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后浇带的设置及作用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 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 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 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 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一、施工后浇带的功能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 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 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 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 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 础及 L: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 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 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 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 缝的目的。 二、施工后浇带的作法 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 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 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 带。 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 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 间),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 接成一个整体。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 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 降量的 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 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厂,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 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 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侥筑混凝土,这时估计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 60%以上。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 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 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 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 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 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 一般可按 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后浇带的宽度应冬 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 700—1000mm 为宜。 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 一般宜避久 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 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建筑设计中往往需要设置变形缝,但变形 缝的设置往往又会影响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立面美观,而设置后浇带则 会解决这一矛盾,但只有充分了解了后浇带的功能并合理运用,才能实 现建筑与结构的和谐统一.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 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 定时间后, 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 根据笔者体会, 将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方法作一介绍。 一、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高低结构的高层住宅、 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 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 其他有特殊要求结构中的后浇 带施工可参照本方法。 二、施工工艺 1、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状而定, 留设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 2、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 应不少于 40 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 60 天。 3、后浇带的保护。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 防止垃圾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 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 500 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 可采用砌砖保护。 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 除。 4、后浇带的封闭。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 层钢丝网,后浇带施工时,钢丝网不必拆除。后浇带无论采用何种形 式设置,都必须在封闭前仔细地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并凿 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铺设水 泥浆,以确保后浇带砼与先浇捣的砼连接良好。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后 浇带的止水处理,按设计要求及相应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后浇带的封 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 凝土(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 UEA,掺量为 12%—15%)浇 筑振捣密实,并保持不少于 14 天的保温、保湿养护。 三、施工要点 1、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 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 2、 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 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3、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其秤量应由 专人负责,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 4、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 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5、后浇带砼应密实,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 现裂缝。 6、在预应力结构中,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 锚固、张拉等留出必要空间。 7、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 各种管线等,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 8、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 形状为“U”字型。 9、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 应按规范规定,浇水养护时间一般砼不得少于 7 天,掺外加剂或有抗 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 14 天。 10、 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 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 渗试块。 四、质量要求 后浇带施工时模板应支撑安装牢固,钢筋进行清理整形,施工质 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无裂缝。 五、效益分析 通过设置后浇带,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 度,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 计,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 后浇带设置及控制要点 1、 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 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 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2、 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 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 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3、 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 30~ 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 般宽度以 700 ~1000mm 为宜。 4、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贯通,不许断开。如果梁、板跨度 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 焊接好。 5、 后浇带在未浇注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 支柱拆除,否则会 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 的部位,一般在梁、 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 选在梁、板的中部,该位置虽弯矩大,但剪力很小。 6、 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注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应避免 留直缝。 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可根据结构断面 情况确定。 7、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 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 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 实。 8、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 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压力水冲洗,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 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 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清 理表面。 9、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 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为施工后 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在一些工程中,设 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后浇 带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 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 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 10、板支撑 对地下室较厚底板、大梁等属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浇 带,两侧必须设置专用模板和支撑以防止混凝土漏浆而使后浇带断不 开,对地下室有防水抗渗要求的还应留设止水带或作企口模板,以防后 浇带处渗水。后浇带保留的支撑,应保留至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且强度 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逐层拆除。

~

相关要点总结:

19897251473:建筑工程中多少米必须设一个后浇带?后浇带的设置与地质和基础设计有关...
卫毓答:有关系。首先要分清楚后浇带作用。后浇带分两种,一种伸缩后浇带,一种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作用,减小或者消除混凝土徐变和混凝土因温度应力产生收缩应力,避免混凝土开裂。这种后浇带间距一般间距40米以上,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按建筑类别等间距设置。最大特点,混凝土徐变完成即可浇筑,一般45天,后浇带处两侧...

19897251473:后浇带设置规范
卫毓答:后浇带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为了补偿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等因素而设立的一道较宽的带状构造。后浇带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还可以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提升结构的整体美观度。因此,后浇带的设置非常重要。下面介绍一下后浇带设置规范:一、后浇带的宽度 后浇带的宽度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类型...

19897251473:后浇带是什么在什么位置
卫毓答:后浇带在什么位置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的《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80页后浇带做法都是在梁板等的跨度中间范围内;但周围有很多工程师包括我们院的总工经常提出后浇带应设置在梁跨三分之一左右。根据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2.1.10条规定,后浇带宜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

19897251473:后浇带如何设置及其要注意的地方
卫毓答:后浇带的设置:后浇带分为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1、伸缩后浇带一般间距30~40m,贯通结构的基础、顶板、底板和墙板,最小宽度800mm,在两侧混凝土浇灌两个月以后浇灌(防水规范要求42天,高层建筑在结构顶板浇筑混凝土14天后进行),混凝土标高一般比两侧提高一级。墙板的钢筋要求错开搭接,梁主筋要求贯通。2...

19897251473:后浇带在图纸上怎么看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分析
卫毓答: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051-01 1 后浇带的作用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经常利用“先放后抗”的原理在结构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即在施工时把整个结构分为几段,同时与施工缝结合起来,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收缩应力的目的;在施工后期,把结构各段浇筑形成整体,再...

19897251473:后浇带 设置的作用是什么,施工顺序和施工要求都有什么..
卫毓答:设置的作用是分开面积大的混凝土构件,减小变形积累总量,让各段变形量减小到不至超出材料容许变形范围内,以保不会开裂。在后浇带两边的变形基本稳定后,补浇混凝土带,恢复构件的完整。对于用来对付商砼硬化收缩变形的后浇带,留置时间大约45~60天,以施工图说明为准。后浇混凝土是否提高等级、是否加入微...

19897251473:建筑上的后浇带是什么意思?
卫毓答:后浇带施工的注意事项:1、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防兼备,以防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2、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

19897251473:后浇带怎么设置?
卫毓答:后浇带应设置在钢筋最简单的部位,避免与梁位置重叠,上部框架结构后浇带可与基础后浇带平面位置错开,但必须在同一跨内,可曲折而行,应注意地下室与上部结构设缝位置的一致性原则。当结构区段长度较大时,采取以下技术技术和施工措施来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

19897251473:后浇带如何设置
卫毓答:后浇带的设置:后浇带分为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1、伸缩后浇带一般间距30~40m,贯通结构的基础、顶板、底板和墙板,最小宽度800mm,在两侧混凝土浇灌两个月以后浇灌(防水规范要求42天,高层建筑在结构顶板浇筑混凝土14天后进行),混凝土标高一般比两侧提高一级。墙板的钢筋要求错开搭接,梁主筋要求贯通。2...

19897251473:后浇带是什么?
卫毓答:三、两者的设置要求不同:1、后浇带的设置要求:(1)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一般700-1000mm,现常见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2)后浇带的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槽口缝和X形缝四种形式。(3)后浇带内的钢筋,有全断开再搭接,有不断开另设附加筋的规定。(4)后浇带砼的补浇时间,有的规定...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