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水产养殖环境可能引入的化学危害有哪些 水产品有哪些化学性危害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水产养殖环境可能引入的化学危害有哪些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 (1)急性危害:污染物在短期内浓度很高,或者几种污染物联合进入人体可以对人体造成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慢性危害主要指小剂量的污染物持续的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危害。如大气污染对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率的影响等。 (3)远期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如环境因素的致癌作用等。环境中致癌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物理因素,如放射线体外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物质引起的白血病、肺癌等,生物学因放,如热带性恶性淋巴瘤,已经证明是由吸血昆曳传播的一种病毒引素的。化学因素,根据动物实验证明,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达1100余种。另外,污染物对遗传有很大影响。一切生物本身都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环境污染对人体遗传的危害,主要表现

2.有害化学药品对生物的危害

农药是一类常见的有害化学药品。人们在利用农药杀灭病菌和害虫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生物造成危害。

许多农药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被生物体吸收以后,会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致使这类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远远超过在外界环境中的含量,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加强。例如,几十年前DDT作为一种高效农药,曾经广泛用于防治害虫。美国某地曾经使用DDT防治湖内的孑孓,使湖水中残存有DDT,而浮游动物体内DDT的含量则达到湖水的一万多倍。小鱼吃浮游动物,大鱼又吃小鱼,致使DDT在这些大鱼体内的含量竟高达湖水的八百多万倍。

3.重金属对生物的危害 有些重金属如Mn、Cu、Zn等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Hg、Pb等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毒害作用。生态环境中的Hg、Pb等重金属,同样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大量浓缩,从而产生严重的危害

水产品有哪些化学性危害~

化学性危害主要指农药残留、渔药残留、重金属,以及其他无机和有机化学物质对水产品造成的危害。农药、渔药残留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在18.26亿亩的耕地上使用农药制剂100万吨左右。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水库,从而导致水质恶化。不少养殖水塘或江、湖的髙密度养殖方式超出了水域的自然承受能力,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一些养殖户还在养殖滩涂上随意施用农药、渔药。这是造成化学污染的主要原因。
有关检测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水域的农药、渔药残留污染程度为:养殖水塘>江湖>近海>远洋。有关部门对我国近海渔场和沿岸海水养殖区进行的监测显示,大部分海产品的安全质量略髙于淡水产品。不过,现在我们吃的许多海产品采用近海人工养殖,有相当数量并不生长在天然的环境里,也吃了鱼饲料和渔药。这种海产品就不一定比淡水产品安全了。有些地区部分海产品的污染程度甚至超过淡水产品,如南通海域的文蛤、杂色蛤、大竹,连云港海域的毛蚶等,污染较严重。
一般来说,海产品中的贝类、甲壳类、大型鱼类受化学污染较多。重金属污染根据重金属污染来源和迁移转化的特点,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吸附、吸收或摄食,富集在水生物体内外,并随生物的运动而产生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迁移,或经由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等食物链而逐级放大。因此,大型肉食性鱼类的污染更严重,最好不要吃。

据乾界生物研究发现:水产养殖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是氨氮、亚硝的升高、溶解氧的下降、残饵粪便、动物残骸等有机物质的沉底积累,尤其在养殖关键的高温期,水中、塘底有害物质急剧增加,造成蓝藻等有害藻类、各类寄生虫、细菌病、病毒病大量爆发,给养殖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水体的改良包括水质、底质的改良,水质的改良主要针对水体中藻类、菌类、溶解氧、各类营养物质的循环转化,要明白有害的物质只是没有充分利用的营养 ,以前的养殖总是通过化学药品去强行氧化、分解这些物质,但是毕竟化学药品是死物,效果有时间、区域的局限性,乾界生物提醒:如果使用菌种优秀、配方合理的微生物制剂,就相当于为池塘找了一个好医生,24h为池塘改良水质,效果持续时间长,减少调水成本,现在国家对水产药品的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因此,尽快改变养殖思路,使用好的微生物菌剂比如乾界生物的复合乳酸菌、水质净化菌,光合菌、乳酸菌等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池塘本身就是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很多化学药剂诸如氯、溴制剂,各类抗生素,直接将水体微生物不分好坏杀得一干二净,短期起到了杀菌防病的效果,长远看将池塘物质循环最关键的一环:微生物菌完全破坏;在现今普遍增氧力度不足的情况下,缺少了有益菌的竞争,有害菌反而更易滋生;同时水中残饵粪便等有机物质,没有微生物将其转化为藻类可以吸收的无机营养盐,在塘底发热、发臭,败坏水质,接着进入化学药品强制氧化的恶性循环,药品越用越多,而养殖效益每况愈下。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微生物这一环补齐,充分提高池塘溶氧,让池塘的循环自己动起来,定期补菌、改善微生物生存环境,发挥其分解者的功用,这样才能提高养殖成功率

相关要点总结:

13448385440:水体中亚硝酸盐有哪些危害?应该如何降解呢?
池月答:“中博安”通过占据鱼类鳃上NO2-吸收位点,且利用其对亚硝酸氮的氧化与还原、吸附与絮凝等化学物理作用,快速降解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氮,持续缓解水产养殖动物亚硝酸氮中毒,促进养殖水体氮循环,维护养殖水体水质“活”、“爽”。③ 使用高氧化还原电位的强氧化剂,促进亚硝酸盐氧化。亚硝酸盐为两性物质...

13448385440:水体养殖中亚硝酸盐大量超标会造成什么后果
池月答:降低水产动物机体内的供氧能力等。水产养殖以高密度或超高密度为主,在养殖过程中亚硝酸盐浓度严重超标经常发生。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积累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主要体现在:降低水产动物机体内的供氧能力;干扰细胞内外的K+浓度使之失衡,从而破坏神经系统传输、骨骼肌收缩等功能,使水产动物活力下降。抑制免疫...

13448385440:氨氮在水产养殖中有多大危害?
池月答:高铁血红蛋白能使血液呈现褐色,称之为褐血病。因此,净化水质已成为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利用丝兰提取物在循环养殖系统中降解氨氮等有害物质,是目前研究养殖污染控制方法的方法之一。鱼类养殖应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氮排泄物含量大对养殖池的水质和虾的生长都有很严重的负面影响。丝兰...

13448385440: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
池月答:2)水产养殖的工厂化养殖主要利用鱼饲料进行喂养,水体不能及时更换,而且更换废水时直接排入周边的池塘,一些鱼饲料中的有机物质会随机进入到池塘中,导致池塘环境受到破坏。3)水产养殖的网箱养殖方法是设立一定区域的网箱使水产养殖区域与周围的水域联连同一体进行养殖,网箱中进行消毒、喂养工作产生的化学...

13448385440:虾类的敌害及化学污染对罗氏沼虾有何影响?
池月答:(4)农药 随着农、林、牧、渔的发展及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化学农药,各类农药中使用最普遍的是有机氯杀虫剂和有机磷杀虫剂,有机氯杀虫剂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易分解,而 且被污染的生物有“离体作用”,故其危害性很大。目前有机氯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在我国已受到严格控制和禁止使用,如DDT、六六六...

13448385440:单一的水产养殖对水体造成什么污染
池月答:2.对水环境的污染 现代水产养殖的高密度、集约化生产,投饲了大量的外源性饵料,使大量的残饵进入到了水体,导致水体的有机负荷得到了增加,从而发生富营养化、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增加了病原体等。为了对病害进行防治,在水域内大量投放化学药品,从而加大了水环境污染。对于虾类养殖来说,其对周围水环境...

13448385440: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池月答:海水养殖事业也受到了水污染的破坏和威胁。水污染除了造成鱼类死亡影响产量外,还会使鱼类和水生物发生变异。此外,在鱼类和水生物体内还发现了有害物质的积累,使它们的食用价值大大降低,而食用这些鱼类也会让人类健康受到威胁。 危害四:制约经济的发展。水污染的危害在这点上的表现,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注意到!原因在于...

13448385440:氧化碳对水产养殖动物和水环境有哪些作用与影响?如何调节?
池月答:CO2对水产养殖动物和水环境有较大影响,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缺少会限制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高浓度CO2对养殖动物有麻痹和毒害作用,如使其血液pH降低,减弱对氧的亲和力。当游离CO2达到80毫克/升时,“四大家鱼”幼鱼表现呼吸困难;超过100毫克/升时,发生昏迷或侧卧现象;超过200毫克/升时,...

13448385440:水产养殖中危害分析的4个关键控制点是什么?
池月答:1. 水质管理:在水产养殖中,水质是影响养殖动物健康和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不良的水质可以导致养殖动物的生长缓慢、疾病发生甚至死亡。因此,定期检测和调整水质是关键。主要的水质参数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温度等。例如,鱼类在高氨氮环境下容易出现鳃病,而虾类在低溶解氧环境下容易发生...

13448385440:果酸在水产养殖中的注意使用果酸有哪些副作用?
池月答:对生物的影响: 果酸的高浓度可能对水生生物有害。低浓度的果酸可能对某些有益的微生物和底栖生物产生不利影响。环境问题: 大量的果酸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在合适的情况下进行处置。果酸的过量排放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果酸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谨慎考虑,并遵循相关的安全和环保...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