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张衡的故事30字 张衡的故事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张衡(78-139年)东汉时人,天文、机械、地震,以及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突出贡献。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1802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张衡,(78-139年),他为天文,机械,地震,数学,地理,绘画,文学等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地动仪,它能检测地震,为朝廷、国家以及未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衡的故事~

张衡的故事:
张衡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张衡和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他坐在一张竹床上,仰着头,呆呆地看着天空,还不时举手指指划划,认真地数星星。
张衡对爷爷说:“我数的时间久了,看见有的星星位置移动了,原来在天空东边的,偏到西边去了。有的星星出现了,有的星星又不见了。它们不是在跑动吗?”
爷爷说道:“星星确实是会移动的。你要认识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边比较明亮的七颗星,连在一起就像一把勺子,很容易找到……”
“噢!我找到了!”小张衡兴奋地又问道:“那么,它是怎样移动的呢?”爷爷想了想说:“大约到半夜,它就移到上面,到天快亮的时候,这北斗就翻了一个身,倒挂在天空……”
这天晚上,张衡一直睡不着,好几次爬起来看北斗星。当他看到那排成勺子样的北斗星果然倒挂着,他非常高兴!心想:这北斗星为什么会这样转来转去,是什么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赶去问爷爷,谁知爷爷也讲不清楚。于是,他带着这个问题,读天文书去了。
后来,张衡长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众,把张衡召到京城洛阳担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历法的事情。为了探明自然界的奥秘,年轻的张衡常常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读书、研究,还常常站在天文台上观察日月星辰。
他创立了“浑天说”,并根据“浑天说”的理论,制造了浑天仪。这个大铜球装在一个倾斜的轴上,利用水力转动,它转动一周的速度恰好和地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相等。而且在这个人造的天体上,可以准确地看到太空的星象。

扩展资料:张衡像他的祖父一样,自小刻苦向学,少年时便会做文章。16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地游学。他先到了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三辅(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地区。
这一地区壮丽的山河和宏伟的秦汉古都遗址给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以后又到了东汉都城洛阳。在那儿,他进过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结识了后来著名的学者崔瑗,与他结为挚友。
张衡兴趣广泛,自学《五经》,贯通了六艺的道理,而且还喜欢研究算学、天文、地理和机械制造等。但在青年时期,他的志趣大半还在诗歌、辞赋、散文上,尽管他才高于世,却没有骄傲之情。平常从容淡泊,不喜欢与俗人相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衡 (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

张衡,(78-139年),他为天文,机械,地震,数学,地理,绘画,文学等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地动仪,它能检测出地震,为朝廷、国家以及未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二突出的便是天文方面,他正确解释了月全食的成因,因此1802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相关要点总结:

15644242218:凿壁偷光的故事简写
仲洋答:县里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故事启示:由于匡衡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

15644242218: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20-50字)
仲洋答:1、浮力的发现 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发现了浮力的故事。2、电话的发明 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还发出了声音。贝尔和华生按新的设想制成了电话机。3、地动仪 张衡却不信神邪,...

15644242218:古代发明家故事简短30字
仲洋答: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