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韵网 >>  正文

道德经全文讲解

来源:www.baiyundou.net   日期:较早时间
《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两个道与德问题,以下是我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道德经》是“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的说明。文辞古雅,理论简洁,言中有秘,秘中有诀,非刻意追求,矢志参悟者不可得。昔解者多以优美而空洞的大道理形于笔墨,读之确能使人心旷神怡,若有所得,究其实际,则仅存空理而难具实用。

《道德经》学说,是从应用中发展起来的,绝非空洞哲理,而有其应用模式。若不如此,有失著者本意,焉不望洋兴叹!

余本天资鲁钝,欲拜当今道教界一位“真道”为师,承蒙不弃,收为门下弟子,跟其学习道学知识。经其指点,在前人基础上发现道传古法,言之凿凿,通过实验证明往往偶中,令人惊喜不已,且与《道德经》若何符契。因知《道德经》之文非普通之文,乃成功学巨著。大道无私,不敢隐秘,特将所知所悟写出以与知音共赏之。

《道德经》是顺性命之理立法,主要用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描述世界,推演事物,揆度人心向背、事物聚散之理。搞清楚事物之本质,以至掌握事物存在的全过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目的是指导行为,去恶从善,发展壮大社会事业,绝非空谈玄理。学习《道德经》是用道学帮助自己,指挥自己,保护自己,壮大自己,实际上是靠自己的智慧发展自己。因而“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自者,自己。天,乾为天,为首。即用自己的头脑保护自己,故能吉利也。“道”的原意就是行走天下,需要用自己的'头脑保护自己。

黄帝学说主要内容有二:其一、黄帝发明创造了“奇门遁甲”之术;其二、黄帝创《归藏易》,以坤为首位。老子之学,宗黄帝《归藏易》,首重坤柔,坤为地,万物莫不臧于中,坤以藏之,主张致虚极,守静笃。老子为周朝史官世家,曾是管理周王室的藏书吏,所以学问渊深,对《归藏》八卦之类稔熟,东周王室内乱,老子辞官归隐。据历史记载和学者考证老子的思想便是受了《归藏》的启发。老子之“道”便是源自于《归藏》的“阴阳太极”理论。据不完全统计,《道德经》中有五十多处文字来源于《归藏》。老子是黄帝学说的集大成者,“奇门遁甲”之术与《归藏易》在《道德经中》体现的淋淋尽致,老子发展了黄帝学说,老子自创了“养生术’’此三者即《道德经》全部内容。《道德经》分为两部分为:一、老子全生之道(内以养生延年,外以摄生驱患。);二、《归藏易》,分为三部分为:一、老子养生之道;二、摄生术(“奇门遁甲”之术);三、《归藏易》

今以三部分内容分发为主,将《道德经》内容写出如下:

一、养神练形,健身长寿(老子养生之道)

(一)天元大丹,清静修炼。

(二)人元金丹,阴阳修炼。

(三)地元神丹,铅砂烧炼。

二、摄生保命,趋吉避凶(“奇门遁甲”之术)

(一)用执大象,往而不害。

(二)运用奇门,可无死地。

(三)道立于一,抱一全生。

三、归藏之易,自天佑之(《归藏易》)

(一)立天之道,曰阳与阴。

(二)立地之道,曰刚与柔。

(三)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道学广大,拙于悟性,难得精微,不能系统写出,令人愧煞,滥竽成文,自知肤浅,难等大雅之堂,不怕贻笑大方,用以抛砖引玉,求教于高明。

~

相关要点总结:

18020754390:《道德经》49
慎肩答: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圣人常无心,心这个字,在老子的书中它代表一种意志,代表一种欲望,你看第三章他讲过,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你要把它虚掉,不要有心,你以亲近来面对老百姓的心思,你不要自己太多的主张,不需要,我们现在可以看到,道德...

18020754390:道德经全文一共多少章
慎肩答:《道德经》讲解完毕,这里附一下五论在《道德经》里各自出现的章节,大家阅读时可以作为参照。向左转|向右转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期的内容:首先我们发现《道德经》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一层一层的剥开。《道德经》其实是五个层面的内容:第一,这个世界是由道创造出来的,然后由德来进行供养;第...

18020754390: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
慎肩答:道德经的精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本无名,字之曰道。道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不因人而改变。而道德经全本其他的都是以道的存在而做出道的规律的存在。顺应道的规律,老子以生死、阴阳、盛衰、强弱、刚柔……等来解释和认识...

18020754390:《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慎肩答:因“常”和“恒”的一字之差,对这句的解释完全大相径庭,我曾听到过的解释很玄幻,道如果说是可以讲解可以说的就不是永恒的道了;两个“道”字,第二个作为名词动用,古人写文章特别讲究前后的工整,因此译为可以遵照执行,而不是惯常解释的说的意思,老子认为道是可以走的可以做的,在后文中讲过...

18020754390:《道德经》第59章
慎肩答:曾老讲解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告诉我们天道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的原因,你看天长地久,但是人是有一定寿命的,因为人人再怎么样也没办法像天地...

18020754390:《道德经》第48章
慎肩答:曾老讲解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故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一个人你知道的知识越多,你就离道越远,第20章,老子开门见山说,绝学无忧 你不去学,你就没有烦恼,你没有知识,你还会烦恼什么东西?你也不会去伤害...

18020754390:道德经经典名句及翻译
慎肩答:——出处:《道德经》第十六章 【翻译讲解】: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9、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 【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

18020754390:道德经经典名句及翻译
慎肩答: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18020754390:道德经讲解视频81集
慎肩答: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注释:反,反向、相反。理解:反向循环运转,是道的运动,微弱的能量,是道的作用对象。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的物质,有形的物质又产生于无形的东西。这里无形的东西,可以是无形的宇宙能量等等(第十四章,三种基本的东西),也可以是智慧...

(编辑:本站网友)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百韵网