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与妻书》的文言现象,就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句式等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一、通假字:

1、几家能彀:“彀”同“够”。

2、念今夜四鼓:“念”通“廿”,二十。

3、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

二、词类活用: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老”形容词用作动词,尊敬。

2、当尽吾意为幸:“幸”形容词用作名词,幸事。

3、称心快意:“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4、瓜分之日可以死:“瓜”名词作状语,像切瓜一样。

5、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幼”形容词用作动词,爱护。

三、特殊句式:

1、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判断句。

2、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倒装句(定语后置)。

3、望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告妾,妾愿随君行: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

4、吾居(于)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5、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倒装句(主谓倒装句)。

四、古今异义: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双音复合词,并且推广到;今义:表并列的连词。

2、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结果的连词,因此。

赏析:

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

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全文感情真切,笔调委婉动人,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与妻书》的文言现象如下:
1. 通假字:
* “以当富贵”中的“当”通“挡”,挡住,引申为掌握。
* “四体不勤”中的“勤”通“劳”,劳动。
* “实望吾妻之来”中的“实”通“湿”,沾湿。
2. 古今异义:
* “与”在古代指“给予”,而在现代汉语中则指“给予和得到”。
* “走”在古代指“跑”,而在现代汉语中则指“行走”。
* “妻子”在古代指“老婆和孩子”,而在现代汉语中则指“老婆”。
* “大义”在古代指“重要的道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则指“国家的大义”。
3. 词类活用:
* “没身不殆”中的“没身”本来是动词,但在这里活用为名词,表示“牺牲自己”。
* “以事吾妻”中的“事”本来是动词,但在这里活用为名词,表示“服务,侍候”。
4. 句式:
* “甚矣,吾之爱也!”中的“甚矣”是主语,但放在了谓语“爱”的后面,属于倒装句。
* “吾不得不详为晓之”是一句被动句,意思是“我必须被详细地解释清楚”。
以上是《与妻书》中的一些文言现象,其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属于语法现象,句式属于语序现象。这些语法和语序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逐渐消失或发生了变化。

第二自然段:“老吾老”
第一个:形容词——动词;
第二个:形容词——名词
“幼吾幼”用法和“老”相同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乐”:形容词意动,乐于,以……为乐
第六自然段:“汝幸而偶我”
“偶”:名词作动词,婚配,嫁
“卒不忍独善其身”
“善”:形容词使动
“意洞手书”
“手”:名词作状语

知道了吧..你笨哦..要用我的答案啊..听到没...哈哈..

~

相关要点总结:

18490206825:与妻书的文言知识
干骆答:一、实词(一)通假字⒈几家能彀 (“彀”通“够”)⒉依依旁汝也 (“旁”通“傍”)⒊念六夜四鼓 (“念”通“廿”)(二)一词多义⒈语:集诸将而语之曰(告诉,动词)何事不语 (说,动词)⒉卒: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终于,副词)旦日飨士卒 (兵,名词)鲁肃闻刘表卒 (死,...

18490206825:教材《与妻书》下的注解
干骆答: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学习辅导《与妻书》原文译文注释 【通假字】1、 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彀:通“够”,能够)2、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依,伴随)【古今异义】1、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古义:但。表转折 第:今义:第几 2、 汝幸而偶我。古义:...

18490206825:《与妻书》课文字词解释 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翻译
干骆答:通假字: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陪伴)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彀”同“够”能够)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念”通“廿”二十 )古今异义:模拟(今义:模仿 古义:想象,揣摩)【例】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模拟得之。(《与妻书》)一词多义:其:吾望其言是实 (这...

18490206825:初中文言文虚词,通假字,……
干骆答: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

18490206825:常用文言文虚词
干骆答:扩展资料: 虚词的注意点 1.通假字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通假。 “通”是通用,“假”是假借。古汉语中的通假字有三种情况: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和变音通假。 通假字的读音应读被通假字的读音,解释也应按被通假字的字义解释,表达时一般用“通”的解说形式。 (1)...

18490206825:文言文基础知识点
干骆答:(一) 通假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翻译时,要先找出本字与现代汉语构成的通假。 (1)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齐桓晋文之事》)(“枝”通“肢”,肢体) (2) 今王田猎与此。(《庄暴见孟子》)(“田”通“畋”,打猎) (3) 卒然问曰:“天...

18490206825:与妻子书文言文
干骆答:1. 文言文《与妻说》 《与妻书》又名《与妻诀别书》[1] ,是清朝末年为了反清反封建争取民族解放而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1911年黄花岗起义的三天前即4月24日晚写给其妻子陈意映的诀别信,此文感人肺腑,让人忍不住掉泪。 原文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

18490206825: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怎么判断?
干骆答:这种文字使用中的同音替代现象叫做“通假”,也叫“古音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 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一句话里如果有通假字而我们没有看出来,只照它字面上的意义来理解,就会解释不通或者把句意解错。例如《鸿门宴》里有...

18490206825:文言文经常用到的字
干骆答:11.通假字,“已”,已经。 《史记》“固以怪之以” 以 1.作介词 则以铁范置铁板上 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拿凭 因为 2.作连词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可译为“来” 3.作动词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认为4.其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

18490206825:什么是文言现象
干骆答:文言文现象是指在文言文里面出现的特殊句式、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学生和相关研究者通过对文言现象学习可以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以及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也可以迅速提高学习成绩。而文言现象也是高考必考考点。现代白话文只有百年左右的历史,而文言文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古代...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