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风沙藤有什么功效?风沙藤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中药里面种类最多,数量也是最多的就是植物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草药,但是中草药里面其实还有很多细的分支,比如有的中药是灌木,有的是乔木等等,还有的是藤蔓类的,而风沙藤就是一种植物药。那么,一般风沙藤都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
植物名:南五味子。
生长环境:本品为扳援状灌木,生于山谷密林下或灌木丛中。
分布:我国东南部;广州近郊亦有。
入药部分:根、茎。
采集期:全年。
采购地点:丛药材公司购进。
性味:性微温、味微甘、气香。
功能:祛风散寒、止痛。
主治
用量和用法:①呕吐霍乱: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②风寒腹痛: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③跌打积瘀,配伍用。
验方:1(治跌打积瘀方):风沙藤、黑老虎、鸡骨香、入地金牛根、金钮头、五爪龙活血通络。合成行气活血散瘀之剂。
(方歌)跌打积瘀风沙藤,金牛黑虎金钮头,鸡骨香五爪龙_,六味同煎立建勋。
验方:2(治风痧肚痛经验方):苦地胆5钱,樟木子5钱,风沙藤5钱,清水煎服。
(方解)风痧病乃因感冒时邪风而致:头痛腰酸,身热出汗,咳嗽肚痛,不可误治。因痧味厉毒之气,宜用开泄之法,本方以风沙藤为主药,其作用类似黑老虎、善治风痧肚痛。配以苦地胆,苦凉泄热,樟木子辛温祛风,行气止痛。全方以温通苦泄为原则,立法精简,功效确切。
(方歌)风痧肚痛风沙藤,苦凉泄热地胆均,行气止痛樟木子,祛风开泄法堪珍。
煎药贴士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年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a.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
b.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如钩藤所含的藤碱,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是大黄甙,但其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分解。而大黄甙泻下作用又比甙元强,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后下方法。
c.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d.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e.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f.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g.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又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
(8)煎煮中药要注意器具的选用、加水量、煎药时间、温度等等,煎中药是需要耐心、细心的,想煎药一副中药要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煎出好药。


~

相关要点总结:

13581689953:根类中药鸡补的学名是什么?
阴窦答:别名:鸡安记罗、鸡角过藤、鸡角过(潮汕)、鸡安记罗、小记罗(汕头)、鸡安藤、罗丝藤、软枝穿山龙、鸡安基罗(潮阳)、鸡角过(潮阳、南澳、揭阳、普宁)、饭包藤、鸭饭珠(饶平)、大叶风沙藤、鸡安藤、罗丝藤、鸡安记罗藤(南澳)、软枝穿山龙(澄海)、穿山龙、离罗藤(潮安)、鸡安记...

13581689953:黑老虎药材的树根
阴窦答:回答:黑老虎药材的树根,就是一味药材咯,也不知道你到底要问什么,回答你一点黑老虎的功效作用吧。 拉 丁 名:Radix et Caulis Kadsurae Cocci 别 名:过山风,风沙藤,钻地风,透地连珠,三百两银,红.. 产新时间: 无 所属品种: 易虫易霉 生长期1-3年 生长期3年以上 采挖 -------------...

13581689953:通血香 是种什么药材 别名是什么
阴窦答:名】:大饭团、梅花钻、风藤(《广西中草药》)、吹风散、大风沙藤、大钻骨风、冷饭团、绣球香、通血香(《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果实(地血香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拉丁...

13581689953:有谁知道中药川地血还叫什么名字
阴窦答:川地血还叫地血香 地血香用于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治风湿痹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别名】大饭团、梅花钻、风藤吹风散、大风沙藤、大钻骨风、冷饭团、绣球香、通血香.

13581689953:中草药钻朗风的功效与主治
阴窦答:钻朗风的规范中药名称:黑老虎根。中文拼音: hei lao hu gen 英文名 Kadsura coccinea (Lem.)A. C. Smith--木兰科Magnoliaceae 别 名:冷饭团、大钻、红钻、风沙藤、密多罗、臭饭团、红外消、透地连珠、绯红南五味子、红火风藤、厚叶五味子、猩猩南五味子、大叶钻骨风、入地麝香、三百两银、十八...

13581689953:中草药:饭团藤的功效与作用
阴窦答:饭团藤 (《陆川本草》) 【异名】风沙藤、过山风、黑老虎(《岭南采药录》),十八症(《陆川本草》),臭饭团、过山龙藤(《海南植物志》),大饭团藤、血藤、大叶钻骨风、鸡肠风(《广西药植名录》),绯红南五味子(江西《草药手册》),酒饭团(《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冷...

13581689953:岭南习用本草——广东海风藤
阴窦答:鉴别技巧:细致观察与嗅觉辨识 通过观察皮部的厚度、结合紧密程度以及咀嚼后的渣滓,我们可以有效区分这三者。广东海风藤的皮薄纤维多,黑老虎皮厚渣少,风沙藤介于两者之间。而香气是关键的鉴别点,黑老虎有生番石榴味,广东海风藤和风沙藤则有香樟味,其中风沙藤的香气更似风油。岭南习用本草的丰富多样...

13581689953:这是什么植物?有人说是药材!
阴窦答:这是:四照花,属于山枣科,是药用植物。百度可查

13581689953:中草药:红木香的功效与作用
阴窦答:【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根或根皮。 【植物形态】长梗南五味子,又名:广福藤(《纲目拾遗》),蓝果南五味子、盘柱南五味子、南五味子、紫金藤、风沙藤、白山环藤、猴儿拳、冷饭团、猢狲饭团。 常绿缠绕灌木,长2.5~4米,全体无毛。小枝褐色或紫褐色。单叶互生;革质;矩圆形至矩圆...

13581689953:牯牛山原生态野果你有尝过吗?
阴窦答:嫩根茎可食,中国西南地区人民常作蔬菜或调味品。 46 黑老虎 有“福星果”“益寿仙果”“天下第一奇果”等美誉。又叫布福娜果,集菠萝、葡萄、荔枝的优点于一身,风味独特,故又名菠萝葡萄。黑老虎(学名:Kadsuracoccinea(Lem.)A.C.Smith)是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藤本,全株无毛。别称:冷饭团、过山风、风沙藤、...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