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地下煤层自燃的环境影响标志 影响煤炭自然发火的内因及怎样影响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煤火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燃烧产生的能量和物质导致了燃烧区域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改变,表2⁃1⁃1是地下煤火发展前后对部分环境影响的对比。这些环境标志的变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又是探测煤层自燃的重要依据。

表2-1-1 地下煤火发展前后对环境影响对比

(一)物理变化标志

煤层自燃对物理性质的改变,主要是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如地面沉降和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土地沙漠化等次生环境问题上。地下煤层的自燃一方面燃烧地下煤炭,形成烧空区;另一方面自燃对上覆岩层的烘烤,改变了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坍塌,导致地面沉降,形成塌陷坑和燃烧裂隙带,见图2⁃1⁃1。

图2-1-1 煤层自燃形成的燃烧塌陷和裂隙

煤层自燃形成的地面沉降还使地貌发生变化,改变原有的景观。使道路改道,造成交通的不便。塌陷形成的陡坎,如果上有破碎的岩石,在风力和各种自然营力的长期作用下,上覆岩石还会发生沉降和崩塌,直接导致地形的改变,使原本完善的地表千疮百孔。地形的改变还会使近地表的阻力发生改变,这又会造成地表风速和风向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当地的小气候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由于地表变得更加破碎,加速和扩大了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土壤破坏和岩石的侵蚀,造成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当有暴雨天气的出现时,还有产生泥石流的潜在危害。煤层自燃除产生这些宏观上的地表地貌和地形的变化外,还会使煤层上覆岩层或土壤的物化结构发生改变,生成烧变岩和烧变土壤。结合这些微观的变化,煤层燃烧产生的次生地质问题可以用来作为判断煤层自燃区域和强度的一个环境标志。

(二)化学变化标志

煤层自燃使一些物质产生化学变化,主要是煤层自燃过程中向外释放的各种燃烧物质(图2⁃1⁃2)。煤自燃产生CO、CO2、SO2、NOx和颗粒物,以及析出的硫磺、芒硝和煤焦油等化学物质在自燃区的扩散和在地表的覆盖,使得自燃区在大气、土壤及颜色、气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变化(图2⁃1⁃3),这是煤层自燃的另一个环境标志。

图2-1-2 乌达煤田自燃区烟气排放景观

(三)生物环境变化标志

煤层自燃的另一个明显的环境标志是自燃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乌达煤田来说,主要是地表植被的变化。乌达地区由于受乌兰布和沙漠的影响,具有干旱无雨、热量有余、风暴成灾、夏炎冬寒的气候特点;地面干燥,风蚀严重,土质疏松,土壤、植被发育不良,自然景观总体上比较荒凉,生态系统脆弱。煤层自燃释放的热量和有毒有害物质加剧了对自燃区植被的影响。它们影响了植被的生存环境,有毒有害物质对植物的叶片和枝茎产生损害,产生各种斑点和纹理;热量对植被的烘烤,影响植被的正常生长,与正常区相比,植株形态会发生变化。如果烘烤的过于强烈,还会导致植被大面积的枯萎,甚至死亡,形成了自燃区和非自燃区地表植被在形态和密度上的明显差异。

图2-1-3 地下煤自燃析出的硫磺、芒硝和煤焦油

正常区植被叶片呈正常的绿色,植被密度适中,植株发育正常(图2⁃1⁃4(a));燃烧区植被较正常区稀疏、矮小,且植被叶片成明显的枯萎状(图2⁃1⁃4(b));燃烧中心,植被已经无法生存,形成了裸露的地表,与远处绿色的植被形成极其明显的对照(图2⁃1⁃4(c))。因此,煤自燃对植被的影响很大,植被生长的稀疏矮小、枯萎、死亡等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环境标志。

图2-1-4 乌达煤田火区植被状况

综上所述,煤层自燃能够造成地面的沉降和塌陷,裂隙发育;自燃释放的化学物质、燃烧释放的能量形成烧变岩和烧变土壤,改变了原来煤层上覆岩石和土壤的物化性质;地表植被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加剧了沙漠化进程。这些特征是遥感探测最直接的环境标志。



影响煤炭自然发火的内因及怎样影响~

老黑头 [天外飞仙] 易自燃煤层火灾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技术实践 时间:2008年8月4日 摘 要:通过对义马煤田易自燃煤层发火机理及原因的分析,探索和开发研究煤层火灾防治技术,形成一套易自燃煤层综合防治体系,为保障矿井安全、实现高产高效提供...


自燃发火的征兆有: (1)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 (2)出现火灾气味,如煤焦油味、煤油味等; (3)人体不适,如头痛、闷热等; (4)火区流出的空气和水温度增高。 灌浆能够灭火: (1)泥浆能将残留的碎煤包裹起来,隔绝碎煤与空气的...


在煤矿领域,一般的叫法是连在一起叫自然发火,例如自然发火期、自然发火预测预报、自然发火标志气体。自燃是物理课本上描述的一种现象,一般不需和发火连在一起,例如煤炭自燃。


煤层为什么会自燃,有什么解决方法呢? 地下煤层的自燃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内因,即煤自身引起的。因为煤的主要成分是炭,和空气接触时氧化,氧化时散发热量,若此时空 气流通,热量就会很快散失。一旦空气不流通,热量聚集到一定程度,煤层就会...


温度升高,气味变异,煤炭变色。


煤炭自然发火是煤矿的自然灾害之一,它既是矿井防灭火的重点,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火灾的重要方向。煤炭自燃是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可以从多角度来研究煤的自燃。1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与活化能关系的理论分析化学反应能够进行所需的最小能...

赞助商:.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知识:.关键词:.相关搜索:煤炭自然发火 内因

孕妇发火对胎儿的影响

煤炭 内因

自然发火期

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内因

煤炭学报影响因子

煤炭资源税改革影响

煤炭集运站社会影响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

地下煤层自燃时温度可达800~1000℃以上。如此高温条件下,岩层受高温烘烤变质成浅红色、赭色、浅黄色烧变岩,敲击会发出陶瓷片声。地表岩层裂隙度增大,地表土变松软,有大片的潮湿土。地表面形成一层薄硬壳,颜色为棕红色,带有硫化氢的气味,这是地下煤层燃烧形成的SO2气体随热气上升在地表形成。同样,顶底板围岩中矿物成分也要发生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原有的结构性质也要变化,围岩的物理性质也要发生变化。就目前研究结果,这种变化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见表2⁃3⁃9。

表2-3-9 地下煤层自燃不同阶段引起的围岩物性变化特征

1.磁性
对于乌达地区,煤层的磁性随温度变化很小,围岩磁性变化较大。围岩磁性的变化在煤层不同燃烧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在煤层开始燃烧,围岩温度逐渐上升,在特定的温度段(通常在500℃左右),磁性出现升高;在更高温度条件下(700℃左右),围岩磁性消失。在煤层燃烧结束后,温度高于500℃的围岩温度降低,岩石磁性较原岩升高上百倍。因此,通过测量地下煤层自燃区的磁场,可以有效地发现烧变岩体。
2.电阻率
地下煤层燃烧,不仅使围岩电阻率发生变化,也使煤层电阻率发生变化。通常在温度低于200℃条件下,围岩及煤层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较复杂,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主要取决于岩石的物质成分、矿物结构等。在高于500℃左右的条件下,围岩及煤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电法勘探既可以通过测量地下空间的电阻率分布,对比电阻率异常的升高特征,发现热异常体,圈定燃烧区域,也可以通过发现局部低阻体,确定煤层着火点。
3.放射性
地下煤层自燃产生高温,使大量放射性气体析出,并向近地表迁移。在燃烧区上方可产生伽马能谱钍和铀测量道的高值异常(钍异常比铀异常明显),形成放射性气体(包括氡气和钍射气)浓度异常,野外数次实测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利用这些放射性差异,经数据处理后,可确定地下火区位置和范围,是比较理想的探测煤层高温燃烧区方法。

相关要点总结:

15297588767:影响煤炭自燃的因素有哪些
江禄答:3、煤岩成分:含丝煤越多,自燃倾向性越强,相反,含暗煤越多,越不易自燃。4、煤中的水分:水分在燃烧时变成蒸汽要吸热,因而降低了煤的发热量。5、煤的含硫量:同牌号的煤中,含硫矿物越多,越易自燃。6、煤层瓦斯含量:煤中的瓦斯具有较好的阻化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自燃。7、地质因素:...

15297588767:贺兰山煤层自燃,每年损失达10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什么影响?
江禄答: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贺兰山附近的火区通过自然,每年燃烧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就达1.29万吨、5324吨,这样的燃烧排放量,相当于一个中型火电厂排放量的269倍和24倍。贺兰山煤层自燃,释放了大量的对生态和环境造成污染的有毒气体,比如:二氧化硫、还有大量的颗粒物,都是当地的生态空气质量不断下降。...

15297588767:煤层自燃发火等级如何划分
江禄答: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用来区分和衡量不同煤层发生危险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对矿井煤层自然发火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依据。煤的自燃倾向性划分为以下三级:1、自燃等级一级:自燃倾向性为易自燃。常温常在条件下高硫煤、无烟煤的吸氧量大于等于1、00立方厘米每克干煤,褐煤、烟煤类大于等于...

15297588767:氡气测量确定地下煤层自燃火区分布
江禄答:我国约60%的煤矿存在自燃发火问题。据资料统计,自燃已导致超过42亿吨的优质煤损失,且每年损失量仍在2000万至3000万吨增长。煤层自燃不仅破坏土地资源,还导致大气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要有效治理地下煤层自燃火灾,关键在于准确探测火区分布。遥感技术适用于大范围火区监测,而磁法、电法因干扰过多而不实用...

15297588767:临界值可采用什么等指标
江禄答:煤自燃是煤不经点燃而自行着火的现象,是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在遇到空气中的氧气时,进行氧化产生的热量大于向周围环境中散失的热量,发生了热量聚集,使煤温升高达到燃点而着火的过程 。煤层露头、老窿,以及煤堆,都是容易引起煤自燃的场所。煤的自燃不但浪费地下煤炭资源,而且影响煤矿生产和安全。煤自燃的...

15297588767:地下煤层自燃磁性特征分析
江禄答:燃烧过的岩石(包括煤层)可从无磁性到有磁性,在靠近燃烧层的顶底板及夹层中的岩石磁化率值明显增大,可增大至2~3个数量级,达(5000~20000)×10-5SI。在地面磁测工作中,煤火区磁异常可达1000 nT以上;无火区磁异常微弱,基本无磁异常。可见煤火自燃产生的温度,影响了岩石的磁性,引起了磁异常。 为了探讨温度对...

15297588767:煤层自燃的自燃条件
江禄答:煤体要发生自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具有低温氧化性,即有自燃倾向的煤以破碎状态存在;②有大于12%氧含量的空气通过这些碎煤;③空气流动速度适中,使破裂煤体有积聚氧化热的环境;④在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的状态下,持续一定的时间,使煤体可以达到着火温度。只要同时具备上述4个条件,煤炭自燃发火...

15297588767:瓦斯爆炸与煤层自燃
江禄答:煤层自燃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地质灾害之一。印度、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等国家普遍存在煤层自燃现象。 煤层自燃必须具备的3个基本条件是:具有低温氧化特性的煤、充足的空气供氧以维持煤的氧化过程不断进行、在氧化过程中生成的氧化热大量蓄积。 1.影响煤层自燃的因素 1)决定煤层自燃的条件:煤的炭化变质程度越高...

15297588767:影响煤炭自然发火的内因及怎样影响
江禄答:在煤矿领域,一般的叫法是连在一起叫自然发火,例如自然发火期、自然发火预测预报、自然发火标志气体。自燃是物理课本上描述的一种现象,一般不需和发火连在一起,例如煤炭自燃。煤层为什么会自燃,有什么解决方法呢? 地下煤层的自燃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内因,即煤自身引起的。因为煤的主要成分是炭,和...

15297588767:为什么地下煤层会自燃?
江禄答:4. 第二个原因是外部因素,如矿井下电线短路引发的火灾,可能点燃瓦斯,进而导致整个煤层自燃。5. 煤层自燃的关键问题在于空气流通。例如,在地下废矿区,由于空气不流通,剩余的煤逐渐氧化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最终导致煤炭自燃,天山南北坡的煤层自燃大多属于这种情况。6. 地下煤层自燃面积通常较大,难以...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