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道路弯道放线公式和方法是什么?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道路弯道放线公式:
公式:K=1.62A
道路弯道放线方法:
方法一:偏角法测量;

方法二:首先用全站仪把这个弯道圆弧的两端点放出来,然后用经纬仪打直线,在CAD或者图纸上拉出直线到各个圆弧的垂直距离,再在这直线上分段拉出距离连接即可。

#道路弯道放线 #公式 #偏角法测量 #全站仪 #经纬仪 #CAD #图纸



~

相关要点总结:

19557104187:道路施工图中a R T L E什么意思
简邹答:道路施工图中的是“α”,而不是“a”。代表意思分别如下:1、α:代表偏角 2、R:曲线半径 3、T:切线长 4、L:曲线长 5、E:外矢距 这些是曲线要素,能够依靠这些值计算曲线各种数据。弯道上面积如果不是要求特别准确就可以直接每层结构层长×宽。

19557104187:如图 公路放线 弯道上有两个桩ab 现在要在ab中间加个桩x 怎么确定x的...
简邹答:拉出AB距离÷2=BC,√CO=BO²-BC²,得出CO的长度,CX=R-CO,尽量直角拉出CX就行了(或者求出AX直线跟BX直线)

19557104187:道路施工图纸上x坐标和y坐标分别代表什么方向,哪个代表南北方向,哪个...
简邹答:x坐标代表南北方向。y坐标代表东西方向。东西方向:坐标上X的数值越大表示该点越向北,X的数据越小表示该点越向南。坐标上Y的数值越大表示该点越向东,Y的数据越小表示该点越向西。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同其他任何门类的土木工程一样,...

19557104187:建筑放线和道路放线有什么区别?
简邹答:建筑放线主要控制的是轴线和标高,而且标高的变化不连续。道路放线主要控制的是中心线,而且标高的变化连续。至于公式,放线的人最要紧的就是能熟练运用这些公式,还要熟练操作全站仪,尤其是市政工程公路工程。

19557104187:请问木工画弧线的方法,和公式,比如拱高20,长度是2米,应该怎么算拉线的长...
简邹答:楼上回答正确,还有一个方法可试一下。1、用墨斗弹出一条超出2600的线,两端画点中间为需要的2600尺寸。2、按2600取中心点1300画点,用木工拐尺画出十字线,在用墨都弹线,一端约40公分长,一端约3米左右长。3、在约40公分那端,以中心点为准往外画出20公分的拱高点。在拱高点与2600两端的任意...

19557104187:城市道路的施工步骤是什么?
简邹答:在城市道路的施工中主要步骤如下所示:1、施工前的准备;提前安排好施工现场的交通问题,以及施工周边居民们用水用电的问题。2、沟槽开挖;在工程地点进行沟槽开挖。3、针对排水管道施工;为了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需要妥善处理排水管道问题,不影响施工。4、管坑回填;排水管道妥善完成后管道坑土需要回填。5...

19557104187:麻烦您把道路解释的使用条款告知下,谢谢!!!
简邹答:64定线:根据既定的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地形、地质等条件,综合考虑路线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65实地放线:将纸上定线和纸上移线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供详细测量和施工之用的作业过程。66平面交叉口: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的地方称为平面交叉,又称为交叉口67分流点...

19557104187:市政道路图纸中R、A、T、E各指什么?
简邹答:R指半径(弯道的缓急决定因素),A表示转角,T是切线,E是外距。是计算曲线要素的。道路平面图是用来说明道路路线的平面位置、线型状况、沿线地形和地物、纵断标高和坡度、路基宽度和边坡坡度、路面结构、地质状况以及路线上的附属构造物,如桥涵、通道、隧道、挡土墙的位置及其与路线的关系。

19557104187:请问公路中横坡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简邹答:横坡度计算公式如下:横坡度=2(中桩高程-边桩高程)/的路面实测宽度*100%,其中:中桩高程是指在线路施工测量中,作为定测的中桩的高程。边桩高程=中桩标高±横坡×半幅道路宽度。高程指的是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的距离,称绝对高程,简称高程。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某假定水准基面的距离,称...

19557104187:坡道计算用什么方法?
简邹答:用百分比法。表示坡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 = (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使用百分比表示时,即:i=h/l×100 例如: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 ;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依次类推。度数法:用...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