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何为道,何为因果,何为业力,何为天道? 何为道?何为天道?为何会有道?道的作用是什么?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道】
 (术语)能通之义。大要有三种:一有漏道,善业通人使至善处,恶业通人使趣恶处,故善恶二业谓之道。所至所趣之处亦名为道,如地狱等之六道是也。净土论注上曰:‘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为道。’大乘义章八末曰:‘所言道者,从因名也。善恶两业,通因至果,名之为道。地狱等报,为道所诣,故名为道。’二无漏道,七觉八正等法,能通行人使至涅槃,故谓之道。又行体虚融无碍,故为通之义。以通故,名为道。如道谛,道品,声闻道,佛道等。梵言菩提是也。大乘义章十六曰:‘诸行同体,虚融无碍。名之为通。通故名道。’三论玄义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俱舍论二十五曰:‘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法界次第中之下曰:‘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华严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三涅槃之体,排除一切障碍,无碍自在,谓之道。涅槃无名论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净土论注下曰:‘道者,无碍道也。’【因果】
 (术语)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是谓因果之理。佛教通之三世说善恶应报之义。观无量寿经曰:‘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止观五下曰:‘招果为因,克获为果。’十住毗婆娑论十二曰:‘因以得知,得者成就。果者从因有,事成名为果。’【业力】
 (术语)善业有生乐果之力用。恶业有生恶果之力用。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天道】
 (界名)六道之一。与天趣同。欲界有六重之天,并色界无色界之诸天是也。其依处在诸趣之顶,故谓之天。身有光明,故谓之天。果报最胜,故谓之天。为有情轮回之道途,故谓之道,趣者所趣向也。[囗@又](术语)自然之道,法尔之理,谓之天道,与儒言天道同。无量寿经下曰:‘天道自然,不得蹉跌。’又曰‘天道施张,自然化举。’同净影疏曰:‘凡在世间天下诸理自然施立,是故名为天道施张。’

道是路径方向途径。因果如种地,种啥收啥。业力就是你种的东西,收获所得。天道是自然

道就是生命须要走的,因果就是善恶报应。业力就是因果的动力。天道只是轮回之一

何为道?何为天道?为何会有道?道的作用是什么?~

道:我们每天都要走的,也就是路。道:做人就得讲道理。天道:人们向往的那种美好的东西,老天爷公认的道理。人们常常走过的同样的路、习惯走的、走起来方便的路,走的多了自然就行成了道。道的作用是都人们走好自己的路,如果在走别人的路的时候为先看看别人是怎么走的,如果他先走过被绊倒,你就得注意了,如果人家走的很好我们就得效仿或是借鉴。各行各业都有自己遵循的“道”,也就是行规,做人有做有的道,做事有做事的道,总之“道”就是大多数人或是前辈们经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而得出来的一种道理。

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 《道德经》中的“道” “道”字见于道家最早的著作《道德经》。 不可言说 《道德经》第一章一开始就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王弼氏对此的解释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不道,不可名也。” 一般来说,这里第一个、第三个“道”字解作“终极真理”;第二个“道”字解作“言语,说话”。意思大概是:“可以用言语解释妥当的‘道’,就不可能是真正的‘道’;若果我们给予‘道’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也肯定不能把‘道’形容妥贴。” 由于人认识的局限性,我们所说的道都只是真正道的一部分,无法窥见道的全貌,故无法反映道的本质。例如我们说这是一张桌子,可那是我们的说法,它是什么呢?是一堆木头,还是一堆原子,都只反映了它的一个侧面。 正因为“道”本身是不可言说,所以老子在《道德经》后来写道:“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也就是说:“这个‘道’字虽然不肖,但我(老子)还是先把这个终极真理叫作‘道’好了。” 衍生万物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意指“道”是宇宙运行,自然变化的法则,是事物的规律,因此,“道”是一切的本源。 [编辑] 道在万物之中 《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就是说,人的法则在地里头,地的法则在天里头,天的法则在道里头,而只有道的法则是自在的,本源的。 道也是道路的意思。是事物发展路径。路径是事物规律的外在体现。因此,道理与道路就统一了。 [编辑] 《庄子》中的道 《庄子》是道家另一部经典作品,里头也有述及“道”的概念。 无处不在 《庄子》外篇《知北游第廿二》中,有这么一段: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 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旡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 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旡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尝相与游乎旡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旡所终穷乎!尝相与旡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物物者与物旡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庄子在此回答东郭子问“道是什么”,大意是说:“‘道’是无始无终,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人要学道的话,当看鼻涕虫,当看屎尿便溺,所有事物都不放过,才能观见‘道’的法则与伟大。” 《周易》中的“道” 《周易》是中国古道占卦筮卜之书。《周易》起源相当早,相传“文王居尔演周易”,所以坊间认为西周初年由文王所著,因此较春秋时代的哲学著作(老子的道德经和孔子的论语)为早。其实,现今多数学者均认为,《周易》七卷书中最早的《易传》,应是战国时代的作品。 阴阳就是道(老子认为阴阳可能不会不是道的一部分,因为道可道,非常道) 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天之道,曰阴与阳。”并引用孔子的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以说儒家认同:道者,阴阳变化之理也。道,即宇宙运行,自然变化的法则。 道的衍生与变化 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中的“太极”与“道”字相通,正因为万物由“道”所生,因此万物变化均由太极,化成两仪、四象、八卦。所以易经的卦象才能盖括所有变化,成为筮卜的依据。 《吕祖明道说》对“道”字的解释 《吕祖明道说》认为“道”字从“首”从“辵”,“首”指“先天一炁”;“辵”义为乍行乍止。“有先天一炁之道存焉。何言之?性非此道不能圆,命非此道不能了,其事非人不敢言。故道家巧譬曲喻,而有玉液了性,金液了命之说。夫玉液金液者,即先天一炁之道也。其所以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者,此道也。鬼神所以能为造化之迹,而为二气之良能者,亦此道也。” “首者先也,取先天一炁之义也;辵者乍行乍止也。”

相关要点总结:

18669834792:何为道,何为因果,何为业力,何为天道?
霍怖答:道,能通之义,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有漏道,指的是善业能使人达到善处,恶业能使人陷入恶处,这里的善恶二业被称为道。二是无漏道,如七觉八正等法,能引导人达到涅槃,这些也被称作道。三是涅槃之道,指的是排除一切障碍,无碍自在的境界,也被视为道。【何为因果?】因果,是佛教中的基本...

18669834792:何为天?何为地?何为人?何为道?
霍怖答:何为道:道 就是规律,天道 就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天人合一 就是人要尊重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18669834792:何为道 有谁可以回答 我想知道 还有什么是因果 何为大道
霍怖答:道为自然,道为逆天,道有绝道,亦有小道,有为仙道,有为俗道,生即是道,死亦有道,做即为道,弃也为道,万物皆道,生在道中,脱道有道,存也有道,无也有道,千道万道终为一道,道中有道终有一道,拆道得道,弃道有道,道至尽头成为大道,永无大道。你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你能不能理解...

18669834792:何为天?何为地?何为佛?何为魔?何为道?何为僧?何为世界?何为万物?
霍怖答:其实“至善”就是“顺应因果”。因为“天地有情”,但“因果不虚”,好比你是一条鱼,有人杀了你,你自然会恨,早晚要让他还你一条命。那么,最终你们结清这笔“债”的时候,不能怪别人。一模一样,我们无始劫以来,有那么多“债”,想解脱谈何容易,自然都会来“障碍”你,这和天、佛、菩萨...

18669834792:何为道,何为为。
霍怖答:中观思想涉及“中道”和“空”。“空”的思想似空非空,不能著空相求空。道:一首一走,第一次走的路、第一次用的方法才叫道,重复别人做过的事不叫道。走不一样的路,坚持创新才能生道。天道:众生为鱼,道为网,河为天地。那捞网的渔夫,就是执掌命运的天地造化。望采纳,谢。

18669834792:到底何为道
霍怖答: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道,自然也。自然即是道。自然者,自,自己。然,如此,这样,那样。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

18669834792:【何为道】
霍怖答:道,字形寓意深远。由首和辶,象征着由元首引领,通达四方。《说文解字》揭示了道的导引本质,它不仅关乎人心的导向,更包含了天地运行的哲理,万物生长的积极精神,以及人与天地和谐共生的教育理念。人学之道,日增益智,大道则以无为而治,体现无私与公正。道,就像空气,无处不在,却又在需要时显现...

18669834792:何为道???
霍怖答:一日先师与友谈之:先师问曰:“天道渺渺.人道茫茫,何为天,何为道.敢问天下人.何为道,何为无道.”答曰:“道即为道,不合道即为无道,道可道,非常道,道罚天,天罚人,人罚心,心罚万物。天道渺耶?人道茫耶?何为道耶?吾即为道,道即为吾。既吾为道,又何来渺茫之说”又问曰:“何为...

18669834792:何为道?何为天道?何为人道?何为仙道?
霍怖答: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不道,不可名也。” 一般来说,这里第一个、第三个“道”字解作“终极真理”;第二个“道”字解作“言语,说话”。意思大概是:“可以用言语解释妥当的‘道’,就不可能是真正的‘道’;若果我们给予‘道’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也肯定不能把‘道’形容妥贴。

18669834792:何为道。何为魔
霍怖答:何为道?道即自然为天地之根本,万事万物无法脱离道,道即无穷无尽,超脱生死,大道无名。天地为何物?天即万物之交,地即万物之母。万物与天相连接,与地相接。竟是如此,何以我感觉不到道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心不可得,道心者大自在也,非物可滞。道为宇宙之始,融于天地万物...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