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怎么赏析 相见欢李煜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句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以寂寞描述所处的情境,用寂寞统领整个情绪,只因作者的情绪眼中所见皆是寂寞。而在句法上简单的利用了梧桐孤立深院的景象,将寂寞与清秋紧密的扣在一起,更增添了秋的萧瑟与作者的孤独无言。

环境和环境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相见欢李煜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句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的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锁:而这个锁字,用在这里,于正常行文来说,属于无理之词。深院焉能“锁”住清秋?后主用一个“锁”字贯穿全句,方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其“别有一种滋味在心头”的意境

用“锁”字把秋色比作可锁之物,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梧桐深院萧瑟的秋意和凄凉的气氛,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
出自《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
原文如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如下: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词句注释如下:
①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②剪,一作翦。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别是,一作别有。

扩展资料: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
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词人不禁“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关要点总结:

15638772012:《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晋尹答:他上得楼来,抬头看到天上挂着一弯如钧的月牙。他俯视庭院,在这幽深的院子里,高高的梧桐树也是悄无声息,使他分外感到庭院的寂寞,也格外敏感到笼罩着院中的一片凄凉的秋意。他甚至觉得,这冷清凄凉的秋意,好象是彼关闭着的院门锁在院中似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锁”...

15638772012:“寂寞梧桐深夜锁清秋”这句话的含义
晋尹答: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出自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原文如下: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原文如下: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15638772012:相见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晋尹答:原诗:《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 一作:一番)释义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

15638772012:锁清秋诗句
晋尹答:“锁清秋”诗句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出自五代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原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

1563877201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描绘的景象
晋尹答:出自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原文如下: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5638772012:月如钩下一句
晋尹答: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作者] 李煜 [全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出自五代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赏析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

15638772012:寂寞深闺锁清秋下一句
晋尹答:下一句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二、译文 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

15638772012:无言独上西楼,全篇为
晋尹答:李煜《相见欢》两首赏析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937-978),字重光,是南唐最末一个皇帝,史称李后主。975年,南唐被北宋灭亡,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

15638772012:梧桐深院锁清秋,铁马冰河入梦来是哪首诗
晋尹答:1、梧桐深院锁清秋出自《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作者五代李煜。原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2、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作者...

15638772012:“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赏析
晋尹答:“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