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彩陶九大工艺流程分别是什么? 彩陶的制作工艺?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九大基本工艺流程: 泥→揉泥→各种成型法→修坯(利坯)→晾坯(干燥) →施釉→装窑烧制→检验→产品包装。其中成型、施釉、烧制又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成型法有以下几种:
  1.盘条成型
  盘条时将泥条相叠加、挤压、磊筑而成型的,它是陶艺成型手段中最基本的方式手段之一。
  2.泥板成型
  滚压法:将泥块放在一块布上,然后用滚子从泥块的中心向四周滚压。待泥板干到一定程度后按尺寸切好,再用泥浆互相拼接修整好即可。
  拍片法:先将黏土放在泥案上,用泥拍的背面从黏土的中间向四周拍打,厚度拍打均与即可。
  3.拉坯成型
  将泥料放在快速转动的转盘上找准中心,将手探进柔软的黏土里,开洞借助螺旋动的惯力,让黏土向外扩展,向上推升,形成环形墙体……这就是拉坯。
  4.手捏成型
  在陶艺成型技法中手捏是最基本的方法,徒手捏制可以最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构想也一如我们儿时的玩泥巴游戏一样原始、简单。
  5.印模成型
  印模有阴和阳模两种阴模通常用于盘子和浅盘的成型。阳模通常用于制作内部深的器皿,如杯子,圆柱体等造型器物。
  接下来是施釉,施釉是将釉料均匀的喷洒在素坯表面或绘制在白胎表面。最后烧制工艺是指在各种窑炉中用有控制的、持续的温度对黏土或黏土和釉料进行处的过程使之板结坚硬,成为陶瓷,每一种烧成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彩陶是先绘彩后烧制,因此所选矿物颜料必须要耐高温,在高温下显色却不分解,仍能保持原有颜色。

采集到矿物颜料后,要经过加工方能使用。首先,将颜料矿物砸碎,然后研成细粉末,越细的颜料附着力越好。将研成的细末加水调和成颜料浆,或调成混合颜料。颜料调好后,最后的工序就是绘彩。
绘彩时究竟使用何种工具,因无实物出土,难以定论。但根据对甘肃彩陶的观察,不难发现许多彩陶花纹在不经意间留有尖细的笔锋。据推测:是用类似毛笔的工具所绘,不仅有硬毛制作的硬“笔”,还有用软毛制作的软“笔”。否则,半山、马厂类型彩陶上细密的网格纹、锯齿纹等都无法完成。从细长流畅的线条中可以看出,当时绘彩的“笔”很可能是用狼、鹿之类的毛制成的长锋硬笔,并具有较好的凝聚性。
陶器彩绘
彩陶是在陶坯尚未完全干燥时进行描绘的。工匠在绘彩时不可能是随意涂抹的,依据器物的造型,对口沿、颈部、腹部的花纹及内彩,应该有事先的设计与构思。将图案的位置确定之后,把器物的彩绘部位根据需要加以分隔划分、定点,然后进行绘画。绘画时先绘主题图案,再补充勾画与主题协调且相辅相成的辅助纹饰。
坯体绘彩后要用卵石等工具反复打磨,这样可使器表质地敛密而变得光洁细腻。绘上去的彩料也会经过滚压打磨的手段嵌入器表,成为器表的有机组成部分,牢固地附着在坯体上不至脱落,且烧成后器表光亮、色泽美观。半山类型的彩陶器表打磨得最为精细,图案明丽、光彩夺目,达到了极致。
绘彩之前先在陶坯上加施一层彩色陶衣,这是仰韶中期以后各类型彩陶文化中常见的做法。施陶衣之后,器表如同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彩衣,再用其他颜色绘彩。如在红色陶衣上绘黑彩,色彩对比强烈且稳重,更加绚丽夺目。陶衣原料一般为淘洗过的细陶土泥浆,有时也调入其他颜料。加施陶衣时,将泥浆涂刷在器表或将器物置放于泥浆中蘸泡而成。经专家鉴定:红色陶衣的原料是含铁量高的红黏土,白陶衣多为白垩土。
彩绘陶是指陶器烧成后再绘彩纹的陶器,这类陶器的绘彩颜料中加有胶质物,借以使彩料贴附到器表,但仍然容易脱落。如大地湾一期发现一片白色的彩绘陶片,白彩绘在罐形器内壁,颜料质地较粗,明显高于器表。
陶器的烧制
制作陶器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人窑烧制。在陶窑中,木质燃料产生的高温使陶土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坯体的成分、性能和颜色的改变。陶窑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陶器的烧成温度,结构越合理则烧成温度越高,陶器就会更加坚实耐用;陶窑的密封情况既能影响窑内温度,还会造成氧化或还原的烧成气氛,影响陶器的颜色。因此,陶窑是衡量制陶工艺水平的主要标志。
根据民族学的有关资料,最原始落后的烧成工艺是平地式烧陶,或称平地堆烧。这种生产方式没有固定的窑址,选择一块空地将陶坯堆放在一起,用泥巴将陶坯整体盖紧并糊严,开一火口加柴添火,同时再开几个小口作为烟道。因火力不匀,温度不高,密封不严,陶器烧成后颜色不均匀,质地松脆。
烧陶工艺中,还有控制烧成气氛的能力问题。烧成气氛是指窑内气体的组成和氧化或还原的能力。陶窑密封不严时,空气中含有的氧将坯体所含物质氧化,陶器烧成后呈红色或橙黄色;陶窑密封较好的话,气体中含有的一氧化碳具有将陶坯所含的铁质还原为氧化亚铁的能力,烧成后的陶器呈灰色或深灰色。随着陶窑的改进,还原气氛下的灰陶越来越多,陶器的硬度也不断提高。

彩陶的制作工艺?~

彩陶是先绘彩后烧制,因此所选矿物颜料必须要耐高温,在高温下显色却不分解,仍能保持原有颜色。
采集到矿物颜料后,要经过加工方能使用。首先,将颜料矿物砸碎,然后研成细粉末,越细的颜料附着力越好。将研成的细末加水调和成颜料浆,或调成混合颜料。颜料调好后,最后的工序就是绘彩。
绘彩时究竟使用何种工具,因无实物出土,难以定论。但根据对甘肃彩陶的观察,不难发现许多彩陶花纹在不经意间留有尖细的笔锋。据推测:是用类似毛笔的工具所绘,不仅有硬毛制作的硬“笔”,还有用软毛制作的软“笔”。否则,半山、马厂类型彩陶上细密的网格纹、锯齿纹等都无法完成。从细长流畅的线条中可以看出,当时绘彩的“笔”很可能是用狼、鹿之类的毛制成的长锋硬笔,并具有较好的凝聚性。
陶器彩绘
彩陶是在陶坯尚未完全干燥时进行描绘的。工匠在绘彩时不可能是随意涂抹的,依据器物的造型,对口沿、颈部、腹部的花纹及内彩,应该有事先的设计与构思。将图案的位置确定之后,把器物的彩绘部位根据需要加以分隔划分、定点,然后进行绘画。绘画时先绘主题图案,再补充勾画与主题协调且相辅相成的辅助纹饰。
坯体绘彩后要用卵石等工具反复打磨,这样可使器表质地敛密而变得光洁细腻。绘上去的彩料也会经过滚压打磨的手段嵌入器表,成为器表的有机组成部分,牢固地附着在坯体上不至脱落,且烧成后器表光亮、色泽美观。半山类型的彩陶器表打磨得最为精细,图案明丽、光彩夺目,达到了极致。
绘彩之前先在陶坯上加施一层彩色陶衣,这是仰韶中期以后各类型彩陶文化中常见的做法。施陶衣之后,器表如同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彩衣,再用其他颜色绘彩。如在红色陶衣上绘黑彩,色彩对比强烈且稳重,更加绚丽夺目。陶衣原料一般为淘洗过的细陶土泥浆,有时也调入其他颜料。加施陶衣时,将泥浆涂刷在器表或将器物置放于泥浆中蘸泡而成。经专家鉴定:红色陶衣的原料是含铁量高的红黏土,白陶衣多为白垩土。
彩绘陶是指陶器烧成后再绘彩纹的陶器,这类陶器的绘彩颜料中加有胶质物,借以使彩料贴附到器表,但仍然容易脱落。如大地湾一期发现一片白色的彩绘陶片,白彩绘在罐形器内壁,颜料质地较粗,明显高于器表。
陶器的烧制
制作陶器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人窑烧制。在陶窑中,木质燃料产生的高温使陶土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坯体的成分、性能和颜色的改变。陶窑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陶器的烧成温度,结构越合理则烧成温度越高,陶器就会更加坚实耐用;陶窑的密封情况既能影响窑内温度,还会造成氧化或还原的烧成气氛,影响陶器的颜色。因此,陶窑是衡量制陶工艺水平的主要标志。
根据民族学的有关资料,最原始落后的烧成工艺是平地式烧陶,或称平地堆烧。这种生产方式没有固定的窑址,选择一块空地将陶坯堆放在一起,用泥巴将陶坯整体盖紧并糊严,开一火口加柴添火,同时再开几个小口作为烟道。因火力不匀,温度不高,密封不严,陶器烧成后颜色不均匀,质地松脆。
烧陶工艺中,还有控制烧成气氛的能力问题。烧成气氛是指窑内气体的组成和氧化或还原的能力。陶窑密封不严时,空气中含有的氧将坯体所含物质氧化,陶器烧成后呈红色或橙黄色;陶窑密封较好的话,气体中含有的一氧化碳具有将陶坯所含的铁质还原为氧化亚铁的能力,烧成后的陶器呈灰色或深灰色。随着陶窑的改进,还原气氛下的灰陶越来越多,陶器的硬度也不断提高。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而瓷上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彩陶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体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彩陶制作精美,以泥质陶为主,质地细腻,因之既是实用器皿,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由于色彩绘于烧制前,故和陶器一起焙烧后,色彩和陶胎结合紧密,不易发生脱落。彩绘的形式总体上可分为图案和图画两大类。

相关要点总结:

15286988591:大家谁可以提供一下唐三彩的介绍和烧制工艺的资料
越单答:红、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然后在高温下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

15286988591:市场上龙山黑陶价格浮动大么?
越单答:注浆法有选料、配料、选型、翻模、注浆、干燥、脱模、修坯、压光、烧制等14道工序,它主要用于圆雕、浮雕类异形制品的生产,比可塑法工艺流程短,是一种较先进的制作方法。在烧制上,则重点采用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循序升级渗炭法,使产品达到通体透黑,产品黑度越高,表面越亮,充分展现黑陶的特色...

15286988591:陶泥谁发明的
越单答:通俗地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陶瓷包括的范围较广,有些能耐水,有些并能耐酸.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力,机械等工业及日用装饰等方面....

15286988591:请问什么是黑陶儒壁?
越单答:他说,“兵马俑的腹中有个糠皮内模袋作为主体支撑”,糠皮是当时最佳填塞物,还有一点是2000多年前兵马俑制作工艺流程很具科学性,从而使得真人真马大小、百公斤重的兵马俑从泥塑、晾干、运送到焙烧,一气呵成,显示了当时中国人的智慧。 6.用钴料在坯胎上装饰 ,施透明釉 ,在高温 ( 1280~1350℃)中一次烧成,呈...

15286988591:中国民间陶艺用色特点有哪些?
越单答: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陶艺家几乎都没有自己的起码制作、烧成设备,只好求助于大型工厂的大型设备。这些工厂一般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多属大批量,有自己特定的规范化的工艺程序,它不可能适应不同陶艺的追求。其结果是陶艺家的追求,只适应现成的工艺流程,而不是工艺流程适应原作陶艺的需要。 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的...

15286988591:陶瓷的来历是什么?
越单答: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

15286988591:骨笛的制作
越单答:4、由于贾湖骨笛是截取飞禽胫骨而得,每支骨管的长短、粗细、厚薄都不相同,骨管的形状也不甚规则,在如此不规则的异形管上计算符合于音阶关系的孔距,是很复杂的难题。贾湖先民在制作前势必会有某种计算,并在钻孔过程中一再调整,直至开出满意的音高开孔。20号骨笛留下的三处计算开孔的痕迹,使我们得以了解贾湖骨笛...

15286988591:上海博物馆介绍
越单答: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中汇大楼,现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

15286988591:清永陵的陵墓特色
越单答:永陵是满洲现存规模较大、体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群。清永陵在建筑形制、布局、造型、工艺上都有自己的建筑特点和艺术特色。九大特色 栅栏门:清帝陵寝的前宫门传统上是单檐仿木架结构歇山式琉璃瓦顶砖砌三拱形洞门。门洞内二扇对开木板门。而永陵的门户以六扇木栅栏门启闭,既可谓一特。四祖碑亭:...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