快速的进步和较高的水准。

三、陶泥的历史

通俗地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 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瓷包括的范围较广,有些能耐水,有些并能耐酸.广泛应用于建筑, 化工, 电力,机械等工业及日用装饰等方面.此外,用粘土以外的其它原料, 依陶瓷制造的工艺方法制成的制品,也叫做陶瓷,如块滑石瓷,金属陶瓷,电容器陶瓷, 磁性瓷等. 广泛应用于无线电,原子能,火箭,半导体等工业.目前,将所有陶瓷制品通称为"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

陶器和瓷器是人们经常接触的日用品,有时从表面看来很相似,但是,它们毕竟各有其特色而不同。 陶器一般是用陶土作胎。

烧制陶器的温度大体在900-1050℃之间。若温度太高,陶器就要被烧坏变形。

陶器的胎体质地比较疏松,有不少孔隙,因而有较强的吸水性。一般的陶器表面无釉,即使有釉也是低温釉。

我国烧制陶器的历史约有1万年之久。原始社会制造陶器,开始是用手工捏制的方法制成一定器形,后来发展为将陶土搓成粗细一样的泥条,再把泥条盘筑成一定器形,将其内外用手抹平。

到父系社会阶段出现了轮制法。进入封建社会后,又发明了模制法,即将陶泥填入模中,脱出器物的全形。

人们推测,最原始的烧制方法是堆烧法,把晒干的陶坯放在露天柴草中烧。在六七千年前,开始使用陶窑烧制陶器。

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陶器的颜色,把陶器分为红陶、灰陶、彩陶、白陶、彩绘陶、黑陶和釉陶等系列。 红陶是原始社会最常见的一种陶器,它的颜色有如红砖色。

这是在烧窑时,充分供应气体,形成氧化气氛,使陶土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便呈现出红色了。 灰陶即指陶器为灰色或灰黑色。

这是在烧窑后期,控制火候,形成还原气氛,由于窑中缺少氧气,陶土中铁的氧化物转化为二价铁,陶器便呈灰色或黑色了。灰陶最常见,一般都比较粗糙。

彩陶是陶器入窑前,在陶坯上进行彩绘,烧后有赭、黑、白等色。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盆即为一例。

白陶,即白色的陶器,这是新石器时代后期才有的,主要是因为陶土中氧化铁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干扰便呈现白色了。 彩绘陶也是带彩色的,它和彩陶的区别是陶器烧成后再着色。

由于颜色没有经过焙烧,与坯体粘结不牢,很容易脱落。西安出土的秦兵马俑就属于彩绘陶。

黑陶是指光亮漆黑的陶器主要见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这是在焙烧后期用浓烟熏翳,使烟中的碳微粒渗入,充填陶器的空隙,便能呈现黑色。

黑陶制品中有的壁像蛋壳一样薄,被称为“蛋壳陶”,十分珍贵。

四、软淘的历史

软陶的英文名字也有很多,最常见到的字是"modeling clay"、"oven-bake clay"、"polymer clay"等,翻译过来,指的不外就是"雕塑土"、"烤箱烘烤土"、"高分子聚合土"。

基本上,它是一种"土";是一种"可以雕塑成形的土";是一种"必须放进烤箱烘烤成形的土"不同颜色的土,可以聚合、塑造成各种千变万化的图样和形状,有人预测,"软陶"将是21世纪最时尚产品。19世纪,当德国雕塑家创造这种材料时,由于它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充分满足人类的创造欲望,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欧美地区。

它多变的特性,立刻又成为启发创造思考、培养文化气质的教材。直到今天,"软陶"仍是手艺界DIY族的最爱。

五、软陶作品简介

原本想着软陶那玩艺,沾着文艺和浪漫的边,一个不小心还能和收藏沾亲带故,这就是让电影给害的,《人鬼情未了》里最经典的桥段就是男女主角在悠舒缓的音乐声中淘弄个泥罐子,这成为对于软陶的第一印象,可惜这印象不是麦同学的,也不是教麦同学软陶课老师的,更不是开设软陶课那些始作俑者的,他们的目的就是投其所好,讲究的是色彩而不是质地,强调的是效果,而不是艺术,所以土罐子变成了一堆五彩斑斓的卡通兄弟。不能说不好,起码麦同学作了相当规模的感情投资,别的不说,就算是发着烧,也想着能去上软陶课。每周三回到家,这位同学总是热情的跑来迎接你,头条汇报便是今天软陶课完成了什么大作,这些大作包括长圆茄子兄弟,草莓帽小哥,粉色茶壶or阿拉丁神灯,花里胡哨猪小妹,零零碎碎鼠姑娘,带蝴蝶结的龟妹妹,怪里怪气的海面宝宝和貌似转基因的变种南瓜。这里头,女性居多,共同特征就是蝴蝶结,连那个阿拉丁神灯或茶壶也荣幸的给予了明显的性别认证,估计神灯里头的那位大胡子神仙也考虑征点服务费,为做跨性别手术攒够本钱。

不用说,每次做这些,麦同学肯定是专注的一塌糊涂,每当完成一件作品,就相当于给它赋予了生命,但不知为什么,这些作品的耳朵都不是那么牢靠,估计也不怎么愿意听大家的唠叨,所以耳朵很容易脱离身体,神灯、鼠姑娘和猪小妹的耳朵都曾经掉过,博得了麦姑娘的三场哭天抢地,这也是缘分啊,希望这些东西将来能够陈列起来,作为姑娘的成长见证吧,当然最好上面带点咸味,起码证明当时感情的付出有多么的沉重。

六、软陶的用途及发展前景

所谓“软陶”其实并不是陶,而是一种人工的低温聚合粘土。

又叫“彩陶”,也称“烧烤粘土”。从外形上看,这种粘土的小包装极其类似橡皮泥,而在烘烤之前的玩法上也与橡皮泥有很多接近的地方。

软陶器形和硬陶较接近。中国江南地区古代文化遗址中,出土这类陶器较多。

软陶是古代陶器,按制作方法分泥质和细砂质两种,按烘烤方式火候较低,胎体不如硬陶坚硬。胎作红褐色、灰白色或灰色。

器表都拍印有各种几何形纹,因此也称“印纹软陶”。在使用上要注意三岁以下儿童不能用等方面的常识,并要注意制作要领。

基本概念 软陶表面纹饰结构较粗疏,有绳纹、波纹、格纹、圈纹和编织纹等。因此当软陶最初面市的时候,人们看到之后众口一词地认为这就是橡皮泥。

软陶的兴起缘于二战以后,从那个时候起,欧洲人就开始玩这种低温聚合粘土。尽管软陶的历史不算短了,但这种低温聚合粘土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只有大约10年。

最初流行是在台湾地区。现在“软陶”这个称谓就是沿袭了台湾的叫法。

20世纪30年代,当德国雕塑家创造这种材料时,由于它是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图样像千万种花一样缤纷灿烂,可充分满足人类的创造欲望,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欧洲地区。后来传进美、日。

直到今天,[软陶]仍是手艺界DIY(自己动手)族的最爱。 软陶的英文名字最常见到的字是[POLYMER CLAY]。

它是一种[土],是一种[必须放进烤箱烘烤成形的土]。不同颜色的土,可以聚合、塑造成各种千变万化的图样和形状,难怪有人预测,[软陶]将是21世纪最迷人的工艺材料。

七、什么是软陶

软陶,是一种新型捏塑材料,自97年由台湾引进北京、经本中心(原突破陶艺专卖店)开发并推广,到现在全国已有一百余批发商进行推广,掀起了软陶工艺制作热。

"软陶"是从台湾引进时的名称,日本叫"树脂粘土",国内人士因为它由软加热变硬只须130度,10-15分钟即可完成作品,所以又称之为"低温陶泥"、"聚合粘土"。以后,本中心又引进德国产FIMO(赛魔)"软陶"、后来又出现国产"神奇魔泥",但他们被称之为"国产软陶"。如今,大家亲切的叫它"软陶"。

软陶可塑性强、颜色鲜艳。台湾产软陶有40种颜色,德国产的则多达50余种,并有荧光、大理石纹、夜光等品种,但国产软陶只有18种颜色.



~

相关要点总结:

18953691353:软陶人偶制作教程
任趴答:2、在填充模具时需要确保填充均匀,避免出现空洞或者凸起的情况。3、在烘烤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免出现烤焦或者烤不熟的情况。4、在调整细节时需要细心和耐心,对细节部分进行精细的调整和刻画。5、在取出成品时需要小心操作,避免对软陶人偶造成破坏。软陶人偶制作的历史发展:1、起源:软陶...

18953691353:有谁能够给我解释一下下面一些材料的区别?谢谢
任趴答:因此当软陶最初面市的时候,人们看到之后众口一词地认为这就是橡皮泥。软陶的兴起缘于二战以后,从那个时候起,欧洲人就开始玩这种低温聚合粘土。尽管软陶的历史不算短了,但这种低温聚合粘土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只有在大约10年。最初流行地是在台湾地区。现在“软陶”这个称谓就是沿袭了台湾的叫法。1930年代...

18953691353:面塑和软陶的不同有哪些
任趴答:面塑和软陶的区别:面塑和软陶首先材料不同,面塑材料比较软容易塑型、软陶较面塑比较硬一些、面塑材料是自己配的在市场是买不到的。再者面塑肖像制作速度快,适合现场制作,制作一个面塑全身塑像大概在3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市场价位200元左右,很有市场。面塑的制作要求比较严格、一般要求最好是一气呵成...

18953691353:初学软陶工艺需要什么工具?
任趴答:在使用上要注意三岁以下儿童不能用等方面的常识,并要注意制作要领。 软陶表面纹饰结构较粗疏,有绳纹、波纹、格纹、圈纹和编织纹等。因此当软陶最初面市的时候,人们看到之后众口一词地认为这就是橡皮泥。软陶的兴起缘于二战以后,从那个时候起,欧洲人就开始玩这种低温聚合粘土。尽管软陶的历史不算...

18953691353:软陶制作教程全步骤
任趴答:说到陶制品,大家都不会觉得很陌生,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陶制品几乎是每个朝代都有的产品,而且是不断的在进步。可是软陶,却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陶瓷,软陶是人工合成的粘土,所以呢也叫做“彩陶”,可以做很多色彩斑斓的手工品,乍一看上去跟橡皮泥还有点像呢。软陶不需要那么大的火候去烧制...

18953691353:交趾陶的历史
任趴答:“交趾陶”也在台湾有所发展。 在明末清初,从福建、广东移居台湾的中国人开始将交趾陶艺运用在建造装饰精巧的庙宇上,渐渐地交趾陶艺便在台湾这块土地上深深扎根,并发扬光大。交趾陶为一种低温多彩釉,是融合了软陶与广窑的一种陶艺,且包容了捏塑、绘画、烧陶等技艺及宗教文化的汉族民俗工艺,...

18953691353:请问粘土和软陶是一样东西吗?如果不是那区别在哪?
任趴答:不怕虫咬,不会破损 其他说明: 神奇的陶泥,斑斓的色彩,装点着您绚丽多姿的五彩生活。精湛的工艺,无限的变幻,显示着您与众不同的独特品味。吉祥的祝福,精致的手工,陪伴着您吉祥如意的幸福人生。典雅的色泽,悠久的历史,衬托着您温文尔雅的高贵品质。 软陶是纯手工工艺品,手工精细纯朴,色泽艳丽,...

18953691353:面塑的历史和由来
任趴答: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在中国民间也叫面花,是作为礼仪、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汉代时期,人们把面粉蒸制了一定的形象,为食用增强装饰效果。到了明代,面塑逐渐脱离食用,演变成单纯...

18953691353:软陶做的一些小饰品,要怎么清洗
任趴答:软陶成品是经过高温烤制的不会掉色而且防水。软陶可用清水清洗擦拭,不会退色或破裂,清洗之后再上一次亮光蜡或少许的油可使表面光滑。软陶脏了可以用小棉签沾中性的清洁液清洗,但是不能长时间泡在水里。注意:清洁剂为无色,水必须为清水不应带有杂质。因软陶分子结构相对瓷器更疏松一些,如果有颜色及...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