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拼音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正确必采纳!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这是老外的评论—1958年 周有光发明
Mr. Zhou is the inventor of Pinyin, the Romanized spelling system that linked China’s ancient written language to the modern age and helped China all but stamp out illiteracy. He was one of the leaders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 the 1980s. He has written about 40 books, the most recent published last year.
周有光是拼音的发明者。拼音是一种字母化拼写系统,它让中国的古老文字与现代接轨,帮助中国扫除了大批文盲。周有光也是80年代中国翻译《大英百科全书》的带头人之一。他一生著有40多部著作!
In 1955, Zhou Enlai, now prime minister, called him to Beijing. The party wanted to make Mandarin China’s national language, simplify Chinese characters and devise a new phonetic alphabet. Mr. Zhou’s son, Zhou Xiaoping, an astrophysicist, said his father protested that he was a mere amateur. He was told: “Everyone is an amateur.”
1955年,当时的总理周恩来召周有光进京。共产党想让普通话成为中国的通用语言,希望简化汉字并制订自己的音标系统。周有光的儿子,天体物理学家周小平说,当时他的父亲推辞说自己只是外行,可是得到的回答是:“人人都是外行。”
In his new job, Mr. Zhou found tremendous confusion, but also a foundation for his work. In the late 1500s, the Italian Jesuit Matteo Ricci had formulated a system to Romanize Chinese characters. Many English speakers were already using the British Wade-Giles system, developed in the 19th century. Chinese linguists had devised other alternatives.
接手新工作,周有光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但同时他也打下了事业的基础。16世纪末,来自意大利的利玛窦发明了给汉字字母化的系统。而当时很多英语使用者已经开始使用19世纪发明的英国韦氏拼音系统。中国的语言工作者也发明过自己的体系。
Mr. Zhou’s team wrangled endlessly: how to cope with the homonyms that are rife in Chinese; how to indicate the four tones of Mandarin; whether to use a Cyrillic, Japanese or Roman alphabet, or to invent a new Chinese alphabet based on the shapes of characters.
周有光的小组陷入不停的争论:怎样处理中文中大量的同音异形词?怎样标示普通话的四声?是使用斯拉夫字母,日语字母,还是罗马字母?抑或是发明一个以中文字形为基础了中文字母系统?
Mr. Zhou argued for the Roman alphabet, to better connect China with the outside world. In 1958, after three years of work, Pinyin — literally “to piece together sounds” — was finished and quickly adopted.
周有光力挺罗马字母,因为罗马字母更方面中国与外接交流。1958年,三年的工作成果终于问世——“拼音”——“拼起来的音”,终于制订完成并迅速被国家采用。

原文请您看看我告诉你网址:http://article.yeeyan.org/view/287574/256369

汉语拼音是从啥时候开始有的,发明者都有谁?~

答案是B:1625年。
汉字拼音的发明人金尼阁金尼阁,字四表,原名尼古拉·特里戈。《西儒耳目资》作于1625年, 1626年在杭州出版。详见参考资料。

相关要点总结:

13975605709:我国的汉语拼音字母是从什么时候有的,谁发明的
洪要答: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汉字拼音的发明人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著《西字奇迹》,这被认为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方案”。1625年,金尼阁把利玛窦等人的罗马字注音方案加以修改补充,写成一部...

13975605709:汉语拼音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发明的?
洪要答:汉语拼音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发明的? 4个回答 #热议# 【帮帮团】大学生专场,可获百度实习机会! chenbiaohan 2006-01-12 · TA获得超过125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8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1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

13975605709:汉语拼音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要发明?
洪要答:1625年。汉字拼音的发明人金尼阁金尼阁,字四表,原名尼古拉·特里戈。《西儒耳目资》作于1625年, 1626年在杭州出版。参考资料: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116/40/07/8_1.html

13975605709:拼音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洪要答:汉语拼音是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后才在大陆使用的,之前使用的一直是注音符号。其实到目前为止,台湾还在使用这种注音符号,像我们在一些台湾的综艺节目上会看到一些类似“ㄅㄆㄇㄈ”的符号,就是汉语拼音之前使用的注音符号。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汉语拼音...

13975605709:汉语拼音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洪要答:以下是汉语拼音的主要里程碑和发展历程:汉语拼音是一种用拉丁字母来表示汉字发音的系统。它的起源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中,人们开始意识到汉字的繁复特性给教育和文字输入产生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使用拉丁字母转写汉字的方案。2、1906...

13975605709:汉语拼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洪要答: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

13975605709:拼音是谁创造的?什么时候的事?
洪要答:假使拉丁字母是中国人发明的,大概就没有问题了。[B]问题就出在外国人发明,中国人学习。[/B]”(转引自郑林曦《论语说文》)。在中国制定拼音方案的时候,苏联已经不再搞拉丁化,改为搞斯拉夫化,把所有的拉丁化民族文字一律改成了斯拉夫字母。蒙古人民共和国也把蒙古字母改成了斯拉夫字母。50年代,...

13975605709:汉语拼音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谢谢!
洪要答: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13975605709:中国拼音是什么时候创造得?
洪要答: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 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 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 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

13975605709:汉语拼音是哪国的谁发明的
洪要答: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