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古人四大雅事听雨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古人四大雅事有听雨、焚香、品茗、赏雪。

1、听雨:一种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万事万物,聆听点点滴滴洒落大地的雨声。

2、焚香: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会尽量减少烟气,使香味低回悠长。对于焚香之趣,古书上多有论述。无论琴茶,焚香都是收敛心情的必备程序。

3、品茗: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一杯一盏间,尽是人生工夫。

4、赏雪:欣赏雪花的晶莹剔透,冰清玉洁,让人想到在这凡尘世界也要保持一种像雪花一样的纯洁无瑕,保持一份超凡脱俗、高洁的心境。但周围的事物都是白色的以后,人们也会收获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古人雅事有插画、点茶、挂画、棋、酌酒

1、插画:插花是中国古代四大雅事之一,起源于先民,宋朝时期已盛行于宫廷和寺庙,成为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插花艺术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和淡雅明秀的色彩,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点茶:点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宋代注重“文治”,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兴盛期。点茶的讲究时机和水要烧到微沸初漾的时候冲点到茶具中才最好,水太老或太嫩都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3、挂画:挂画不仅注重视觉之美,更重视觉之美,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美学。在雅集、文会、博古等场合,挂画成为文人雅士们展示自己收藏的名画佳作、交流鉴赏的重要活动。

4、棋:棋,又称对弈,是东方文化生活的重经组成部分,下棋者是艺也。博弈是东方文化生活的重经组成部分,它不仅不同于一般的消遣游戏,还影响和陶冶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

5、酌酒:古代文人饮酒是追求清雅意境和文化内涵的体现。酒文化被运用到百家词曲、歌谣谚语、典故中对联等文化内涵中,使其成为一种优雅的书卷气和文化意蕴。



尘世休飞锡,松林且枕泉。

近闻离讲席,听雨半山眠。

古代文人多有听雨的生活习好,陈继儒《小窗幽记》中说:“空山听雨,是人生如意事。听雨必于空山破寺中,寒雨围炉,可以烧败叶,烹鲜笋”。

风雨与花草树木形成的声音,是最富于自然意境的。古人生活中的几片青荷、几丛翠竹、几株芭蕉,都是借听雨声的“琴弦”。


听雨则易心安, 心安则易入眠。淅淅沥沥的雨声,是最好的安眠曲,宋人吴文英《夜游宫》小序云:

竹窗听雨,坐久隐几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

辛弃疾《西江月·春晚》:“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心安之中伴雨声入梦,是何其安适、恬然。


自然的雨声,还是除掉忧愁提高精神的存在。陆游心中的雨声是非常有“灵性”的,可解酒医病、清神明心,使人通体舒畅,《夜听竹间雨声》:

解酲不用酒,听雨神自清,

治疾不用药,听雨体自轻。

陆游对听雨一事颇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最具风趣的听雨时节是天气刚开始寒冷时,“四时雨皆佳,莫若初寒天”。

此时焚一炉海南沉香,看香烟袅袅,听着丝丝雨声,好似在听一曲美妙的管弦乐:

枕傍小铜匜,海沉起微烟。

是时闻夜雨,如丝竹管弦。


听雨焚香,是雅事中的雅事。雨天湿润的空气会让香气变得柔润而不焦燥,香气层次也愈加丰富。彭元逊《蝶恋花》 :“微雨烧香馀润气”;杨万里《初秋行圃四首》 其一:

今年六月不胜凉,七月炎蒸不可当。

一阵秋风初过雨,个般天气好烧香。

空气湿润的雨天, 是古人公认的最佳焚香环境。深受中国香文化影响的日本,对此也有相同的看法,《源氏物语》“梅枝”卷,光源氏举办香会,派人去收诸位夫人制作的熏香时说:

今晚天雨,空气滋润,宜于试香。


听雨时用那种熏香?古人的诗词中也曾提及,陆游在《雨夜》中熏焚的是海南沉香:“庭院萧条秋意深,铜炉一炷海南沉”;胡仔在《春寒》中熏焚的是龙涎香:

小院春寒闭寂寥,杏花枝上雨潇潇。

午窗归梦无人唤,银叶龙涎香渐销。

银叶龙涎香渐销。诗人是用隔火熏香的方法熏焚龙涎香,诗中的“银叶”即煎香所用的隔火片,用途是不让香品直接与炉火相触,这样焚香完全没有燥气,香气舒展自然,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睐。

诗人胡仔熏焚的“龙涎香”非抹香鲸肠内分泌的“龙涎香”香料,而是以沉香、檀香、金颜香为主和合而成的龙涎香饼。


龙涎香饼是宋人十分喜爱调制的合香主题,其中最著名的是素馨花香味的龙涎香,杨万里《焚香》诗中曾描写过此香:

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

素馨忽开抹利拆,低处龙麝和沉檀。

诗人在香炉中焚一枚古龙涎香饼,前调是素馨花和茉莉花的清芬,随后是沉香、檀香、龙脑、麝香和合的富贵香气。

这种素馨、茉莉花香味的龙涎香,是广州吴家出品的名香——龙涎心字香。制作此香要先用素馨花、茉莉花薰制沉香,让沉香沾染上素馨、茉莉花香后,再与檀香、龙脑、麝香等香料调和制作龙涎香饼。

一炉初爇,香霭馥馥撩人。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嗅着书斋内清芬的花香之气。人懒长闲,这样的生活,何等的闲适惬意。


古人注重四季与生活的美感,不同季节听雨也有不同的雅趣。听雨时,焚一炉符合当季美感的熏香,是生活中最闲适快乐的时刻。

古人有很多模拟花香味的香方,皆可对应不同季节焚用,听春雨可焚杏花香、夏雨可焚莲花香,秋雨可焚木犀香、冬雨可焚梅花香。

莲花香:甘松二斤(去土,细切,慢火炒黄)、 玄参一斤(好实湿润者),右为末,以蜜二斤,水一盏,炼过拌匀,入新瓶内,上用水一碗封之,汤内煮欲干取出,地坑埋之三七,烧满室如生莲花香。


闲卧听雨静焚香,这般雅趣乐事是文人生活的一部分, 无不带着他们独有的风雅气息,陆游《冬夜听雨》:“老去同参惟夜雨,焚香卧听画檐声”。

关于焚香听雨的妙处,陆游曾在其诗《即事》中感叹白日飞升的办法,就在“焚香听雨”之中:

~

相关要点总结:

18653992024:回文联 数字联 叠字联 顶针联的区别
松彼答:如果按对联的文字结构、修辞技巧、逻辑关系来分类,就有四、五十种。例如: 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 仄起式上联第二字用仄声,下联第二字用平声。

18653992024:求蒋捷《一剪梅 舟过吴江》全文
松彼答:“何日归家”四字,一直管着后面的三件事:洗客袍、调笙和烧香。“客袍”,旅途穿的衣服。调笙,调...对一个忠贞之士来说,从此将是无尽的流亡生涯,往昔温馨雅事都已在“何日”之问中一去不复返。失落...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贺新郎·甚矣君狂》、《一剪梅·舟过吴江》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18653992024:求红楼梦读后感。。。5000字
松彼答:贾宝玉,一个外表看上去柔弱带点天真的男孩子,其实也有刚强男子的一面,也许到最后谁也想不到他会去出家,是因为他看破了红尘吧,他是一个渴望得到自由的人,当姐妹们成家后都抱怨着生活中的事,他的内心渐渐的成熟了,更何况在这种“指腹为婚”的时代,对他来说更是一种水深火热。同时他又是一...

18653992024:〖织金洞四日游线路〗济南大明湖简介
松彼答:后该文又被清朝人收录在《历城县志》中,应该是较早对明湖四怪提出的文字记载。事实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困扰着古人们的四大谜已经有三个被我们...方圆天地是规划中的景观名,有关专家建议改为稼轩悠韵或词宗览胜、辛祠听雨。第二个景区为明湖晚钟片区,主要有钟楼遗基、康和尚院、明湖居、闻韶馆、...

18653992024:书的演讲稿
松彼答:而我,却喜欢四大名著中的《三胙菀濉贰 这本书中讲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如爱民如子的刘备、粗中有细的张飞、意志坚韧的关羽、深不可测的曹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心细如尘的貂蝉、有勇无谋的吕布等。 这本书还讲了许多的事,个个都耐人寻味:如英雄桃园结义、大战吕布、张飞醉酒失徐州、过五...

18653992024: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5篇
松彼答:这一次是关于葬礼的奢侈和送葬行列的浩大,四大郡王全部到齐,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古代封建社会丧礼不是个别人、个别家族的事,而是整个家族在社会里的社交跟门面...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

18653992024:名著仿写作文范例
松彼答:一看,林冲好端端的站那,啥事儿也没有,咋回事?原来关羽刀法没学好,把贾府的鸡给杀了。这边就听见...是没有四季的,但窗里人的心中永远有春,夏,秋,冬.他们可以听蛙叫,可以听蝉鸣,可以听风,可以听雨

18653992024:阅读宋人蒋捷的《一剪梅 舟过吴江》,回答下面问题。
松彼答:对一个忠贞之士来说,从此将是无尽的流亡生涯,往昔温馨雅事都已在“何日”之问中一去不复返。失落...蒋捷的词作,被古人认为是填词的法度和标准。 许多词作,都表现出作者怀念故国的心情,抒发了丧失山河之...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贺新郎·甚矣君狂》、《一剪梅·舟过吴江》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