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藏族节日:雪顿节(中国传统节日)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雪顿节概述
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 *** 传统的雪顿节。在藏语中,“雪”是酸 *** 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 *** 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展佛节”。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
节日活动的中心在 *** 西郊的罗布林卡。这里从前是 *** 地方政教首领 *** 喇嘛的夏日园林。节日来临,罗布林卡以及周围的树林里,一夜之间便会涌现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还形成几条热闹繁华的节日市街,几乎整个 *** 城都搬进了这片绿色天地,所有的人都在歌声舞蹈中过着野外生活,深沉热烈的歌声伴着高原特有的乐器在树影里传播,这是 *** 人最有活力的日子。
雪顿节起源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民间相传,佛教的戒律有三百多条,最忌讳的是杀生害命。由于夏季天气变暖,草木滋长,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命,有违“不杀生”之戒律。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喇嘛们只能在寺院待着,关门静静地修炼,称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并在欢庆会上表演藏戏。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雪顿节历史
到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初,清朝皇帝册封了五世 *** 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和五世班禅罗桑益西,赐给金册、金印、这样 *** “政教合一”的制度得到加强。据记载,参加雪顿节演出活动的是扎西雪巴、迥巴、降嘎尔、香巴、觉木隆、塔仲、伦珠岗、郎则娃、宾顿巴、若捏嘎、希荣仲孜、贡布卓巴共十二个藏戏团体。因此这个有三百余年历史的民族传统节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藏戏节。
藏戏渗入到雪顿节的初期,是宗教活动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开始,但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先是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故人称为“哲蚌雪顿节”。五世 *** 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六月三十日的雪顿节,也总是先在哲蚌寺内进行藏戏会演,第二天到布达拉宫为 *** 演出。十八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后,成为 *** 夏宫,于是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移至罗布林卡内,并开始允许市民群众入园观看藏戏。这以后,雪顿节的活动更加完整,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
在西 *** 主改革前,每年藏历六月二十九,各地藏剧团一早到布达拉宫向地方 *** 主管藏戏的“孜洽列空”报到,并进行简单的仪式表演。然后赶到罗布林卡向 *** 致意,当晚返回哲蚌寺。第二天(六月三十日)为哲蚌雪顿节,演出一天藏戏。七月一日,由 *** 、日喀贝、穷吉、雅隆、堆龙德庆、尼木等地的五个剧团,六个“扎西雪巴”戏班子,一个牦牛舞班子和一个“卓巴”舞即打鼓舞在罗布林卡联合演出。七月二日至五日,再由江孜,昂仁,南木林, *** 等四个地方剧团轮流各演一天广场戏,雪顿节五天中,噶厦 *** 放假,全体官员要集中到罗布林卡陪 *** 看戏,每天中午噶厦设宴招待全体官员,席间要吃酸 *** 。
1959年, *** 进行民主改革后,雪顿节的内容更加丰富。节日期间, *** 市附近的藏族人民三五成群,老少相携,背着各色包袱,手提青稞酒桶,涌入罗布林卡内。节日时,除本地 *** 藏戏剧团外,还有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戏剧团来到圣城 *** 切磋戏艺。人们除了观看藏戏外,还在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帐篷,在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果酒,菜肴等节日食品。有的边谈边饮,有的边舞边唱,许多文艺团体也来表演民族歌舞,以此助兴。商业部门把各种物资和节日食品运到罗布林卡内,摆摊设棚,供应游人。下午各家开始串幕作客,主人向客人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在劝酒时,唱起不同曲调的酒歌,各帐篷内,相互敬酒,十分热闹。近年来,自治区各机关,单位将大型的文艺活动,学术讨论会,经验交流会安排在雪顿节期间,使雪顿节更显得意义重大。
雪顿节活动
雪顿节,是 *** 最隆重的节日,千千万万的佛教徒从全世界涌向 *** ,以最虔诚的心、一步一个顶礼膜拜,朝圣道至高无上的佛祖。佛教信徒们到山上去修行,修行完毕时家里的亲人带着酸奶到山上去迎接他们,在回家的路上人们吃酸奶、跳舞、唱歌。每年此时, *** 各地的藏戏主要流派会聚在 *** 罗布林卡连续几天进行表演和比赛,其场面热闹非凡。最隆重的晒佛仪式、最欢腾的藏戏表演,还有赛牦牛、歌舞表演,神秘的 *** 风情尽在眼下。
哲蚌寺晒佛
作为节日的序幕,哲蚌寺展佛是最令人瞩目的仪式。早上8点钟,哲蚌寺背后的半山腰上,在第一缕曙光的辉映下,伴着凝重、庄严的法号声,一幅500平方米的、用五彩丝绸织就的巨大释迦牟尼像徐徐展露出祥和的容颜……数万名信徒和深受感染的游客无不双手合十,顶礼膜拜。
哲蚌寺,是公元1416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四弟子降央曲结所建,占地25万平方米,是 *** 最大的佛教寺院,建筑群分4500平方米的措钦大殿、堆松拉康三世佛殿、四大扎仓(经学院)、甘丹颇章大殿等,因其白色外墙建筑依山而建,从远处看来像很大的米堆,而米堆在藏语称作哲蚌,这就是哲蚌寺名称的由来。
藏戏
藏戏演出为另一重头戏。从雪顿节的第二天开始,在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对面的龙王潭公园内,藏戏每天不停歇地从上午11点直唱到暮色降临。据说,因为时间有限,这已经是提取剧目中的精华部分,否则一出戏会唱上几天,表演者自得其乐,观赏者更是乐此不疲。
卡垫铺在草地上,亲朋好友闲适地围坐在一起,摆上一路背来的青稞酒、酥油茶,还有自己做的各种藏式点心,很多 *** 一边听着藏戏,一边摇着手中的转经筒,或是捻着佛珠。
藏戏的故事,有《诺萨法王》、《文成公主》等,其高亢动人的唱腔、抑扬顿挫的独白、神奇瑰丽的脸谱、古朴肃穆的服饰、优美动人的舞姿,历经600余年的洗练,藏戏散发着一种浑然天成、底蕴丰厚的独特魅力。
雪顿节意义
200年来, *** 出现了哲蚌雪顿、布达拉雪顿和罗布林卡雪顿并存的局面,其中以罗布林卡为中心。雪顿节是藏族的重要节日,是藏族文化传承绵延的具体表现形式,过好这一节日对发挥藏族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积极意义。
随着历史的演变,如今雪顿节已经成为集传统展佛、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商品展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盛会。
雪顿节内容
藏历六月二十九日,做一些“谐泼”,相当于现在的领导接见和开幕式,也就是各地区的藏戏团体来到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哲蚌寺。
藏历六月三十日,搞传统的“哲蚌雪顿”。这一天正是哲蚌寺举行浴佛节,要把几十丈高的锦缎绣绘佛像大唐卡,由几百个青壮年喇嘛一字长蛇阵地抬着,宗教乐队为其伴奏,抬到寺院西北边的陡斜的后山崖上铺挂起,让数以千万的僧俗群众来瞻仰礼拜。同时,这一天也是哲蚌寺维持政教活动正常秩序的铁棒喇嘛“格贵”每年换任的日子。
藏历七月一日,各团体相继到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规定的地方朝拜,跑演一遍“谐泼”仪式。
藏历七月二日,孜恰勒空和僧俗官员等在罗布林卡内选地搭起帐篷和围幔,摆放地毯、卡垫、食品和娱乐用具等,以准备看戏、玩乐和朝拜等活动用。这天开始由四大蓝面具派戏班轮流正式献演。
藏历七月三日至六日,规定由迥巴、江嘎尔、香巴、觉木隆这后期新派蓝面具四大团体,轮流在罗布林卡戏台上,演出一整天自己拿手的,也是传统剧目整本戏,有《迥布顿月顿珠》、《诺桑王子》、《文成公主》、《白玛文巴》等。这几天,是雪顿节藏戏演出 *** 阶段。
藏历七月七日,扎西雪巴这一早期白面具派藏戏最大的团体,也在罗布林卡举行一天的演出活动。主要表演白面具派的开场仪式“甲鲁温巴”和结束仪式“扎西”,以表示雪顿节主要的活动圆满结束,欢庆祝福,祈赐吉祥。
藏历七月八日至十五日,各藏戏团体纷纷到 *** 各地区演出,称为“ *** 雪顿”。
藏历七月十六日以后,觉木隆可去 *** 城区林廓以外的地方演出,外地的个别藏戏团体也有被邀去城外郊区演出的,但是,一般都开始纷纷回本地区去。
藏历八月一日开始过“色拉恰季”节,即“色拉雪顿”。



~

相关要点总结:

18331062977:雪顿节、那达慕节、泼水节和火把节分别是那个民族的节日?
荀钧答:雪顿节:藏族 那达慕节:蒙古族 泼水节: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火把节: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知识拓展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

18331062977:雪顿节的由来
荀钧答:雪顿节的由来:7月初是藏族的雪顿节,又称藏戏节。“雪顿”这个词是藏语,意为“吃酸奶子的节日”。这个节日历时5天。过节时各地藏剧团汇集于拉萨,举行会演。拉萨市民和郊区农民身穿盛装,带上食品、用品,前往罗布林卡观看演出。如今,雪顿节时,拉萨、日喀则、穷结、雅隆、堆龙、德庆、尼木等地的...

18331062977:雪顿节是那个民族的节日
荀钧答: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更多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198.htm ...

18331062977:雪顿节是什么族的节日?
荀钧答:节日由来 藏戏节又名雪顿节,是西藏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奶子节日。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

18331062977:藏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荀钧答:藏历六月三十日是雪顿节,又称为酸奶节,因为这一天人们会食用酸奶。雪顿节同时也是展佛节,期间会有盛大的展佛活动,是拉萨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4. 藏族沐浴节 藏历八月初四是藏族沐浴节,这一天人们会集体洗澡,清洗家中的物品,同时也会在树荫下搭建帐篷,享受美食,与朋友共聚,庆祝这个节日。5. ...

18331062977:雪顿节和古尔邦节分别是哪两个民族的节日
荀钧答:雪顿节是西藏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雪顿节”意为“酸奶宴会节”,这是因为按照藏传佛教的戒律,在夏季蚊虫生长的六、七月间,怕践踏地上的生灵,犯下杀生之罪,大部分寺院禁止比丘出门,须闭门修行一个多月。等修行期满后,山下的世俗百姓拿出酸奶等美味佳肴,宴请下山的僧尼,僧俗...

18331062977:藏族的节日
荀钧答:藏族的节日有:雪顿节、藏历年、望果节、沐浴节、萨噶达瓦节。1、雪顿节 雪顿节是西藏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酸奶节。它代表了酸奶的丰收和藏传佛教文化的兴盛。在雪顿节期间,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藏戏、展览、体育比赛等。此外,雪顿节还有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那就是晒佛仪式,人们会...

18331062977: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荀钧答:雪顿节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宗教节日之一,藏语意为吃酸奶子的节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今天的雪顿节已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的一个民俗性节日,又称"藏戏节"。哲蚌寺"展佛"是雪顿节的序幕。哲蚌寺喇嘛从凌晨就开始着手准备,在选定的吉时,厚沉的法号声响起,三、四十名喇嘛用肩扛起约二十米...

18331062977:雪顿节常识
荀钧答:3.藏族的雪顿节 藏戏节又名雪顿节,是 *** 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 *** 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 *** 节日。 后来雪顿节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有人叫它藏戏节。这个节日不仅 *** 有,在日喀则叫“色木钦波”,时间要晚于 *...

18331062977:雪顿节主要内容
荀钧答:雪顿节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有人叫它藏戏节。这个节日不仅拉萨有,在日喀则叫“色木钦波”,时间要晚于拉萨,规模要小于拉萨。雪顿节在十七世纪以前是一种纯宗教的节日活动,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规定,每年的藏历六月十五日至三十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尼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踏死...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